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

RSS feed
已更新: 1 小時 14 分鐘 前

【管理部】專員

2024, October 1 - 17:44

壹、工作內容:

1. 人資業務:教育訓練、考核等。
2. 總務:文件管理、設備管理等。
3. 其他交辦事項。

貳、需求及條件:

1. 對工作有熱忱;認同非營利組織經營理念更好。
2. 有人資工作經驗者佳。
3. 喜歡與人接觸。
4. 具備理性思考、學習、調適能力。
5. 熟練MS office、google workspace。
6. 歡迎符合要求、又願意接受挑戰的夥伴加入。

參、工作地點:

總會辦公室(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

肆、待遇與福利:

1. 薪資面議,月薪32,000-34,000元。
2. 週休二日(雙週變形工時),依法辦理勞、健保、勞退。
3. 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履歷建議

請載明「可開始上班時間」、「最高學歷」、「工作技能」、「相關工作經歷」等,我們將於書面文件審核後,再行通知面試。

履歷說明

請備齊履歷與自傳,寄至以下信箱:HR@wilderness.tw
主旨請註明:xxx_【應徵】管理部專員 電話:(02)2307-1568分機33 彭小姐

【新聞稿】國土計畫不上路,農地破碎止不住 9藍首長勿造謠 賴政府應依法如期上路

2024, September 30 - 19:56

國土計畫不上路,農地破碎止不住
9藍首長勿造謠 賴政府應依法如期上路

發稿日期:113年09月30日

  回顧《國土計畫法》的立法歷程,從 1997 年首次提出構想到 2015 年底完成立法,歷經將近 20 年的醞釀與討論。之後又經過 8 年的準備期,各界已有許多時間進行溝通、協調與準備,未來上路 後溝通也應持續。而依《國土計畫法》第 45 條規定,「國土功能分區圖」應於明(2025)年 4 月 30 日以前公告;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之日起,50 年前制定的《區域計畫法》將不再適用。 

  內政部要求各地方政府遞交「國土功能分區圖」期限為今年 6 月,然至今仍有 9 個藍營縣市(新 北市、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台東縣)遲未繳交;同時還不斷造謠,指責國 土計畫沒有彈性、阻礙發展、侵害權益,意圖不斷延宕國土計畫的上路,讓國土失序,無法遏止不 當的開發與錯誤的土地利用。更令人遺憾的是,上週 22 位民進黨籍立法委員不僅未能明辨是非, 反而召開「國土計畫法展延重調整,再起步更穩固」記者會,對於錯誤資訊隨之起舞。 

  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協同農業工作者、30 多個民間團體,破除謠言,並嚴正聲明:國土計畫應 如期上路,才能遏止不當的開發與錯誤的土地利用,讓台灣的國土有機會邁向永續,捍衛世代子孫 國土永續發展。 

延宕國土計畫,農地破碎加劇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黃子芸指出,「國土計畫」上路是重新建構國土秩序的開始,相較於《區 域計畫法》下的非都市土地,在 2000 年增訂非都市土地開發及分區變更等相關審議作業規範後, 開啟「任意變更」的大門,讓農地逐漸變成破布;「國土計畫」最大的指標是,國土功能分區的劃設以「適地適用」為理念,在「計畫引導使用」下,於「農業發展地區」以「農地農用」為原則, 企圖改善農地零星變更及破碎化之現況。 

  一再推遲「國土計畫」上路,就是讓農地持續流失及破碎化的風險急增。各地都已傳出多起趕在「國 土計畫」明年全面上路前,提出土地變更案,期待壓線核准;曾見報的就有花蓮七星潭沿線的 7 家 大型度假村、臺中大肚山區的溫泉豪墅、觀光酒店等。依據內政部資料,今(2024)年 8 月,全 台審議中的開發許可案就有 105 件(相較同年 3 月時的 90 件,增加了 15 件);而地方政府尚未 核准的使用地變更編定案則是多達 771 件(相較同年 3 月時的 537 件,更是暴增 234 件)。在短 短 5 個月,新增近 250 件的非都市土地開發案申請,開發區位散落各地,加劇農地的破碎。 

  地方政府若真在意農業發展,就應立即送審國土功能分區。確保「國土計畫」如期上路,才能遏止 農地流失、破碎情況更加嚴重,也才能避免讓第一線公務員繼續疲於應付這些想要壓線核准的土地 變更案!

部分藍首長亂造謠,糊弄農民、大玩兩面手法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抨擊,多位藍營地方首長高喊產業用地不足根本就是謊言。《國土 計畫法》已將實質規劃權下放地方政府(中央僅做原則性規範)。2021 年已公告實施,由各地方政 府自行擬定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內容涵括:佈局未來發展、提出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如 今也僅是依此計畫內容,研擬國土功能分區圖。3 年過去了,這些連任的藍營地方首長,若認為計 畫內容有所缺陷或不足,豈不是在打臉過往的自己規劃有誤、對地方施政不夠用心。 

  事實上,各地方政府預留的未來發展用地不僅足夠,更是已超越地方政府開發負載量能。以雲林縣 為例,未來發展地區的劃設面積高達 12,042 公頃;等同在未來 20 年間,要完成 28.5 個高鐵雲林 車站特定區(422 公頃)規模的土地開發。比例同樣懸殊的還有桃園市,目前所劃設的未來發展地 區將近 13,450 公頃;等於在未來 20 年內,每 3 年就要完成一處與淡海新市鎮規模(1,750 公頃)相當的土地開發。所幸,這些明顯與地方需求存在巨大落差的規劃,若無具體開發可行性,仍有途 徑在「國土計畫」中被調整回「農業發展地區」。 

  雲林縣長張麗善一邊要求劃設更多根本沒有能量開發的未來發展地區,導致大量的農地流失,又一 邊高喊捍衛農業權,更是在糊弄農民、大玩兩面手法。如此,更是坐實了,「把從事農業當作一種 犧牲」,骨子裡輕賤農業與農民,只貪圖農地變更開發、地價翻轉利益,完全不顧農地炒作、農地 價格飆升,恐讓農業經營陷入困境,也讓真心想務農的農民難以生存! 

「農地農用」沒改變, 農業權沒受限 

  宜蘭百大青農田菁說明,投入農業生產,不論是找一塊地還是養一塊地,都是費時耗力的;投入心 力,當然期待能有所保障、可以長長久久的永續生產。正因為農地是珍貴且難以維護、恢復的,愈 是有心要務農的人,愈希望自己地是完整的劃入「農業發展地區」,確保「農地農用」、讓農地及農 地使用權獲得保障,也獲取機會爭取更多的農政資源投入,甚至是回饋農地的多功能價值,例如:維護生物多樣性、農田地景、具備氣候調適功能等多個面向。 

  面對宜蘭豪華農舍的激增,田菁憂心忡忡的表示,完全可以想像中南部有心務農者也同樣憂心珍貴 的農地面臨被開發、徵收轉用的壓力。不過,田菁也認為「國土計畫」仍有其缺陷,包含了過於寬 鬆的容許使用規定、即便是最優良的「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仍可興建農舍。但《國土計畫法》至 少限縮了「農業發展地區」任意變更為「城鄉發展地區」的可能,更重要的是有更完善的民眾參與、部會協調整合機制,因此,「國土計畫」如期上路後,搭配持續的、滾動的計畫檢討,帶動相關法 規、政策,如《農業發展條例》的修正,會是相較於《區域計畫法》時,更有機會讓台灣的農地生 產環境從結構上改變,從根本好起來。 

國土永續、世代正義 不該敗給「炒地皮」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律師表示,《國土計畫法》是在經歷了 2009 年莫拉克風災後, 反思國土規劃、土地管理後的重要變革。第一條開宗明義即強調「為因應氣候變遷」、「確保國土安 全」、「促進資源與產業合理配置」、「追求國家永續發展」,是首度以國土安全、永續發展為目標的 法規,讓台灣可以重新檢討糧食安全議題,杜絕產業嚴重剝削資源,還有因應氣候變遷而提早規劃土地利用及永續發展,特別是現在地震、暴雨、土石流頻傳,更不應繼續放任脆弱國土遭受人為破壞。 

  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任吳慧君表示,2020 年內政部國土計畫委員會審議彰化縣國土計畫時,曾 對鹿港「打鐵厝產業園區」案提到:「該案缺乏區位適宜性,且其區位非屬原依《區域計畫法》劃 定之工業區擴大,是以,目前該案無法劃設為城鄉 2-3,請彰化縣政府再予檢討。」即便如此,彰 化縣政府仍無視審查決議、當地居民反對,以《國土計畫法》尚未正式上路,強行通過地方環評及 非都開發許可;現在甚至已經進入正式開發及招商程序。可見只要「國土計畫」一天不上路,地方 政府就多一天掠奪農地、炒作土地的機會。 

  慧君是一位環境倡議工作者,也是一位母親,今天站出來也是要為下一個世代發聲。台灣長期放任 土地開發,造成嚴重的農地掠奪、土地炒作,等同放任自然環境被壟斷(這與北歐國家長期重視、 推廣的「自然共享權」精神相違),這樣的放任不僅只是圖利少數人,更重要的是許多像慧君小孩 一樣年紀幼童,在自然環境被掠奪而逐漸減少中,失去體驗自然的權利,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下, 嚴重國土失序導致災害危機加劇,全民恐成氣候難民。 

  這些為了土地利益而炒作出來的開發案,沒有留給下一代更多的「空間」來面對或因應未知的國土 永續難題;不斷的預支未來,將利益於此時賺入手中。這樣的國土開發、利用一點都不符合永續與 世代正義!更不論,這些土地炒作的行為,導致了土地價格不斷飆漲,居住正義的落實更是難上加難。 

  綠營立委不應隨藍營人士起舞 賴政府應確保國土計畫依法如期上路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強調,惟有「國土計畫」如期上路,《區域計畫法》及非都市土地 管理下的諸多亂象,特別是失序、蛙躍式的開發導致的農地破碎與流失,才會逐步有解方。民意代 表作為民眾與行政部門間重要的溝通橋樑,應充分理解「國土計畫」的核心內涵、澄清錯誤資訊, 成為「國土計畫」的有力推手,而不是隨藍營地方首長起舞的造謠者。部分綠委以《國土計畫法》 是馬政府時期通過為由進行杯葛,嚴重忽視民進黨執政這 8 年用心投入建置「國土計畫」體制的政 務官、事務官的努力! 

