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
復育好野人的12種方法(中)
圖、文/林耀國(荒野親子團創團總團長,自然名:荒野藍鵲)
2023.07.10
前情提要
還記得復育好野人的12種方法(上)中的4個妙方嗎?大家是否已經開始與孩子分享童年野趣、將綠色一小時做為新的家庭傳統、認養一棵可以傾聽心聲的樹以及將每一天都視為可以探索大自然的好天氣了嗎?本文將持續分享4個復育好野人的方法,一起牽起孩子的手,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吧!
一、不要怕孩子弄髒衣服
有一次營隊,看見一個小朋友穿著白褲子來參加活動, 我心想:完了~ 他的家長肯定沒有仔細看行前通知,果不其然,當天活動那個小朋友不敢坐、不敢躺,一直擔心弄髒褲子。直到我說今天誰沒有弄髒衣服就不准回家,那個孩子才能放開心跟大家玩在一起。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害怕孩子弄髒衣服,別讓不合適的衣服綑綁了孩子的玩心,衣服髒了洗洗就乾淨,但快樂的經驗卻是稍縱即逝,而且是無價的。
更何況,土壤滋養萬物,泥土是富含巨大能量的色彩,可不能嫌它髒。
二、戶外活動是自在愉悅的
有些家長總會認為到了大自然就該學點自然知識才有價值,比如能辨識多少種植物或鳥類、昆蟲之類的,稍有點自然知識的家長說不定還會出其不意給孩子來個隨堂考:剛才那棵樹叫甚麼名字呀?那隻鳥是什麼鳥?把好不容易的戶外活動搞得像在上生物課一樣,孩子如果精神處在緊繃的狀態之下,哪裡還有心情玩?都沒有心情玩了, 又怎能野得起來?
除非孩子本身對自然事物存有很強的求知慾,否則就不要強迫孩子學習太多知識性的東西,因為強迫學習不但效率差,還會把好心情都搞壞了,更重要的是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倘若家長還是認為學習很重要,那就盡量以激發好奇心;鼓勵孩子自主探索學習的方式較好,不過我還是認為一般家庭活動讓孩子自己找樂子自在的玩就好。
三、以發展潛能取代 3C
一般 3C 產品所能提供的是被動的、受限的、刻板的資訊,但在自然環境中的探索則是主動的、不受限的、多元的學習。
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在大自然中盡情的去看、去聽、去聞、去觸摸、去感受,重新喚醒身體各種感官的敏銳度,找回無窮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這對於孩子們的潛能開發非常有助益。
四、創造有趣的自然遊戲
大自然中總有取之不盡的素材,懂得掌握機會善用這些素材創造新遊戲,將使得自然活動充滿新奇與樂趣。在玩樂中,孩子除了忘卻對自然莫名的恐懼,也能從中獲得愉悅的、自在的自然經驗。
大自然藏著取之不盡、垂手可得的創作素材,懂得善用這些素材就能創造出許多好玩的遊戲,激發孩子們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例如撿拾種子、樹葉跟花朵串成獨一無二的門簾;利用自然物拼一幅媽媽的圖像;用自然物跟影子創作一張自畫像或利用泥巴及樹葉樹枝幫樹做一張臉等等,都會是深具吸引力的遊戲。
✺ 本文轉載自林耀國(荒野志工藍鵲)專文「如何復育你家的野孩子」,
請持續鎖定荒野快報,還有最後的4種方法要跟大家分享,敬請期待!
附加檔案大小 復育好野人的12種方法(中)1.11 MB
綠活圖~人與土地連結的心法
圖、文/劉碧華(台南分會綠活圖推廣志工,自然名:蘆葦)
2023.07.10
在台南綠活圖小組多年,推廣活動或講座時,最常提到的就是建構一張綠活圖不只是畫一張地圖,而是藉由踏察周遭環境資源與探索的過程,跟土地上的人們互動,一步一腳印中恢復人與土地的情感,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連結,美好的故事就會慢慢共譜出來!
但是在荒野兒童長期陪伴營隊裡面,要建立孩子與土地的連結,談論起來太沉重,我們只期望能在無形中、在遊戲裡,讓孩子親近土地、熟悉並喜愛土地上的人事物。以前在親子團導引員基訓有一句話「好玩就是活動的糖衣」,把孩子吸引進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好玩,才能讓他們願意加入我們所建構的「為家鄉做一件美好的事」活動!
