Feed aggregator

【新聞稿】為濕地請命!彰化縣鄉親盼彰化海岸濕地儘速劃設為國際級重要濕地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February 2 - 12:33

文/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史上最多位正副總統到訪過的潮間帶、且被譽為「台灣最後一塊碩果僅存、無可取代大型泥質灘地」—彰化海岸濕地,早在2009年便被當時內政部營建署國家重要濕地評選小組決議為「國際級彰化海岸濕地」,然因涉及國光石化開發案(俗稱八輕),導致其「重要濕地」的法定身分至今懸而未決。

時至2024年,彰化海岸濕地並未躲過開發威脅,在未有妥善保育地位及管理辦法下,光電、風電等開發行為都可能將這片濕地開腸剖肚。彰化縣在地居民於2月2日國際濕地日這天偕同環境保護聯盟、彰化縣野鳥學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立委洪申翰、黃國昌召開記者會,表達彰化海岸濕地應儘速完成重要濕地評定,並劃設為國際級重要濕地的訴求,同時呼籲政府,應先暫緩於彰化海岸濕地開發行為,保持濕地完整性。

彰化海岸濕地台灣唯一卻腹背受敵

彰化海岸濕地是台灣唯一、最大、最完整的泥粘質潮間帶,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包含俗稱鹿港蝦猴(美食奧螻蛄蝦)、台灣招潮蟹、萬歲大眼蟹、大杓鷸、珍珠蚵、白文蛤等,這些族群數量都占全國至少一半至八成以上,如此珍貴的濕地,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創造的海岸,具國際級國家濕地的水準;密密麻麻的萬歲大眼蟹是全國密度最高,潮間帶發出逼逼波波的聲響是全國唯一天然的螃蟹音樂會;這更是沿海居民及野生動物賴以為生的糧倉,也是彰化漁業權區、一級海岸防護區及白海豚重要棲息地,彰化海岸濕地獨特性是無可取代!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談到,特別在今天國際溼地日舉辦記者會,是因為自從彰化縣長魏明谷宣示彰化要成為綠能風光大縣後,風電光電就大舉入侵沿海的海域、魚塭及農地等等,造成沿海鄉親不滿,就連反國光石化、有六萬多人爭取保護大城芳苑濕地的區域,也同樣面臨潮間帶可能插滿有如刀劍的風機與光電開發,讓很多人都難以接受。

去年8月內政部營建署終於願意召開會議討論彰化海岸國家濕地劃設,這距離107年濕地審議小組現勘承諾後續會召開會議討論,已過六年;接著9月縣府召開地方說明會;這兩場會議中,彰化縣福興鄉、芳苑鄉、大城鄉公所以及雲林麥寮鄉公所、彰化區漁會以及水利署、第四河川局等也都表達支持劃設。期待未來國寶級濕地能永續的讓大眾,坐上國寶級海牛車、聽美妙的螃蟹音樂會、吹海風、看美麗夕陽同時品嘗彰化海岸美食,感受濕地活力。

西部碩果僅存的完整自然海岸,且受國際重視

順應彰化海岸濕地獨特的自然環境與養蚵業,形成了全台獨一無二的「牛車採蚵」文化,芳苑海牛車隊校長魏清水提及,彰化濕地的海牛文化觀光產業,每年2到3萬名國內外的遊客到訪,至2023年底為止,已超過20萬來自國內外遊客藉由海牛文化進入這塊國寶級濕地,感受美食與採蚵文化體驗。目前有六家業者共同接待來自世界各地49個國家的外籍遊客:亞洲的俄羅斯、菲律賓,阿富汗、巴基斯坦等17國、歐洲的德、法、義、奧、西班牙、英國等19國、北中南美至智利、阿根廷等13國,都有我們服務的痕跡。2022年德國公共電視台將海牛文化收錄到台灣海洋專輯中,2024年美國公共電視台也將前來紀錄彰化濕地之美,預計於2024年5月播出展現台灣之美。

從芳苑海空步道開放觀光後,美麗的海景吸引大批遊客拍照打卡,假日常常大爆滿,周邊的攤位、商店紛紛開張,也帶動在地信仰中心普天宮的香客人數增加;加上縣府近年來每年都會舉辦<國際海牛文化節>吸引數千人參加。彰化濕地發展觀光,很明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希望政府盡速劃設國家濕地,可讓更多人看到國際級的彰化海牛文化與溼地,為地方觀光產業再升級與加分。

全世界現在產業的發展,都逐漸走向休閒觀光、節能減碳,尤其臺灣擁有很好的自然資源,包括海岸、濕地,這裡的底棲生物種類之多,是世界之冠。台灣玻璃館、玻璃媽祖廟台灣護聖宮教育基金會林肇睢董事長強調「天然海岸是無法用金錢購買」,站在產業界角度來看,看到很多國家對於濕地的保育是非常積極,像香港甚至專程花錢去創造一個人工的濕地,在臺灣既然有那麼好的天然海岸濕地,不應該為了綠能,在濕地上種光電或是設立風力發電機;未來在濕地的保育上,建議就是趕快把彰化縣的海岸濕地,讓大家可以充分去瞭解臺灣的濕地景色。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孫秀如回顧2010年反國光石化行動,曾與訪台並聲援的「國際國民信託聯盟」(International National Trusts Organisation)專家莫里斯(Oliver Maurice),在走訪彰化大城濕地時指出:「(彰化海岸)這樣的河口濕地在英國至少也是SSSI(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具有特殊科學研究的場址),且是保育位階最高的自然保留區(Nature Reserve),真的很遺憾,台灣政府沒有盡到保護的責任。」孫秀如並言當年「守護白海豚」行動,除反對開發外是為了保護海岸溼地而尋求願意加入集資買地的民眾,在每位股民的心中都希望這片溼地可以明智的利用,若能以濕地保育法劃設重要濕地,展現政府對於濕地保育決心,而非僅以開發思維利用土地。

協調溝通20年已獲在地民眾支持劃設

2023年9月21日,彰化縣政府召開「彰化海岸濕地發展方向座談會」,邀請國家公園署、農業部漁業署、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和經濟部能源局等中央部會,及地方環保團體與近百名農、漁民與會,發表對於彰化海岸濕地劃設國家重要濕地的看法。

長期於此進行調查的彰化縣野鳥學會總幹事李益鑫表示「主導的政府單位需要主動劃設,而非推給地方沒有溝通」,彰化海岸濕地範圍從彰濱工業區到濁水溪口麥寮離島工業區,面積達1.2萬公頃、潮間帶寬約6公里,是全國最長的潮間帶。常有過境候鳥和白海豚,還有全台唯一的「牛車採蚵」文化,生態豐富的同時也為西部碩果僅存的自然海岸。彰化海岸濕地的溝通協調已經持續了近20年,彰化鳥會以生態保育為核心立場,投入在「以調查證據的基礎科學延伸科普活動」,協助讓地方民眾理解「濕地」的價值與保護的必要性,並進行國家重要濕地劃設申請,申請範圍第一條件就是排除私有土地,均是劃設海堤以外的範圍。有別於國家政策是由上而下,反而是這一場是民眾要求政府儘速劃設。

回憶當天會議實在是一別過往爭執場面,不論農、漁民皆表示支持劃設國家級濕地,表示地方已經準備好了。李益鑫表達:「我們理解土地的利用與人民生活的發展有各種的期待與想像,也深知公部門內有不同的政策主管機關需要協調,但一個全球尺度下,兼具海洋與陸域生態系統,也是台灣目前最獨特且充滿多元生態生命力的彰化海岸濕地,絕對是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必須捍衛、保留、保護的國家重要資源。」據悉彰化縣政府也已於2023年11月15日向中央提出申請,希望能儘快展開實質審查與對話。

劃設國家級濕地後「船照走、魚照抓」堅決反對潮間帶開發綠能

彰化芳苑鄉在地居民、番挖農場負責人洪新表示,在地漁民從原有的生產到現在發展出生態觀光產業,漁民也很依賴濕地,希望能保存下來,原先漁民最擔憂的是劃設濕地後,原有的漁撈或觀光行為會受到限制而影響生活經濟,這其實是錯誤的認知。事實上,根據濕地法第21條已有明文規定「重要濕地範圍內之土地得為農業、漁業、鹽業及建物等從來之現況使用」,也就是劃設濕地後「船照走、魚照抓」。劃設濕地不只原有的漁業觀光經濟行為不會受限,更會引領傳統的一級產業,走向三級觀光休閒產業,提升在地經濟,帶動在地生活。2023年9月21日在芳苑召開的「彰化海岸濕地發展方向座談會」會議中也有共識,為保護彰化海岸溼地,不允許濕地設置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彰化外海已插滿大量離岸風電,施工造成潮間帶牡蠣大量死亡,漁民卻求助無門,堅決反對綠能在彰化潮間帶開發,將會反對到底抗爭到底。

山上是原住民傳統領域需立法保護,芳苑溼地是漁民的傳統領域也同樣應受重視及保護,自國光石化案,我們等待公告劃設國家溼地已經將近20年,彰化濕地是西海岸僅存的原始海岸,要將溼地完整保護下來留給下一代,漁村及觀光產業才能永續才有未來。洪新䒴更代表芳苑鄉親邀請新任賴清德總統蒞臨國寶級的彰化濕地,歷任蔡英文總統及馬英九總統都來過這裡感受彰化溼地之美,希望賴總統可以到濕地走走,不要再讓我們苦等下去,期待今年宣告彰化海岸名列內政部國際級國家濕地名單。

立法委員黃國昌表達支持彰化鄉親立場,避免光電設置破壞生態與影響漁民生存。他提到「彰濱工業區崙尾東區土地出租設置太陽光電案」的例子,原將保留面積48,900平方公尺的生態熱區,詎料在取得土地後竟無兌現承諾。因此黃國昌支持彰化海岸潮間帶劃設國家濕地範圍,避免光電開發入侵。

有關居民擔憂再生能源的開發是否對重要濕地的劃設造成影響,立法委員洪申翰強調「目前綠能開發商對於彰化海岸濕地有所佈局與企圖,我們認為在順序上,應該優先確立濕地保護的範圍與規範後,再來才是討論再生能源進場的問題,這順序不應該被顛倒。」重要濕地的審議,應該要以科學、專業作為最優先的考量。由主管機關內政部國家公園署,以及專家學者組成的審議小組,從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歷史文化等《濕地保育法》規範的面向進行專業的科學評估,用以決定審議的結果。洪申翰指出今日記者會有這麼多居民與地方人士踴躍出席,代表各界於溼地保育的支持已經凝聚起強大的共識。希望透過政府與民間緊密的合作,一起達成保護彰化海岸濕地的目標。

眾人的期待給予彰化海岸濕地遲來的法定濕地等級

這片台灣絕無僅有的海岸濕地-彰化海岸早在2009年便被當時的內政部營建署國家重要濕地評選小組決議為「國際級彰化海岸濕地」,然因當時涉及國光石化開發案(俗稱八輕),導致其法定身分懸而未決,彰化海岸濕地未有妥善保育地位及管理辦法下,走了國光石化又遭受光電、風電威脅。

對此,在地居民與環境團體代表於濕地日舉辦記者會,表達在地支持彰化海岸濕地儘速完成重要濕地評定,並劃設為國際級重要濕地,希望國家公園署加速審查,守護下這片被譽為「台灣最後一塊碩果僅存的大型泥質灘地,有無可取代的地位」的濕地,同時呼籲政府應先暫緩途經彰化海岸濕地之相關開發,包含設置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設施,莫因發展綠能而犧牲珍貴環境!

這篇文章 【新聞稿】為濕地請命!彰化縣鄉親盼彰化海岸濕地儘速劃設為國際級重要濕地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郵差告贏中華郵政、追討勞退成功 勞團呼籲行政院:績效獎金應列工資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February 1 - 21:48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郵差王耀慶提告中華郵政公司在其任職2005年-2019年期間未將績效獎金納入薪資、以致短少提撥勞退6%,1月中時臺北地方法院民事訴訟二審判決王勝訴,中華郵政須提撥9.3萬元退休金,且不得上訴。

由於事關中華郵政公司是否一體適用上萬勞工回補短少的勞退提撥金,以及其他國公營事業是否比照辦理,交通部長王國材曾表示,行政院與法院見解不同,今(1)天將開會討論。

對此台灣郵政產業工會、中華電信工會、桃市產總及中華快遞企業工會等勞團今天也前往行政院召開記者會,並向行政院遞交陳情書,呼籲政府「欠錢不要欠過年」,行政院應照法院判決走。

台灣郵政產業工會理事長廖迺辰呼籲政府「欠錢還錢」盡速處理,不要拖到過年後。也呼籲所有公營事業將有「勞務對價性」的報酬列為工資,一次解決相關問題,尊重司法獨立判決。

小郵差告贏中華郵政 法院判中華郵政應補提撥9.3萬勞退金差額

郵差王耀慶狀告法院時表示,受僱中華郵政臺北郵局期間2005年-2019年領取之工資包含每月固定薪資、收投加給、駕駛加給、銀管津貼、未休假工資、逾時費、值班費、夜點費、壽險甲佣、全勤獎金、績效獎金、考核獎金,然臺北郵局自王耀慶受僱起未依法將上開項目均列入工資,作為計算雇主提繳勞工退休金之標準。

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勞簡上字第6號民事判決指出,王耀慶自2005年任職臺北郵局郵務士,適用勞退新制,認為臺北郵局均有給與績效獎金,由此可認績效獎金項目本質上應為王耀慶從事工作之勞務對價,而符合勞務對價性及經常性給與之要件,自屬工資之一部分。