  《國土計畫法》是一場由法制體系改變帶動國土規劃邁向民主化的革命,難以避免既得利益者的反 撲。對此,一個負責任的中央執政團隊,更應堅持做出對的事、依法行政!面對應作為而不作為的 地方政府,其實可依循《地方制度法》第 76 條第一項規定,「直轄市、縣(市)、鄉(鎮、市)依 法應作為而不作為,致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其適於代行處理者,得分別由行政 院、中央各該主管機關、縣政府命其於一定期限內為之;逾期仍不作為者,得代行處理。但情況急 迫時,得逕予代行處理。」 

  我們強烈呼籲,若地方政府仍持續杯葛、拖延,賴政府應該「硬起來」,依據已公告實施之直轄市、 縣(市)國土計畫內的國土功能分區圖發布實施!

 

共同聲明團體(36 個民間團體): 

大地心環境關懷協會、中科污染搜查線、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反對中友-森 形埔里農莊三開發案自救會、月見學習農園、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中分會、台南市社區大學 研究發展學會環境行動小組、台南新芽、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台灣生態學會、台 灣石虎保育協會、台灣河溪網協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蝙蝠學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 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守護台灣白魚永續棲地自救會、守護宜蘭工作坊、守護神 岡聯盟、自然保育與環境資訊基金會、宜蘭國土計畫讀書會、宜蘭惜溪聯盟、爭好氣聯盟協會、社 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南投水環境關懷聯盟、美濃農村田野學會、草山好 土氣、荒野保護協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法律人協 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依照筆畫排序,陸續增加中)

【環境教育部】五十二甲濕地環教基地專員

2024, September 30 - 17:18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喜愛與人互動交流。

2. 大學畢、生態或環教相關科系者尤佳,以非營利組織為主要生涯考量者。

3. 熟悉電腦操作Word、Excel、PPT及Google雲端工具、不排斥資料整理。

4. 有時間管理、獨立作業能力,並對臨時變動能保持彈性空間。

5. 我們需要親切活潑,擁有良好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的你(妳),熟台語尤佳。

6. 具駕照及交通工具、又喜愛在野外工作的你(妳),一定不要錯過。

7. 生態或環教相關科系者尤佳。

貳、工作內容

1. 專案計畫撰寫、執行及結案報告製作。

2. 辦理志工培訓、志工群組經營。

3. 企業或外部合作事項聯繫、籌備會議、活動執行與帶領。

4. 研發五十二甲濕地教案,配合教學使用相關活動辦理。

5. 友善契作方案執行,協助棲地調查、物種保育工作。

6. 與當地合作及敦親睦鄰活動。

7. 環境教育基地軟、硬體維護建置管理。

8. 環境教育基地之社群媒體經營。

9. 其他配合協會辦理之工作事項。

參、待遇與福利

1. 上班時間:視業務需求須排早、晚班,上班地點:五十二甲濕地環境教育基地 268宜蘭縣五結鄉利澤路66號

2. 採雙週變形工時,若有活動於週六日上班,需另擇週間工作日補休。

3. 薪資:32,000~34,000元。

4. 享勞健保,員工團體保險。

5. 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履歷說明

請備齊履歷與自傳,寄至以下信箱:HR@wilderness.tw 

主旨請註明:xxx_【應徵】環境教育部|五十二甲濕地環教基地專員

履歷建議

請說明「可開始上班時間」、「最高學歷」、「工作技能」、「相關工作經歷」,提供「執行專案成果及相關作品」等,我們將於書面文件篩選後,通知面試。

 

聯絡資訊

環境教育部

Email:hui@wilderness.tw

電話:(02)2307-1568 楊小姐

【高雄分會】行政秘書

2024, September 25 - 14:16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

2. 熟悉Word、Excel、PPT及Google雲端工具、擅長資料整理。

3. 有時間管理、獨立工作能力,並對高度變動保持彈性。

4. 樂於與人互動、團隊合作,擁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佳。

5. 具備責任感、勇於接受挑戰與願意學習新知及新技能。

貳、工作內容

1. 處理分會行政業務(會員服務、總務、財務、庶務)。

2. 分會社群媒體經營管理。

3. 協助分會志工群組之發展,如環境教育推廣、培訓課程、專案洽談與專案管理、時程管控、經費核銷等事務。

4. 規劃、執行分會環境教育、倡議活動與自然保育等活動。

5. 溝通及執行總會交辦業務。

6. 臨時交辦任務。

參、工作代理期間

113年11月-114年10月

肆、待遇與福利

1. 上班時間:視業務需求須排早、晚班,上班地點: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一街88、90號(必要時依業務需要公出)

2. 採雙週變形工時,若有活動於週六日上班,需另擇週間工作日補休。

3. 薪資:32,000-34,000元。

4. 享勞健保,員工團體保險。

5. 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履歷說明

請備齊履歷與自傳,寄至以下信箱:HR@wilderness.tw 

主旨請註明:xxx_【應徵】高雄分會|行政秘書

履歷建議

請說明「可開始上班時間」、「與人互動經驗」、「非營利組織經驗」、「執行專案成果或相關作品」、「希望待遇」等,我們將於書面文件篩選後,通知面試。

 

聯絡資訊

高雄分會

Email:staff-kh@wilderness.tw

電話:(07)322-7526 賴小姐

地址:高雄市前金區文武一街88號

【台北分會】行政秘書

2024, September 23 - 12:48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

2. 熟悉Word、Excel、PPT及Google雲端工具、擅長資料整理。

3. 有時間管理、獨立工作能力,並對高度變動保持彈性。

4. 樂於與人互動、團隊合作,擁有良好溝通協調能力,表達能力佳。

5. 具備責任感、勇於接受挑戰與願意學習新知及新技能。

6. 具駕照及自備交通工具佳。

貳、工作內容

1. 處理分會行政業務,包括會員服務、總務、財務及庶務。

2. 協助志工群組發展,推廣環境教育與培訓課程。

3. 群組活動宣傳媒體經營管理。

4. 協助分會志工群組之發展,如環境教育推廣、培訓課程、專案洽談與專案管理、時程管控、經費核銷等事務。

5. 規劃、執行分會環境教育、倡議活動與自然保育等活動。

6. 溝通及執行全會性倡議活動與業務。

7. 臨時交辦任務。

參、待遇與福利

1. 上班時間:視業務需求須排早、晚班,上班地點:台北市中正區詔安街204號1F。(必要時依業務需要公出)

2. 採雙週變形工時,若有活動於週六日上班,需另擇週間工作日補休。

3. 薪資:32,000-34,000元。

4. 享勞健保,員工團體保險。

5. 經主管同意,得免費參與本會研習與培訓課程。

 

履歷說明

請備齊履歷與自傳,寄至以下信箱:HR@wilderness.tw 

主旨請註明:xxx_【應徵】台北分會|行政秘書

履歷建議

請說明「可開始上班時間」、「與人互動經驗」、「非營利組織經驗」、「執行專案成果或相關作品」、「希望待遇」等,我們將於書面文件篩選後,通知面試。

 

聯絡資訊

台北分會

Email:sowtpe01@wilderness.tw

電話:(02)2307-1317 #21 鄭小姐

地址:10073台北市詔安街204號1F

出發吧!野虎

2024, September 9 - 21:30
我們正在做的事:  山林河川

文/黃婕茹〈行銷推廣部專員,自然名:黃喉貂〉
圖/劉曜寬〈台中分會溪流專案,自然名:綠川〉

 

2024.09.10

  「小朋友大朋友們,請問這是不是石虎呢?」

  投影牆上出現混合家貓、石虎以及其他貓科動物的圖片,氣氛一下活絡了起來,有人比圈、有人比叉叉。可見大家對石虎及家貓,還傻傻分不清楚。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與荒野保護協會台中分會公私協力出版《出發吧!野虎》繪本,在8月18號於科博館進行繪本分享會。現場氣氛輕鬆,在志工及專職的細膩安排及引導下,小朋友回應熱絡,大朋友也用心參與。  


▲ 家長與孩子一起認真diy體驗

  翻開繪本,繪者蔡昇倫細膩的筆觸躍然紙上,一貫的療癒手繪風格讓每頁出現的動物都生動活潑,而志工帶領導讀,又是非常不一樣的感受。在分享會上,志工除了用浮誇的語調引導孩子進入劇情外,在推進劇情時,也加入了許多問答環節,引導孩子們發想,石虎可能在旅途中遇到什麼事?這些威脅該如何避免?進而在孩子及家長心中種下環境守護的種子。


▲ 《出發吧!野虎》實體繪本

  在前往繪本分享會之前,我在帝國製糖廠臺中營業所觀看展期最後一天的【困獸▪困境】 石虎保育X適得其所雙聯展。在觀展過後,對於自身所能參與的保育行動有了新的認知。不管是展覽或是繪本的出版,都透過「石虎」這個形象鮮明、討喜的貓科動物的困境,引起一般民眾的關注,進而層層深入了解,石虎代表的不只是單一物種的困境。從繪本中可以看見,跟著野虎一路往前後,筏子溪現有的其他豐富物種,而野虎面臨的威脅,更不只是發生在石虎身上,而是整個生態圈都面臨的困境。是什麼樣的威脅呢?這些野生動物的「威脅」其實就在隨處可見之處,你我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讓無心之舉進而成為它們的困境。為了不劇透繪本的內容,就不在這邊揭露了,可以親自閱讀翻閱解答。


▲ 志工以有趣的手作,引導深入了解繪本內容

  《出發吧!野虎》現在已經可以在誠品及五南書店購買的到,誠摯推薦大家如果有機會,一定要翻開這本筆觸非常毛絨絨,療癒又令人省思的繪本,找尋保護棲地物種的解方!

