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d aggregator

蘇建和等三人控冤案補償金遭不當苛扣 憲法法庭不受理釋憲案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9 - 19:39

文/公庫記者吳容璟

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等三人2012年獲判無罪確定後,共獲刑事補償金新台幣1583萬元,冤案救援團體指出法院因受害人曾被刑求自白而扣減其補償金極不合理,且扣減依據之《刑事補償法》第7條已因違憲疑慮遭司法院刪除,向憲法法庭聲請釋憲,12月29日憲法法庭以該案超過五年的法定聲請期限為由,裁定不受理。

對此,1月4日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台灣冤獄平反協會、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等七個蘇案救援團體在司法院前召開記者會表示遺憾,指出針對補償案設定年限有違憲疑慮,呼籲司法院、立法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改革刑事補償制度,停止對冤獄受害人的羞辱。

不當扣減的條文已被刪除 無法溯及既往

「等於法院在告訴冤獄受害人,就算你被刑求也不該自白,你自白了表示你也有責任,所以要扣減你的冤獄補償金!」本案義務律師、司改會法律政策部主任呂政諺表示,蘇建和三人冤案的起點就是在警局時遭到警方毆打電擊等不當刑求後的犯罪自白,法院也在2012年做出無罪判決定讞,確定自白不具證據效力,但是到了刑事補償法院卻將自白當作「可歸責事由」,依《刑事補償法》第7條扣減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刑事補償金,平均每個人減少700萬至1500萬元。

呂政諺指出,此次向大法官聲請宣告違憲的《刑事補償法》第7條「可歸責事由」條款,已在去年因實務運作上恐「過度適用」等問題,由司法院提案刪除,並在去年12月15日在立法院通過三讀,但這條已被刪除的條文卻無法溯及既往,代表過去至今曾因此條文受到不合理對待的受害人無法得到任何補償,只能聲請憲法審查。

司改會新聞稿也指出,過去12年來所有刑事補償案件中,因「可歸責事由」而被扣減補償金的案件共有299人,佔總獲償人數23.6%,上述修法過程中民團提案希望過去被扣減補償金的受害人能有聲請重審機會,但並未被司法院及立法院接受。

刑事補償案件五年聲請期限 律團:對冤獄受害人的補償不應設定期限

憲法法庭以9票同意、3票不同意(另有3名大法官迴避)作成112年憲裁字第149號,裁定不受理本案,理由是「刑事補償事件」雖屬公法事件,但不是「刑事確定裁判」,依《憲法訴訟法》第92條第3項,已超過五年期限不得聲請憲法審查。此外,依《刑事補償法》第22條,自確定判決後超過五年也不得聲請再審。蘇案律師團認為,對於「刑事補償案件」設定聲請再審及憲法審查年限相當不合理。

「今天一個人把另一個人關起來,這是刑事犯罪,如果判決有誤的話沒有任何聲請期限,但如果今天做錯事的是國家,國家把人民錯關錯判就叫做刑事補償,超過五年就不可以聲請,到底哪裡合理?」呂政諺批評,憲法法庭裁定不受理的理由相當牽強,作成刑事補償決定的正是法院刑事庭,庭中所使用的證據都來自過去案件中適用的證據,為了回復實質的正義,刑事補償案件不應設定期限。

本案義務律師、司改會副執行長李明洳強調,刑事補償是對於司法已經確定犯下的錯誤,國家如何去補償、如何面對國家機器犯錯的基礎問題,但是從刑事法院對冤獄受害人補償金的不當苛扣,到司法院和立法院在修法過程對正義回復的視若無睹,最後到大法官都錯失保障受害人憲法權利的機會,彰顯司法機關並未積極反省,更對受害人造成二次羞辱。

呂政諺感嘆,蘇建和三人自1991年被捕後遭受長達11年的關押,案發距今已經33年了,仍然不斷在司法中尋求正義及合理補償,過程中卻還是得面對必須自己舉證,在當年警局內警方環伺的情況下是如何遭到刑求的窘境,在刑事補償庭中還得被判斷「是不是真的那麼無辜?」,如何「罪有應得」以致於不配拿到太多賠償,令人遺憾。

為了改善《刑事補償法》的制度性問題,民團提出四項訴求:要求立法院針對過去適用《刑事補償法》第7條「可歸責事由」被扣減冤獄補償金的案件,應盡速修法給予救濟機會;針對《刑事補償法》第22條規定5年期限有違憲疑慮,呼籲司法院應盡速研議修正並送立院審議;要求國家人權委員會應針對過去至今的刑求、酷刑、冤獄受害人的社會復歸及名譽回復等,應調查及釐清制度性缺失;針對人民遭受刑求或偵查中國家權力的不當對待,立法院應盡速通過《禁止酷刑公約施行法》,建立完整的預防、調查及補救機制。

團體呼喊著「冤錯之人、何錯之有、刑補缺失、立即修正」,李明洳呼籲立法院、司法院、憲法法庭、國家人權委員會都應正視「司法受害人」這個轉型正義中的弱勢族群的傷痛並未被彌補,否則「台灣作為一個號稱人權立國,想要走在人權民主法治道路上的國家,司法受害人的歷史永遠會成為人權歷史上的污漬」。

這篇文章 蘇建和等三人控冤案補償金遭不當苛扣 憲法法庭不受理釋憲案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你知道台灣有多元家庭的存在嗎?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9 - 18:03

文/婦女救援基金會

「你知道台灣有多元家庭的存在嗎?」—探索臺灣家庭型態的多樣性

於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舉辦的多元家庭展覽正式開幕,此次特展從二戰時期軍事性奴隸/慰安婦阿嬤們的家庭型態延伸出特展,以探索臺灣家庭型態的多樣性,並促使社會對於不同家庭形式的理解與尊重。

此次展覽特別關注返台的慰安婦阿嬤們,她們承受著二戰後的種種困境,包括社會傳統文化價值下對於女性、對於婚姻、家庭觀念的束縛、性暴力的傷害、以及身世複雜所帶來的歧視。婦援會透過調查統計,整理出阿嬤們戰後與老年的多元家庭型態,有單身家庭、離婚家庭、單親家庭、同居家庭、同住家庭、隔代家庭等,每一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故事。同時,此次特展也展示臺灣家戶調查中,早已有多元家庭型態的分類統計。

展覽中提及的一元家庭與多元家庭的概念,對於我們重新思考家庭的定義。不再拘泥於傳統的一對異性戀夫妻模式,多元家庭開啟了更廣泛的視野,讓人們自由地以各種方式組成家庭,並擁有平等的法律保障和文化資源。