其實中華郵政公司已在2016年開始陸續將各項獎金項目列入工資,唯獨不溯及既往中華郵政公司化2005年到2016年期間的各項獎金納入工資。

中華郵政2016年起將壽險甲佣列入工資,2020年1月起將夜點費列入工資,2020年2月起將全勤獎金、責任績效獎金、基本績效獎金、年度考核獎金列入工資,法院認為足以堪認臺北郵局亦認上述項目等屬工資之性質。

中華郵政則向法院表示,本案涉及公營事業工資制度及性質認定,判決結果除影響臺北郵局,亦影響其他公營事業。臺北郵局後續將夜點費、壽險甲佣、全勤獎金、績效獎金、考核獎金陸續列入提繳新制勞工退休金之計算基礎,「僅是優於勞基法之作為」,並非表示此等項目就屬於勞基法第2條第3款之工資。

桃產總顧問葉瑾瑜說,中油、台電等國公營事業過往發放夜間輪班員工「夜點費」,過往經濟部認為因其屬「勉勵與慰勞」性質,故歷來各事業未將「夜點費」納入計算退休金。好不容易透過許多勞工提告、累積多起訴訟,才促使經濟部所屬事業夜點費將納入計算退休金。而中華郵政員工剛開始向勞保局檢舉,勞保局就認定中華郵政違法,政府卻不予理會,才逼得員工提起民事訴訟。葉呼籲國家不應浪費、濫用司法資源,應依照法院判決還員工錢,否則就是國家帶頭踐踏法律的錯誤示範。

台灣郵政產業工會理事長廖迺辰

這篇文章 郵差告贏中華郵政、追討勞退成功 勞團呼籲行政院:績效獎金應列工資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賴政府未來施政展望系列:青年居住困境與健康照護危機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31 - 22:09

文/台灣教授協會、永社

2024年大選結果反映出執政黨的諸多施政困境,賴政府的首任內閣團隊不管人選如何組成,當下就應徹底檢討施政不足之處,精準且真實地瞭解民意所趨,俾利今年五月後謹慎對處。爰此,台灣教授協會與台灣永社今天(1/31)上午特別邀請專家等相關代表,首場針對民生議題【青年居住困境與健康照護危機】召開記者會向新執政團隊提出建言。

在青年居住困境方面,全台各地荒唐且離譜的居住成本,無疑是讓年輕選民對未來前景絕望、釀成對政府不滿的主因。近年來儘管政府端出的社宅興建抑或包租代管政策看似粲然,但過高的社宅租金設定已逸脫社會政策本旨精神。至於包租代管,也成了房屋租金飆漲的一因。迅速調整政策航向,提出真的有實效的作為讓人民得以安居樂業,新執政團隊責無旁貸。

與會的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指出,過去執政團隊戮力於抑制房價、降低居住負擔,可惜未竟其功。建議新政府考量以下幾種做法:一、全面檢討過去施行政策、去蕪存菁,研議廢除無效或揠苗助漲政策的可能性;二、檢閱各先進國家優秀房市措施,並評估在台實施有無效益;三、居住政策應結合催生政策,讓灑錢補貼更有意義,同時達到降低居住負擔、提高生育率之一石二鳥效果。

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生張瑀婕表示,政府對於青年政策的想像過於狹隘,青年對於政府施政的不滿主要來自於強烈的相對剝奪感,而且每個不同世代、職業、區域的青年都有各自不同的困境,除了以補助的方式來幫助年輕人外,未來必須深度了解區域不平衡發展所導致的問題並且多聆聽年輕人的心聲,去完善居住相關政策。

另一個課題是癌症照護。由於健保給付的治療跟不上國際指引,導致全台逾80萬個癌症家庭面臨沉重的自費治療負擔,也是民怨之所在。舉例而言,儘管在2024年總統選戰攻防議題裡,藍綠都將百億癌藥基金列為醫療重點政策,賴清德更拋出2030年國人癌症死亡數減少的1/3的崇高願景。但實際上健保總額有限,亟需額外資源挹注才能提高癌症照護的品質,而修改《癌症防治法》將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予以明文法制化,才能有效改善癌症病友與家庭陷入「因病而貧」、「因貧而憾」的困境。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表示,目前衛福部以健保總額內編列的暫時性給付預算,來回應癌友對百億癌藥基金的期待,且這筆預算傾向用於給付需要蒐集更多真實世界數據、未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新藥,此用途並未解決目前癌友的用藥困境,健保應盤點台灣與各國健保體系中,新藥給付與國際治療指引的差距,才能擴大健保的保護傘並減輕癌友的自費負擔,「癌症每10分鐘奪走一命,病人已不能再等!」

「病人爭取創新醫療的需求強勁,但健保的給付卻非常有限,折衝過後的結果,健保必須限縮癌友的使用條件,結果就是龐大的負擔拖垮家庭,人民因疾病而貧窮,成立癌藥基金來補足不足,對癌友來說刻不容緩。」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施妤青說表示。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表示,青壯年是穩固社會的重要力量,他們貢獻生產力,也支撐家庭一旦罹癌不僅工作收入受影響,還要負擔龐大的自費治療,我們力促成立百億癌藥基金的初衷就是加速健保的給付跟上國際標準治療,這筆錢應用來給付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的癌藥,而不是花在療效不明的藥品上,才能讓百億癌藥基金成為青壯年罹癌時的「靠山」。

主持人:台灣教授協會 陳俐甫會長
與談人:
張瑀婕|東吳大學法研所碩士班
何世昌|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
施妤青|高雄科大學法研所助理教授/藥師
劉桓睿|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
蔡麗娟|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

 

這篇文章 【新聞稿】賴政府未來施政展望系列:青年居住困境與健康照護危機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終結台大醫院出國管控 工會正式提起訴訟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31 - 20:43

文/台大醫院企業工會

長年以來,醫療人員所面臨的不僅有高壓高工時的血汗勞動處境,更時常被醫院雇主乃至國家以「執行醫療業務」為由,為其人身自由設下重重枷鎖,2020年「醫護出國禁令」所引發的重大爭議殷鑑不遠,如今疫情雖已遠去,然醫療人員卻仍深陷束縛、慘淪次等公民。

在台大醫院內部「員工申請出國應行注意事項」規章中,訂有包含員工須於出國前載明出國地提出申請,經院方審查通過後才可出國,且若未依規定完成程序,更將被提送考績委員會懲處等嚴格規範,視醫療人員之隱私與遷徙自由等受憲法保障之基本權利於無物,台大醫院企業工會故依《勞動事件法》向台大醫院提起不作為之訴,並於今日(1/31)首度開庭。

本案重要性除旨在要求台大醫院廢止其不當出國審查管控條款之外,更具有在司法場域內突顯工會主體性、展現基層醫護意志集結、反抗醫院雇主不當管理措施、終結醫療業長年陋習的重要意義。

▌柴世媛|台大醫院企業工會顧問、台大醫院護理師

柴世媛表示,回顧近幾年的醫療職場,尤其在疫情與醫院評鑑的經歷之中,可以發現院方時常針對員工的國外休假安排上制定大大小小的限制,這些都顯現台大醫院的醫護人員與各職種員工已淪為次等公民,連憲法保障最基本的遷徙自由都被剝奪。

柴世媛解釋,在院內現行審查機制之下,員工如果想在已排定好的休假日安排出國行程,必須在事前填具確切出國地送出申請單,經由所屬單位主管們同意簽章,再經由人事室完成登記後,才會被認定為符合醫院的規範,否則將被提送考績委員會懲處,這是一項極不合理、對基層顯有不利對待的管理措施。

柴世媛表示,台大醫院過去在多次協商與調解會議上,堅稱其沒有管理過當,總是以為保護員工安全、感染控制、人力調度等說詞,執意侵犯基層員工應有的休假權利與遷徙自由,相當令人失望,她質問,院方若是基於關心的立場,又何故制定懲處機制?而若是為了人力調度,又能夠因此限制員工休假的地點安排嗎?

柴世媛強調,不論是法律保障之下的國定假日、例假日、休假日、特休,又或是加班所換取的補休,這些都是基層勞工盡心力付出勞務後所應得的權利,若將休假地點安排在國內,既不用報備也不用填申請單更無須獲得院方同意,但為何當地點更換為國外時卻一切都上了枷鎖?甚至以考績、績效等不利對待,威嚇不願意遵守這些不合理遊戲規則的員工呢?

柴世媛表示,院方作為雇主本就不應該剝奪勞工於非上班時間的遷徙自由,在已排定好的休假日,勞工有什麼樣的安排與規劃都是其自身應有的隱私與權利,沒有任何義務要告知雇主,更遑論獲取雇主同意,她呼籲台大醫院不要成為霸道與不守法的資方。

▌翁 瑋|瑋燁法律事務所所長、本案主責律師

翁瑋表示,我們很難想像到了2024年的此時此刻,勞工休假出國去哪也許連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但反之卻要向醫院雇主做這樣的申請、報備及許可,無論是在台大醫院任職的哪一類人員,其實都是潛在的被害人,有媒體詢問到其他醫院也有相似規定,為什麼卻沒有去做主張?翁瑋表示,在醫療院所裡許多時候積非成是,所以希望透過《勞動事件法》賦予工會提起不作為訴訟的權利,協助全體會員去向法院申請禁止台大醫院施行這樣子的規則。

翁瑋表示,以個別勞工而言,可能礙於身份及生計等因素而不敢出面,但這樣會使雇主認定旗下勞工都同意,倘若沒有進行爭議便形同默許這項規定的存在,我們很遺憾地看到台大醫院目前所提出的第一點回應,就是以勞工長期默許、對此沒有任何爭議為由,進而主張你們現在不能提告。

台大醫院所提出第二點回應則是當發生天災等緊急狀況時,醫護人員不夠該怎麼辦?翁瑋表示,在法律上有個很重要的原則是必須要採取侵害最小的手段,倘若真的發生這樣的緊急狀況,一來全台的醫護人員並不僅限於台大醫院可以做支援,二來台大醫院也可以透過其他緊急管道做即時聯繫,而不應在事前便禁止出國或加以審查,這次透過《勞動事件法》第40條由工會提起不作為訴訟,希望可以禁止這樣不僅是違反基本人權也違反勞動權益的違法規則。

▌陳亮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秘書長

陳亮甫表示,出國審查這樣的陋習不只存在於台大醫院,在國內很多醫院當中都屢見不鮮,過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規定,其中一個原因是擔心公立醫院員工洩漏國家機密,另一個原因則是如果出了國還有健保申報紀錄會有其他衍生的法律問題,但如今這些條件早已不復存在,唯一還留著的理由就是因為人力不足,要讓員工為了醫院共體時艱。

陳亮甫表示,醫師工會近期便曾接獲檢舉,發現有醫院以籌備評鑑為由,要求院內醫師取消所有出國計畫,甚至以升遷機會來要脅醫師,為的就是評鑑時有充裕人力來刻意造假、替醫院交出「好看成績」。如今政府嘴上說要保障醫護人員權利、要促進勞動環境提升改善,但另一方面卻以納稅人的錢資助台大醫院資方來對抗工會,龍頭醫院帶頭示範如何打壓醫護權益,醫院人力荒根本是政府咎由自取。

▌王 曦|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

王曦表示,疫情期間我們已經發現有諸多以疫情為理由不當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例,最顯著的就是在感染者隔離措施上,電子監控手法更進一步侵害當事人的隱私權,如今同樣的窘境居然也發生在照顧病患的醫護人員身上,這種人權侵害最令人擔憂的是在疫情高峰過後被順勢常態化,實際上就是造成不論勞動權益或人身自由個案侵害的處境更加惡化。

王曦表示,在疫情導致醫療場域缺工、勞動條件惡化之後,雇主應該考慮的是進一步投入資源增補人力改善環境,而非繼續箝制勞工應有的權益,這樣的壓榨只會導致更多人離開、甚至是在職位上直接被榨乾,不幸的是在本件勞資爭議的過程中,我們看到雇主方不願意放棄這種壓榨的做法,也只能期望法院能正視所有醫療從業人員的勞動困境,在判決回復勞工應有的權益。

這篇文章 【新聞稿】終結台大醫院出國管控 工會正式提起訴訟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 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

荒野保護協會 - 2024, January 31 - 16:09

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
氣候債不留子孫,人民提憲法訴訟

發稿日期:113年01月31日

  台灣於2023年公告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以下簡稱《氣候法》),但立法者卻未盡保護人民基本權的義務,於《氣候法》制定短、中期減碳目標 ,也未提出制定時應參考的重要標準,就把制定權授予環境部。加上環境部至今未公告2030年減碳目標,若2030年減碳目標為國發會於2022年底記者會宣示的「24±1%」,也不夠積極,將會把減碳責任不合比例地轉嫁給未來世代。

  因此深受氣候變遷所影響的兒童、農漁民、關心氣候緊急的公民團體工作者與2009年莫拉克風災受害的原住民族族人共13人認為《氣候法》有違憲之虞,委託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於2024年1月30日向憲法法庭聲請我國第一起氣候憲法訴訟,挑戰台灣的短、中期減碳目標,並於早上10點於司法院前召開「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聯合記者會。

▴ 聲請人、委任律師與聲援團體,齊呼「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氣候世代正義」、
「氣候債不留子孫,人民提憲法訴訟」。(照片來源: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

  氣候憲法訴訟代理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黃馨雯表示,國家減碳目標代表著台灣的減碳期程與強度,依據《氣候法》第10條第4項規定,環境部應於2024年1月1日前,提出2030年減碳目標,但至今環境部卻未公布,另外,若2030年減碳目標為國發會宣示的24±1%,我國將於2030年前,即耗盡1.5°C及1.7°C情境下的所有剩餘碳預算,於耗費2°C的情境下,減少約71至83%的剩餘碳預算,這意味著我國將無法盡到《巴黎協定》所規範的減碳責任。