活動架構原是以社區踏查為基礎,帶著孩子走讀來培養對家鄉、對環境的感知的能力 經過工作夥伴多次踏查社區、幾番討論後,我們把原定為社區踏查的兩個活動:「我的社區我的家」變成好玩又很本土的實境闖關遊戲「二溪曲溪社區大富翁闖關」;「社區綠活圖」活動,則是讓孩子代入角色變成孩子的祖先闖關,找代表綠活圖icon的景點及社區資源畫成綠活圖。
二溪曲溪社區大富翁闖關
導引員將社區設計成一個大遊樂場,我們將要孩子認識或體驗的社區環境或文化,轉化為有趣好玩的闖關任務,居住並熟悉此地的孩子們,可以用不同的眼光與心態,看待這片土地!如何玩?如下表略述:
社區大富翁-出發前小隊分配工作與討論
觀察並記錄下所看到的竹編牆、磚、門把、廚房
北天宮—找出廟裡宋江陣用的兵器,對比上方右圖,畫出缺少的物件
社區綠活圖
孩子代入主角變成孩子的祖先闖關,出任務收集綠活圖景點!
任務:製作出編竹夾泥的牆壁,體驗先人是如何蓋起一棟大厝。
任務:拜訪大厝的後代,社區的阿公,跟他們聊聊現在的工作生活和祖先來的時候有什麼不一樣
製作綠色生活地圖製作綠色生活地圖及ICON應用
分享社區綠色景點與所繪製綠活圖的故事
孩子訪問耆老,竟然挖掘出社區古早傳說~老鷹怪的故事,後來在與學校交流的過程,主任與老師認為探索的過程很難得,要將它延續成課程,未來會帶著孩子畫出老鷹怪的繪本!
綠活圖人與土地連結心法
我們以此為活動方式,綠活圖為工具,經過多年運作,帶領孩子在玩社區的過程中,發現:土地上的種種故事在孩子眼中不再陌生,他們甚至可以如數家珍回饋給家長。
如此,孩子們對這片土地的認識不只更深,更烙印在記憶中;也許孩子長大之後已經忘記了一些活動內容,但在故鄉的土地上曾經玩過、觸摸過、打滾過,打過彈珠、編過老房子的竹編夾泥牆…..,比起其他沒有這樣機會的孩子,故鄉的土地對他們的牽引與影響,一定來得大很多。我想我們也幫孩子建立了他與土地的美好故事,心中裝著故鄉與土地的孩子,未來也能夠在不同的角落,護佑土地。
下面是孩子留下的珍貴又不失童趣的紀錄!
附加檔案大小 綠活圖~人與土地連結的心法.pdf1.58 MB
撼動人心的力量——綠色生活地圖
文/歐秀文(台北分會綠色生活地圖講師,自然名:春風)
圖/台北分會綠色生活地圖講師群
2023.07.10
第一次接觸到綠色生活地圖是在十年前,在我服務單位接觸到的一次環教活動,當時來了幾位荒野保護協會的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從綠色生活地圖的由來到實例介紹,深深打動了我。
我一直没有忘記他們介紹了其中一個帶領學生做社區綠色生活地圖的實例,我看到它不只是一張地圖,還是一張關懷與檢視生活環境的地圖,更是一張觸發討論與改變的地圖。利用一套有系統的ICON圖示工具,檢視生活與環境,就可以創造一個可深化、可改變的強大地圖,心想如果將它運用在我過去執行的社區營造一定會創造出很大的價值。
於是我怯怯地請教那幾位穿著荒野T恤,戴著看起來很專業領巾的推廣講師,請教他們我如何才能成為和他們一樣的推廣志工?得到的答案是:「要先篩選並接受訓練才有資格」,但當時因工作實在太忙無法進一步了解,於是我便把這件事擱著。
幾年前我從工作單位退休,110年3月我在網路上看到了荒野正在招募第九期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開心地打了電話去詢問,更開心的是我有資格報名,繳了報名費就一直期待快開課,荒野專職人員告訴我還需有足夠的報名人數才會開課,於是我動了三吋不爛之舌,把我當年對綠色生活地圖的感動告訴我的朋友並鼓勵他們一起來參與,最後有三位朋友一起參與,如今他們都成為我在推動環境教育路上的好夥伴,有好朋友一起做有意義的事是多麼幸福的事。