特別關注的是同婚家庭,臺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實行同性婚姻的國家,這也是本展覽中的一個重要範疇。展覽呈現了同婚家庭的真實故事,旨在進一步促進社會對於性別平等和多元愛的理解。

展覽現場邀請參觀者用背景和成員磁鐵創造自己的家庭圖像,並於連儂牆上分享對多元家庭的看法。

希望透過這個展覽引發對於家庭多樣性的深入思考,推動社會更加開放、包容、尊重不同家庭形式的價值觀念。

展覽詳情:
日期:2024年1月10日至6月30日
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5點
地點: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32號5樓)

這篇文章 【新聞稿】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你知道台灣有多元家庭的存在嗎?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勞動事件法破大洞!美光鴨霸反告勞工!保全程序被當塑膠,蔡總統政績破功?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9 - 17:49

文/桃園市產業總工會

時間:113年1月9日(二)10點
地點:勞動部(台北市中山區松江路207號)

首先,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的秘書林莊周說明:蔡英文總統及賴清德行政院長在2018年12月5日公布,並在2020年開始施行《勞動事件法》,過去一直被執政黨當作重要了勞工及司法改革政績,當年,為了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決議,希望讓勞工在權益受損時,可以獲得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及平等的處理程序,所以勞動事件法原本的立法目的,就是要保障經濟上弱勢的勞工,不會因為跟公司之間的資源差距懸殊,怕進入司法程序時間冗長,為了維持家庭生計,而放棄應有權益,所以在勞動事件法第四章的保全程序,特別是在第49條第一項明文規定:「勞工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之訴,法院認勞工有勝訴之望,且雇主繼續僱用非顯有重大困難者,得依勞工之聲請,為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之定暫時狀態處分」。

然而,今天我們之所以要來勞動部前召開記者會,就是因為美光公司,當年在法院裁定馮澤源先生在訴訟判決確定前,美光公司應該繼續僱用及給付工資後,雖然有給馮先生工資,但堅持拒絕馮澤源回去繼續工作,結果現在,訴訟最後確定,馮先生很遺憾地敗訴,但美光公司卻還以馮澤源這段期間沒工作卻領薪水為由,要跟他追討200多萬,但明明是公司自己堅持不讓勞工回去,現在又拿勞工沒工作來追殺,這樣有道理嗎!?

接著,美光工會的前理事長,也是本次案件的當事人馮澤源表示,自己是在112年12月27日收到美光公司的法律文書,要求自己要返回從2020年到最近,超過200萬的薪資、勞健保和勞退提撥,然而,當年自己在聲請勞動事件法定暫時狀態處分,以及在法院處分下來,明確要求公司要繼續僱用及給付薪資後,自己除了有發Mail給資方,明確表示要回去工作外,甚至都還直接到美光公司門口,表示要依照法院處分回去現場工作,但到最後,都被公司擋下來,堅持不讓我回去工作。

當年是桃市產總的莊福凱理事長陪著去的,他今天也在記者會的現場,可以作證。我覺得很可惡的是,當年不是我不願意工作,不是我拒絕提供勞務,是公司堅持把我擋在工廠外,不讓我進去工作,結果現在訴訟確定,還說這段期間的工資是我的不當得利,可以這樣嗎?公司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我認為我這個案子,如果最後真的這段暫時狀態處分期間的薪資,被公司追討回去,那以後所有的公司,都會有樣學樣,反正就先不要讓你回去工作,最後再來跟你追討,那勞動事件法的保全程序,對於勞工真的太沒保障了。接下來,我還是得面對資方仗著資源多,到底該怎麼辦,我認為台灣的政府跟法律,應該要提供更多更實質的協助。

隨後,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的理事長朱梅雪表示,美光公司真的很可惡,作為台灣最大的外資,今年年初不但無預警裁員,把員工帶到小房間逼離職,年底又發生這樣自己拒絕勞工回去工作,事後又拿勞工沒工作要跟勞工討錢的鴨霸行為,而且,除了美光之外,同樣是美國資本的科慕,今年也無預警突襲關廠,政府好像對於這些美國的大財團,都沒有辦法。

最近政府一直說,台美貿易協定簽訂,對於雙方都很好,但我們勞工在基層看到的卻是,美國老闆來台灣,一直欺負台灣勞工。

馮澤源跟美光公司這個案件,絕對不是個案,馮澤源是勞動事件法施行之後,第一個聲請法院定暫時狀態處分的案例,當年公司繼續給工資,但堅持拒絕馮澤源回去工作,根本是早就在為今天的追討作準備,外資公司這樣明目張膽地挑戰台灣法制,我認為包括勞動部,甚至司法院等相關主管機關,都應該有明確表態,不能讓美國資本這樣欺負台灣勞工,而且如果這案最後馮澤源被追討成功,那真的會是勞動事件法在保全程序上的超級大漏洞。

然後,同樣也是申請勞動事件法保全程序的勞工,神腦工會理事長陳政國表示,我們要非常不客氣的說,在馮澤源收到被美光公司這樣鴨霸地追討保全期間的「不當得利」訴狀時,我國政府引以為傲的保障勞工政績就已經被當成塑膠!人家美光公司才沒有在管你總統府司改國是會議、台灣法院的假處分、還是台灣的勞動事件法。我們擔心的是,像美光告勞工的案件,可能只是個開始,後續包括幸福球場,甚至是神腦等目前已經申請保全程序的勞工,未來都可能被公司以美光案為先例,突然也開始不讓勞工繼續回去提供勞務,最後再來透過告勞工,來要回保全期間的薪資,難道這就是我們蔡總統及賴副總統口口聲聲說的勞動保障嗎?