  聲請人委託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起氣候憲法訴訟,主張《氣候法》第6條和第10條相關規定,違反《憲法》課予立法者應該保護人民基本權的義務,立法者應於《氣候法》自行訂定減碳目標,或提供訂定減碳目標時應考量的基本標準,如《巴黎協定》的升溫限制及其剩餘碳預算,而環境部延後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違反《氣候法》第10條第4項,將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和減碳的氣候負擔,都交由下個世代來承擔,並增加人民基本權受侵害的風險,罔顧世代正義。

乾旱缺水導致停灌,將造成農民巨大的損失,特別是租土地的青農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台中后里農民陳欽全表示,2021年大旱導致后里夏季第一期稻作全面停灌,造成稻作無法生產,只好申請休耕補助,然而台灣稻作仰賴大量青年農民投資農機,參與代耕產業鏈,一旦休耕,僅有地主可獲得休耕補助,而貸款五百萬以上購置農機的青農則將一無所有。

  身為花農,也擔心氣候變遷將進而造成花卉生產受到衝擊,假設以后里盛產的百合花為例,突然因為乾旱,導致全面停灌而無法繼續耕作,整片三甲地的損失光成本就高達新台幣一千八百萬以上,經濟損失難以承受,更別說從國外進口的花卉種球只能報廢,我們期待透過此次氣候憲法訴訟,呼籲大法官們能依據《憲法》保障農民的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等 。

氣候變遷改變海溫造成魚訊擾亂、迴游海域退縮和魚源萎縮,衝擊漁民生計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雲林漁民李平順表示,氣候變遷改變海洋溫度,而魚群對海溫非常敏感,連帶對於追逐魚群的我們,對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也感受很深。

  過往氣溫是從冬至開始趨向寒冷,但去年冬至,漁民們卻在海上熱到穿短袖,所謂的零度線到了今年1月才出現,而氣候變遷改變海洋溫度對台灣漁民的衝擊,分別可從三種魚的觀察狀況(1)氣候對黑鯧魚汛的擾亂:黑鯧的魚汛從11月提早到9月(2)烏魚洄游海域大幅退縮:從原先會到雲嘉海域以南,退縮到彰化以北(3)鰻魚苗漁源的大幅萎縮:近兩年暖冬,水溫升高,鰻魚苗大幅度減產。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此氣候憲法訴訟,呼籲大法官重視氣候變遷對漁民工作權的侵害。

原住民族是八八風災受災的最前線,唯有積極減碳,才能保障原住民族生存權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同時也是屏東魯凱族好茶部落族人與好茶八八風災自救會長李金龍表示,好茶部落已有九百年歷史,自1945年以來,歷經兩次遷村,一次是1980年被強制遷村的至南隘寮溪好茶溪交會口。當時的選址不當,過程也不正義,政府不顧部落的反對,強迫我們遷到我們認為的危險之地。第二次遷村是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應證了祖先所說過的話,河流會想念曾經走過的路,此次災害導致整個部落被土石流淹沒。

  我們是受天災人禍影響最深的部落,也對氣候變遷更為關注。過去當我們對於滅村提出國賠訴訟時,卻被法院駁回,所以我現在站出來提出氣候訴訟,是要求政府更積極的透過減碳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避免原住民族部落在強降雨或乾旱的影響下,受到最嚴重的生存權威脅。

提起氣候訴訟,是要大人負起積極的減碳責任,而非把責任丟給下個世代處理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小學生果果,透過問答,表達他為何要向大法官們聲請氣候憲法訴訟?

▴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小學生果果,透過問答,表達他為何要向大法官們聲請氣候憲法訴訟?
是為了要大人負起積極的減碳責任,而非把責任丟給我們處理

  Q:為什麼關注氣候變遷?

  因為氣候變遷會讓全球暖化,如果氣溫一直升高會讓很多植物無法生長、動物無法生存,食物鏈就會壞掉,生態系就壞掉了。不管是要吃的食物,還是要喝的水,都可能都會不夠了。人類也是動物,也沒有辦法在這種狀況下活著。

  Q:你覺得對於氣候變遷,小孩跟大人一樣的責任嗎?

  小孩跟大人都應該要減碳,但如果大人跟大大人從以前到現在排了很多很多碳,卻叫小孩跟甚至還沒出生的小小孩負責減碳,這很不公平!就好像他們幾十年都沒有寫暑假作業跟寒假作業,卻都叫我們來寫一樣!

  Q:那你覺得政府應該要叫大人跟大大人做些什麼?為什麼決定要告政府?

  政府應該要叫已經排了很多碳的大人跟大大人,現在就要趕快減碳,他們過去已經排了很多碳,現在也繼續在排,不能讓他們把功課都交給我們跟還沒出生的小小孩來弄。但現在政府的政策就是讓很多大人只要寫四分之一的功課就好,其他都要叫我們來負責!這不公平,而且可能來不及讓氣候變遷停下來!

  Q:那你自己平常有做些什麼減碳的事情嗎?

  我平常不吃肉,還叫爸爸把油車換成電動機車。

提起氣候訴訟是為了強化台灣民主制度

  憲法訴訟聲請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執行長凃又文表示,聲請憲法訴訟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台灣民主制度,過往環權會在推動《氣候法》修法時,曾建議將氣候公益訴訟條款入法,就是擔心行政部門在減碳方便過於保守,遵循過往經濟發展思維,保護高碳排產業,所以主張人民可對氣候議題有更強的司法救濟,但可惜當時無法得到執政黨的支持,氣候公益訴訟條款未修入《氣候法》。

  從目前行政部門所規劃的2030年減碳目標僅有「24±1%」來看,可見當時公民團體的擔心是其來有自。若行政權保守,沒有提出積極的減碳目標,只是將氣候問題延後,增加下世代的壓力與限制其自由,所以我們提出此氣候憲法訴訟,就是希望大法官們能增加人民對立法、行政政策計畫疏漏的救濟制度,強化民主制度增進對人權的保障。

氣候債不留子孫,人民提憲法訴訟

  記者會最後,憲法訴訟聲請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強烈呼籲,大法官們受理台灣第一次氣候憲法訴訟,以落實氣候世代正義,保障人民的基本權,並和聲請人、委任律師與聲援團體,齊呼「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氣候世代正義」、「氣候債不留子孫,人民提憲法訴訟」。

     

▌ 主辦單位: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 聲援團體: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桃園生態保育協會、台灣青年綠人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荒野保護協會、UBI Taiwan、綠色和平、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零廢棄協會、島人共好聯盟、水青社、台灣樹人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看守台灣協會、蘭嶼 Kasiboan(咖希部灣)、環境法律人協會
 

 

 

【聲明稿】輔大校長有罪,遲來的正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31 - 13:42

文/輔大罷課學生自救會

今天是輔大校長江漢聲擔任校長任期十二年的最後一天,而此時新北地方法院宣判他涉及的二件背信罪名均為有罪,雖是遲來的正義,但俗話說「遲來的正義非正義」,所以今天只是最低限度的正義。

回顧整起事件,2018年7月底靳宗立教授發表公開信揭發此件弊案,2019年3月底輔大董事會於相關規定未公開且缺乏公眾參與之下即決議續任江漢聲,2019年5月檢調才開始搜索輔大。案件爆發經過三年半後於2022年1月起訴,又經二年審理始一審宣判。整體案件進度略顯延宕,可見司法機關有不少需要改進的空間。

而本會自2019年3月底發起無限期罷課行動並提出四大訴求以來,期間宣講、串聯相關團體、發放傳單、試圖旁聽輔大校內會議、遞狀追蹤案件進度、旁聽開庭、投書及向各政府部門反映多項違法與不當之處等。

而去年輔大董事會雖選出新任校長,然而觀察其過程仍嚴重缺乏師生與公眾參與,在在都凸顯出目前私立大學校長的遴選制度有亟需改善之處。

  如同美國東北大學學者康迪絲.戴瑪(Candice Delmas)所述,抵抗不義不單是種使命,更是一種義務!掏空校產卻狡辯至今的行為使輔大校譽蒙塵,更令人深感痛心,本會衷心期盼未來的輔大校園在決策時除了避免重蹈覆轍,還應當更為公平、透明、民主,並積極保障校園內所有成員的人權。

  對於今日宣判結果,本會有幾項訴求與呼籲:

一、教育部即刻應如先前回函所述,依《私立學校法》第43條逕予停聘江漢聲。

二、教育部應盡速依《私立學校法》第80條第1項第5款裁罰涉案人士,以免觸法。

三、掏空校產茲事體大,除了刑事責任外,輔大董事會應為公益著想,依法追究涉案人士的法律責任。

四、為避免私立學校頻傳舞弊,責無旁貸的教育部應以修法或其他有效措施加強對私立學校之監管。

五、現行公私立大學校長之遴選制度有別,不當的差別待遇不應再延續下去,應使大學師生與公眾能高度民主參與,並一致適用《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

六、為避免刑事案件進度延宕,並維護適時審判請求權,政府應修正《刑事妥速審判法》,合理規範偵查階段的相關制度。

七、盡速制定「吹哨者保護法」,以有效杜絕弊案情節擴大。

最後本會必須嚴正譴責並指出:輔大董事會與教育部均長期縱容或包庇江漢聲們的不法行徑,絲毫不顧輔大師生長期的質疑與訴求。回顧此次行動之初「輔仁大學,全面改革」的目標雖然仍力有未逮,但基於今天最低限度的達成階段性成果,故在此宣布本會即日起解散。

這篇文章 【聲明稿】輔大校長有罪,遲來的正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聚沙成塔・拒殺之辯:國民法官死刑案件辯護手冊》新書發表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30 - 20:19

文/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

繼2015年12月出版《與死刑拔河:死刑案件的辯護經驗與建議》、2020年10月出版《死刑的重量:重大刑事案件的量刑辯論與挑戰》後,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等單位於2024年1月共同出版《聚沙成塔・拒殺之辯:國民法官死刑案件辯護手冊》新書。

在台灣,廢除死刑至今仍是未竟之業,自兩公約施行法公布施行以來,將國家更積極的人權保障義務帶進個案,對我國死刑案件之量刑有其影響力;然而,於國民法官新制上路後,死刑案件辯護面臨全新的挑戰,於各界都還在觀察、摸著石頭過河的此刻,如何積累細小的努力,將散落的沙子一粒一粒地累積起來,在國民法官法庭上通過具體、細緻的辯護工作,最終形成堅實的辯護基礎,以達到保護被告免受極刑的目標,其重要性及困難程度,不言可喻。

《聚沙成塔》邀請19位實務工作者及刑事辯護律師團隊執筆,針對國民法官法死刑案件辯護工作及方法撰寫分享他們辦理或接觸國民法官死刑案件的實務經驗與提醒,是一本實務與理論兼具的書籍。本書從偵查辯護、事前協商及準備程序、國民法官選任程序、審理程序及交互詰問、最終辯論乃至於上訴程序,透過積累具體的法律知識、案例分析及辯護技巧等,彙整成了一本厚實而極具參考價值的辯護指南。此在檢辯資源不對等,各界都在從做中學的此刻,應有其相當的意義。

本書名為《聚沙成塔.拒殺之辯:國民法官死刑案件辯護手冊》,其中「聚沙」「拒殺」二詞音同,除了表示積累具體的法律知識、案例分析、辯護技巧等,最終形成強大的辯護基礎外,也盼能依此充足國民法官死刑案件的辯護,以拒卻被告遭受死刑之判處,彰顯人權之精神,既為「聚沙」,也是「拒殺」。

---------------------------

《聚沙成塔・拒殺之辯:國民法官死刑案件辯護手冊》書籍資訊
●作者:王晨、任君逸、李宣毅、林俊宏、林慈偉、翁國彥、高烊輝、莊巧玲、郭皓仁、陳奕廷、陳威延、黃任顯、劉佩瑋、劉俊霙、蔡孟翰、鄭嘉欣、謝孟釗、謝祥揚、羅開(依筆畫排序)

●出版: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北律師公會、法律扶助基金會、台灣刑事辯護律師協會

●共同推薦:尤美女、王正嘉、何賴傑、吳燦、林志忠、金孟華、陳彥希、陳運財、彭幸鳴、顏榕、羅秉成、蘇素娥(依筆畫排序)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ISBN:978-986-85305-8-4

●書籍資訊:https://www.taedp.org.tw/publication/11300

這篇文章 【新聞稿】《聚沙成塔・拒殺之辯:國民法官死刑案件辯護手冊》新書發表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30 - 20:16

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台灣於2023年公告實施《氣候變遷因應法》(以下簡稱《氣候法》),但立法者卻未盡保護人民基本權的義務,於《氣候法》制定短、中期減碳目標 ,也未提出制定時應參考的重要標準,就把制定權授予環境部。加上環境部至今未公告2030年減碳目標,若2030年減碳目標為國發會於2022年底記者會宣示的「24±1%」,也不夠積極,將會把減碳責任不合比例地轉嫁給未來世代。

因此深受氣候變遷所影響的兒童、農漁民、關心氣候緊急的公民團體工作者與2009年莫拉克風災受害的原住民族族人共13人認為《氣候法》有違憲之虞,委託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於2024年1月30日向憲法法庭聲請我國第一起氣候憲法訴訟,挑戰台灣的短、中期減碳目標,並於早上10點於司法院前召開「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聯合記者會。

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

氣候憲法訴訟代理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黃馨雯表示,國家減碳目標代表著台灣的減碳期程與強度,依據《氣候法》第10條第4項規定,環境部應於2024年1月1日前,提出2030年減碳目標,但至今環境部卻未公布,另外,若2030年減碳目標為國發會宣示的24±1%,我國將於2030年前,即耗盡1.5°C及1.7°C情境下的所有剩餘碳預算,於耗費2°C的情境下,減少約71至83%的剩餘碳預算,這意味著我國將無法盡到《巴黎協定》所規範的減碳責任。