 

附加檔案大小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1.61 MB

五十二甲濕地藝術節與地方協力

2024, September 9 - 21:27
我們正在做的事:  環境教育基地

你吃過「糕渣」嗎?
文/張桂馨〈宜蘭親子團育成會會長、生態回聲劇團團員,自然名:水鹿〉

2024.09.10

  你知道宜蘭有個傳統小吃叫「糕渣」嗎?

  糕渣是宜蘭傳統美食,在夜市經常能看見,製作方法是將雞肉、豬肉、蝦仁剁成泥後,加入高湯熬煮成漿,一般會下鍋油炸,剛起鍋,內酥內軟外冷內熱,因此這道小吃也被比喻成宜蘭人個性,外表看似冷淡,其實內心相當熱情。一開始你會覺得很難突破、很難進入宜蘭人(特別是五十二甲人)的心房,但只要一旦他們認同你,他們就會義無反顧的相挺到底。

  在六月中時,小花(吳成夫,濕地藝術節策展人)和來自台中的三十多名高中生志工,在成興大池將十座浮島排列成五十二的字樣,驚險的放入池中。騎著機車經過的阿公,好奇地看著這群孩子,帶著些許興師問罪的口氣問「你們知道這個土地是私人的嗎?」「是的,我們有知會地主了。」於是阿公慢慢卸下敵意,在岸邊分享著關於他小時候候的記憶、莊稼人的辛勞。當我們說出之後要在這裡辦活動時,看到他眼光中閃出一絲光芒。六月最後一天,在午後雷陣雨的轟炸下,大鴨船與小鴨船終於完成,天邊的彩虹也一起為濕地藝術季拉開序幕。整個七月,除了凱米颱風影響最劇的那兩天外,有個阿伯每天都會去巡田水,並拍下濕地日落與我們分享。

  第一場濕地送行者的活動開跑後,除了慕生態舞蹈系之名,遠從西半部來的參加者外,有阿嬤帶著兩個孫子一起參加,也有在地的阿姨加入。第二場次的展演,當地成興村理事長直接幫我們聯繫交管,封了半邊的馬路,確保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馬戲與偶戲活動則是和利澤國際偶戲村節合,以工作坊和表演的形式,讓活動更多元。

 

  七月的時間,彷彿被按下快轉鍵似的,一場活動接著一場,一切都在往前。濕地藝術季活動走到了壓軸的大水新娘。鴨母船迎娶與爆尪淨新娘是這齣劇一開始設定的亮點與主軸。

  鴨母船,是順應自然條件的交通工具,從出海口載運貨物、接駁送往鎮上販售、孩子們上下學、婚喪喜慶……等。乘載了五十二甲早期生活的記憶。爆尪淨新娘則是烏石林古老的傳說故事,有一隻會化身成女子的狐狸,和村裡新婚男子同房。某年元宵節,廣惠尊王按慣例出巡,突然停下衝進其中一家,才發現新娘早已被狐狸精吃掉並取代,廣惠尊王成功收妖。也因此發展出以在門前設香案,讓新婚女子坐於堂中,烏石林姓同族之人扶著神轎、神像到家中旋轉振擺,稱「弄新娘」的婚俗。此外,人們還會將大小紙炮擲向神轎,以「爆尪」之名確認新嫁娘非狐狸精之身。

  當小花與星星(楊欣惠,荒野專職)拿著文宣邀請利澤廣惠宮來參加活動時,現場一群黑衣人手插著腰,斜眼俾倪,表示這是宗廟的的文化資產,既生氣沒有知會他們,也擔心戲劇呈現破壞了傳統。當場緊繃的氣氛,讓小花頻頻讓步,甚至想直接刪除「爆尪淨新娘」的橋段,避免衝突更擴大。經過一些誠意的溝通後,廟方態度漸漸軟化,最後也就像大水新娘呈現的,廣惠宮出人出力出佈景,最原汁原味的呈現「弄新娘」,還包桌一起參加喜宴,一起同樂。

 

  有一句話說「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對於宜蘭新移民的我而言,傳統文化值得被記憶,環境生態值得被保護,而人的故事,更是值得一書再書。

 

—————————————————————————————————————————————

五十二甲送嫁記
文/李怡慧(生態回聲劇團北區團員、桃園親子團二團、台北兒教引導員,自然名:黑琵鷺)

2024.09.10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是我在荒野參與活動時常常聽到的一句話,用來形容五十二甲濕地藝術節「大水新娘」喜宴實境秀當天的呈現,我想是再貼切不過的了。也許天公伯藉著一早的大風,推逼著總召集人小花(吳成夫)帶領我們走這個臨時方案,很緊迫、很辛苦,但很值得。

  在濕地時,天變得清亮,有點微風又不過度曝曬的天氣剛剛好。在地船夫很配合的先讓乘客上船還划出去ㄙㄟˊㄙㄟˊ(逛逛),一切都讓我們的時程進行得很順利。主船開出時,小喇叭的樂聲和鞭炮聲響起,站在碼頭上的我真的有種送嫁的感動,眼眶都濕了。

  能在活動中心內擺席,也是神來一筆,尤其當廣惠宮的廳堂布景架好,舞台燈打出來時,馬上就覺得這個決定真是太讚了。雖然沒有夕陽美景作伴,但是在室內的緣故,就不用在傍晚六點半時匆匆結束,讓我們宴席的節目、出菜和各種安排都可以更完整的呈現,還有時間跟同桌賓客聊一聊。以我先生單純來當賓客的角度,都誇獎安排得超讚,就像是參加朋友的迎娶和婚宴一樣,還問我說,真的不用包紅包嗎?

  這一切都是大家的努力推砌出來的成果,謝謝小花、謝謝肩負行政籌備工作的幾位女神,很榮幸能參與這次的團隊。慶功宴時我一定要再來一趟宜蘭。

 

附加檔案大小 五十二甲送嫁記1.7 MB 你吃過「糕渣」嗎?3.41 MB

二度就業婦女,在五十二甲華麗轉身!

2024, September 9 - 21:25
我們正在做的事:  環境教育基地

五十二甲濕地藝術節專職籌備心得
文/林怡秀〈環境教育部五十二甲專職,自然名:蕨〉

2024.09.10

  按原本計劃好的,在濕地藝術節活動結束後的隔天讓自己轉換頻道好好的去看場電影。文.溫得斯的《城市時裝速記》,是我在這一天早上看的影片。

  導演由自我認同議題開端,山本耀司述說對東京與巴黎兩座城市的認同,交錯著導演探討數位時代電子影像的意義。

  思緒抽離了12小時之前的繁務,進入電影中。身體安靜了下來,先是覺知到左手腕隱微的酸楚,接續而來肩膀的緊縮感,將眼前的電影畫面拉回到7月片斷的現實中。

  無限輪迴的佈場、撤埸、搬運器材;濕地泥濘中移動地景裝置、洗了數以百計濕地活動後怎麼洗也洗不乾淨的襪子、大型地景裝置的防颱準備⋯⋯等。

  五十二甲濕地藝術節集中在7月舉辦的4場工作坊、2場大型展演,於5月起展開了前期工作:公部門拜訪、合作單位會晤、縣政府公文、預算編列、活動簡章、活動網頁上架設定、數以百次的修改調整測試、場地申請安排、講師連繫、勞務承攬簽約、陪同場勘⋯以及隨之而來的無數簽核流程。

  活動開跑後,馬不停蹄的活動宣傳文案撰寫、社群平台及官網上架、工作坊前的分工會議、人力協調溝通、同步學員名單匯整、行前通知擬定發送、信件回覆,活動前的場佈設定、現場機動協助、撤場,活動後的紀錄分享、新聞稿撰寫、發佈,一場結束後又迎接下一場工作坊的到來⋯⋯。此刻這些畫面一幕一幕映在眼前,手腕的酸、肩膀的緊是身體的記憶表述。

  「我喜歡欣賞人的缺陷、不完美」
  「完美是醜陋的。在人創造的事物中,我想要看見疤痕、失敗、失序以及扭曲。」
  這時,我又被山本這句話帶回了影片的敘事中,我在心中咀嚼這句話並反芻了生活及工作中的看見。
  凡事求盡善盡美的我,在工作上設定了要達標的事項及品質,就會卯足了盡全力以赴,也因此晨起眼睛張開時、或下了班回到家,腦裡想的仍然都是如何盡善、沒有遺漏的完成工作事項,這無關乎是否有對等合理的薪資報酬、他人的評價,一切就是對自身的自我認同。

  現實是,人每天只有24小時,人們努力的生活著工作著力求完美,卻有其侷限,被繁瑣事務及時間追著跑造就了精神生理上的壓力與緊繃。而在人與人的合作互動上,也彼此映照看到了些自己與他人的特質與息氣,人確實不可能完美,也從來無所謂臻至完美的事,看見、理解、接受、改變、轉化或對立,都只是選擇而已。

  延伸閱讀到山本語錄中的這一段文字:「我不喜歡金字塔,我也不相信所謂的大徹大悟。這個世界的存在,是一群人竭盡全力貢獻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去創造沒有瑕疵的東西。與此相對,有些人深知人類的局限,不可避免瑕疵的事實,確面對現實強加給他們的一切,勇者鬥爭,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理解困頓中的美感。」

  「大水新娘」實境秀展演,在凱米颱風來襲影響之下,艱鉅的大型地景裝置防颱工作、線上緊急應變措施決策、到活動當日清晨因現場風勢仍然很強,第一時間接到了辦桌總舖、搭棚單位的來電,接續而來臨時的場地協調異動及所有相應的工作應變、賓客緊急異動訊息發佈、壓縮的採排、埸地設定時間⋯⋯等,諸多一波三折、重重的突發狀況,讓原本已經壓縮的時間更壓縮了,在3點半賓客抵達前,所有的部位(以正常的流程及標準來說)幾乎都未準備就緒!