最後,勞動部勞動關係司爭議科金世平科長出面接受工會及勞工陳情,並當場表示,勞動事件法從上路至今,的確提供勞工更為迅速、妥適、專業、有效及平等的保障,馮澤源案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狀況,是因為美光公司濫用訴訟。美光公司先是不依照法院裁定繼續僱用勞工,不讓勞工回去現場工作,最後又以勞工沒有提供勞務為由,要求返回保全期間的薪資200多萬,這樣的要求沒有道理,同時也不是一般勞工在經濟上能承受的壓力。最後,勞動部也表示,如果馮澤源有法律訴訟上的協助與需要,都可以依照相關規定來向勞動部申請補助。

這篇文章 【新聞稿】勞動事件法破大洞!美光鴨霸反告勞工!保全程序被當塑膠,蔡總統政績破功?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1集|關心礦工僅是總統大選的意外插曲?老礦工如何找回失去的正義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9 - 08:13

文/楊鵑如

總統大選前,外界高度檢視候選人之一、副總統賴清德萬里老家「礦工工寮違建」所引發的爭議,然而賴副總統並非單一個案,民間仍有其他工寮及礦工議題尚待面對。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節目訪問猴硐礦工文史館創辦人周朝南。81歲的周朝南本身也是一部礦工活歷史,兩年前曾上街抗爭,向政府爭取老礦工們的權益。周朝南除了能夠細數老礦工的血淚史,更要告訴大家猴硐礦工文史館今年6月恐怕因租約到期而停業,呼籲政府應接手將文史館公共化,將礦工文史繼續傳承下去。

從「礦工工寮違建」引發外界關注 老礦工現身說法

周朝南表示,賴副總統老家爭議並非單一個案,在台灣仍有千戶以上的礦工工寮,早就是存在已久且普遍的違建問題。「早期礦工因為貧窮,忙著賺錢養家、吃都吃不飽,怎麼買得起房子?大部分都住自己蓋的簡易工寮且沒有翻修,一旦翻修就被認定是違法違建。 」

他認為礦工工寮問題拿到檯面上討論是遲來的公平正義,民國30年起出現的礦工工寮,早年因《礦業法》容許礦工就近蓋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毋需建築執照,後來台灣整體經濟環境變好後會稍微翻修房子,在當時是合法,放在現在社會脈絡來看卻是違法,周朝南認為政府及社會應有正當程序將其合法化。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講到煤炭我們就會怨嘆,礦工們可說是昔日的護國神山!」周朝南提到,煤炭對早期台灣有很大的貢獻,在台灣經濟需要復甦以及逐漸起飛的30-70年代,煤礦能源可說是支撐了臺灣的國防、經濟、交通及民生,民國62年及68年兩次能源危機也是靠礦工挖煤幫國家度過危機,因此造就70年代台灣經濟穩定起飛,礦工是功不可沒的無名英雄。

然而煤炭存在地底下,是用礦工的生命去挖出來的!他認為這段煤炭的輝煌歷史跟礦工的付出都沒有在台灣的經濟發展史上留下紀錄,比如說課本、傳播媒體上都看不到礦工文史,礦工在早期對國家的付出都被國家及社會所遺忘。

周朝南及多數礦工都因為採礦而得了「矽肺病」,又稱黑肺症,塵肺、砂肺,是一種肺部纖維化疾病,多走兩步路就會喘,但是老礦工們為了表達出自己以前為國家奉獻的心酸故事,決心在退休後,盡一己之力及僅存的一口氣來組成猴硐礦工文史館,經常在新北市瑞芳區猴硐礦坑遺跡進行文史導覽,目的在宣揚台灣礦業文化,更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史及勞動史,不應該被國家跟社會遺忘。「一般文史館的資料都是搜集來的,我們都是礦工自己存下的資料!」

不願意把礦工歷史觀光化,周朝南自己早期也拍攝了非常多礦坑內工作照片,開始聯繫及說服其他礦工共17人、每人拿出自己的老人年金3500元,集結十幾萬的力量,從無到有、打造出礦工文史館。

「進去礦坑工作,命是交給土地公,只有出坑的時候命才是自己的,做礦工的故事怎麼可以沒人知道?」9成照片是周朝南拍攝留下,他笑說早期留影紀念的動機是「拍照回家給太太看,證明大家都是辛苦的礦工,以免跟兄弟喝酒後回家被老婆念!」拍照也是礦工們「慶祝今天沒有死掉」的方法之一,因為做礦工的兄弟非常勞苦,出礦坑寧願「飲乎死,卡贏死未飲」(寧願喝死,也比死了喝不到好),幸好拍攝了許多照片,讓外界不只看到身處在「礦災」意外的礦工,更能看到礦工實際勞動的畫面。

礦工有多苦?除了高風險、易殘疾 嚴重影響家人與心理

周朝南說大家都知道礦工很辛苦,但是不知道辛苦的程度,他描述礦坑內的窄小空間僅30-40公分,人要想方設法鑽進去挖煤炭,礦坑內溫度是39-40度,濕度100多度,最糟糕的是空氣非常地污濁,大部分礦工都患有矽肺病。

除了罹患矽肺病,周朝南自己就斷過兩次腳,腳趾頭被剪斷,肚子跟手部都傷痕累累,小小礦坑裡有幾千人在工作,經常面臨瓦斯爆炸、煤塵爆炸、交通事故、淹水、一氧化碳中毒等危機。

為何想留下這麼多資料?周朝南說:「我要給我兒子、孫子看,警惕他們要好好讀書,才不會像我去做礦工、這麼辛苦。」 周朝南的父母親及父親的6個兄弟都是做礦工,家族有7成以上、30幾人都是從事礦工。他提到自己因命運的安排而從事礦工,本來他很會念書、考上基隆一中,但是念到初二14歲時,遭遇爸爸因礦災受傷,好幾年無法工作,為了扶養家人,幾經掙扎仍然跟隨媽媽一起做礦工。

當時僅十幾歲的他不免也會想著「我這輩子都要當礦工嗎?我這輩子人生都要完蛋了嗎?」後來自己想通,「做牛就要認拖」,再加上自己是個愛物、惜物的人,於是將自己用過的工具、器具通通留下來,現在已成為非常珍貴的礦工文史。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48集|陰暗、潮溼、危機四伏 再見末代礦工歲月容顏

周朝南感嘆,民國40年之時要轉換工作是很困難的,「沒學經歷怎麼找更好的工作?沒本錢怎麼做生意?」他認為就算是當老師當時一個月薪水700元,礦工的工錢一個月則是1000多,為了要救家中經濟,只好咬牙做礦工。但是做礦工沒有不受傷的,且大家常說「做礦工不是做到死,就是死在礦坑裡」 風險很高!

