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

RSS feed
已更新: 43 分鐘 58 秒 前

光明抽蓄水力電廠評估不足 恐衍生災害與生態危機

2025, July 31 - 15:41
環境部於5月12日召開「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將進行二階環評專案小組初審」,表示台電將利用既有大甲溪德基水庫為上池、谷關水庫為下池,以炸山挖隧道方式興建10.6公里長的頭水隧道,再以抽蓄水力發電機組進行發電。環團表示,因總工期長達10年、地質脆弱不適合以炸山方式進行,另土方的管理處置方式沒有替代方案,預計將193萬立方公尺土石永久堆於河岸邊,將無法因應極端氣候的風險,恐釀災害。至於生態面向的評估不足,則低估本案實際對居民、對生態及野生動物的衝擊。本會(台中分會)亦關注本案,針對替代方案與環境與生態面向提出以下意見:   生態評估不足 又忽視對臺灣黑熊棲地的干擾   大甲溪兩岸(涵蓋本計畫預計執行範圍)是臺灣黑熊的重要活動區域。根據專家學者調查,黑熊曾多次出現於青山電廠及佳陽沖積扇一帶,顯示該區域具高度的生態敏感性。然而,本案對黑熊的相關評估過於粗糙,僅於報告書中簡略以「未記錄到臺灣黑熊」一語帶過。實則如此的監測方式不足以有效掌握黑熊的數量及活動模式,應加強專項的生態調查,以更精確掌握其動態。   儘管工程區域與野生動物的棲地重疊,環評報告中未見明確的「緩衝區規劃」與「施工時段限制」等規避或保護措施。特別是「土石堆置場」將直接改變自然環境的地形地貌,對野生動物及其棲地造成直接影響。然而報告僅以「不亂丟垃圾」、「施工暫時驅離」等基本說法簡單帶過,對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具體監測、行為調查及棲地補償對策卻缺乏詳細規劃。   另施工期間長達十年,可能導致對野生動物族群的驅離與棲地破碎化,將對野生動物造成極大干擾。開發單位應針對野生動物進行詳實調查,提出具體與有效的生態棲地維護對策,以確保周邊生態系統與野生動物族群的穩定。   極端氣候下的土石堆置風險被低估   根據《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指出,至21世紀末,在溫室氣體嚴重排放情境下,中部地區平均崩塌率將由1.3~3%提升至1.4~4%。而最大單日降雨量(Rx1day)將增加40%,為全台降雨強度增加最多的區域,顯示面臨暴雨的風險將大幅升高。   本案環評報告書初稿未納入土石堆置場在極端氣候條件下的評估,後續補充報告僅考量防洪規劃,缺少對短延時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山區崩塌、土石流災害、河道或下游各壩體淤積等綜合風險分析。這將對下游居民安全與生態系統造成極大威脅。因此荒野保護協會強烈建議:
  1. 在面臨氣候變遷下,應加強土石堆置區防護工程的穩定性評估。
  2. 評估土石堆置區防護工程失效時,對下游生態、居住安全及災害潛勢分析。
  3. 提出具體調適策略及應變對策,並說明其在未來極端氣候下的有效性與限制。
  4. 評估是否有更具安全性與永續性的替代堆置方案,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

▲ 環境影響評估資料缺少短延時強降雨之土石流災害評估 (資料來源:2025年5月12日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初審會會議資料)  

▲ 土石堆置場皆位於坡地災害高危害與高脆弱地區 (坡地災害風險圖,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呼籲審慎評估光明抽蓄水力電廠的必要性   本案環評報告書初稿應納入「無抽蓄水力電廠情境」下,其他可行之儲能電廠替代方案。若選擇電池式儲能電廠,則需同步考量電池製造與廢棄對環境的影響。此外,評估必要性時應納入「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量化比較各方案於建設、營運、除役階段的環境足跡與資源耗用。唯有如此,才能從宏觀且科學的角度,判斷本案在能源轉型中是否兼具低環境衝擊與供電穩定的綜合優勢,審慎評估其真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綜合上述,荒野保護協會認同應發展儲能電廠以提升供電穩定與韌性,彌補再生能源存在之發電間歇性。然而,本案應充分考量是否有其他儲能電廠的替代方案,並加強極端氣候對各區土石堆置場穩定性的衝擊評估,針對本區臺灣黑熊等生物應進行完整生態調查。如貿然開發,恐導致難以挽回的棲地破壞與生態損失,並危及下游居民安全。    