  策展人小花(吳成夫)維持他一貫玩樂中也臨危不懼、無比軔性的風格,引領著這個由志工組成的有機裝置,神奇的如骨牌般依序傳動作用,彼此流暢的補位接力,就這麼共同完成了這一場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整場活動因天候及時間壓迫的局限性,無法避免的瑕疵顯而易見,但我們在這些困頓中看到了情感與精神力在其中交織流動作用的美感!

  一部電影的時間,讓我回顧總結了濕地藝術節。山本之所以被尊崇,不在於他時尚事業的成功,而是他的思想與內涵的精神。

  濕地藝術節的成功不在於完美無懈、聲名遠播,而是在過程中搭起了時間與空間的橋,從現在穿越到過往,並微妙的牽繫了人與人、人與生態、人與地方的連結!

  濕地藝術節的圖像美好意義深遠,願透過藝術展演型式,讓更多人親近認識濕地、傳承在地傳統人文故事。勇於做夢的發想人,心臟強大,總是在玩樂中把活動完成的鬼才策展人兼導演、天天來關切監工的大哥、像追星般場場follow的大姊、熱情支援協助的在地仕紳,既傻又瘋癲的熱血志工,我自己⋯⋯ 等等,這一切因緣際會的相遇,都非常的動人!

  謝謝濕地藝術節給中年二度就業婦女華麗轉身的舞台,以及這段歷程中所有的看見!

 

 

附加檔案大小 二度就業婦女,在五十二甲華麗轉身!3.63 MB

你吃過「糕渣」嗎?

2024, September 9 - 21:22

五十二甲濕地藝術節與地方協力
文/張桂馨〈宜蘭親子團團長、育成會會長、生態回聲劇團團員,自然名:水鹿〉

2024.09.10

  你知道宜蘭有個傳統小吃叫「糕渣」嗎?

  糕渣是宜蘭傳統美食,在夜市經常能看見,製作方法是將雞肉、豬肉、蝦仁剁成泥後,加入高湯熬煮成漿,一般會下鍋油炸,剛起鍋,內酥內軟外冷內熱,因此這道小吃也被比喻成宜蘭人個性,外表看似冷淡,其實內心相當熱情。一開始你會覺得很難突破、很難進入宜蘭人(特別是五十二甲人)的心房,但只要一旦他們認同你,他們就會義無反顧的相挺到底。

   在六月中時,小花(濕地藝術節策展人,本名:吳成夫)和來自台中的三十多名高中生志工,在成興大池將十座浮島排列成五十二的字樣,驚險的放入池中。騎著機車經過的阿公,好奇地看著這群孩子,帶著些許興師問罪的口氣問「你們知道這個土地是私人的嗎?」「是的,我們有知會地主了。」於是阿公慢慢卸下敵意,在岸邊分享著關於他小時候候的記憶、莊稼人的辛勞。當我們說出之後要在這裡辦活動時,看到他眼光中閃出一絲光芒。六月最後一天,在午後雷陣雨的轟炸下,大鴨船與小鴨船終於完成,天邊的彩虹也一起為濕地藝術季拉開序幕。整個七月,除了凱米颱風影響最劇的那兩天外,有個阿伯每天都會去巡田水,並拍下濕地日落與我們分享。

 

  第一場濕地送行者的活動開跑後,除了慕生態舞蹈系之名,遠從西半部來的參加者外,有阿嬤帶著兩個孫子一起參加,也有在地的阿姨加入。第二場次的展演,當地成興村理事長直接幫我們聯繫交管,封了半邊的馬路,確保活動的安全順利進行。馬戲與偶戲活動則是和利澤國際偶戲村節合,以工作坊和表演的形式,讓活動更多元。

  七月的時間,彷彿被按下快轉鍵似的,一場活動接著一場,一切都在往前。濕地藝術季活動走到了壓軸的大水新娘。鴨母船迎娶與爆尪淨新娘是這齣劇一開始設定的亮點與主軸。

  鴨母船,是順應自然條件的交通工具,從出海口載運貨物、接駁送往鎮上販售、孩子們上下學、婚喪喜慶……等。乘載了五十二甲早期生活的記憶。爆尪淨新娘則是烏石林古老的傳說故事,有一隻會化身成女子的狐狸,和村裡新婚男子同房。某年元宵節,廣惠尊王按慣例出巡,突然停下衝進其中一家,才發現新娘早已被狐狸精吃掉並取代,廣惠尊王成功收妖。也因此發展出以在門前設香案,讓新婚女子坐於堂中,烏石林姓同族之人扶著神轎、神像到家中旋轉振擺,稱「弄新娘」的婚俗。此外,人們還會將大小紙炮擲向神轎,以「爆尪」之名確認新嫁娘非狐狸精之身。

  當小花與星星(環境教育部主任,本名楊欣惠)拿著文宣邀請利澤廣惠宮來參加活動時,現場一群黑衣人手插著腰,斜眼俾倪,表示這是宗廟的的文化資產,既生氣沒有知會他們,也擔心戲劇呈現破壞了傳統。當場緊繃的氣氛,讓小花頻頻讓步,甚至想直接刪除「爆尪淨新娘」的橋段,避免衝突更擴大。經過一些誠意的溝通後,廟方態度漸漸軟化,最後也就像大水新娘呈現的,廣惠宮出人出力出佈景,最原汁原味的呈現「弄新娘」,還包桌一起參加喜宴,一起同樂。

  有一句話說「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對於宜蘭新移民的我而言,傳統文化值得被記憶,環境生態值得被保護,而人的故事,更是值得一書再書。

 

 

附加檔案大小 你吃過「糕渣」嗎?3.41 MB

自己創造的綠色生活地圖

2024, September 9 - 21:16
我們正在做的事:  生態城市

文、圖/沈秀娟〈台北分會綠色生活地圖志工,自然名:宇宙〉

2024.09.10

  過去,我持續地尋找是否有方式能在組織、社區或自己的生活中,與永續對話,找著找著,就看到了荒野台北分會所舉辦的綠色生活地圖工作坊。


▲ 在台北城南走讀創作

  這是一場9天的工作坊,我們在很多不同的地區觀察及探索。在五分港溪,有豐富的生態鳥類:如蒼鷺、翠鳥、紅嘴黑鵯……等;植物則有血桐、穗花棋盤腳……等;其他還有螃蟹、蛙類、魚類……等,也有大壩、灌溉與汙水排放等問題;在樹梅坑溪,有平埔族的遷徙、漢民開墾、日治時期的灌溉系統建置到飲用水開發到工業化汙染與都市開發問題;在板橋城認識林家花園與在地關係、廟宇的歷史與居民信仰、觀察在地組織如何喚起板橋人對自己生活圈的關心;在台北城南認識當年繁榮的盛事,文人與出版業的興起、現今城市與建設的變化;在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看到各項資源對於生態復育與環境教育的努力;在清水湖環境教育基地體驗社會團體對於溼地與環境的倡議與教育推廣,也看到在地人高齡社會及口流失等等問題。


▲ 在樹梅坑溪的創作

  透過綠色生活地圖工具活動探索城市到鄉間的地理、歷史與人文發展,不只發現了這些場域的樣貌,綠活圖所設計的170個圖示icon,當中包含正面的與負面的圖示,讓你連結了場域與環境的文化、社會、自然和永續的關係。


▲ 運用170個圖示進行的「畫我icon」遊戲

  除了親自踏訪不同的場域繪製出他們的綠活圖外,工作坊的課程設計還有綠活圖遊台灣、永春陂桌遊、用科技闖關城南實境遊戲、植物拓印等,你可以學習各種方式來展現綠色生活地圖。而關於與參加者自己的生活的連結,就是畫出你社區和家中的綠色生活地圖。在學習成果上的展現是設計一套教學或攤位展的教案,各組找一個場域作出它的綠色生活地圖。從基本知識、體驗式學習到思考,到內化成為自己的技能,或成為下一個可以永續發展的專案去實踐。

  綠色地圖系統Green Map是1995年由美國溫迪·布勞爾(Wendy Brawer)創辦,是為了社區永續發展而設計。在這29年來已拓展到世界65個國家。荒野在他們創辦之初便與他們合作申請授權來台灣推廣,這20多年來辦了多場講師訓練工作坊,也到學校、組織或企業去推廣,讓學員創造屬於自己的綠色生活地圖。

  這是任何人或組織都可以著手進行的一套工具,從選定區域 → 認識170個綠色標示icon → 實地踏查場域 → 找出場域中的綠色標示icon → 繪製地圖 → 分享地圖。每一個過流程都在串起人們與永續發展的連結。

  你想要有一張自己的綠色生活地圖嗎?從這個工作坊開始認識或體驗,就能自由自在地創造一張可持續性發展的綠色生活地圖。

 


 

【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培訓】桃園第一期
在荒野台北培育了10屆講師群後,我們來桃園了

9天的【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培訓】讓你可以學習有各種方式來展現綠色生活地圖。

期末將所學和團隊設計出一個自行選定的場域綠活圖,將培訓技能發揮在生活或工作上,讓我們一起用綠活圖連結這個世界的永續發展。

報名詳情點這邊!