不只是礦工身體容易受到傷害,礦工的心理問題跟眷屬也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周朝南的堂哥周德興做礦工到30歲意外死亡,「在礦坑裡工作的恐懼更甚於苦,是一輩子的黑色恐怖」,周德興從童工開始做礦工,才去第二天就親眼看到師父被石頭壓死,雖然遭受巨大驚嚇,但是因為生活壓力所逼,隔天仍得整裝待發進入礦坑。而堂哥當時兒子才5歲,因遭逢父親變故,至今仍活在恐懼陰影下。

周朝南又說民國58年時朋友不幸遇到礦坑爆炸,礦坑一旦爆炸就是個黑暗世界,照明燈毀壞、一氧化碳濃度很高,四處逃難卻都是碰到牆壁,友人被救出三天後才醒過來,十隻指頭都不見了。「地獄裡怎麼爬得出來?卻也是我們生存的地方」也曾遇過煤山爆炸,在礦坑裡的礦工屍體放了一個月才有辦法收屍,導致幫忙收屍的弟兄一直有聞到屍臭的幻覺。「做礦工的辛苦只是體力的折磨,在礦坑的恐懼才是一輩子忘不了的。」

礦工生命安全風險這麼高,早年的相關給付跟補償制度卻非常不健全。 周朝南說以前的礦工如果意外死亡就「扛回去埋」,遭遇公安死亡意外只有些許的勞保給付可領,政府與資方補助「就別妄想」,頂多要求老闆包白包,是非常心酸的過去。周朝南說以往礦工所經歷的傷害及慘痛的往事都會不時想起,現在藉由文史館要讓大眾知道這段往事,台灣曾經發生的礦工慘痛故事。

礦工文史館面臨停業危機?公共化才不會被二次忘記

2021年的五一勞動節,周朝南曾與其他老礦工第一次走上街頭抗議,訴求政府比照老農津貼來照顧僅剩一萬多人的老礦工。周朝南認為老礦工們為國家付出卻換來全身病痛與殘疾,期望政府能夠加強補助,放寬勞保就醫條件等。

他一直呼籲三位總統候選人,礦工們用餘生及養老金打造文史館、替國家保存珍貴的文史資料,是用命、用心在愛台灣的一群人,日後不管誰選上總統,期盼能好好照顧老礦工們,「讓我們死也死得甘願」。

然而礦工文史館目前面臨更緊迫的停業問題。由於文史館承租地簽約五年時間到今年6月結束,目前房東沒有續約意願,導致老礦工們用心血付出的文史館恐將面臨停業。周朝南呼籲國家政府應接手文史館,將其公共化,否則這5年期間礦工歷史好不容易從被遺忘到被大家看見,獲得外界支持與肯定,若是交棒給國家及下一代接手傳承,礦工歷史就不會被二次忘記。

主持人管中祥感嘆,一個國家沒有歷史就沒有未來、沒有靈魂,民間出資的重要文史資料,遇到營業困難,政府是否要介入協助?周朝南分享多位礦工的悲傷故事,並保留重要的礦工歷史給後代見證,期盼礦工工寮、礦工權益議題不是一時的選舉熱潮,國家與地方政府應持續關心。

這篇文章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1集|關心礦工僅是總統大選的意外插曲?老礦工如何找回失去的正義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懷孕期間不減薪,空服員工會勝訴!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8 - 18:57

文/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空服員的工作性質特殊,懷孕期間不能上機執飛,需暫時轉任地面工作,又因為空服員的薪資結構不穩定,約二分之一皆隨航班計薪,轉任地面工作時僅領取固定薪資,但長榮航空過去還會再扣減空服員的職務津貼,空服員如不同意被減薪,就只能被逼留職停薪,懷孕期間的生活將難以為繼。長榮航空的政策顯然不符合母性友善的職場標準,更是明白的性別歧視。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協助懷孕空服員申請勞動檢查,桃園市政府110年府勞檢字1100061476號裁定長榮航空違反勞動基準法第51條:「女工在妊娠期間,得申請改掉較輕易之工作,雇主不得拒絕且不得減少工資。」,終於讓長榮航空改變政策,自同年開始停止扣減空服員懷孕期間的職務津貼,但長榮航空仍拒絕返還過去違法扣減的職務津貼,本會常務理事林昱嘉、常務理事李瀅等四位會員,遂依據勞動事件法選定本會提告長榮航空,長榮航空訴訟期間並透過律師轉達,揚言如果最後工會敗訴,將考慮恢復過往扣減空服員懷孕期間職務津貼的政策,目前的改善作法只是避免訴訟擴大。

本案一審經桃園地方法院111年勞簡字第7號判決,長榮空服員懷孕期間暫時轉任地勤,只能領地勤課員津貼2000元,未考慮空服員依其職級高低、原領薪資就不同,例如職級最高的事務長,每月應有職務津貼10000元。是以本會主張,上開判決不符合勞動基準法第51條的立法意旨,遂再上訴,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勞簡上字第3號案,日前判決本會全面勝訴,判決長榮航空應以空服員原領職務津貼返還薪資。

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勞簡上字第3號判決明確指出:「勞基法第51條所定之不得減少其工資,應係指妊娠期間之女工,申請改調較為輕易工作時,雇主不得減少其「原任職務」之工資,即不應以同工同酬、不同工不同酬或以其他理由減少妊娠期間女工之工資,否則反使妊娠女工因生育而面臨工資減少之不利益。」更言,懷孕空服員被迫在同意減薪和留停無收入間作選擇,和長榮航空並非立於對等的協商地位,不符合締約自由,長榮航空顯不公平、更無誠信,是藉此規避法條。

桃園地方法院112年度勞簡上字第3號判決,不僅更符合立法意旨和母性友善的精神,更極少見體現能站在懷孕空服員和勞工弱勢地位思考的同理心,本會十分肯定此判決,讓長榮空服員在爭取性別平權的路途得以繼續前進,本會更期盼此判決,能作為前例,讓日後其它航空的空服員甚至其它業別的女性受僱者,爭取懷孕期間保障時能有所助益。

本會最後也呼籲長榮航空,勞動檢查和民事判決均充分證明,扣減空服員懷孕期間的職務津貼是違法之行為,受害提告的空服員,不僅有本案的四位會員,尚有近百位空服員的案件正繫於訴訟當中,長榮航空應盡速返還違法扣減的薪水,且日後均應依法照給原領職務津貼,落實母性友善和性別平權。

這篇文章 【新聞稿】懷孕期間不減薪,空服員工會勝訴!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總統候選人應重視勞工團結權!組織工會門檻要放寬!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8 - 18:47

文/2024工鬥、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聲明單位:2024工鬥、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

訴求: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等三組總統候選人應承諾降低工會組織門檻為10人、降低全國性工會門檻、開放公務員組工會。

說明:

2016年蔡英文總統的競選政見,在工會權利的保障部分,與工鬥團體會面時承諾「降低工會組織門檻」, 後續也在政見網站說明上任後將「要逐漸提高工會的涵蓋率,修改工會法減少不合時宜的限制,促進工會組織真正的自由化。」時至今日,台灣工會的成立門檻沒有任何調整,看不到任何推動進度。政府長期以來對集體勞動權的漠視,令人憂心。