聲請人委託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提起氣候憲法訴訟,主張《氣候法》第6條和第10條相關規定,違反《憲法》課予立法者應該保護人民基本權的義務,立法者應於《氣候法》自行訂定減碳目標,或提供訂定減碳目標時應考量的基本標準,如《巴黎協定》的升溫限制及其剩餘碳預算,而環境部延後公布2030年減碳目標,違反《氣候法》第10條第4項,將氣候變遷帶來的危害和減碳的氣候負擔,都交由下個世代來承擔,並增加人民基本權受侵害的風險,罔顧世代正義。

乾旱缺水導致停灌,將造成農民巨大的損失,特別是租土地的青農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台中后里農民陳欽全表示,2021年大旱導致后里夏季第一期稻作全面停灌,造成稻作無法生產,只好申請休耕補助,然而台灣稻作仰賴大量青年農民投資農機,參與代耕產業鏈,一旦休耕,僅有地主可獲得休耕補助,而貸款五百萬以上購置農機的青農則將一無所有。

身為花農,也擔心氣候變遷將進而造成花卉生產受到衝擊,假設以后里盛產的百合花為例,突然因為乾旱,導致全面停灌而無法繼續耕作,整片三甲地的損失光成本就高達新台幣一千八百萬以上,經濟損失難以承受,更別說從國外進口的花卉種球只能報廢,我們期待透過此次氣候憲法訴訟,呼籲大法官們能依據《憲法》保障農民的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等 。

氣候變遷改變海溫造成魚訊擾亂、迴游海域退縮和魚源萎縮,衝擊漁民生計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雲林漁民李平順表示,氣候變遷改變海洋溫度,而魚群對海溫非常敏感,連帶對於追逐魚群的我們,對於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也感受很深。

過往氣溫是從冬至開始趨向寒冷,但去年冬至,漁民們卻在海上熱到穿短袖,所謂的零度線到了今年1月才出現,而氣候變遷改變海洋溫度對台灣漁民的衝擊,分別可從三種魚的觀察狀況(1)氣候對黑鯧魚汛的擾亂:黑鯧的魚汛從11月提早到9月(2)烏魚洄游海域大幅退縮:從原先會到雲嘉海域以南,退縮到彰化以北(3)鰻魚苗漁源的大幅萎縮:近兩年暖冬,水溫升高,鰻魚苗大幅度減產。因此我們希望透過此氣候憲法訴訟,呼籲大法官重視氣候變遷對漁民工作權的侵害。

原住民族是八八風災受災的最前線,唯有積極減碳,才能保障原住民族生存權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同時也是屏東魯凱族好茶部落族人與好茶八八風災自救會長李金龍表示,好茶部落已有九百年歷史,自1945年以來,歷經兩次遷村,一次是1980年被強制遷村的至南隘寮溪好茶溪交會口。當時的選址不當,過程也不正義,政府不顧部落的反對,強迫我們遷到我們認為的危險之地。第二次遷村是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應證了祖先所說過的話,河流會想念曾經走過的路,此次災害導致整個部落被土石流淹沒。

我們是受天災人禍影響最深的部落,也對氣候變遷更為關注。過去當我們對於滅村提出國賠訴訟時,卻被法院駁回,所以我現在站出來提出氣候訴訟,是要求政府更積極的透過減碳降低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避免原住民族部落在強降雨或乾旱的影響下,受到最嚴重的生存權威脅。

提起氣候訴訟,是要大人負起積極的減碳責任,而非把責任丟給下個世代處理

氣候憲法訴訟聲請人,小學生果果,透過問答,表達他為何要向大法官們聲請氣候憲法訴訟?

Q:為什麼關注氣候變遷?

因為氣候變遷會讓全球暖化,如果氣溫一直升高會讓很多植物無法生長、動物無法生存,食物鏈就會壞掉,生態系就壞掉了。不管是要吃的食物,還是要喝的水,都可能都會不夠了。人類也是動物,也沒有辦法在這種狀況下活著。

Q:你覺得對於氣候變遷,小孩跟大人一樣的責任嗎?

小孩跟大人都應該要減碳,但如果大人跟大大人從以前到現在排了很多很多碳,卻叫小孩跟甚至還沒出生的小小孩負責減碳,這很不公平!就好像他們幾十年都沒有寫暑假作業跟寒假作業,卻都叫我們來寫一樣!

Q:那你覺得政府應該要叫大人跟大大人做些什麼?為什麼決定要告政府?

政府應該要叫已經排了很多碳的大人跟大大人,現在就要趕快減碳,他們過去已經排了很多碳,現在也繼續在排,不能讓他們把功課都交給我們跟還沒出生的小小孩來弄。但現在政府的政策就是讓很多大人只要寫四分之一的功課就好,其他都要叫我們來負責!這不公平,而且可能來不及讓氣候變遷停下來!

Q:那你自己平常有做些什麼減碳的事情嗎?

我平常不吃肉,還叫爸爸把油車換成電動機車。

提起氣候訴訟是為了強化台灣民主制度

憲法訴訟聲請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執行長凃又文表示,聲請憲法訴訟的目的是為了強化台灣民主制度,過往環權會在推動《氣候法》修法時,曾建議將氣候公益訴訟條款入法,就是擔心行政部門在減碳方便過於保守,遵循過往經濟發展思維,保護高碳排產業,所以主張人民可對氣候議題有更強的司法救濟,但可惜當時無法得到執政黨的支持,氣候公益訴訟條款未修入《氣候法》。

從目前行政部門所規劃的2030年減碳目標僅有「24±1%」來看,可見當時公民團體的擔心是其來有自。若行政權保守,沒有提出積極的減碳目標,只是將氣候問題延後,增加下世代的壓力與限制其自由,所以我們提出此氣候憲法訴訟,就是希望大法官們能增加人民對立法、行政政策計畫疏漏的救濟制度,強化民主制度增進對人權的保障。

氣候債不留子孫,人民提憲法訴訟

記者會最後,憲法訴訟聲請人,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強烈呼籲,大法官們受理台灣第一次氣候憲法訴訟,以落實氣候世代正義,保障人民的基本權,並和聲請人、委任律師與聲援團體,齊呼「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氣候世代正義」、「氣候債不留子孫,人民提憲法訴訟」。

主辦單位: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聲援團體: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桃園生態保育協會、台灣青年綠人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荒野保護協會、UBI Taiwan、綠色和平、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台灣零廢棄協會、島人共好聯盟、水青社、台灣樹人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看守台灣協會、蘭嶼 Kasiboan(咖希部灣)(持續增加中)、環境法律人協會

這篇文章 【新聞稿】首次氣候憲法訴訟,落實世代正義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23年12月捐款徵信-公庫擺攤觀察日誌,狂推吸睛的專訪節目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9 - 22:39

文/公庫團隊

公庫連續第二年參加由中和與永和社區大學共同舉辦的「生態雙和嘉年華」擺攤活動,當天雖然氣溫急凍仍然吸引非常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參加,這次公庫也響應闖關集點活動,準備的是與第一年一樣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拼字遊戲,訝異的是因為來攤位的民眾跟去年都不相同,所以更多人認識公庫又長又難記的全名了!可喜可賀!

以下由擺攤的記者分享當天趣聞:

1.這次攤位也多是家長帶小孩來闖關,儼然形成小朋友的「認字遊戲」,而記者們也玩起了「猜小朋友年級遊戲」,一整天下來準確率達到九成(成就感?)(原來國小三年級小朋友還沒認識那麼多字,玩拼字遊戲是透過圖形模樣啊!)

2.前一年擺攤時,曾目睹民眾對一同擺攤的NGO夥伴包括同志諮詢熱線、廢除死刑聯盟直接咒罵,但今年沒有發生這樣的狀況,雖然仍有直接拋出不認同言論的民眾,但仍願意待在攤位聽完解說,與攤位對話。

3.除了拼字遊戲,我們還準備十個選擇題介紹公庫,比如公庫幾歲了?公庫記者負責的業務有哪些?公庫對誰負責?出版的書籍?那些行政機關開放公庫記者進入採訪?透過問題讓民眾更了解我們,也藉機找到人民自己也能監督政府的方法。

4.我們講解時,最讓民眾眼睛一亮的是介紹由公庫獨立製作、由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管中祥老師主持的網路節目「燦爛時光會客室」,有人第一次聽到誤以為是偶像劇《燦爛時光》,也有人誤以為是資深媒體人張正(也是公庫協會理事之一)創辦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

5.在我們介紹完《燦爛時光會客室》之後,最多民眾對這個包羅萬象的深度專訪節目感興趣,紛紛透過掃QRcode或拿走宣傳單的方式希望更進一步認識公庫。

6.好不容易遇到聽過公庫大名的民眾,結果發現是曾在司改會工作的NGO夥伴,假日特地帶著孩子來NGO攤位一攤一攤聽介紹,從小接觸社會議題。此外也有很多家長是在社區媽媽群組聽聞社大的擺攤活動,特地帶小朋友來放電,但我們遊戲簡單、講解內容卻很複雜,通常是小朋友玩遊戲,大人聽我們的議題。

2022年我們除了參加人權市集的擺攤,與同樣關注社會議題的NGO夥伴互相寒暄,第一次參加「生態雙和嘉年華」,則是希望突破同溫層,讓更多人認識公庫。

2023年我們因為人力問題,只參加了「生態雙和嘉年華」,希望2024年能有更多機會與大家相見!如果大家有適合公庫擺攤的活動也歡迎推薦給我們唷!

2024年,讓我們一起更關注生活大小事,關注社會議題,讓更多元、更微小的聲音能被大家聽見。

這就是「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拼字遊戲,大家都小看了這個遊戲呢!能夠不看著招牌而完整拚出來的人可是少之又少!(不需要得意)

【十二月工作報告】

→選前監督力量←
2023.12.29 選委會不給政見延時、改用讀稿機 腦麻立委參選人賴宗育轟歧視
2023.12.23 工鬥遊行到凱道丟煙霧彈抗議 轟三黨總統候選人勞動政策不及格
2023.12.01 【圖輯】工鬥行腳起步走 徒步23天籲總統候選人回應勞工訴求
2023.12.23 中華快遞工會突襲賴競總靜坐抗議 呼籲執政黨督促資方簽團協
2023.12.21「消防員枉死」痛批政府擺爛、改革跳票 消促會衝賴清德競選總部抗議

→移工大遊行←
2023.12.10 移工大遊行「打醒沉睡政府」 訴求廢仲介
2023.12.04 移工盟批政府7機關直聘失能 放任仲介壟斷、移工受害

→長榮機師罷工←
2023.12.18 控長榮苛扣成本、飛安風險高 機票卻越賣越貴? 長榮機師22日展開罷工投票

更多議題:
2023.12.21 專案小組只一委員出席 澄清湖滯洪公園變建地案通過初審
2023.12.15 居民反對「芳苑陸域風電開發案」 批未評估畜牧、農地及人民影響
2023.12.12 質疑5年480億計畫不符CRPD精神 障礙者團體至衛福部抗議

《燦爛時光會客室》
第446集|非凡小人物 李棟樑與鹿港反杜邦運動
第447集|島嶼異鄉人 《斷裂的海》如何斷開台灣與金馬?
第448集|陰暗、潮溼、危機四伏 再見末代礦工歲月容顏
第449集|在污名的社會裡 說愛滋的故事

《公民行動電子報》
第211期|2023年10月

更多報導請上公庫網站 我們的經費來自公眾捐款,透過您的定時定額捐助,可以讓我們穩定前進,作好更多報導,期待您能捐款挺公庫捐款請按這裡)。公庫也出版《光影游擊最前線:華人獨立媒體觀察》、《公民不冷血:台灣公民行動事件簿(經典增修版) 》,並且製作公庫毛巾,若您願意,也可用贊助公庫出品的方式支持另類/獨立媒體。 【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2023年12月份財務收支】 分類 項目 說明 支出 收入 收入 單筆捐款 46,500 定時定額 55,020 利息 3,198 人事費 薪資 67,632 稿費 燦爛時光節目撰稿費 2,400 剪輯費 燦爛時光節目及Podcast剪輯費 16,000 特約記者 3,700 勞保費 5,697 健保費 3,244 雇主提撥勞退 3,996 會計顧問費 2,000 水電費 水費 66 租賦費 5,500 行政手續費 跨行轉帳手續費 55 郵政劃撥手續費 20 信用卡中心手續費 167 藍新科技手續費 1,666 伺服器維護費 1,667 網路使用費 447 旅運費 2,929 小計 117,186 104,718 結餘 -12,468

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2023年12月份帳戶餘額

台灣銀行:788,802元(含提撥基金150,000元)

中華郵政:126,503元(郵撥帳戶 85,425元、郵局 41,078 元)
藍新(原智付通):45,371 元
零用現金:654元

2023年12月份捐款徵信

單筆捐款:陳O珮 6000、洪O玲 5000、王O聖 1000、賴O偉 500、郭O齊 500、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 30000、公庫之友 3000、蔡O筑 500