 

附加檔案大小 自己創造的綠色生活地圖1.99 MB

〈回家〉——給雙連埤的孩子

2024, September 9 - 21:05
我們正在做的事:  環境教育基地

文/陳怡慈〈宜蘭分會副分會長、雙連埤兒童營志工,自然名:母老虎〉
圖/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兒童營活動記錄

2024.09.10

  守護需要認同,沒有人的認同和投入,再多的努力都是曲高和寡的獨唱。兒童營隊的舉辦,是想藉由教育的途徑,在孩子心中種下種子,希望種子能夠發芽、長成同理的小苗,在茁壯後能夠理解土地所經歷的事物,把大地當成自家人。

  兒童營隊該是什麼樣貌?地點在雙連埤,對象是弱勢兒童的營隊又該有什麼內容呢?或是說,荒野雙連埤環境教育基地主辦的兒童營隊,該有什麼樣的核心價值呢?

  第一年舉辦時,以過往的營隊經驗和專職們討論出以戲劇做為開場,把參與活動的兒童當成想要開發雙連埤的各路人馬,安排了「濕地的美麗與哀愁」、「生態系的活動課程」、「溪流大冒險」……等課程,希望用豐富的內容,讓孩子玩得開心,最後能用同理的角度,討論出心目中未來的雙連埤。這樣的課程執行了三次,孩子在最後的反饋中,也能表達出對雙連埤珍惜之意,儘管心中覺得這是很不賴的課程,在檢討時,卻總覺得少了什麼靈魂。

  一來,帶隊的志工來來去去,年輕有活力,陪伴孩子綽綽有餘,但他們對這片土地的認同呢?二來,學員總是沒寫完的手冊,是執行團隊滿滿的期盼和心血,但沒有真正享受過,怎麼會喜歡,進而寫的完呢?三來,當時我們遇到了雙連埤生態教室搬遷的困境。

  搬到山下後,到了營期籌備時,沒有人因為沒了教室而喊停,好像四季更迭,時序就是該籌備了。

  山下的第一年我們以員山地區為舞台,課程中,把孩子的角色從開發商替換成水滴,從粗坑溪出發,在雙連埤環湖,到山下的埤塘探險,讓孩子從水的角度,認識低海拔湖泊生態系。在這一年我們也發現因為經濟、時間成本的弱勢,弱勢家庭傾向把孩子安排在安親班等安全的環境中,大自然的不可控,對他們都是一種風險。

  在幾年的努力之後,有了一批兒童營的志工粉絲,有的是長期合作的志工伙伴,親子團的志工,也有的是因為探訪這片豐富低海拔湖泊生態系而結緣的實習生、大學生。其實粉絲的形成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儘管營隊的主人翁是兒童,但帶領營隊的工作人員才是核心。把參與的志工也當成主人翁,所有在營期帶領的活動及課程,在行前營如實的玩過一遍,在去年,連庶務組的大姐也玩得像個孩子,志工像家人一樣的相處,在營期結束時各奔東西,來年又相聚。

  習慣雙連埤,像呼吸一樣。家本該就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存在吧!

  辦營隊,只是為了工作任務、消化預算嗎?來的志工、小孩只是因為填補漫長的假期嗎?呼應繪本「童年的那個埤塘」內容,埤塘一直是生命記憶中的重要一角,所以,近期兩屆營隊努力的目標都是讓孩子、志工來到雙連埤就像是回到老家。

  早上去溪裡玩水,下午跟阿公、鄰居長輩聊天,在湖邊把大自然當成遊樂園,吹著蘆笛,採下葉子來當食器,和朋友出發去探險,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畫面呀!用五官感受水生植物的奧妙,摸摸它,畫下它的樣子,晚上再由哥哥姐姐帶著去拜訪夜間好朋友。唯有真的感受過、相處過的經驗才是踏實的。

  在夏日回一趟阿公家,一定是早就寫在你的行事曆了吧!這二年營期都正撞颱風來訪,但風吹不走我們對想回家的渴望,決心把營隊營造成像家一樣的日常,那麼營隊就可以生出彈性而不失精彩。你也想要在暑假有美好的老家可以回嗎?那麼,有空一定要來雙連埤一探究竟。

 

 

 

附加檔案大小 雙連埤pdf2.68 MB

我與荒野的雙連埤

2024, September 9 - 20:56
我們正在做的事:  永續山林

文、圖/黃溪萍〈宜蘭分會解說組志工;雙連埤棲地志工,自然名:萍蓬草〉

2024.09.10

  身為雙連埤志工,上工當日的早上8點58分,我正在開車趕往集合地點的路上時,line的鈴聲響起。訊息寫著:「萍萍,你現在哪裡?」
  我回覆:「再2分鐘就到基地辦公室了!」
  專職:「不急不急, 慢慢開車安全至上!」
  是的,雙連埤群組的專職與志工們都是以暱稱相呼以拉近關係,我們被它們的熱忱吸引,進而無悔地為棲地的保育工作付出。

  志工的工作通常是除草或栽植水生植物,是什麼植物呢?在專職們諄諄教誨下,我們才能分辨一二:野菱、小果菱、圓葉節節菜、台灣石龍尾、卵葉水丁香、水社柳、田蔥、石龍尾、絲葉狸藻、蓴菜、華克拉莎,黃花狸藻……等。其中最特別的是絲葉狸藻及黃花狸藻,兩者皆為食蟲植物。深怕認不出來會被專職叨唸,所以我很努力學習,下一個目標是除了能自己辨識外,還要能流暢解說,讓大眾了解。


▲ 同心協力進行棲地工作

  每次回到庇護區,看到之前栽種的卵葉水丁香及台灣石龍尾枝葉茂盛、佈滿岸邊,都感到很開心。經過一年多的歷練,我也終於被認可為助教,可以帶領數位志工除草。北極熊(雙連埤專職,本名:施佩君)說她看到我們分辨得出田蔥(必須剪枝) 與其他莎科植物的不同,並能帶領其他志工完成工作,讓她很感動。因為經由她長期的諄諄教導,我們終於能獨立完成工作,而我為了更有領導能力,更是加緊了學習腳步。

  完成白天志工的工作後,我最愛的環節是夜間觀察。對我來說這是雙連埤的精華所在。此時無須再工作,只需要聽專家們教我們辨認夜間的動物,著實是件奢侈且愉快的經驗。夜間動物有蛇、青蛙、蜻蜓、鳥……等等。叫聲聽起來是細且綿長的「給ㄟ-」是拉都希氏赤蛙;「ㄅ一、ㄅ一」是面天樹蛙;叫聲如同狗叫般的「茍、茍、茍」則為貢德氏赤蛙;尾音拉得很長的「給——給——給——」是腹斑蛙。叫聲此起彼落,老師們更是不厭其煩地指出、講解各種蛙類的聲音及出處。


▲ 面天樹蛙與長腳赤蛙,分得出來誰是誰嗎?

  我在雙連埤的夜觀總是收穫滿滿,曾拍攝過黃嘴角鴞、山鷸、台灣竹雞,各類的青蛙及蛇,很心滿意足!擁有了這麼多關於雙連埤的記憶故事,雖然棲地工作很辛苦,但是得到的獎勵收獲更多。

  雙連埤志工工作日的福利還有:

  1.  參觀萬里濕地教育中心,認識陳德鴻老師與他對守護水生植物的執著。
  2.  一瞥福山植物園方舟計畫,欣賞到瀕危的食蟲植物。
  3.  拜訪並觀察馬岡潮間帶生態,順便玩水。

  每一次的出遊都有驚喜,而且每一次都是難忘的經驗。

  雙連埤的故事離不開從桃園地區翻山越嶺移居到此的住民,他們在雙連埤周邊耕作,是自然生態互動中重要的一環。流入雙連埤的水質是否清澈?耕作的方式是否友善大自然?人類的活動與大自然的脈動,其實是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

  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是每位志工都必上的課。一切起源於人為的急遽嚴重干預,導致雙連埤的環境破壞,現在連荒野保育庇護工作都無法完全復原。於是,讓更多人了解濕地水生植物的重要性成為當務之急。這段在荒野官網上看到的文字:「讓他人體會到生態中美好與奧秘。」應該是我們最重要的課題。

  秉持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我對生態調查與記錄一直有濃厚的興趣,從辨識動植物,了解其習性與生態開始,我藉由學術研究來親近大自然。而經過荒野的洗禮,我的接觸方式有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從本來只想在荒野所提供的課程中學習知識,現在我則想運用解說或自然觀察紀錄等方式,影響他人進而使其對生態環境產生保護與愛惜之心。

  根據前述原因,所以我每個月都願意保留多日給雙連埤,與理念相同的朋友一起玩耍是一件樂事。正如荒野志工課程招生上所用的廣告詞 「……是一個提供您回饋自然、結識同好、拓展視野、發現自我的美妙學程,透過與伙伴們共同學習成長,開啟生命中的一扇新窗,發現生命的嶄新可能。」這段話真的印證在我的身上了

 

附加檔案大小 379_dan_ye_-4-5.pdf2.74 MB

【新聞稿】高雄後勁溪川廢調查結果發布!