2024總統大選,工鬥團體提出7大勞動訴求,就工會團結權提出「組織工會門檻降為10人、降低全國性工會門檻、開放公務員組工會」要求藍、綠、白3組總統候選人回應,但收到的回覆,卻令基層勞工感到並不滿意。

作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並未回應是否降低籌組門檻訴求,對於公務員組工會也僅以開放公務人員協會籌組作為回應,看不見對於工會團結權的重視,且作為主管機關的勞動部當時回應媒體,將會在11月、12月找工會討論,迄今未有下文,顯然只是應付了事。

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除支持開放公務員組工會外,雖有對工會籌組門檻表態應下降,但也註明無法自己決定,需要找勞方和資方代表在「勞資政會議」討論,這讓勞工懷疑這樣的承諾是否真的有效?對於全國性工會籌組門檻問題,侯也未直接表態,一樣以「勞資政會議」回應。而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則回應支持工會籌組門檻下降至10人、開放消防員組工會,但也未對降低全國性工會門檻有所回應。

從3組候選人對於工會團結權的回應,可以清楚明白對於公私部門勞動者團結權並未有所重視,因此2024工鬥與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呼籲,不論哪一組候選人當選,提升工會團結權、開放公務員組工會,都需展開改革,以符合社會現實與需求,別成為資方軟土深掘勞工的幫兇,或帶頭成為壓抑基層團結的兇手。

作為因為法令限制,而被嚴重限縮團結權的勞動者,我們在此也重申「組織工會門檻下降為10人、降低全國性工會門檻、開放公務員組工會」對於台灣勞動者的重要性:

1. 98%企業員工不到30人,成立工會門檻應降為 10 人與時俱進

臺灣的工會組織率遠低於國際水平,111 年勞動部「國際勞動統計」中的臺灣工會組織率僅為 8%,南韓則有 14.2%、日本 16.9%、美國 10.3%。而組織率低的原因就是來自於過於過時且嚴苛的門檻。

根據主計總處 110 年工業及服務業普查的統計,台灣有 98%的企業雇用員工數不到 30 人,而其中就僱用了台灣 46.7%的勞工,共 448.5 萬人,等於是全台有近五成勞工天生就受限於 30 人的組織門檻,因此根本沒有辦法成立工會。高達 448.5 萬人被剝奪組織企業工會的權利,這就是台灣集體勞動權付之闕如的殘酷事實,

查香港的《職工會條例》規定工會由「不少於 7 名有表決權會員」的勞工成立,而韓國的「工會及勞動關係調整法」(TRADE UNION AND LABOR RELATIONS ADJUSTMENT ACT)更允許 2 名勞工就可以組織工會。相較之下,臺灣的《工會法》11 條規定 30 人才可以成立工會,當然是十分嚴苛,該規定從民國 64 年制定後,過了 58 年都沒有修正,也直接影響了工會組織率的低落。

提出類似觀點的不僅工鬥或勞工團體,甚至連中央銀行近年也持續提出研究報告,認為改善臺灣勞工低薪的策略應該包括降低工會組織門檻,以提升勞工議價能力。具體方案的部分,有鑑於 5~29 人之企業單位平均僱用人數為近年來在 10 人左右,我們要求勞動部推動修改工會法 11 條的 30 人組織門檻下降為 10 人。

2. 落實公部門民主轉型,開放公務員組工會

目前歐美地區大多已開放警消等公務員組織工會, 鄰近國家如韓國亦已開放消防員組織工會,然而在基層公務員訴求開放組工會的呼聲下,政府卻以修《公務人員協會法》作為回應,以毫無實質勞動三權的協會來塘塞基層公務員,是消防員協會及眾多基層公部門團體無法接受的,消防員協會仍主張應修開放公務人員組工會、降低工會籌組門檻,讓基層擁有完整勞動三權以達到實質協商、監督政府落實承諾。

今年6月考試院即邀請基層公部門團體、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專家學者就《公務人員協會法》修法召開諮詢會議,與會基層公部門團體及全國公務人員協會,均主張應開放公務人員組織工會,然而10月考試院通過之草案,卻仍以公務人員協會法修法來回應,草案裡面有著400人的超高籌組門檻、閹割協商權、無法透過爭議權監督機關執行等重大問題。令人質疑政府是想用「假協商」來壓抑真正的改革。

長年來對於公務人員勞動三權消極態度,導致公部門出現透過死亡換改革、事故換改革的輪迴,每一次事故不只是削弱人民對政府的信任,更是削弱基層對政府的信任,也因此警消等基層公務員,陸續以成立人民團體為自己爭取權益。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強調,我們不要「表面上有權利,實質上被架空」的修法,欺騙社會大眾、欺騙基層的虛假修法,只會讓憾事一再發生。請開放公務員籌組工會!

3. 降低全國性工會門檻

工會法在100年修法後,過去的廠場工會逐漸轉型為跨廠場、甚至跨縣市的企業工會,許多勞工跨越廠場及縣市進行勞資協商,已為臺灣現代企業型態下的常態。然而與此趨勢背道而馳的,則是許多產業的勞工無法組成跨縣市的全國性聯合組織,原因受限於工會法第8條的高門檻。工會法第8條第3項:「以全國為組織區域籌組之工會聯合組織,其發起籌組之工會數應達發起工會種類數額三分之一以上,且所含行政區域應達全國直轄市、縣(市)總數二分之一以上。」然而許多產業或集團的勞工反映,當組織「全國性工會聯合組織」時,即使已達「同種類工會數額三分之一」共同發起籌組,卻很難達到「行政區域二分之一」(11個直轄市縣)的超高門檻。

以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的成立爭議為例,醫療業勞工們已集結了13家醫療業之工會,在目前醫療業工會極少的情況下,已有充足之代表性;然而全台僅7個縣市有醫療業之企業工會設立登記,因此醫療勞工受限於「行政區域二分之一」的門檻,如果要以企業工會為主軸來組全國性聯合會,在醫療產業將成為不可能的任務!醫療業長期血汗、高壓,在缺乏全國性聯合會的協助下,成立工會相當困難,然而依據現行工會法,工會遍布的縣市數量不足,又無法成立全國性聯合會。正是工會法的過度嚴苛、對於籌組全國性聯合會的不當限制,導致醫療業勞工身陷的勞動條件低劣的惡性循環!工會法第8條第3項行政區域門檻,顯有相當大的檢討空間。

我們認為,工會法對於全國性聯合組織的行政區域嚴苛門檻,妨礙了憲法保障的集會結社自由,更逆反於政府鼓勵工會成立的趨勢。相較於籌組全國性工會的高門檻,若是組成一般的全國性社會團體(協會、社團等),則只需要成員分布於7個縣市即可(內政部社會團體許可立案作業規定第 1 條),約為全國22個直轄市縣的三分之一。是以,我們主張工會法第8條第3項的「所含行政區域應達全國直轄市、縣(市)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應修正為三分之一,保障勞工籌組全國性工會之權利!