定期定額捐款:Lin Yizhu 60、公庫之友 100、公庫之友 10000、公庫之友 200、公庫之友 500、公庫之友300、公庫之友300、公庫之友500、方O萱 1000、王O思 500、王O荃 500、古O薰 300、江O凡 300、何O 300、何O幸 500、何O輝 510、吳O如 500、吳O牧 300、吳O珈 500、吳O勝 500、吳O嶸 150、吳O輝 100、呂O廷 300、呂O沅 500、呂O瑩 150、李O庭 100、李O婷 300、杜O瑜 1000、杜O吟 200、阮O慧 500、阮O慧 500周O彥 100、林O伊 300、林O伊 500、林O葦 200、林O儀 600、林O穎 300、林O儀 200、阿猴 300、姜O如 300、施O君 300、柯O庸 500、洪O育,吳O蓓 200、洪O綱 1000、徐O榮 500、翁O德 300、高O想 200、高O誠 1000、張O芬 300、張O玲 300、張O晴 1000、許O芳 200、許O綾 100、郭O安 500、郭O竹 200、郭O燁 500、郭O薇 300、陳O山 300、陳O合 500、陳O彣 300、陳O杏 300、陳O村 300、陳O村 300、陳O筑 300、陳O萍 500、陳O綸 300、陳O蓉 300、彭O恩 300、曾O桓 300、曾O傑 300、曾O婷 100、曾O婷 200、曾O琳 500、曾O瑋 500、湯O鈞 200、黃O君 500、黃O揚 700、黃O斌 300、黃O菁 300、黃O新 500、黃O達 200、黃O綺 500、楊O君 500、楊O範 200、葉O華 1000、廖O瑜 500、管O祥 2000、趙O雯 1000、劉O中 200、劉O怡 1000、劉O書 300、劉O蕙 500、劉O龍 1000、鄭O從 300、鄭O翰 300、蕭O芳 300、蕭O寬 500、簡O志 300、藍O雅 1000、藍O寧 300、顏O家 500、魏O 1000、羅O如 450、羅O翔 300、譚O瑛 300、蘇O佳 300、蘇O禎 500

捐款說明:公庫的捐款平台設定每月20日扣款,定期定額首次授權捐款者,平台會先執行10元驗證金,確認信用卡有效後即退款。也提醒各位經由台銀、郵局及劃撥的捐款者們,捐款後請記得來信至:「civilmediatw@gmail.com」告訴我們帳號、金額、地址、電話等資料,以便寄送捐款收據。

若您的捐款需要上傳財政部國稅局(捐款收據電子化),需請您提供捐款者的身分證字號及本名,填寫《捐款申報資料方式表單 https://reurl.cc/7Vrd5  》,同意用作 「捐贈扣除額單據電子化作業」 申報資料。

我們會在隔年2月底前上傳您的單筆或多筆捐款金額申報資料,多筆捐款將合併為一筆款項申報。捐款人於每年申報綜合所得稅時,下載扣除額資料浮貼於申報書上,或網路申報使用列舉扣除自動匯入,免附紙本收據,快速完成報稅。

以上捐款名單如有疏漏,還請來信告知,確認後立即補上,萬分感謝。

這篇文章 2023年12月捐款徵信-公庫擺攤觀察日誌,狂推吸睛的專訪節目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依法休假行動暫緩,交通部兌現承諾別忘交通事業低薪員工!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9 - 15:32

文/台鐵產業工會

2024-01-29「依法休假行動暫緩,交通部兌現承諾別忘交通事業低薪員工!」台鐵產工2024春節依法休假行動通知

昨(28)日晚間,在行政院、交通部斡旋下,機師工會罷工事件在薪資待遇調升下落幕,但反觀台鐵同樣屬於交通運輸業,長期處於低薪、缺人,作為最大股東交通部更有絕對能力處理,卻是不聞不問,只處理高薪勞工爭議,卻遺忘低薪勞工的處境。

在面對公司化過程中留才待遇的差別待遇,以及公司化後因人力離退衝擊受影響的休假權益,產工在去年(112)12月21日決議,號召鐵路員工發動春節依法休假連署,要求台鐵公司拿出務實留才方案,重視選擇留在台鐵一起與公司面對挑戰的員工,展現留住人才、落實安全的態度。

產工也於同(28)日上午召開理監事會議,統計迄今為止繳交連署書與假單人數,雖未超過2017年連署數量,但也已明確掌握多數地區之車長與站務人員過半連署,且足以影響春節疏運之實力。

惟本會考量近期機師工會罷工等勞資爭議,國人對交通運輸穩定不信任,再次行動恐損國人對我國交通運輸信任,以及車長自主備勤津貼調高一案,勞資雙方已有明確共識將提高,因此理監事在與車站、車班代表討論後,經多方考量,以及保障所有響應行動會員與員工下,暫緩本次春節依法休假行動。

產工雖暫緩行動,同時也要告訴交通部與台鐵公司,縱使面對公司化衝擊下人力流失、休假權益受損、待遇不公,這群交通部轄下國營事業最低薪的員工,最後仍將國人運輸作為行動考量之一,交通部與台鐵公司若只是著重在解決「駕駛員」的訴求,遺忘忽視這群在第一線盡心盡力維持鐵路運輸安全、服務旅客的站務及調車人員、車長以及機、工、電務員工,放任人才流失、待遇差距持續拉大,依法休假行動仍會再起。

因此產工要提醒交通部與台鐵公司,在這次連署行動下,推動車長自主備勤津貼從88元/時提高至基本時薪一案,今年1月已通過勞資協商會議,將送審至董事會、行政院,資方也多次表示將會提高,顯見勞資雙方已有共識,因此產工要求交通部與台鐵公司務必兌現承諾別再跳票,拿出實際行動證明不是只在意駕駛員的訴求,不要只是照顧高薪勞工!

有鑑於本次依法休假行動取消,已遞交之依法休假聲明書產工將予以保存,但請各位員工注意,若仍有春節連假請假需求,請務必於2/1日前將個人假單遞給單位主管,明確告知國定假日不同意出勤,若因此遭到拒絕請假,或記曠職、懲處等不法行為,請連繫產工協助您。

這篇文章 【新聞稿】依法休假行動暫緩,交通部兌現承諾別忘交通事業低薪員工!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4集|原民青年參選山原立委 「當選需要奇蹟」為何還要選?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9 - 07:24

文 / 曾霈榆

《燦爛時光會客室》在選後企劃「2024落選者系列專訪」,邀請四組小黨或獨立參選人分享參選的心路歷程、政治主張,既有選舉制度對小黨的限制以及他們的突圍之道。本集落選者邀請到布農族青年 Savungaz Valincinan,參選堪稱「全台總統級選區」的山地原住民立委,一同談談他的選舉歷程,為何特意在參選前改名為「李我要單列族名我的布農族名字是Savungaz Valincinan」?當她穿梭在全台各原民部落拜票時,有何觀察與感觸?

山地原住民選區大 參選充滿挑戰

全台共計有55個「原住民族地區」,為政府所訂的原住民族傳統居住、且具歷史淵源及文化特色區域,其中又可分為30個山地鄉及25個平地鄉,而山地鄉大致與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範圍相符,並加上蘭嶼,選區範圍極大。「這次參選大家從一開始就知道勝算非常低。」參選山地原住民立委的Savungaz Valincinan 說,在面臨沒有黨籍、沒有擔任公職經驗,且沒有全國知名度的情況之下,最後竟有6840位選民投票給她,雖然感動,但仍可惜沒能拿回選舉保證金。

「山地」及「平地」原住民立委投票依《原住民身分法》規定,以「台灣光復前原籍」落在山地或平地行政區作為判定基準,可追溯至日治時代的種族註記,並非根據目前「戶籍所在地」決定,而是世襲制身分。Savungaz Valincinan認為整套選舉制度非常吊詭,許多原住民在第一次選舉時才終於知道自己是山地抑或是平地原住民,且原住民立委選區遍布全台,幅員廣大,難以照顧到每位原住民族人,都市原住民甚至散居在都會區,更難觸及到他們。她質疑原住民立委服務範圍過大,難有效代表民意,並受政黨或少數地方頭人的掌控。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Savungaz Valincinan將此次選戰策略定位為「游擊戰」,仍使用最「傳統」的方式,開著車走遍全台灣的山路,深入各部落社群,尋求選民支持,某次選民見到她還非常驚訝,直說這輩子投過許多次票,卻很少看過候選人實際面對面聊天拜票。她也發現,受限於原鄉傳統社會關係緊密以及尊重長輩的觀念,年輕人在部落很難公開表態支持,因害怕造成家庭衝突,僅對親近的父母或兄弟姊妹拉票。

她認為,此次選舉的得票分配結果,有助於分析選舉過程中哪些是有效行動,將成為她執行倡議工作及未來參選的基礎,也讓她接觸到更多族人。

主持人管中祥回應,雖然很多人批評國民黨地方派系的候選人為什麼可以選得好,但從某個角度來看,他們和草根與在地的連結非常密切。「接地氣」是參選的重要基礎,特別在不同選區及文化脈絡下,如何轉譯大家意見,十分重要。

選舉前改名 訴求「單列族名」

Savungaz Valincinan在登記參選前,至戶政事務所改名為「李我要單列族名我的布農族名字是Savungaz Valincinan」,透過改名行動,將原住民身分證能「單列族名」的訴求傳達給社會,她也透漏在身分證能單列族名前,會一直使用這個名字。目前,原住民身分證上僅有三種姓名形式可以選擇,包含:漢字音譯傳統名字、漢字音譯傳統名字並列羅馬拼音及漢名並列傳統名字羅馬拼音。

「這是一個抗議口號。」Savungaz Valincinan說,在做出改名決定前思考很久,她不想被他人以「中文翻譯」來認識自己,寧可將姓名中文部分改成一串倡議口號,讓人覺得難記也沒關係,她要透過行動去達成身份證可以「單獨使用族語拼音」的目標。

管中祥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行動策略,命名事實上具有高度政治性及認同。過去因政治力量介入,用漢人的文字去命名原住民,破壞了原住民既有的文化秩序與文化習慣。

出身原漢家庭 高中時期認同產生變化

Savungaz Valincinan在台北出生,爸爸是漢人,媽媽則是來自南投縣仁愛鄉的布農族。從小生長在都市的她,小時候尚未有出原民認同,直到高中時因為家庭經濟狀況出現問題,想取得原住民福利身分,因此父母討論讓她改從母姓,沒料到當戶口名簿上多了原住民的註記,世界看她的眼光竟瞬間反轉。她舉例,體育老師曾質疑她為何跑不快,讓她產生「原住民為什麼要跑很快?」的疑惑;或者當成績不及格要留級時,老師曾跟她說「你是原住民學生,要再給你一次機會」,讓她納悶為什麼原住民需要再多給一次機會;在高三時,也曾因為考試加分而被同學用異樣眼光看待。

現在的Savungaz Valincinan,已經歷過一段認同浮沉的時期,她認知到成長過程中,自己太少機會成為一個布農族人,因而決定選擇使用布農族的名字在社會生活。「我要用我剩下的生命,去成為一個完整的布農族人。」她表示,在原住民社會裡,因為長期殖民與外來文化影響,許多族人常會不解為何她要去挑戰社會,她希望自己的行動能讓年輕原住民或者下一代在使用自己的族語姓名時,不需承受異樣眼光,讓大家都認為每個人擁有不同姓名及文化背景是理所應當的事。

投入參選 渴望成為制度內「裡應外合」的人

Savungaz Valincinan有參與社會運動的豐富經驗,也曾擔任立委助理,她發覺所有的社會倡議最終走向的結果是「改變體制」,許多社會問題皆涉及法律修正與政策,這些都是立法委員的權責,因此此次參選她想嘗試能否進到體制內,成為跟體制外裡應外合的人。此外,她也希望自己能夠代表青年力量,擾動原住民僵化的政治環境。

Savungaz Valincinan表示,長期以來原住民立委與區域立委始終分開選舉,導致都會區原住民始終得不到當地立法委員或各層級民意代表的照顧,原民相關的法案也很難通過。在參選過程中,她更意識到族人會因就學、工作等因素在原鄉與都會區流動,這個狀況在原住民青年身上格外明顯,常伴隨著原鄉文化認同、在都市與原鄉夾縫間生存的難題。

Savungaz Valincinan表示,許多候選人常以「青年返鄉」作為他們的青年政策,但實際上她非常反對,她認為「返鄉不是身體買一張車票回到原鄉」,而是青年在原鄉能被家族及部落所認同,並且找到存活的方式,並非易事,這些政策對原住民青年的想像太過單一,難以給他們穩定的發展資源。

傾聽族人心聲 滿足基本生存需求

跑選舉的過程中,讓Savungaz Valincinan有更多機會傾聽族人的心聲。她提及,原鄉的經濟、土地及交通道路問題是最多族人向她分享的議題,原保地借名登記、出租給漢人的狀況層出不窮,且原鄉道路維護資源不足,儘管居住人口不多,仍應滿足最基礎的通行需求。另外,「狩獵」也是族人十分有感的議題,她坦言山上狩獵活動非常蓬勃,卻因法規限制常出現「如果今天看你不爽,我就去檢舉」的狀況,但狩獵對許多族人來說是理所當然之事,更是生活的一部份,不該被國家法律所限制。

在參選前,Savungaz Valincinan已有很長一段時間回到部落學習文化,以及協助族人解決與釐清法律問題,給予能力範圍內的幫助。這段時間以來,她驚覺「近用權」的概念非常重要,許多族人曾碰上法律問題,卻不懂該如何申請法律扶助,當中的資訊落差難以想像,她希望未來即便沒有任何公職的身分,仍能持續協助部落擁有更對等的資訊,這將是她接下來的挑戰。

這篇文章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4集|原民青年參選山原立委 「當選需要奇蹟」為何還要選?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公司間勞資爭議逐項達成協議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8 - 21:23

文/機師職業工會

【機師職業工會2024.01.28】

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公司間勞資爭議逐項達成協議

行政院副院長等主管機關見證下於行政院正式簽約

針對機師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公司間之勞資爭議,近日在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勞動部等主管機關積極協調、協助下,今(28)日晚間,勞資雙方終於就勞資爭議事項逐項達成協議,並在主管機關見證下,於行政院正式簽約,讓此次爭議畫下句點。

關於工會長榮分會各項訴求,勞資雙方達成以下幾點協議:

一、 於長榮航空公司去年年底所宣布的調薪外,公司同意於本薪及職務津貼項目,再行調漲飛行員正駕駛每月13,500元、資深副駕駛每月11,000元、副駕駛每月10,000元。此外,公司亦同意調整副駕駛與資深副駕駛之年度晉薪薪級上限。

二、 有關外站津貼部分,公司允諾將定期檢視,並儘速於上半年度進一步調漲。

三、 有關停止進用外籍正駕駛部分,公司同意不直接以正機師身分進用外國籍機師。除非營運上有特殊需求使能聘僱,然申請程序上需經勞動部與交通部民航局依法實質審查。

四、 工會同意自勞資雙方簽署協議生效日起,至民國115年(2026年)5月31日止,不再就上述三項勞資爭議標的發動爭議行為。

工會表示,對於勞資雙方最終達成協議,首要歸因於工會(包括長榮分會與非長榮分會)每位會員所展現出的團結與集體意志。此外,工會特別感謝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主管機關勞動部王安邦次長,於近日頻繁地積極努力協調勞資雙方進行實質協商,終得於今日促成勞資雙方達成協議。再者,工會也要感謝桃園市勞動局,自工會啟動勞資爭議行為程序後,即積極主動協助、協調,並在促成勞資雙方初期協商之努力。

機師工會最後說明:誠如工會過往一再強調,爭議權的行使,絕非工會的目的,而是勞工不得已下的最後手段,對於此次爭議最後得以達成協議、順利落幕,工會希望藉此機會誠摯呼籲並期許資方,日後在公司日常營運過程中,即建立與工會平等協商、互信互賴的機制與企業文化,方為促進勞資雙方和諧、共創勞資雙贏的真正關鍵!