2024, August 14 - 17:14
我們正在做的事:  山林河川

高雄後勁溪川廢調查結果發布 串聯在地志工、科技協作找出隱匿垃圾
富邦人壽、荒野保護協會、高雄水利局攜手推動永續水漾港都

 

發稿日期:113年06月25日
與富邦人壽合作發稿

  高雄後勁溪作為港都經濟繁榮的搖籃,河川滋養農田與養殖漁業,卻曾遭受緊鄰工業區嚴重水汙染,歷時多年整治改善後,近年來已為在地提供更多的生活休閒功能,卻也使人類生活垃圾易在不經意棄置下破壞河岸環境,為實現公私協力減少河川廢棄物堆積及攔阻入海,富邦人壽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首度挺進南台灣進行「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並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產學合作導入無人機的協作功能,發現河岸平均每公里約有60袋垃圾(每袋14公升),換算汙染程度為C級(稍髒),且八成垃圾集中於3.5%河岸段上,印證公部門維護成效顯見之餘,尚有垃圾隱藏區域須被多加留意。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李騏廷表示,「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執行已完成第四條河川,河川猶如大地血管遍佈全台,若遭受垃圾汙染將連帶影響週邊生態,因此一個城市的自然生命力,仰賴居民共同維護並潔淨在地河川,感謝富邦人壽企業志工與所有在地志工的支持與協助下,讓川廢快篩調查首度完成南台灣高雄後勁溪,共同努力盤點出垃圾隱密堆積的位置,借助志工踏查及無人機輔助下被洞察定位,並將分析成果提供高雄市水利局參考,相信將有效清運及持續優化管理措施,為高雄創造更完善的親水生活貢獻一份心力,進而追本溯源從減少產生廢棄物開始守護河流及海岸環境。

  高雄市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健康河川是永續城市的一項重要指標,後勁溪及典寶溪水系是北高雄的重要區域排水,藉由這次的調查結果,可以說是幫兩條排水進行健康檢查,從2023年的報告中,顯示八成的垃圾集中在3.5%的河段,提供廢棄物的重點分佈範圍,有助本局更有效率的進行河川清理,未來將持續優化各排水設施維護管理工作。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周資為表示,隨著水岸河畔被納入現代都市規劃中重要的親水環境,有感於乾淨水源是人類健康的安全基礎,因此秉持深耕環境永續議題的初心,富邦人壽致力以實際行動關心全台重要流域的川廢問題,繼完成台中烏溪、新竹頭前溪調查及大台北淡水河複檢後,去年底首度推進高雄後勁溪不僅持續獲得企業同仁及社會大眾的熱情參與,亦攜手在地師生導入無人機提升調查涵蓋率,感謝高雄市水利局對調查結果報告給予支持,未來將持續串聯淨溪活動、社區環教等,為調查行動增添環工人才培育、永續通識推廣等層次意義。

河岸段垃圾整體量少卻集中 橋下隱密角落成為小型熱區

  台灣不僅四面環海且河流眾多,進到河川的垃圾約有八成會順流入海,故富邦人壽自2021年起率全台企業之先,攜手荒野保護協會連年推動「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此次前進高雄後勁溪再度號召企業員工、在地民眾踴躍響應,組成近20人的調查志工團隊,從去年底至今年初耗時約5個月,搭配無人機飛行輔助補足視野盲區,完成河岸段(包含後勁溪、獅龍溪、典寶溪)及出海口共計103.5公里的踏查行動,監測記錄下垃圾分布熱點、數量及種類等關鍵數據。

  所有調查範圍內總計發現約17.8萬公升的垃圾量,其中河岸段的垃圾量僅佔近4萬公升(佔22%),可見鄰近道路的河岸垃圾易發現與清運,然而橋墩下的隱密地帶因視線易被遮蔽,仍出現惡意傾倒的投機行為,尤以獅龍溪與曹公新圳、典寶溪福安橋下及出海口一帶甚為明顯,總結而言河岸段垃圾有「相對少量」卻「集中分布」二大特色,期待未來繼續公私協力,運用科技讓河川的垃圾分布熱點能更快地被監測定位,並獲得更有效的重點清運,同時期盼各界一起強化河川保育觀念,防止棄置傾倒行為污染身邊河川。

飲食塑膠垃圾為主要污染源 倡議減塑生活共創永續高雄

  此次調查河岸及海岸範圍,經數據分析顯示,主要垃圾類型仍以生活常見一次性廢棄物為主,其中塑膠瓶罐容器佔26.4%、飲料杯/吸管/免洗餐具佔21.7%、塑膠袋(含食品包裝袋)佔20.1%,列居前三名佔垃圾總數近七成,而此三大類飲食相關塑膠垃圾於河岸段佔比甚至接近八成,顯見公部門應積極引領民眾落實減塑生活、環保回收的重要性,同時也鼓勵更多在地餐飲業者加入循環服務行列,為打造綠色永續的美麗高雄一起努力。

  此外,高雄後勁溪的出海口左右岸,亦可見台灣第一大港的繁榮景象,垃圾種類除飲食相關塑膠垃圾,亦可見發泡材質(含保麗龍浮球或魚箱)、玻璃瓶罐等更多元類型,反映高雄港在扮演國際海運樞紐、漁業經營腹地、觀光港埠門戶等重要地位的同時,也同樣難逃多數海岸會面臨之國際海漂垃圾、及近海漁業廢棄物等問題。

後勁溪調查紀錄片全新上線  長年耕耘成果榮獲多獎肯定

  每年以關懷不同流域為目標穩定前進,富邦人壽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推動的「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結合調查成果發表、及定期複查規劃,致力實現公私協力提升清運效率,至今已獲得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傑出方案-環境友善組首獎」、保險卓越獎「公益關懷專案企畫-金質獎」、AREA亞洲企業社會責任獎「社會公益發展獎」等國內外六大獎項肯定,也將持續帶動企業、校園、社區環保教育及河海守護活動。

  此外,為帶領全民認識川廢調查的環保意義,本次高雄後勁溪的調查過程及成果,亦首度結合動畫插圖製成「守護溪望‧河你一起」紀錄片,期盼號召更多民眾積極關心在地河川的垃圾汙染問題,並影響年輕世代及早建立生活減塑的習慣,讓永續行動力量得以集結放大,從共同親水愛河開始守護台灣生態及地球家園。

 

諸羅蛙調羅曼史

2024, August 10 - 00: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生態城市

文、圖/翁瓊玥〈嘉義分會解說組志工,自然名:小蜜蜂〉

2024.08.10

  為了響應蛙類專家楊懿如老師的兩棲調查志工團隊,諸羅小隊在民國99年成立,成員都是荒野嘉義分會的夥伴,團隊成員們分別認領不同的調查區域。嘉義市的蛙調點,一開始是以圓林仔社區和頂庄社區為主,不過在104年時,剛完工的北香湖公園要開放前,團隊成員樹蛙(本名:楊勛凱)在工程圍籬外聽到諸羅樹蛙的叫聲,夥伴們都很興奮,在這麼熱鬧的地點,竟然還能聽到諸羅樹蛙的叫聲,因此,大家決定把這個點也納入嘉義市的調查點之一。嘉義縣的調查點原本有社團國小和社口,不過後來因故暫停,前年大林的夥伴馬唐(本名:許銘坤),又重啟社團國小的調查。而當初選擇這些調查點的最主要原因是棲地內皆有諸羅樹蛙。


▲ 鳴叫中的諸羅樹蛙


▲ 每個月的例行蛙調

  這些點都是屬於墾地的環境。圓林仔社區,有住在當地的夥伴咬人貓(本名:李冰丹)長期關注並營造合適的棲息環境,所以生態較豐富,蛙的種類和數量也最多,記錄到的青蛙共15種,有諸羅樹蛙、黑眶蟾蜍、面天樹蛙、莫氏樹蛙、布氏樹蛙、斑腿樹蛙、拉都希氏赤蛙、貢德氏赤蛙、小雨蛙、黑蒙西氏小雨蛙、史丹吉氏小雨蛙、亞洲錦蛙、澤蛙、虎皮蛙、中國樹蟾等。頂庄社區的調查點是一塊主要種植芒果樹的雜木林,記錄到的青蛙有13種。北香湖公園內的棲地,一開始分為三大區塊,經兩年蛙調之後,其中一塊因緊臨民眾散步運動路徑,已不見諸羅樹蛙蹤影,其餘兩塊是原本的生態保留區,具有荔枝林和雜木林,記錄到的青蛙有10種。社團國小旁邊的軍用地,則是諸羅樹蛙的大本營,而附近竹林、私人園圃的蛙況也相當不錯,記錄到的青蛙有13種。

  目前依照蛙調的數據可發現諸羅樹蛙的出現,會隨著雨季以及棲地內積水的程度有所增減,族群量還算穩定,但相對的,棲地內的繁殖場越是穩定,外來種亞洲錦蛙、斑腿樹蛙的繁殖量也越高。104年開始,每個月的蛙調,只要發現亞洲錦蛙或斑腿樹蛙,都會移除,並交給嘉義大學生資系研究室,進行研究用。另外107年開始,配合嘉義市政府農牧課的計畫,每個月進行兩次外來種移除工作。嘉大的研究結束後,移除的外來種蛙則改由嘉義分會自行冰凍處理。


▲ 捕捉外來種亞洲錦蛙

  這些年大家持續每個月一次的蛙調,從不間斷。每一次的調查,夥伴們總是分工合作:有人找蛙、有人拍照、紀錄,有人移除外來種蛙、有人上傳蛙調紀錄,同心協力完成所有的調查任務。在過程中,大家會一起討論觀察到的青蛙,不管是分辨的特徵、生態習性、蛙況的變化,都會讓大家有所成長,而最棒的是蛙調的驚喜,例如可以近距離看到諸羅樹蛙在鳴叫,發現卵泡或蝌蚪,青蛙正在配對等等,常常讓我們開心不已,夥伴們也常會發現一些其他比較特別的生態,像綠繡眼會倆倆靠在一起睡覺、攀木蜥蜴則趴在樹上睡,各式各樣的蛾停在葉片上休息,台灣藍海溪蟹跑出洞口等等,也讓大家對夜晚的生態一飽眼福,感受夜晚的美。


▲ 帶領民眾認識外來種斑腿樹蛙

  除了持續每個月一次的蛙調,大家也很希望能夠守護諸羅樹蛙在嘉義的這些棲地,因此會配合青蛙週、公家單位活動或荒野的夜間觀察,帶領有興趣的民眾認識青蛙,讓一般民眾可以近距離的去感受牠的存在及觀察牠的身影。記得有一次活動時,在前一晚例行調查時發現雖然前兩天有下雨,但是溫度降低,北香湖的諸羅不肯出來鳴叫,因此活動一開始,把前一晚要移送嘉大的亞洲錦蛙和斑腿樹蛙請出來,讓大家先認識外來種青蛙的特徵、型態和危害,接著再帶領大家正確進行夜間觀察,透過聽音和目視,也觀察和認識到不少夜行性動物,很多民眾並不常夜觀,所以對於這樣的體驗都覺得很特別,發現青蛙和人很親近。曾經有媽媽在活動結束後,跟我們分享,以後可以帶著手電筒,自己帶孩子出來觀察了。我們很期待讓所有人都能一起來關注青蛙,並守護棲地。