這篇文章 【聲明】總統候選人應重視勞工團結權!組織工會門檻要放寬!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環保團體訴求書 三黨總統候選人僅侯友宜陣營未回應!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8 - 18:40

文/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原標題:環保團體訴求書 三黨總統候選人僅侯友宜陣營未回應!
票投環保候選人,打造美麗永續台灣
(2024總統副總統立委選舉「環保團體共同訴求」候選人認同書填答結果公佈記者會)

◉ 時間:2024年1月8日 (一) 10:30-11:30
◉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101會議室
◉ 主辦單位: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 出席者:

1.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施信民創會會長
2.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葉國樑會長
3.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崔愫欣秘書長
4.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林正原研究員
5.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 王守誠常務理事
6. 野薑花公民協會 陳雪梨常務理事
7.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 張宏林執行長
8.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 何宗勳理事長
9. 台灣教授協會 陳俐甫會長
10. 台灣教師聯盟 潘威佑副理事長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每逢總統、立委選舉時皆會發起「環保團體共同訴求」,敦促各候選人回覆環境訴求,以供環保團體及社會大眾能檢視候選人的環境素養,透過選票選票出重視環保的政治人物。

環盟今 (8) 日召開記者會,邀集8大環團及民團共同發聲「拒投擁核候選人!拒投漠視環保候選人!」,公布2024總統副總統立委選舉『環保團體共同訴求』候選人認同書」候選人填答結果。此認同書是環盟今年聯合22個環保團體、公民團體發起,要求第16任總統副總統與第11屆立法委員候選人填答。涵蓋八大主題、30項環境訴求,包括了核能、再生能源、減碳、生態保育、公害防制等重要議題。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葉國樑會長表示,本次認同書我們同時調查總統及立委候選人,我先來跟各位報告總統候選人的方面。民進黨賴清德及民眾黨柯文哲皆有回覆認同書,唯獨國民黨侯友宜未回應!民進黨方面,派出國政顧問團召集人鄭麗君、立法委員洪申翰等人接見環團,遞交民進黨版本的環境政策書,也採用正式公文回覆,雖然最終未勾選本聯盟提供的表格,但看得到其用心及重視的規格!民眾黨方面,則派出競選總幹事、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排序第一的黃珊珊來代表回覆,其立場代表了柯文哲及全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之立場!

在與三大黨溝通過程中,環盟持續要求三黨總統候選人派出競選團隊接見,交付認同書,結果是民進黨遞交、且接見;民眾黨僅遞交、未見面;而國民黨,我們前後打了超過五通的電話至國民黨組發會,但未獲正面回覆,截至今日召開記者會前,皆未獲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及34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的回覆!

台灣教授協會陳俐甫會長指出,環保聯盟成立30多年,長期關心政治人物的環保意識及立場。政黨應該正面說明其環保立場,不論對NGO的訴求完全接受或持部分反對,但絕不應該完全避答,這才是民主政治裡政黨應該扮演的角色。越是不回應的政黨,不值得被支持,我們應該唾棄

陳俐甫指出,國民黨籍郝柏村曾任行政院長時,指控環保團體是環保流氓,當時侯友宜就是站在打壓環保運動的陣營裡,如今侯友宜選擇不回應環保團體的訴求,我們不應該支持這樣的政治人物及政黨。

立委候選人方面,整體的回覆名單,可以在我們提供的整理資料內清楚看見。本屆區域及原住民立委共計328人參選、52人回覆,回覆率達16.5%;不分區立委共計177人(16政黨)參選、有113人(10政黨)回覆,回覆率達63.8%。

若以政黨來比較,首先要肯定許多小黨對環境的關心,回覆率高達100%,包含了時代力量、台灣基進、台灣綠黨、社會民主黨、台灣團結聯盟、親民黨、台灣國⺠黨等7個政黨。而3大黨方面,民主進步黨回覆率將近一半,達49.5%;中國國民黨僅有4位區域立委候選人回覆,回覆率只有4.02%;台灣民眾黨回覆率稍微高了一點,達77.8%。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何宗勳理事長指出,選舉只剩五天,這次選情非常緊繃,輸贏之間差距非常小,最後關鍵力量就在會認真看政見的3-5%選民,他們會成為關鍵少數。他們會認真的找尋他們關心的議題,政治人物的態度跟立場,並做成投票決定。有許多政黨還未回覆,我們希望在大選前還能有機會收到他們的回覆。而協助資訊的彙整,公民團體成為關鍵角色。因此環保團體認真收集了三組總統候選人、及區域和不分區立委的答覆意見。

是否有回覆認同書是一個重點,回覆的內容則是另外一個重點。從我們整理的數據來看,項次1及2關於核一、核二、核三廠延役及核四廠處置的立場,有1成多的候選人表達「中立」,代表還有部分政黨及候選人對核能存在錯誤幻想;項次4關於再生能源發展的目標,更有3成候選人表達「中立」、僅有4成「非常認同」,顯示了雖然再生能源是未來的能源發展趨勢,早已是跨黨派共識,但或許在選址、國土計畫、生態保育等層面上存在一些待解爭議,使候選人卻步,因此未來的總統、執政黨、立法委員們,都需要對再生能源的規劃及建置更加用心,同時顧及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選舉民調雖已封關,但我們希望選民更關心政治人物對公共政策的表態,不容模糊,呼籲關心環保的中間選民站出來,選出正確的政治人物。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施信民創會會長表示,在我們環保團體歷次的訴求書中,其實國民黨會回覆,但本次2024訴求書未回覆,我們感到遺憾,也認為這是極大倒退。在核能政策上,我們發現只有民進黨支持非核家園,國民黨跟民眾黨都是支持核電。

核能的立場就是我們認同書的項次1及項次2,明白表達環團的立場。台灣沒有使用核能的條件,核電絕不是我們未來能源的選項。台灣是地狹人稠、地震颱風頻仍的島嶼國家,無法承受核災的發生,且仍難以處理已經產生的萬年毒物核廢料。最近日本石川大地震導致多個核電廠燃料池高輻射池水溢出,再次凸顯地震對核電廠安全的威脅。此外,核電廠周邊5公里被劃為低密度人口區,人民發展權益受到限制,核電廠延役將繼續剝奪他們的權益。