話說成為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這兩年多來,雖然受到疫情的衝擊,但在不畏艱難的組長與荒野前輩的帶領下,一步步地前進,從懷疑到自信滿滿地帶領人們走入綠色生活地圖的世界。我們完成了多場的推廣活動,從學校到社區到企業,從自製教具擺攤玩遊戲到桌遊的開發問市,我們都一一完成,過程中當然也會遇到挫折,也會有累的時候,這時我會回到我的初心,腦海會浮出李偉文前理事長文章中的一句話:「死後仍可以延續下去,就是要做一些比我們生命更長久的事」,讓我又能帶著初衷無悔地前進。
因為製作手繪地圖的關係,幾位夥伴燃起了用繪圖紀錄的方式關懷生活環境,於是我們以北投洲美環教基地區域的洲美平原為標的,成立了「畫一條溪」臉書專頁,每週大家相聚五分港溪畔,用速寫方式繪圖紀錄環境,寫一張明信片給五分港溪,並用這種速寫繪圖方式推廣綠色生活地圖,如今正逐步進入了社區與學校,有了一點點小成果,那是因為我們不放棄各種可以推廣綠色生活地圖的機會。
去年111年10月底我們更結伴以「輪轉台灣,飛揚荒野綠活圖」為Slogan,展開單車與機車環島,帶著剛問市的兩套綠色生活地圖桌遊拜訪全國各區域的荒野分會,除了推廣桌遊外,也為我們一路速寫台灣的明信片在各分會及民宿做一場場的快閃畫展,雖然在第10天因為颱風來襲而提早結束,但我們已累積了不少能量,我們更相約在今年的10月中旬辦一場環島週年展覽,期待大家一起來關注。
此時有人問了,為何要推動綠色生活地圖,你們具體核心是什麼?你們要走向那裡?它真有用嗎?範圍也太大了吧!容易推嗎?
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觸到它便感到驚豔不已,如今我已成為推廣講師,還是對它具有萬分的感動,以前的我雖因工作有環境教育的任務,但其實心裡一直排斥那群打高空的「環境教育者」,感覺那就像政治與宗教般瘋狂與偏執,需這麼嚴謹與壁壘分明嗎?後來才發現是「方法」與「時機」的問題,解救地球,拯救環境,應化無形於生活,讓民眾在過程中發現,進而觸發改變,而綠色生活地圖是最好的方式,它應是一切環境教育的基礎,舉凡永續生活、自然、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環境教育都植基在這張地圖上,從綠色生活地圖出發,最後再回到地圖上,也才能看到什麼需要保留與或是改變,以及如何保留與如何改變。
綠色生活地圖雖不是一門具深入專業主題的學問,但它卻是一個能用系統化圖示檢視生活與環境的好工具與好方法,帶領民眾親身走讀生活環境,在過程中發現,在過程中感動,在過程中體認危機與威脅,然後做出改變與保衛,深化與創造,如此的改變才是撼動人心的力量。
講了這麼多,其實我只想說,如果你已是環境教育的推廣者,那就把綠色生活地圖方法與精神帶上吧!如果你對綠色生活地圖推廣有興趣,誠摯的邀請加入我們,成為我們的夥伴,一起來做比我們生命更長久的事吧!
附加檔案大小 撼動人心的力量——綠色生活地圖_.pdf999.79 KB
畫地圖救地球
文/林伯頤(台北分會綠色生活地圖組長,自然名:過山蝦)
圖/綠色生活地圖推廣講師群
2023.07.10
你知道畫地圖也可以拯救地球嗎?隨手關燈可以拯救北極熊、少用塑膠袋可以拯救海龜、減少垃圾可以拯救整片海洋、而畫一張「綠色生活地圖」(Green Map)則可以拯救全世界!
1992年溫蒂.包爾女士創作出全世界第一張「綠色生活地圖」(Green Apple Map),當時她只是在地圖上標示出綠色生活景點的小圖示(ICON),就吸引了全世界46個國家、315個地區加入綠色生活地圖的行列!
綠色生活景點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可以拯救地球的地點,就連我們每天使用的廁所也可以被視為是一個綠色生活景點。廁所除了可以讓人類排放尿液、拯救我們的膀胱,也有機會守護地球資源。若該廁所是使用省水水龍頭、感應式沖水系統、省水沖水裝置、雨水再利用沖洗系統等裝置,每上一次這種類型的廁所,就可以拯救地球一次,所以只要把這樣的綠色生活景點清楚地標示在「綠色生活地圖」上,就可以讓看到這張地圖的人一起上廁所救地球!