▲ 北香湖公園

 

 

附加檔案大小 諸羅蛙調羅曼史2.75 MB

荒野中的物種——水雉

2024, August 7 - 18:03
我們正在做的事:  環境教育基地

文/陳柏豪〈美濃湖水雉棲地志工〉
圖/邱秀梅、何克祺〈美濃湖水雉棲地志工〉

2024.08.10

  
▲ 非繁殖羽的水雉成鳥

  水雉的長尾墨黑,頸斑金燦,優雅身形讓人屏息,牠們是美濃湖畔最美的翩翩飛羽。

  水雉喜歡覆滿浮葉水草的湖沼濕地,以長趾漫步在浮葉上覓食,菱、芡、野蓮、印度莕菜、白花水龍等水草都能當巢材。水雉有著一妻多夫的婚配制度,於夏季展現爭鬥、求偶、築巢與育雛等行為,讓其成為濕地的明星與保護傘物種,庇護了其他共同生活在濕地的萬千生命。

  曾廣布於台灣的平原濕地的水雉,隨著都市化進程加快,湖沼埤塘等棲息地被轉變為住宅、道路和工廠用地,導致水雉族群迅速減少。目前水雉在臺的族群多棲息於菱田、野蓮田等人工濕地。

  水雉在日治時期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行政院農業部將其列為珍貴稀有(II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於臺灣鳥類紅皮書名錄中,屬於國家易危(NVU)等級。經過多年努力,水雉在台族群有所成長,從不到 50 隻增加到近 3,000 隻,但仍面臨棲地開發、農藥毒害、外來種入侵種等威脅。

水雉守護

  台灣的水雉主要分布在台南官田,近年高雄美濃因野蓮產業而開啟水雉保育工作。美濃湖曾是天然湖沼,但歷經日治時期以重機具變更地景,以及國府時期的畜產汙染,導致美濃湖的生態功能嚴重劣化,而使水雉一度從美濃絕跡。

  讓水雉重返美濃的契機是野蓮產業因菸葉退場而興起,以及劉孝伸與黃淑玫自主營造民間水雉棲地,同時鼓舞高雄鳥會認養官方興建的水雉棲地。高雄美濃作為南台客庄,從反水庫的愛鄉護土行動到地方民眾自主復育水雉棲地,都展現了對自然的珍惜和對社區的庇護。

  荒野高雄分會也於2022年10月起認養援中港濕地東區,目前作為生態保育區之用,未對外開放,回歸「自然演替」的景象,植被層次豐富、鳥類多聚集於此,常見候鳥來此渡冬,如鸕鶿、綠頭鴨、琵嘴鴨、小鷿鷈、鳳頭潛鴨、赤頸鴨等,甚至瀕危的黑面琵鷺及東方白鸛都曾經在此出現,更是現今全臺少見天然的水雉棲息地!

\支持水雉與護雉蓮盟網頁,與愛護水雉的野蓮農!/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中的物種——水雉1.38 MB

馬岡潮間帶小蟻畢旅行

2024, August 7 - 17:57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文/胡簡麟〈宜蘭分會親子團小蟻,自然名:虎鯨〉
圖/吳穎怡〈宜蘭分會親子團志工,自然名:香草〉

2024.08.10

(為保留筆者文章風格,文內成員皆用自然名呈現,於文末備註成員角色)

  今天是民國112年6月11日星期日。媽媽說要六點起床,但是我七點才起床,所以早上很匆忙。立即開車去新北馬崗漁港集合。

  先到了一個有海洋氣味很重的地方,旁邊有很多船跟浮標,我對這個氣味感到很陌生。一下車先跟宜一親子團會合。小紅蟻團的導引員老椰子,今天還是請假,因為他骨折,所以今天紅蟻是跟黑蟻團一起行動。


▲ 認真走關獲取畢旅行前任務卡

  我們搭牛奶埔的車去,剛下車的時候就要穿溯溪鞋了,溯溪鞋穿的時候好緊喔!弄了好久。而我一下車,又想要去上廁所。好後悔沒有事前上好廁所,還要回去活動中心上廁所。這一段行程都是用溯溪鞋走路,好難走也好難跑。上完廁所,我想用最快速度跑回去,但是導引員紫芳草說:「安全最重要!」結果我沒有到參加始會式,就沒辦法唱小蟻之歌了。

  回來的時候,看到大家都已經在觀察潮間帶的海底植物了。我一下車就馬上衝下去,但是那裡有很多石頭,所以要慢慢走。我下去之後就找到其他人,他們都在找潮間帶的生物,我也一起找。但我找了一下子,就懶得找了。走到前面跟郊狼一起等浪來,浪打在我們腳上很舒服。只是浪有點小,因為被九孔池擋住了,所以我又回去找潮間帶的生物。我有找到很多貝殼和一隻寄居蟹。大概過了20分鐘後,我全身都濕答答,剛好差不多要上去了,大家於是搭車回到馬崗活動中心。


▲ 小蟻畢旅行前任務

  回去的時候,老熊、彩霞、暗光鳥還有喜鵲搭了一個小帳篷。我們一個一個去換衣服,我看到隔壁的北二親子團,他們直接用四五個帳篷換衣服,超級強的啦!換到一半的時候,石花凍店的老闆,剛好也把石花凍做好了。換好衣服的人就自己裝了石花凍來吃。我吃得太開心了,連自己帶來的午餐也都一起吃掉了。吃完石花凍後,還要搭車去三貂角燈塔。

  彩霞鋪了三個地墊,讓我們坐在上面吃飯,但我的麵包已經在活動中心吃完了,沒東西可以吃,所以我就拿出我的多力多滋餅乾來吃。接著我去涼亭看小鰻魚在做什麼?原來他們是在玩撲克牌,我想加入,但他們已經在玩了,所以他說等我們玩完,再跟我一起玩心臟病。後來只玩了二場,就要集合了,我們先走去集合地點,但是卻突然下大雨,於是我們轉移陣地,換到涼亭。暗光鳥講了一本故事書《守護大海的人》,述說一個爸爸,在燈塔裡工作,守護船隻的安全。講完之後,她告訴我們,三貂角燈塔已經88歲了。


▲ 暗光鳥跟我們講故事《守護大海的人》

  導引員叫我們過去草皮,說要玩一個遊戲,遊戲規則是:如果需求是要兩個男生、兩個女生和一個導引員,我們就要找到那些人數,然後手牽手蹲下來,就這麼簡單而已唷!另外一個遊戲是,導引員給我們一張地圖,叫我們去找那個東西在哪裡。我們拿到的是九孔池,我們走進一個步道就找到了。找到了之後就去那裡拍照,拍完照後,還有一些休息時間。


▲ 大家一起認識九孔池

  休息完回到三貂角燈塔,喜鵲發了點心,是牛奶麵包。我們吃完麵包,搭鴨嘴獸的車,回到馬崗活動中心。到了活動中心,看到媽媽在吃石花凍,我也想吃,一口接一口,因為他們的實在是太好吃了。

  這次的旅行,到這裡也結束了。這是我第一次來馬崗潮間帶玩,超級好玩的啦!

\小蟻導引員 小蟻本名與自然名對照/

老椰子 何信緯
牛奶埔 葉欽龍
紫芳草 蕭芳怡
老熊  連違傑
彩霞  張惠雯
暗光鳥 林婷鴻
喜鵲  陳振富
小鰻魚 林廷展

 

附加檔案大小 378_dan_ye_-14-15.pdf2.39 MB

荒野大播客

2024, August 7 - 17:53
我們正在做的事:  志工培訓

文/陳玟蓉〈台北分會第23期推廣講師,自然名:馬告〉
圖/2023Podcast實體課程助教提供

2024.08.10

  從我五年前開始上講師志工訓時,我有點意外荒野的環境教育課程,竟然都是用傳統的手把手授課方式在傳承課程(大概就是像童軍訓那樣,學長帶學弟一步一步教),這讓曾有在數位學習產業工作的我感到小小的驚訝,這麼好的環境教育課程只能上實體課程,要是可以數位化,讓多點年輕人學校去推廣的應推廣的比較快吧!

  所以,在當有機會參加Podcast的培訓課程時,剛好又是休息日的時間,機會難得,當然要參加!要是能有機會用時下最流行Podcast錄音的方式來推廣環境教育理念,想必會非常棒!

  課程是全程用線上課程的方式來授課,我想這也是荒野的首次嘗試吧,雖然當時疾情當下,有些環教場次已經開始用線上講座在講,但畢竟也只有一兩個小時,而這課程是全程11堂課,每堂約2小時都這樣上課,很期待講師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及互動來教授。


▲ 資深廣播人燕子分享如何從荒野人角度出發訪談

  來上大播客的同學們,光聽自我介紹就覺得個個都是不怯場的好手,講師群也非常專業,老師們用非常有系統的方式完整介紹了整個PODCAST旳產業相關知識,包含了由來、市場概況、營收模式等等,甚至是要怎麼維持節目的聽眾都是有撇步的呢!