荒野保護協會能源立場聲明

2025, July 31 - 15:36
2018/08/31 公告 2021/04/13 修訂 2025/05/14 再修訂   與自然共生,為未來節能:荒野的能源信念   從荒野出發,點亮永續之光   荒野保護協會自成立以來即以「環境教育、棲地守護」為宗旨,集合來自不同背景、愛好自然、關心環境的社會大眾共同組成。   守護環境和人們的生活模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這個科技快速發展、能源需求日益升高的時代,能源不僅牽動國家經濟發展與便利生活,更是全球氣候變遷與自然棲地永續生存的關鍵資源,與全民生活息息相關。   每一度電的代價:未來的地球與子孫共同承擔   我們理解,只要使用能源,就必定伴隨污染與環境衝擊,沒有絕對潔淨無害的選項,燃煤發電雖可穩定供電、價格低廉,卻造成嚴重空氣污染與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天然氣相對減碳,也可能因儲存設施與接收站選址,對自然棲地與供電安全產生影響,太陽能可分散電源、支援尖峰負載,但若設置不當,易對濕地及生態系統造成干擾,離岸風力具發展潛力,但其海域設址與施工亦須兼顧海洋生物棲地與鳥類遷徙路徑。   至於核能,雖表面上穩定、低碳,然自福島核災後,全球對核安要求提高,核電設施建置、維運、除役與廢料處理成本皆高昂。台灣迄今仍無高階放射性廢料最終處置場址,再加上台灣位處地震頻繁、地狹人稠的環太平洋地震帶,面對天然災害或人為疏失,一旦發生核災,風險巨大且難以挽回。即便機率再低,也可能對國家永續、人民生命與生態造成無可逆的傷害。   在能源轉型過程中,除了選擇低碳、低污染的能源之外,人們也必須理解,每一度電力背後都有其環境代價。在滿足用電需求的同時,更應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發展智慧電網與即時電力資訊管理,推動電價合理化、落實節電行動,減少電力浪費,而非一味擴張電力供給。   基於上述原因,荒野保護協會的能源立場如下:
  1. 非核:既有核一、二、三廠應依期除役,核四封存,不啟用、不重啟。
  2. 節能:提高能源效率、落實節能行動,推動電價合理化,避免用電浪費。
  3. 減碳: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配合《氣候變遷因應法》與2050淨零政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4. 增綠:守護自然棲地、審慎選址前提,推動多元再生能源,提升乾淨能源自給率。
不只是能源信念,更是未來:從非核到永續的守護之路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政策的關鍵階段。能源轉型腳步雖已啟動,但仍需面對再生能源設置與生態保護間的種種挑戰。因此,我們主張:政府應針對再生能源發展可能造成的環境衝擊進行完整評估與規劃,審慎選址、資訊公開,建立有效的溝通與參與機制,透過全民監督,確保在發展再生能源的同時,將對自然環境與棲地的影響降到最低。   我們亦呼籲,當社會享受能源帶來的便利與舒適時,應正視能源背後所代表的環境成本與世代責任。1722年北美印地安部落「七世代宣言」提醒我們:「所做每一件事,都應考量對我們七代子孫與其生存環境的影響。」以此精神為指引,荒野保護協會將持續努力,守護自然環境,倡議負責任的能源政策,為現世與未來世代共同建立更安全、永續的家園。   本聲明為荒野保護協會對能源議題的正式立場。我們尊重志工的個人觀點與言論自由,惟與此聲明不一致之個別言論,不代表本會立場。  