還有像是火車站也是一個綠色生活景點。火車屬於大眾運輸系統,火車上可以攜帶自行車共乘,還有免費的WIFI可以使用,因此,在台灣你可以邊騎車,邊搭乘火車環島,到了車站還可以免費上網、打卡、按讚,將你環保之旅的照片上傳給全世界的人知道!只要這樣將綠色生活景點清楚地標示在「綠色生活地圖」上,就可以讓看到這張地圖的人可以一起遊台灣救地球!
那麼,畫一張「綠色生活地圖」會很困難嗎?說實話還真不容易!但在溫蒂.包爾女士有系統的整理下,「綠色生活地圖」變得簡單容易許多!甚至小學生都能輕易上手!也因此荒野保護協會綠色生活地圖推廣小組的講師們,每次到學校推廣時,總是能獲得滿滿的回饋:
「 原來學校有這麼多綠色生活景點啊!」
「 原來我們的社區這麼美啊!」
「這個地方我都住了10多年了,都還不知道有這麼棒的綠色生活景點!」
在畫地圖的過程當中,總是驚喜連連,也因此每個人在畫完地圖之後,對於自己的土生土長的環境都更加認同也更加喜愛!而這也是我們這些推廣講師們最大的成就!我們希望透過「綠色生活地圖」,讓民眾能夠更加認識周遭的生活景點,只要細心留意,就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環境真的很美好!
來吧!跟著我們一起畫地圖救地球吧!
附加檔案大小 畫地圖救地球1.05 MB
荒野公告|荒野官網系統移轉公告
各位荒野之友好!
協會官網運作逾10年,為了提供您更友善的使用經驗、更安全的使用環境,荒野官網將於今年(112年)年底更換新系統,並且將於今年(112年)9月開始陸續將原系統中各位的資料移轉至新系統。
系統正式轉換前,有以下事項要請您務必注意:
❶ 在目前官網中已註冊者之資料將直接移轉。
❷ 在目前官網中尚未註冊者,建議8月4日前至荒野官網註冊帳號。
❸ 若您不願意讓您的個資被自動移轉至新系統,請填寫以下表單,我們將不會移轉您的資料。
不同意移轉請填寫 ⟶ 此表單
荒野服務學習|菸蒂調查分享
圖、文 / 陳宏易(陽明交通大學服務學習同學)
2023.06.20
撿拾日期:2023/5/27 18:00-19:00
花費時間:1小時
撿拾數量:54支
撿拾路線:從清大夜市沿路撿到電競RGB馴鹿廣場
附近場域/公共設施:排水溝、公園、夜市、學校
撿拾範圍
撿拾數量最多地區/數量:電競RGB馴鹿廣場/41支
撿拾數量最少地區/數量:清大前的Ubike站/1支
在學校前的公園撿菸蒂,是一次讓我感到意外的經驗。我本以為菸蒂的數量應該不會太多,但當我開始撿起它們時,我感到非常訝異。公園裡散落著大量的菸蒂,它們無處不在,讓我對吸菸者的行為感到憤怒和失望。
首先,我感到訝異的是菸蒂的數量。我沿著公園的小徑走著,彷彿每隔幾步就能看到一根菸蒂。有些是扔在地上的,有些則是被隨意丟棄在草地上。這些菸蒂的數量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它們像是在提醒我吸菸在這個社會中的普及程度。這種現象讓我感到憤怒。吸菸者的行為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害,也對他人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菸蒂的存在讓公園成為了二手菸的傳播場所,這意味著不抽煙的人也被迫吸入有害的煙霧。這種被動吸菸的經歷讓我感到非常不悅,我認為吸菸者應該更加關注他人的權益,避免將自己的壞習慣強加給他人。
此外,這些丟棄的菸蒂也破壞了環境。菸蒂含有有害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在雨水的沖刷下可能進入土壤和水源,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而且菸蒂本身無法自然分解,長時間累積下來會成為一個環境問題。這種對環境的破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需要吸菸者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環境產生了不良影響並加以改變。
綜合來說,這次撿菸蒂的經驗讓我對吸菸者的行為感到訝異、憤怒和失望。吸菸者應該意識到他們的行為不僅對自己有害,也對他人的健康和環境造成了傷害。我希望這樣的環境問題能夠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並促使吸菸者改變他們的行為,共同維護一個乾淨、健康的環境。
前進「荒野自然中心」,親近自然、就近守護
橫山柑橘園,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里山生活圈
萬里濕地教育中心的第一個20年
附加檔案大小 萬里濕地教育中心的第一個20年1.1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