  接著進入了課程的大重點:節目企劃及demo錄音,這裡的課程老師真的非常非常用心,老師是一份一份企劃書給建議講評,demo錄音也是一個一個細聽及講評;這時對大家自身對保護環境的見解也大概能略知一二了,真的是非常精采,不知不覺中又學到了不同領域的知識。


▲ 講師帶領學員以討論的方式來發想

  在這課程中遇到比較大的困難大概是錄音剪輯軟體的操作,自已因為無法順利安裝,有大概兩堂課我都在神遊,但還是有學到不少技巧,例如片頭片尾該如何置入,或錄音分段剪輯的呈現方式。在這操作軟體的課程中,大家互相支援,不只老師在教,同學們也互為教學相長,用線上溝通方式互相解決操作問題,老師也是一對一的協助操作問題。雖然我後來成品不是用老師推薦的軟體完成的,但好在有小助教推薦另一種較易安裝操作的軟體,我才得以完成。老師還有講評我片頭片尾及分段的淡入淡出效果做得很好,很有成就感。


▲ 難度最高的剪輯課,大家全神貫注

  我的成品是用原荒野「翻轉氣候變遷」的內容來做企劃,希望可以用容易了解的氣候變遷相關數據,來讓聽眾了解及推廣節能減碳的概念。

  相較於其他夥伴用對談的方式來完成一個節目,我的節目內容可能稍嫌活潑度不夠,但第一次光是要分段把語調講得一致及順暢就夠花我心力了。

  這次很幸運的能搭上荒野的數位新推廣媒介課程,我覺從課程安排到專職的協助都非常好,下次再有這課程,各位夥伴不要錯過了唷!

 

2024年荒野大播客培訓課程即將開辦,延續過往精彩陣容的講師群,有播客夢想的志工夥伴們不容錯過,敬請期待!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大播客2.55 MB

宜蘭勁好客之野菜新食堂

2024, August 7 - 17:50
我們正在做的事:  環境教育基地

文、圖/方意舒〈宜蘭分會親子一團志工,自然名:松果〉

2024.08.10

  2023年時,荒野年會在宜蘭舉辦,這真的是對宜蘭荒野志工來說,最棒的福音。尤其對討厭需要在週休二日離開宜蘭進行活動的我來說,再適合不過了。

  在籌備前期,群組裡開始出現工作認領的訊息,抱著一種先搶先贏的心態,看到憧憬的豆娘(本名:黃鳯鑾)的手作課程,只因為看到了講師的姓名,就毫不猶豫地填上自己姓名報名,不過還是先向講師詢問:「只認識咸豐草和姑婆芋的我,能夠來當工人嗎?」而答案是肯定的,也感謝其他夥伴讓給我機會,讓我能一窺野菜的奧妙!

  在課程一開始,豆娘先帶領學員凝聚心神,感謝大地之母賜給我們珍貴的萬物,提醒學員在採集時,只取所需的部分;破冰遊戲也順利將學員分成兩組。在學員採集的同時,豆娘的「水腳」(意即幫手)工人也開始啟動,豆娘事前將所有的食材、用具事前分類好,大大縮短了工作時間,也讓沒經驗的工人可以有效率的協助講師備好每一道菜。

  由於天候不佳,以基地區域採集為主,野菜的種類也顯得不夠多樣,但聰明的講師早有準備一些野菜,當現場出現採集困難時,即能派上用場。在有限的材料下,學員分別產出野菜蛋及咸豐草蛋花湯,在學員及工人的合作下,今天的菜色有:紫蘇甜菊茶、野薑花凍、薯泥沙拉、五行蔬果沙拉、紫米甜粥、養生湯、手作紫米飯糰。大家一起擺盤、裝飾餐桌,讓食物在視覺上有更加分的效果。

  野菜新食堂讓我學習到,講師是如何安排規劃活動的,也看到美好的課程背後,是夥伴充足的前置作業,在工作的過程中不僅動手,更有動嘴,別以為我們的嘴巴是只忙著試吃喔!實際上更是繞著講師豆娘,不斷的學習取經,恨不得將每道菜的製作過程都印在腦海。除了吃下肚的野菜饗宴,我也帶回了本次的新朋友——艾草、甜菊、芳香萬壽菊、薄荷、左手香,這次我終於認得這些植物了,希望他們會喜歡我家的花圃!

    

 

附加檔案大小 宜蘭勁好客之野菜新食堂1.28 MB

從日常到行動:零廢棄之路有你同行

2024, August 7 - 17:44

文、圖/ 林映如〈台北分會零廢棄推廣講師,自然名:麥桿菊〉

2024.08.10

  時時關注各種生態環境議題的我,當然也持續追蹤荒野保護協會的各種講座和培訓。而在各種緣分安排下,總算在去年九月參加了「循環零廢棄第三期」的培訓課。

  還記得在課程中跟夥伴們分享我來參訓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學習如何有效地傳達零廢棄的觀念,讓更多的人可以捲袖動身行動。因為我從小就生長在一個相對有環保意識的家庭,自備購物袋、不浪費食物、少吹冷氣,隨手做環保本來就融入在我的日常生活中 。但長大後才發現其實對多數人而言,想到要做環保就覺得好麻煩,或是完全沒有意識到生活中到底製造了多少不必要的垃圾,殊不知只要每個人都願意在生活中做出一點點改變,累積起來的成效還是會很大的!


▲ 企業推廣認真參與的員工

  透過課程的學習,讓我們聽到塑膠微粒和PFAS對人體的危害、看到焚化爐裡堆積如山的垃圾和充滿毒物的飛灰底渣,於是讓我更覺得必須手刀投入推廣零廢棄演講的任務,期望能透過每一次的出講,引發聽眾的一點點動力,用每一次的消費,為想要的未來做出選擇。

  在這次培訓的另個收穫是,認識了好多同溫層裡的夥伴,讓我知道推廣環保的這條路上並不孤單!從分會長到小組長、隊輔到同學,每個都是超級溫暖又充滿能量的神隊友,不論在出講時遇到甚麼狀況,大家都能互相討論互相支援,從夥伴的身上我也學習了很多,非常開心。


▲ 零廢棄第三期培訓同學合照

  講了這麼多,就是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快來登記報名第四期的培訓,加入我們零廢棄這個超讚的大家庭!
 

\點集查看培訓詳情

附加檔案大小 從日常到行動:零廢棄之路有你同行1.5 MB

落實能源管理,企業名利雙收

2024, August 7 - 17:33
我們正在做的事:  生態城市

文/王茂榮〈茂榮能源服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2024.08.10

節能減碳一舉多得

  企業國際化競爭激烈,利潤偏低,除了拼命降低成本,爭取較大利潤;紅海錢難賺,藍海在那裡?企業投資生產設備是為了賺錢,賺錢是從別人口袋挖錢,所以很難,反觀投資節能是從省錢的途徑下手,省錢是顧好自己口袋,不浪費,只需由內部落實,不需與人拚搏;此外,今年節能省一元除了淨利一元,明年還會遞延續省的績效。節能減碳同時也屬於國際淨零的重要議題,可以減少碳稅成本,增加產品競爭優勢,也提升企業環保聲譽,一舉多得。投資節能可說是目前企業獲利最佳的方案之一。

節能減碳的推導

  節能首需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以下簡稱EnMS),並建立完整的體系與機制;EnMS是一套整合並付諸實踐的規範與流程,透過規劃、追蹤及分析能源使用情況,從中調整能源的最適化,讓能源使用合理化。國際標準組織循此訂定ISO 50001指引(2018年更新版),提示能源管理的基本要求,透過PDCA手法,落實流程並持續的改進。以2014年台達電子節能50%的實例解析,落實EnMS從資訊系統的建立、管理體系的導入以及節能技術的應用,整合成的節能三構面,是節能得以達標的關鍵,茲分享如下:

1. 資訊系統的建立:

  建置EMIS讓能源使用的資訊透明化,從擷取能耗數據探討節能機會點。同時需確保數據準確性,亦即儀器的校正與比對需落實。個人在節能診斷時,會先查閱過往的用能資料,與了解現場相關的配置。針對EMIS以及自動監控與資料擷取系統 (簡稱SCADA)進行解讀;依據多年經驗,大部分工廠欠缺EMIS的維護機制,監控系統因未校正而失能,導致主管誤認為自動監控不可靠,本末倒置的寧採人力操控;試想,設備的能耗訊息萬變,操作人員如何能夠隨時得知而順應調變?結果浪費了大量的能源(依據以往經驗,此部分的損耗約30%)而不自知,非常可惜。

  EMIS擷取的數據,除了讓節能可落實推動外,更是預知技術最佳的配套工具,透過數據的比對分析發現異常值(可設定警示通報),作為預防維保的依據(維保也許只需加點潤滑油或調校軸心等),即可避免生產設備當機;當機除了影響生產,修理需花大筆費用,可見透過EMIS推動節能,對於生產也有正面效益。

備註:維護保養新觀念是善用EMIS導入預知技術/及時保養,取代定期保養的做法。

2. 管理體系的導入:

  建立有效能的管理體系,是節能可以成功的重要步驟之一,有效能係指該體系能夠真正落實節能的推動;亦即企業相關的部門都應納入,尤其是製程部門;除了節能的目標訂為各主管的KPI(績效管理)外,更要定期的追蹤檢討與改進(P-D-C-A的落實)。有數據才能管理,避免無謂浪費的效益是最高的。

3. 節能技術的應用:

  節能改善技術部分,包含數據收集、診斷與分析,改善方案的擬定與效益評估(包含改善前的基準線建立)、改善工程的執行與監督、改善後能效量測與績效驗證等。

  建立改善前的基準線,需釐清影響能耗的相關數據,依據改善前的能耗數據與相關影響因數,建立基準線(利用迴歸統計的方法),再與改善後的實際量測值進行比較。

結論:能源管理該管的是「人」

  能源雖然是機械設備運轉使用,不過能源的損耗,大半是人的因素,包含該關不關的虛耗、洩漏、假性需求,以及因為維保或操作不當,造成能效損失等。因此,能源管理真正要管的是「人」,將使用者納入體系,落實節能30%是可期的;台達電子節能50%得以成功的重要關鍵因素,就是落實EnMS。

  謹以此文分享給國內所有的企業,也期許國內企業以節能30%共勉之。

 

附加檔案大小 落實能源管理,企業名利雙收4.7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