這篇文章 【新聞稿】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公司間勞資爭議逐項達成協議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日學者:福島污染水海放是日本核能存亡的關鍵(下)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6 - 17:18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續前文)在前述日本官方單位提供的世界核設施氚排放量概況地圖裡,六所村再處理廠儘管尚未正式運轉,但曾有的氚排放,是他國個別核電廠20年以上的量。若是2024年順利竣工並正式運轉,氚排放量更加驚人,恐怕比中美兩國所有核電還高。這些資訊未能一併呈現,多少影響閱聽大眾的解讀。

氚的公害爭議

在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的日本官方說明裡,閱聽大眾除了無法得知日本有可能在2024年氚排放量就一舉超過其他核電大國之外,也很容易以為,作為對比的他國核電廠氚排放,沒有公害問題。

在東京電力官方網站寫道:「韓國的月城核電廠於2019年以液體的形式排放約91兆貝克的氚…..但是在其周邊,並無發現可能是氚造成的影響。」

然而,韓國月城、古里等核電廠在最近十年左右,接連遭到附近罹癌居民提告,還在2012年一審敗訴過,被法院命令賠償。

*圖說:韓國民族日報網頁截圖,在距離核電廠5公里處住了20多年的吳順子女士,展示她接受甲狀腺癌手術的傷痕。(來源:韓國民族日報

據韓民族日報報導,這些核電廠附近居住的村民,原本也認為核能是「沒有煙囪的發電廠」、「美麗乾淨的能源」。2011年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他們才意識到,核電廠即便沒發生核災,也會有輻射污染。

因為村裡從以前就有很多孩子或老人罹患白血病或癌症死去,村民因此在2014年成立移居委員會;2015年在專家的幫助下,進行氚的內部被曝檢查。

結果,受檢查的40人全員檢出,且有劑量不尋常的案例,「一位5歲的孩子,身體裡有每公升17.3貝克的氚,比大人還多。」相對地,據說人體內的氚(總量)約為數十貝克,一名研究者以自己為例,他體內的氚約為每公升0.5貝克。

標準以下不賠償

氚公害的訴訟或研究,不單只有韓國有,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國家亦然。不過其中的訴訟或爭議,多半因為核安管制單位表示「排放在標準以下」而未能獲得賠償。

*圖說:加拿大安大略省官方諮詢機關(ODWAC)曾於2009年建議,氚的飲用水標準改為每公升20貝克。(來源:Canadian Nuclear Safety Commission

另一方面,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官方諮詢機關(ODWAC)曾於2009年建議,把氚的飲用水標準降低至每公升20貝克,據說安大略省實際上達成此標準。也有美國州政府禁止附近已關閉核電廠的氚廢水排放。

氚的公害爭議,儘管在專家之間沒有共識,但核電廠附近的地方政府,如果能夠站在監督的立場,對居民的健康保障有好無壞。

2019年2月,日本長崎縣福祉保健部發佈研究報告,發現縣內居民白血病的高罹患率與死亡率,集中在靠近玄海核電廠的縣北,距離越近,罹患率與死亡率越高,可能是核電廠的氚排放所致。玄海核電廠所屬的九州電力,一度以高齡化做為解釋,但撰寫報告的醫學博士森永徹則以數據分析駁斥。

儘管有前述這些氚公害的爭議或研究,但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的日本官方說明裡,寫著「大自然裡也有氚」等無害說法,教人莫衷一是。這些官方論點,有不少日本科學家合作整理出相應的異議,閱聽大眾不妨一併參考。

*圖說:環境中,自然生成、核試驗等各種氚來源的比較。(來源:トリチウム汚染水海洋放出問題資料集

例如,由前東芝核電廠設計技術者後藤政志等人組成的「原子力市民委員會」,引經據典地編撰了「氚汚染水海洋放出問題資料集」(トリチウム汚染水海洋放出問題資料集),有興趣深入瞭解其他看法的台灣民眾,可以搜尋查找瞭解。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由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獨家授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轉載。

這篇文章 日學者:福島污染水海放是日本核能存亡的關鍵(下)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日學者:福島污染水海放是日本核能存亡的關鍵(上)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6 - 17:12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去年8月日本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相關爭議塵囂甚上,其中福島輻射污染水裡的氚含量,中日兩國之間的交互指責尤其受到矚目。

另一方面,早在2023年初,日本核能學者受訪時便指出:「問題不只是污染水,其實是日本核能的生死存亡。」含氚污染水在日本的核心問題為何,可以從近日的中日爭論開始切入。

日本政府決定海放,引發各界疑慮與中韓抗議。日本不分官方或民間媒體,紛紛介紹世界核電氚廢水概況,台灣媒體跟進,衍生「中國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量較日本多7倍」等新聞標題。

*圖說:日本鄰近各國和地區每年的氚處置量。(來源:日本駐華大使館官方推特))

以8月23日日本駐華大使館官方推特貼圖為例(上圖),即便只跟中韓單一核電廠相比,例如中國紅沿河核電廠2021年排放90兆貝克/年的氚,就比福島的22兆貝克/年高出許多。

然而,如果再對照,其他世界核設施氚排放量概況介紹,便會慢慢發現疑義。

*圖說:世界上各核設施氚廢水的年排放量比較,由左至右分別是,福島輻射污染水,韓、中、英、加拿大的個別核電廠,以及最右邊的法國的La Hague核廢再處理核設施。(來源:日本經濟產業省官方推特))

例如,日本經濟產業省官方推特在2023年3月貼出的,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氚含量,與他國核設施的比較示意圖(上圖)。

圖中福島海放的氚年排放量22兆,不但比中韓英法等國的單一核電廠低上許多(49~190兆貝克),跟法國的La Hague核廢再處理核設施的一萬兆貝克相比更是懸殊。

單就經濟產業省的這張圖,可以得到一個訊息:相較於個別核電廠,核廢再處理核設施的氚排放量,可以高出50倍到200倍左右。

簡單地說,一個國家如果有再處理核設施,氚排放量很容易超過其他國家所有核電廠的總和。

若是不熟悉日本核設施的人,只看前述日本官方提供的圖片與資訊,會很容易覺得,福島海放的氚排放量相對來說小很多。即便要計較氚排放量,福島或日本,也絕對不是頭號罪犯。

日本也有再處理廠

問題在於,日本也有再處理核設施(青森縣六所村再處理廠)。據資源能源廳2020年在眾議會的答覆,若正式運轉,日本六所村再處理廠一年的氚排放量,最多高達1京8千兆貝克(1萬8千兆),是前述法國La Hague再處理核設施1萬兆的1.8倍。

「如果福島輻射污染水裡的氚排放不被社會接受,六所村再處理場也就無法運轉了。」2023年1月,日本核能學者小出裕章在接受共同通信社採訪時,一語道破福島輻射污染水海放,與再處理廠同舟一命的關係,「即便反對聲浪大,日本政府一定會海放。」預告了去年8月的海放事實。

飽受核廢問題等困擾的核能,寄望核廢再處理延續產業生命。然而,六所村再處理廠數十年來狀況連連,完工一延再延。其鉅量的氚排放,也長年受到日本民間與國會的關切

例如,2015年4月國會議員川田龍平質詢,指出六所村再處理場(正式運轉後)的氚排放,是福島第一核電廠的11萬倍,及官方氚檢測數值無法反應真實狀況,缺乏公信力等問題。

日本青森縣六所村再處理廠,於1993年動工興建,原本預定在1997年完工,因種種狀況延期達26次,至今尚未完工。據2023年9月底日本媒體報導,官方希望儘早在2024年上半年完工。

儘管六所村再處理廠尚未完工與正式運轉,但在2006~2008年的實驗作業裡,氚排放達2150兆貝克,約為前述福島輻射污染水30年海放總量860兆貝克的2.5倍。

此外,對於2150兆貝克這個數據,普林斯頓大學科學與全球安全項目顧問(Science and Global Security,SGS)田窪雅文有異議,他在綜合政府資料試算後認為,應為5000兆貝克。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由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獨家授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轉載。

這篇文章 日學者:福島污染水海放是日本核能存亡的關鍵(上)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洩漏性平密件、協助包庇性平案、攔截體育署公文 台北市教育局嚴重失職失能,市長還不撤查、究責嗎?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5 - 16:24

文/人本教育基金會、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辦公室

台北市某高中球隊邰姓助理教練長期與學生發展不當關係、暴力對待學生,甚至教唆學長姐欺負學生;學校總教練兼體育組長的楊總教練更是縱容隊上助理教練、防護員體罰、暴力對待學生。

市府接到有明確事證之性平事件,竟洩密給非承辦窗口

2023年11月有兩名學生分別以信箱、電話向台北市政府檢舉。此事不但沒有立即立案調查,反而理應保密的性平事件,卻被透漏給學校的賴姓教官、楊總教練與黃姓防護員,讓三人集體施壓學生撤回檢舉。

經本會詢問,案發學校表示,市府向學校通知本陳情案時,接電話的窗口是該校的林主任教官,但我們掌握脅迫撤案過程的錄音中:

一、楊總教練竟可以直接說出學生的檢舉案號、檢舉內文(附件二),而「檢舉案號」只有市府和學校承辦人員知道,顯然有人違反保密義務。

二、楊總教練指導學生如何撰寫撤案理由時,還告訴學生:「教育局會再給我看(學生給教育局的撤案理由)」(附件三)。可見,台北市教育局是非常有可能將應保密的性平案件,直接或經由學校承辦人員洩漏給非處理人員的楊總教練,還持續保持聯繫!

除了洩密,教育局還嚴重怠職、幫助楊教練包庇性平事件

學生透過市府信箱陳情時,有提供邰姓助理教練與女學生互傳「我愛你」和自拍照之事證(附件一)。但台北市教育局卻以檢舉人撤案為藉口,不依法要求學校立即處理。

一、〈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是《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子法規。準則第7條明確規定「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所以發展違反專業倫理的關係,在性評法修正前,就一直都是以性平事件處理的,這是所有性平承辦人員都要了解的基本知能!

二、按〈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第 23 條第一項第 10 點:「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為釐清相關法律責任,事件管轄學校或機關得經所設之性平會決議,或經行為人請求,繼續調查處理。學校所屬主管機關認情節重大者,應命事件管轄學校繼續調查處理。」

台北市教育局有下列怠職或能力欠缺情形:

一、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作為學校的主管機關,在取得證據後,不論檢舉人是否撤案後,皆應要求學校繼續調查,教育局未立即學校展開調查,顯然違法。

二、不只如此,本會詢問台北市教育局校安室為何不依法要求學校調查時,承辦人員竟回應:「《性平法》修法還沒有實施,師生戀不是性平事件」(附件四)。主管機關的承辦人員,竟然連發展違反專業倫理關係要歸為性平案件的這個基本知能都不知道,顯然是市府怠於進行基本的職能訓練,或是承辦人員在訓練時心態隨便未積極學習。

三、且依照性平法,發展違反專業倫理關係是教師違背專業倫理,不能用「師生戀」這種名詞把學生變成也是苛責對象,也是基本知能!主管機關承辦人員處處缺乏知能,難怪使得本案違法情形眾多。連基本知能都沒有,如何指導學校?