發展核電同時會阻礙再生能源的發展,影響台灣的能源安全。「非核家園」已是《環境基本法》第23條所規定政府應達成的目標;反對「核四重啟」也是2021年全民公投的決定。針對2024年總統副總統與立委選舉,我們要呼籲選民們用選票淘汰主張核電延役、核四重啟的候選人,讓台灣能加速能源轉型到自產再生能源,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並使台灣人民早日享有安全、健康、永續的非核家園。

剛結束不久的COP28,引起國內政治人物的熱烈討論,也出現在本次民眾黨的回覆內容內,裡頭有許多爭議需要導正!柯文哲陣營表示COP28最重要結論包含「以2020年為基準,2050年要增加到三倍的核能發電」,這是錯誤的認知!「2050年前核電增加至三倍」僅僅是COP28剛開始時少部分國家的倡議,完全未列入大會共識與結論,且實務上和技術上皆不可行,要請柯陣營別再誤導大眾。COP28真正重要的大會共識是「2030年前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提升為目前的三倍、全球能源效率年改善率提升為目前的兩倍」,台灣該努力在此正確方向上。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崔愫欣秘書長表示,在主題一的部分,關於推動節能、節電,項次3訴求民進黨與民眾黨都表示認同,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節能主張較為完整,柯文哲則未提出具體政策說明;鼓勵再生能源發展的部分,項次4訴求為「全國再生能源發電量佔總發電量佔比,2026年應達20%以上、2028年應達25%以上、2030年應達30%以上」,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認同並提出發展期程,柯文哲回覆中立則不知其真意,因柯文哲對外公布的能源配比2030年為30%,與訴求相同。關於項次5訴求「汽車燃料費改為隨油徵收,並進一步制定《能源稅條例》」柯表示認同,賴僅表示會加緊研擬相關改革。

在主題六氣候變遷因應的部分,項次21訴求「強化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以及災害防救、復原能力,並提升⺠眾防災準備」,民進黨與民眾黨都表示認同,賴則具體提出要效法日本經驗,將《災害防救法》提升為《災害防救基本法》,讓防災體系落實到各層面。項次22訴求提出減碳目標及行動計畫,以年減碳3%為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年,並達成2050年淨零排碳),柯表示認同,賴則表示政府將原本至2030年的碳排減量階段性目標由20%提升至24~25%,儘管相較⺠間期待的3%年減排量仍有差距,但政府會擴大對各類碳匯的盤查與開發,投入各種減排需要的基礎建設與科技研發,希望在未來能上修減排目標,也增加減排量。

三黨總統候選人對外都表示淨零轉型很重要,但或許有些只是口號,侯友宜甚至未回答。而賴清德則是延續蔡政府施政,但環保團體認為有些是可以加強的。柯文哲僅回答非常認同或認同,但我們認為需要提出更具體政策,讓民眾更清楚其政策藍圖。

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王守誠常務理事表示,最近4年,台灣建立了5座地熱電廠。清水地熱電廠在荒廢28年後重啟發電,大屯火山群終於在1966年探勘地熱後,建立第一座火山型地熱電廠

這些可以24小時發電的再生能源電廠在「能源轉型」的浪潮下仍耗費多年克服地方及中央重重的法規障礙,但讓經濟部願意動起來,開始結合能源及地質主管機關的專業,透過公開探勘資訊、鬆綁及設計法規、促進公民溝通,一步步回應NGO共同推動地熱的期盼,我們雖然不滿意但知道終於克服靜摩擦力。

「淨零碳排」的地熱發電目標是2050年6.2GW,需要在27%複合成長率的條件下才能成立,必須朝野一起有共識地推動各項規劃及改革,這是「氣候危機時代」當下低碳能源供應的基石,我們有責任選擇出具環境意識及永續理念的新任民意代表及總統,共同護衛下一代的生存權利。

野薑花公民協會陳雪梨常務理事表示,在本次認同書主題二的部分,有提到廢棄物減量的訴求。環境部即將制定「資源循環促進法」,我們希望環境部可以在減碳及廢棄物減量方面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制定污染物、廢棄物的總量管制目標。我們固然需要經濟成長,但也要兼顧環境的承擔能力。以廢棄物而言,目前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許多廢棄物堆放場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失火,農田、山林裡也經常發現有違法傾倒的廢棄物。這可能就是顯示我們環境的承擔能力出了問題。我們需要一套總量管制機制,由環境部把關,地方政府配合,對國家的廢棄物訂出一套逐年減量的目標,再根據目標訂定一個路徑圖。環境部也應該要求開發案在規劃初期就在總量許可範圍內,將資源循環利用及廢棄物處理的機制設計進去,以避免後續的問題。

另外,近年國際上開始關注PFAS物質的問題,由於PFAS具有防油、防水、耐高溫、抗腐蝕的特性,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被使用。但這種物質具有「永生不滅」的特性;會造成濃度累積,在環境中流動性強,若不廣泛地減少PFAS排放,對人類與動植物的暴露將累積增加,導致嚴重的負面影響。近年已證實部分PFAS家族中的物質與多種疾病及女性生育率有高度關聯性,但由於PFAS家族有超過12000成員,很難一一去研究其負面作用再一一禁用,所以歐盟決定採取一個原則:就是如果已經有替代物,那麼就必須將含有PFAS的物品限期禁用。目前台灣的一次性紙杯一年用量大約25億個,便當盒等紙容器則一年約100億個,目前絕大多數的紙容器都含有帶PFAS物質的塑膠淋膜,不僅造成回收不易,而且對國人的健康有一定影響。我們知道目前市場上已有完全不含塑的紙容器,這符合上面說的 “已有替代物” 的原則,比照歐盟立法的精神,含塑紙容器就屬於可以禁用的物質。希望環境部及未來的立法院先將我們已經可以做到的部分執行到位。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張宏林執行長表示,公督盟近期也提出「國會改革承諾書」,要求立委表態。我們認為民主政治是代議政治,也是責任政治與透明政治。所以誠實揭露態度與對議題想法,這是代議政治最關鍵與基本的事,很遺憾還是有總統候選人、政黨與立委候選人拒絕回答人民對他們的檢視提問!我們可以允許台灣社會有多元的聲音,可以針對連署書提出不同看法,但絕不可以忍受隱匿態度的黑箱政治人物!這次的連署書中主題八也有提到,希望政府應該將資訊公開,並讓會議過程透明化,有利⺠眾的公共參與和防弊監督,如果連這樣的承諾都不敢,那就真是黑心政治商品,我們呼籲選民不要投票支持,這些才是真正台灣應該要下架的!拒絕表達環保議題態度的候選人,我們應該予以譴責!