聚陽實業攜手PaGamO五年共築環教百萬人次里程碑

2025, July 31 - 15:34
  以下內容轉自:工商時報     聚陽實業、荒野保護協會與PaGamO 線上遊戲學習平臺,攜手推動環境教育邁入第五年,累積參與人次即將突破百萬,寫下企業永續行動的重要里程碑。自2021年的「棲地守護」至2025年的「永續減碳:綠色未來」,三方合力不斷深化生態保護教育。     今年除推出知識遊戲任務,聚陽希望能共同投入以賦能未來為方向的「全能電競賽」,推出全新『永續減碳』競賽主題,透過遊戲競賽激發全民參與,培養守護生態、實踐減碳的未來關鍵能力。賽事已開放報名至5月19日截止,設有學生組與共學組,鼓勵親子、家庭共同參與,讓環境保護的教育跨越世代,深化對永續生活的共同理解。   積極推動環境教育,五年將累計逾百萬人次投入學習   多年來,聚陽實業除了在供應鏈實施綠色管理、推動能源轉型與減碳措施,更長期投入環境教育。自2021年起,聚陽邀請PaGamO及荒野保護協會團隊夥伴,一同透過PaGamO線上遊戲學習平臺,推展環境教育,期望能將守護環境概念札根下一世代。親師生用戶透過答題佔地遊戲認識「棲地守護」,有效提升環境議題的學習參與度。     五年來,透過聚陽實業持續投入,合作主題不斷推陳出新,從「綠色生活」、「自綠生活」到「減塑生活」,逐步擴大環境保護教育的內容及深度。至今已累計吸引超過90萬人次參與學習,不僅提升學生的環境知識,更深化了對於生態保護的實踐理解。     2025年共推全能電競賽,共塑「永續減碳:綠色未來」PaGamO全能電競賽旨在為學子補給面對未來挑戰的關鍵能力,結合遊戲競技與環境教育,打造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聚陽實業表示,透過與PaGamO和荒野保護協會五年來的合作,已成功觸及近百萬人次看見生態保護的重要性。今年進一步加入全能電競賽,期待吸引更多跨齡參與者,深化全民對減碳行動與生態保護的認知。     全能電競賽開放報名至5月19日截止,聚陽實業誠摯邀請全臺民眾共同參與,深入了解減廢減碳、保護動物棲地等議題。除線上競賽外,也鼓勵全民參與荒野保護協會推動的「2025地球守護行動-夏日省電季」活動,在台灣用電量高峰的夏季6月到8月,透過夏日省電季系列活動一起節省家中不必要的用電!歡迎大家一同加入守護地球的行列!   PaGamO全能電競活動官網:https://pagamo.net/Cz7R4   荒野保護協會「2025夏日省電季」活動連結:https://www.sow.org.tw/2025_summer_power_off

【新竹橫山荒野4號地】專案人員

2025, July 31 - 15:26

壹、需求及條件

1. 認同荒野保護協會之理念,願意付出體力和腦力一起推動棲地守護環境教育。
2. 喜愛野外環境工作,不怕蛇蟲鳥獸。
3. 有時間管理、獨立工作能力,並對臨時變動能保持彈性空間。
4. 具備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樂於分享與團隊合作。
5. 具駕照及交通工具並能上路。

貳、工作內容

1. 協助橫山棲地基地園區內的管理與維護例行工作。
(如硬體設備之建置、管理、維護,割草、修枝、倉庫空間整理)
2. 棲地教育活動規畫、執行與帶領,如工作假期、環境教育等活動。
3. 設備、工具採購。
4. 臨時交辦任務。

參、上班地點

新竹縣橫山鄉一處果園,位置鄰近中華科技大學新竹校區。

肆、加分條件

1. 具備生態相關科系或工作背景。
2. 具備基本動植物辨識能力並能設計相關教案、教材。

伍、工作待遇

月薪 $20,000 元(每週工作3天,每天8小時)

陸、特殊說明

本職缺由贊助計畫產生,屬約聘性質、一年一簽,本次簽約期間至115/5/31。

   

▍  應徵方式

請備齊以下資料並寄至 HR@wilderness.tw
信件標題請註明:【姓名】應徵新竹橫山荒野4號地專案人員

1. 個人履歷(含自傳)
2. 求職動機與對該職位的期待(500 字以內)
3. 相關工作經歷與專案成果(如有)
4. 履歷請包含:
。可開始上班時間
。相關工作經歷
。執行專案成果(如有)

▍  職務聯絡人

孫先生 / 03-5618255 / sowhc@wilderness.tw
我們將進行書面篩選,符合資格者將另行通知面試時間。

期待您的加入,一起為台灣的生態永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