就連體育署公文,教育局都有內應攔截給惡師

2024年1月18日,本會與陳培瑜委員、范雲委員於於立法院招開本案記者會前一天,體育署詢問台北市教育局,欲了解教育局對本案的處理情形。楊總教練立即對學生聲稱透過台北市教育局中,具有合球背景的校長,幫他「攔截」了體育署訊問內容(附件五),楊總教練用這種方式向學生暗示他與教育局關係緊密良好,藉此威脅隊員們去幫他找出「有立委背景的學生」,準備對陳情學生、家長算帳,意圖讓吹哨者噤聲。

綜上,台北市教育局非但沒有處理與學生發展違反倫理關係、體罰、教唆霸凌的惡劣教練,也未確實保障吹哨者與學生安全,甚至明顯有涉及包庇、洩密,儼然成為欺壓學生的教職員的共犯。

台北市政府應立即:

一、調查2023年11月本案吹哨者向市長信箱和1999陳情後,教育局處理案件過程的洩密及不法等違失,以及校方洩密及施壓吹哨者撤回案件之違法責任。

二、調查2024年1月18日體育署公文的遭洩密的過程。

三、向市民公開說明上開事件調查結果,並懲處失職人員(函監督不周人員)之責任。

四、由於台北市教育局校安室於處理性平事件檢舉有重大瑕疵,應立即進行內部檢討與再教育,並自行迴避本案所有程序。教育局應另組成具備足夠專業知能及倫理的專案小組,處理並督導學校。

這篇文章 【新聞稿】洩漏性平密件、協助包庇性平案、攔截體育署公文 台北市教育局嚴重失職失能,市長還不撤查、究責嗎?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危險老舊核電,風險全民買單?反對核電延役不當修法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5 - 16:13

文/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島永續發展協會、台灣綠黨、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野薑花公民協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國民黨新科立委於日前召開記者會,宣布將提案修法放寬老舊核電廠延役的規範,引發民間強烈質疑與反彈,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記者會,反對核電延役的不當修法,嚴正指出核電是否延役應以安全為第一,而不是讓政治凌駕專業,開法律後門放水危險老舊核電,讓全民承擔核電風險。

正視老舊核電風險:火山岩漿庫、活動斷層、事故紀錄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指出,核二、核三已是屆齡除役的老舊核電廠,「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於民國九十二年制定公布,目的是為了管制核子反應器設施,確保公眾安全,設定延役申請期限,是為了專業審查與評估,國民黨立委剛上任就要違反專業倫理、草率修法?核電是否延役的最大障礙不是法律規範,而是機組老舊是否堪用?耐震係數是否足夠?是否會對民眾造成安全威脅?而不是以政治操作與對抗掛帥,無視公共安全與環境影響。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表示,提案修法只能改變延役申請期限,但無法挪走緊鄰核一、二廠的山腳活動斷層和穿越核三廠的恆春活動斷層;也移不走核二廠底下的岩漿庫。核二廠已進入除役階段,兩部反應爐均曾發生錨定螺栓斷裂、爐心側板出現持續成長的裂紋、燃料匣彎曲等設備老朽狀況,甚至發電箱避雷器還發生過爆炸事故,不應冒險延役。況核二半徑30公里居住550萬人口,萬一發生核子事故,政府根本沒有能力撤離安置。核三廠曾多次因設備老舊漏油失火,也不應冒險延役。

地球公民基金會黃靖庭副執行長痛批,核三延役沒有國民黨立委想的那麼簡單,首先,核三廠至今未完成恆春斷層的地質調查,對核三廠繼續運轉的風險難以評估。其次,2022年台電公司核能三廠「地震危害與篩選報告」,核三廠超過安全停機地震(SSE),須執行多項地震風險評估。最後,核三廠必須補做環評,因為核三建廠時未做環境影響評估,目前也僅提除役環評,沒有延役的環評計畫。綜合上述,核三廠延役前,必須先補交許多作業,並須進行機組更新與安全補強,整個過程曠日廢時、所費不貲,豈是說延役就能延役。國民黨應先要求核三停機,接受地質科學調查,審慎評估老舊核三延役的安全風險與社會成本,讓全民了解後,再談核三的去留。

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張譽尹律師指出,核電延役在市場上一直有人買單,最主要結構問題有兩個,第一是政府放任全國用電不斷的增長,第二是再生能源開發的過程當中造成的壓迫與民怨。這兩個結構性問題不解決,支持核電延役的聲音永遠會有人支持。但我國真的沒有核電延役的條件,除了安全及環境的條件不夠之外,更重要的是,我國核廢料貯存的問題,一直無解,沒有高放射性核廢料選址條例,低放射性核廢料選址也一直沒有下落。沒有能力處理核廢料,核電就沒有延役的資格。否則這樣的決策,就是把這一代的問題丟給下一代而已。

能源轉型不應走回頭路,再生能源才是未來趨勢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李孝濂發展推廣組長則駁斥國民黨新科立委們在記者會上強調核電最便宜、最乾淨的說法。根據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永,去年底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太陽能目前的均化成本(LCOE),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替代品低29%;於此同時,再生能源對台灣電價的影響並不顯著,2023年再生能源購電的支出約900億元,占總支出不到10%;再來,所謂的乾淨,一樣用再生能源中的太陽能來對比,太陽能在製程上的碳排,換算到每度電上,比追一小時劇還要低。而且未來低碳的再生能源更多,工業製程用的電就會更低碳,相對的,太陽能的製程還會更低碳。相較之下,使用核能後產生的核廢,在目前的台灣幾乎等於無解的難題,這樣的能源使用,怎麼敢誇口乾淨?至於國民黨宣稱的全球趨勢,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烏俄戰爭發生後,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增加了40%。IEA更預測2025年再生能源超越燃煤,風能及太陽能也將在2025、2026年超越核能。

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長陳雪梨強調,台灣島地底下都是熱源,北部的火山帶,大屯山、基隆海底火山、龜山島以及中央山脈兩側,到處有地熱徵兆。地礦中心的資料顯示,台灣的地熱潛能可以到40GW。只要務實從事探測,引進國際先進的鑽井、取熱、發電技術,地熱資源就可以在數年內為台灣帶來GW級的電力,與核電廠相比,投資相對小且及速度快。地熱開發時間短(3-5年),可以多點同時進行,用地少,也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發電方式,台灣豐富的地熱可以完全取代核電,將來也可以逐步取代化石燃料。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趙逸祥專員指出,在去年底召開的COP28大會的共識明確表示,全球應努力在「提升再生能源容量為目前的三倍,能源效率年平均改善率提升為目前的二倍」,增加核電只是少數國家的會外倡議而非大會共識。同時全球綠色供應鏈要求的RE100也並不包括核電。因此,台灣若要跟上國際能源發展的腳步,就應該專心在再生能源及能源效率的推動,不應再走回使用老舊核電廠的老路,徒耗台灣淨零轉型的時間。發展核電會阻礙再生能源的發展,且會影響台灣的能源安全。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再生能源的發展是非常牛步,如今難道又要死抱「擁核神主牌」,繼續拖延台灣再生能源的發展嗎?甫當選新北市第12選區的廖先翔準立委,選區內涵括了核二廠、核四廠,你是否認同國民黨立委等的擁核主張?環保聯盟曾經於1994年提案罷免韓國瑜等擁核立委,如果未來仍有立委執意修法延役,恐將要面對民間的罷免行動。

核廢料的不正義與無處可去

台灣綠黨秘書長王彥涵表示,根據台灣綜合研究院的民調,有四成多的台灣民眾認為「找不到核廢料最終處置場」是核能最大的隱憂。過去政府用隱匿、欺騙的方式,將核廢料運往蘭嶼,這是對達悟族人的不尊重和權利侵害。在近年在高階核廢選址過程中,同樣忽視了原住民族的意見和權益。選定的候選場址雖已排除外島,本島的候選場址卻都處在東部,包含臺東縣卑南鄉、達仁鄉、花蓮縣壽豐鄉及宜蘭南澳鄉,政府將最少的資源給予邊緣,卻將最大的掠奪放在邊緣。核廢料的最終處置場,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社會正義的問題。既然有立委提議要修法讓核電廠延役,那麼是否更應正視核廢料的處理?不可將核廢料的風險和負擔,轉嫁給原住民族或東部、離島居民來承擔。

最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呼籲新國會開議後,朝野各黨都應在討論核電是否延役之前,應優先提出核廢料處理的政策與法案,廢核平台也要呼籲民進黨政府,請堅守對人民非核家園、能源轉型的承諾。執政黨在過去這段時間推行了諸如屋頂光電義務、增加小屋頂適用的光電躉購費率級距等更加符合社區、公民能源自主的能源轉型政策。唯有捲動更多公民投入能源轉型,透過諸如公民電廠、能源合作社等管道,讓能源從開發到收益都經過公民完善的討論,才更能對照過去那些在威權政府時期規劃、缺乏民主機制就逕行開發的核能政策,是多麼地不合時宜,應該走入歷史。

主持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崔愫欣秘書長

發言順序: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蔡雅瀅律師、地球公民基金會 黃靖庭 副執行長、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 張譽尹 律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李孝濂 發展推廣組長、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趙逸祥專員、野薑花公民協會 陳雪梨理事長、台灣綠黨 王彥涵秘書長

記者會參與團體: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島永續發展協會、台灣綠黨、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野薑花公民協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會(按照筆畫排序)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簡介:2013年309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超過22萬人上街要求終結核四、核電歸零。遊行結束後,數百個民間團體為串起台灣自主的公民社會力量,共同組成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這篇文章 【新聞稿】危險老舊核電,風險全民買單?反對核電延役不當修法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理監事決議:提前公告長榮分會兩罷工警戒區段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25 - 16:09

文/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

由於長榮航空資方於昨日地方/中央主管機關召開的協商會議中,很遺憾地仍未針對工會訴求提出任何對案以進行實質協商,機師工會於今(25)日理監事會中,有關工會長榮分會與長榮航空間之勞資爭議,決議於勞資雙方針對工會訴求尚未達成最終協議前,提前公告以下兩段之罷工警戒區段,若協商未果,工會將於以下兩段罷工警戒區段發動罷工:

(一)、2月7日(週三)至2月18日(週日)。

(二)、3月30日(週日)至4月7日(週日)。

工會補充說明,為考量讓預計搭乘長榮航空之消費者/旅客,得以提前準備備案因應,因此提前公告上述兩罷工警戒區段,於此兩區段內之罷工行動,工會將會於罷工行動開始24小時前,於機師工會官方網站(https://www.tup.org.tw/)上,針對罷工開始時日等相關資訊進行明確公告。

工會今日理監事也決議,日內將對工會內部長榮分會會員進行至少兩至三次「罷工演練」,以確保會員得以在工會發動罷工時,於最短時間內、精準配合工會指令。

機師工會再次強調:工會依舊不放棄於正式罷工前與長榮航空資方進行實質協商,並尋求達成協議與共識的任何可能性與空間。也因此,在地方/中央主管機關的努力下,原預計於下週三(1月31日)召開之協商會議,只要長榮航空資方於下週二(1月30日)前針對工會訴求提出明確對案,工會仍將出席參與實質協商。

這篇文章 【新聞稿】理監事決議:提前公告長榮分會兩罷工警戒區段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高雄分會徵才】專職秘書職務代理人

荒野保護協會 - 2024, January 25 - 14:14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

2. 熟悉使用Word、Excel、PPT等軟體及Google雲端工具。

3. 有時間管理、獨立工作能力,具備責任感、勇於接受挑戰與願意學習新知及新技能。

4. 樂於與人互動、團隊合作,擁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佳。

5. 具駕照及自備交通工具。

 

貳、工作內容

1. 處理分會行政業務(會員服務、總務、庶務)。

2. 分會社群媒體經營管理。

3. 協助分會志工群組發展,如環境教育推廣、培訓課程等事務。

4. 規劃、執行分會環境教育、倡議活動與自然保育等專案執行管理、經費核銷等事務。

5. 溝通及執行總會交辦業務。

6. 臨時交辦任務。

 

參、工作代理期間

113年2月-113年10月

 

肆、待遇與福利

1. 上班時間:10:00-18:30(上下班有彈性時間),另外會因課程會議需求挪移晚班。

2. 上班地點: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一街88、90號(必要時依業務需要公出)。

3. 週休二日(採雙週變形工時),國定假日比照公務人員相關規定。

4. 薪資:面議月薪 $30,000 - $34,000元。

5. 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履歷說明

請備齊履歷與自傳,寄至以下信箱:HR@wilderness.tw

主旨請註明:「姓名」應徵「高雄分會秘書職務代理人」。

履歷建議

請說明「可開始上班時間」、「最高學歷」、「工作經歷」(含工作期間、工作單位、職稱、職務內容)、「電腦技能」、「與人互動經驗」、「非營利組織經驗 」、「執行專案成果或相關作品」等,我們將於書面文件篩選後,通知面試。

 

聯絡資訊

高雄分會 Email:HR@wilderness.tw

電話: (07) 3227526 荒野高雄分會 賴小姐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一街88、90號

【新竹分會徵才】專職秘書

荒野保護協會 - 2024, January 25 - 14:05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

2. 熟悉Word、Excel、PPT及Google雲端工具,擅長資料整理。

3. 有時間管理、獨立工作能力,並對高度變動保持彈性。

4. 擁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佳。

 

貳、工作內容

1. 處理分會一般行政業務事務(會員服務、財務、庶務)。

2. 協助分會志工群組之發展,如環境教育推廣、培訓課程等。

3. 辦理總會或分會推展之環境教育、倡議活動、自然保育事務。

4. 環境專案管理、時程管控、經費核銷等事務。

5. 管理網頁、社群平台,設計活動宣傳相關之視覺、文字。

6. 其他配合協會辦理工作事項。

*上述工作內容將依個人專長作適度調整。

 

參、加分條件

1. 以非營利組織為長期工作規劃。

2. 有社會運動或非營利組織經驗。

3. 可獨立製作簡報、對外提案。

4. 生態、生物、環境相關大學以上科系畢業,或具有相關專案執行經驗。

 

肆、待遇與福利

1. 依法申報勞健保,另有員工團體保險。

2. 薪資:30,000-34,000元。

3. 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伍、工作地點

新竹市東區公園路86之1號

 

陸、工作時間

1. 依輪值需求排早晚班,早班08:30~17:30、晚班13:00~21:30。

2. 週休二日,週末偶有活動需支援,可另擇週間工作日補休。

 

應徵方式

1. 請備齊履歷與自傳,寄至以下信箱:HR@wilderness.tw,主旨請註明:[姓名]應徵新竹分會秘書

2. 內容建議:請載明「可開始上班時間」、「最高學歷」、「工作經歷」、「專長能力與佐證資料」、「希望待遇」等資訊,我們將於書面文件篩選後,通知面試。

 

聯絡資訊

1. Email:HR@wilderness.tw

2. 電話:(03) 561-8255#100 荒野新竹分會 孫先生

 

【新聞稿】「環團與總統有約」新書發表會

荒野保護協會 - 2024, January 24 - 17:45

發稿日期:113年01月24日

  台灣環境保護團體今(24)日上午於台北市NGO會館舉辦「環團與總統有約」新書發表記者會,此書紀錄「全國NGOs環境會議」從2004年第一屆至2023年第二十屆每年會議之主題、籌劃經過、結論等成果,並與三任總統,從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見面的詳實經過。

  新書發表會當天,蔡總統因公務無法出席,由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代表出席致意,其他出席貴賓包含首任環境部部長薛富盛、長期參與環境運動的監察委員田秋堇、立法委員陳椒華與洪申翰。環保團體更是出席踴躍,歷屆環保終身成就獎得主、五十多個環保團體等近上百人出席與會。

  主持人張宏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表示,「全國NGOs環境會議」(簡稱環境會議)二十年前由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生態學會、荒野保護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四個環團共同發起,我們期望各地的環團除了長期埋頭在地方各自努力外,也能夠每年找一天時間匯聚,一起共同討論,提出重要的環境議案,讓政府官員重視。

  施信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回憶過往,提到2004年3月20日第十一屆總統選舉,陳水扁總統贏得連任。選前,針對總統選舉,環盟邀集多個環保團體共同提出《能源政策及核能問題承諾書》和《國家環境政策承諾書》,邀請總統候選人簽署。選後,環盟覺得應該要進一步要求政府落實承諾,因此邀請參與推動承諾書的環保團體,共同籌辦「全國NGOs環境會議」,希望集思廣益,共同擬定落實承諾書各個訴求的執行措施。針對此目標,環盟想說邀請總統蒞臨致詞,有其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總統對環境議題的重視,一方面可以因此而敦促有關政府部門重視。施信民表示,全國NGOs環境會議的舉辦,除了議題討論、擬定訴求目標之外,更重要的是,經由團體的合作、成員的互動,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情誼與團結,提升了環境運動的力量。

  施信民表示,起初環境會議進行的方式比較簡單,僅要求各部會回應,但回覆結果不一定如環團期待。環境會議走到如今,轉變成由蔡英文總統將環境提案列管,要求各部會積極與環團開會溝通,逐漸有顯著的成效。期望大家站在二十年累積的基礎上,繼續共同前進,努力打造永續台灣。

  擔任「環團與總統有約」專書總編輯的何宗勳(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指出,他在擔任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秘書長時,於2004年開始籌劃「全國NGOs環境會議」,當年第一屆舉辦時間非常匆忙,前後準備不到一個月,同時還要敲陳水扁總統出席,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沒想到,一轉眼間20年過去,如今能夠出版這本「紀念專書」內心是很激動的。

  何宗勳表示,本書雖然高達七百多頁,但是能放入的內容還是非常有限。在內容方面,序的部分有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環境部長薛富盛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四人。然後,由何宗勳本人撰寫二十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整體與每屆籌劃經過。同時並透過三場座談來探討環境會議價值與意義,同時邀請26位在不同階段參與環境會議的環保夥伴撰寫參與感想。並介紹2008、2015、2017至2023年舉辦九屆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21位得主等,內容紮實豐富。

  何宗勳指出,這本書出版有幾項意義;一、自由與民主的芬芳:能夠在自由與民主的國度裡追尋環境保護的價值,一點一滴前進,總統願意每年與環團見面會談,這在世界民主國家也很少見。二、歷任總統胸襟與包容:感謝開創「環團與總統有約」的陳水扁前總統、延續制度的馬英九前總統與蔡英文總統,能夠聆聽環保團體的忠言,並包容現場抗議與嚴厲批評。雖然政府有進行一些制度性的改革,有些改變不一定盡如人意,但在精神與態度上也展現國家元首的高度。三、環境運動的時代見證:每一屆主題扣住當年政治跟國際局勢,這二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從街頭抗議走向體制內對話。四、「土地守護者」環團鍥而不捨的精神:環保人士長期堅持,當去檢視每年訴求,很多議題沈痾長達十幾二十年,因為這群人堅持,讓台灣環境可以逐漸獲得喘息與改善。

  何宗勳也提到,在編輯這本書時才發現,環保團體檔案保存的困境,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年,花了很多時間整理,還是有很多檔案照片無法尋獲。總結有以下六點困境;一、會議是眾多團體聯合舉辦,沒有統一的秘書處典藏資料。二、每年雖然有主責的主辦團體,但是團體內部也會因人事異動或其他因素,導致紙本與電子檔遺失。三、籌備期間就沒建好檔案,很多會議紀錄也不完整甚至沒有。四、受限資源與經費,很多照片畫質不佳,導致編輯本書時很多照片很難使用。五、會議也沒留下影音紀錄。六、同一事件有不同記憶跟觀點,要耗費很多時間去求證。他也期待政府能夠興建一座台灣公民運動史料館,來典藏台灣民主過程中珍貴的社會運動史料。期待這個建言能在未來幾年能實踐,讓台灣社會運動歷史成為國家重要歷史一部分,典範傳承!

  何宗勳表示,2024年第二十一屆環境大會預計於彰化鹿港舉辦,邀請大家共襄參與。

  張惇涵(總統府副秘書長)表示,很榮幸今日代表蔡總統來參加新書發表會,帶著三個感謝來分享:

  第一、我要代表蔡總統、賴副總統、陳建仁院長向大家致謝,環境會議走過二十年非常不容易,特別在這八年,不只是象徵性的對話或見面,更是落實到各部會的管考,透過更多的溝通,循序漸進推進政策。我們期望在520交接前,能再一次邀請環團到府內進行對話交流。

  第二、我要代表執政團隊跟大家說謝謝,因為大家的努力,大家在永續台灣才能繼續向前。即便可能過程中有意見不合,例如2021年的藻礁公投。但只要方向正確、腳步不停,我們終能走到終點。例如核四公投、礦業法的修正。國家的永續、能源的轉型,不會因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修正就一勞永逸,我們也不應該沾沾自喜,未來政府部門、公民社會、公民團體應該要有更多對話,才能形成更強韌性,才能面對2050淨零轉型的挑戰。

  第三、我要謝謝施信民老師,他是我環境議題的啟蒙老師。民進黨還在野時,我們常常在環境議題有所討論,這都是一點一滴的累積,感謝大家的參與。我認同施信民老師所言「記憶不能被消失」,2013年國民黨提出核四公投案,當時施信民老師帶領大家於立法院外疾呼立即停建核四,這段歷史時時提醒我,執政不能忘初衷。

  田秋堇(監察委員)表示,環境會議一步一腳印,道阻且長、結伴同行。2005年2月1日我就任立法委員,何宗勳希望我打電話去總統府,積極邀請陳總統再次蒞臨大會。當年總統一到大會,一堆陳抗蜂擁,我頓時尷尬,畢竟是我去邀請的。如今回想起點滴,是非常懷念。地球如今很危險,環境議題有非常多做不完的工作。我待過立法院、監察院,我明白政府做了很多,但還是有不足之處。這幾年因著環境運動夥伴的幫助,我仍在監察委員的角色上調查湖山水庫等案子。即便走了二十年,我們的心都沒有變,我相信台灣的民主會越來越好,而民主與環境運動是並行的。

  陳椒華(立法委員)表示,第一次環境會議時,我當時是環保聯盟會長,此會議能夠成功,真的要感謝施信民老師、何宗勳前秘書長。當時我決定走入環境運動,有許多姻緣,走入三十年從不中斷。當時希望盡一份力推動廢核四,因此來到台北,走入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環盟與其他NGO透過環境會議,多多少少推動一些進步,我們體會到公民力量的重要。更多團體的結盟,永續的路會走得更長。

  這四年有機會走入立法院,下個禮拜就要從立法院畢業,感謝大家這四年的支持。

  或許未來的環境會議能夠邀請經濟部加入,因為很多環境議題都與經濟發展有關。

  也需請我們未來即將要上任的總統要重視「吹哨者保護法」的問題,以及空污總量的問題,中科擴充沒有減量,根本問題要從修法解決,目前很多法沒有罰則。

  未來我將回到民間環境運動的行列,具體方向將會跟各位公布,後續立法院的環境工作就繼續交給洪申翰委員了。

  洪申翰(立法委員)表示,此書這麼厚實,代表了大家努力的重量。環境會議走到現在,我相信也經歷許多波折。接下來,環境工作將會越來越大,新的政治局勢下,需要找大家做更多的討論。如今民進黨執政,我認為執政黨還是要把握住跟公民社會溝通的機會,這是民進黨執政很重要的內在元素,這也包括我下個四年立委的任期。

  接下來四年,我相信賴總統的執政也會非常注重與公民團體對話的基礎。

  我非常關注國家級大城溼地的劃設,此工作過去有許多阻礙,最後這一哩路,我們可以再次展現環境運動合作的動能。

  氣候變遷調適的工作,我們台灣處理的速度還是稍嫌太慢,希望大家可以一起進行努力。不論是在什麼角色,大家一起是最重要的。

  薛富盛(環境部部長)表示,非常榮幸來參加『環團與總統有約』新書發表會。

  環境部的成立,其實要非常感謝環保團體長期的倡議。過去的環保署比較是後端管制,如今成為環境治理的角色。我非常幸運,能在環境部升格之初來到環境部服務,我已經提醒部內同仁,要多多與環保團體互動。

  一路以來,我認為環境議題是有進步的,但如今議題是更複雜、牽涉更廣,這時就需要加強溝通與互動。蔡總統上任後,環境議題已經被列管高達100多項,涵蓋了各個層面、各個部會,這個做法督促了各個部會非常認真來檢視。

  大家都要莫忘初衷,或許觀點、想法不同,但初衷都是讓台灣的環境變得更好。我們也要與國際同步,我們都是地球村的一份子。我到行政部門後,對某些議題的作法可能會不同,這時我就很期望透過溝通與民主機制,來找出解決方法。

  感謝陳椒華委員過去對環境議題投入相當多的心力,有許多建言,我欣然接受。

  感謝洪申翰委員剛剛提到,未來環境議題不會更少,未來我們要共同面對。

  感謝施信民老師過去帶領大家一路走來走過這二十年。

  葉國樑(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表示,「全國NGOs環境會議」跟總統見面、溝通、列管,真的是很不得了的工作。我在環保聯盟是非常資淺的夥伴,一上任就接下環境會議的籌辦大任,壓力頗大。一路上經過籌委會、執委會、分區會議、環境大會、入府會談等工作,其中跟蔡總統會談高達兩個多小時,各部會首長皆出席,展現相當大誠意。

  過去我不太熟悉環保團體,不明白大家為何在街頭上要那麼辛苦。這幾年走進環盟、成為一員後,更了解大家的熱情與用心。

  我們很期待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能繼續跟大家定期見面,特別針對非核家園的政策,希望不要再走錯誤的能源政策回頭路。

  陳曼麗(前立委、前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表示,環境運動的合作很重要,許多工作需要大家一起完成,我們是夥伴關係,不是說誰是領導人,我們一起決議一起做事。在地關懷也很重要,廢棄物的問題仍有待解決。

  李華萍(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表示,對於NGO可以走到20-30年,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社子島自救會的我們是被迫走上街頭,過度土地開發,社子島不當開發案306公頃硬要開發,其中把農地變成土地開發,對氣候變遷也有影響。台灣是過度、濫於開發的國家,台灣的土地政策很惡劣,沒有民意,全部都是公部門說了算。

  很遺憾的是,雖然我們去年有機會和跟總統見面提建言,但主責土地徵收議題的內政部後續卻未跟我們溝通。期望大家持續關心社子島居民的權益。

  林聖崇(環運大老、環保貢獻獎得主)表示,2004年我對政務委員葉俊榮破口大罵,因為他曾承諾要將環評報告資訊公開。現在資訊已經公開了,但公民參與的法制化還未完善。張國龍任環保署長時,就在討論民間如何參與,全台跑透透。但如今,我覺得台灣的公民參與仍是非常差勁。我會繼續推動公民參與,不然台灣的公民參與保證不及格,台灣的環境保護不只是在立法委員和部長,要公民普遍參與才能解決問題。

  張豐年(台灣生態學會顧問、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表示,我榮獲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時,當年見蔡總統,曾提過要考慮台灣的特殊地理人文條件,應該訂出經建開發的總量管制,從三大面向,一、國土可承受量;二、水電能源供應量;三、水土空氣碳排管制量。若其中一項無法達標,就不應該開發。

  黃惠敏(高雄市馬頭山自然人文協會會長)表示,公民參與與專業對話之間還有一段距離,資訊不對等和資料造假不實很常見,地下水和造井造假,不到300公頃小小馬頭山就有三個開發案,馬頭山地區這些年陸續經歷了掩埋場、新農業循環園區、光電場的開發風險,這都設在環境敏感區、活動斷層,但是在環評書中都忽略了相關的說明。

  馬川佳(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秘書長)表示,我們前身是台灣環境公義協會,原先是站在監督台中空污的立場,後來尋求科學解決議題,發現小水力發電是對環境衝擊低的低碳排能源,如今轉型成立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希望透過能源的議題來努力。很感謝台灣環境保護聯盟、陳椒華立委、洪申翰立委這些年來在小水力發電上的努力。

  方儉(綠色消費者基金會董事長、環境保護終身成就獎得主)表示,若把資訊公開法和行政程序法設下刑責,政府官員就沒人敢說謊了。農業減碳防止詐騙,減碳裡面有很多公共參與,我認為綠電不能算減碳,因為沒有公共參與,淨零路徑圖和SDGs沒有在一起,如今2025年也可能會面臨核電延役。方儉表示,騙子能騙多久,決定於我們要被騙多久。

 

新聞聯絡人: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
0920-329-493|LINE-lD:hehe7749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