台灣教師聯盟潘威佑副理事長表示,今日記者會就是在表達環保治國的期待,潘威佑建議:

一、確定能源使用上限:透過法規、政策等手段鼓勵節能。
二、逐步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增加在地再生能源產能。
三、投資在地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能,促進經濟發展。
四、發展能源科技:提高再生能源效率和降低成本。
五、促進能源使用者參與:透過宣導和激勵措施鼓勵節能和使用再生能源。
六、國際合作:與其他國家分享技術和經驗,應對全球能源和氣候挑戰。
七、建立全面法規框架:包括能源效率標準、再生能源配額等。
八、促進研發和創新:提供獎勵、資金等支持。
九、建立智慧能源基礎設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穩定供應。
十、推動社區能源計畫:鼓勵社區參與可持續能源發展。
十一、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支持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項目。
十二、推動反核教育列入自然科技領域課程:加強對於反核基礎認知的領域教學。
十三、反核災教育普及化:政府要求學校將核能防災教育視為重點,並將核能防災對策擴展至鄰近社區和區域層面,實現全民參與。不僅政府和醫護警消,連地方、教會、私人企業也被賦予相應的角色,使整個國家都能明白減輕核能災害災情對社會國家的重要性。

這些補充建議有助於更全面、深入地推動能源轉型,推動反核教育同時,可確保政策的實施和效果。這樣將有助於台灣實現可持續、綠色的能源體系,並為未來的環境和經濟發展做好準備。

◉ 認同書檔案:https://tepu.org.tw/?p=20981
◉ 認同書發起團體: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 認同書連署團體: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生態學會、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教師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台灣環保聯盟花蓮分會、台灣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守望文教基金會、看守台灣協會、惜根台灣協會、野薑花公民協會、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綠台文教基金會、關懷生命協會

記者會出席者合照,由左至右為崔愫欣、王守誠、陳雪梨、葉國樑、施信民、陳俐甫、何宗勳、潘威佑、張宏林

這篇文章 【新聞稿】環保團體訴求書 三黨總統候選人僅侯友宜陣營未回應!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首次政黨政見發表會 假平等、真歧視—一級貧黨聯合記者會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8 - 18:33

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灣基進、台灣綠黨

中選會將於2024/1/8下午6時舉行中華民國首次政黨電視政見發表會,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下略稱「小歐盟」)、台灣基進、台灣綠黨肯定中選會新增此項制度,並呼籲政府應更積極規劃多元的公費宣傳管道,將選舉導回政策討論、扭轉有錢有權才能選上的金權文化。

然而,政黨政見發表會的時間是依政黨推派的不分區人數而定,時間最長的是推派34名不分區的國民黨、民進黨、民眾黨,有15分鐘;最短的只有4分鐘。此外,1/8開始在電視頻道播出的政黨宣傳影片,也是同樣的時間分配邏輯,最短的40秒,最長的11分多鐘,大小黨之間有超過十分鐘的懸殊落差。

立委選舉是單一選區兩票制,一票選人、一票選黨,政黨政見發表會闡述的是政黨的理念,但在時間上卻是以不分區人數作為分配依據,邏輯嚴重錯亂。今晚的政黨政見發表會,我們將見證中選會赤裸展現「政黨貧富不均分配也不均」、「假公平真歧視」。

台灣基進、台灣綠黨、小歐盟選在首次政見發表會當日上午,在中選會門口舉辦聯合記者會,對此制度表達抗議,也同時跟國民黨、民進黨喊話,目前的選舉制度是由兩大黨制訂的,裡面充滿了阻礙小黨發展的不平等法規,造成小黨長不大,大黨變惡霸的政治生態,要求包括民眾黨等三大政黨,承諾選後會積極推動公費選舉、研擬保證金替代辦法、各項補助款與保證金退回門檻下修。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表示,雖然資本主義促進了民主制度,但民主機制不能被私人資本過度介入。為了修正金錢決定民主的弊端,先進國家對於選舉的公共化有諸多措施,用制度救濟「自由競爭」所造成的歧視,保障弱勢的多元存在,核心精神就是盡可能保障參選權的平等。

台灣的選制仍然像弱肉強食的野蠻叢林。區域立委選舉淪為資本盛宴,以政黨為主體的不分區立委選舉,在公共資源的分配上,竟然是與提名人數成正比,台灣的選制不只對基層個別參選人是高牆,對小黨也是高牆。

民主要多元,扼殺小黨的民主,就是扼殺了多元的民意。我要問:「是誰在扼殺小黨?誰不樂見小黨林立?」不分區立委分配席次為何不是2.9%政黨票獲得一席?而是以5%作為小黨的生存門檻?如果放任現行選制扼殺弱勢與多元參政,以票票不等值壓縮小黨生存空間,我們如何期待在這種選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會在各種社會議題扶助弱勢、保障多元?

台灣綠黨秘書長王彥涵認為,所有政黨不會因規模大小而有登記上的差異,那麼政見發表也不應有時間長短的不同。這樣制度上的不公正不僅剝奪了小黨的權益,也助長了政治壟斷和民主失控的現象。她更進一步分析中選會時間分配邏輯錯亂可能的原因:

第一個是把區域立委跟不分區混為一談,認為「通通以候選人人數作為競選資源分配的參考依據最公平」!但基於「票票等值」原則,每個政黨在選票上是同等並列的,應擁有相同的被選舉地位,在宣傳影片、政見發表、不分區立委登記費等競選方法上,都應獲得平等的參政資源;不該以「不分區立委個人」為單位,而應以「政黨」為單位。

第二個是中選會有意為大黨維護既有利益,導致資本較多的政黨取得更多的曝光和發言權,進一步擴大政黨之間的不平等。根據聯合國人權委員提出的「參政有效性」原則,政黨票的存在是為了考慮少數政黨、代表專業議題、人權或社會價值,參政應該不分大小,以確保弱勢政黨有機會實質參與政治。

小歐盟平等參政權小組召集人黃婷婷指出,這樣時間分配不均的政黨政見發表會,會因為時間的長短,影響到能講的內容完整度,反而會加深民眾認為大黨準備充分,小黨對國家規劃經驗不足、相對片段的印象,制度本身就造成了不平等。

此外,小黨在政黨發展上,還會遇到捐款抵稅的問題,未能拿到1%政黨票的政黨,捐款者的捐款是無法抵稅的,這樣塊塊不等值的現象,會影響民眾捐款的意願,對於小黨的生存,無疑是雪上加霜。

黃婷婷也提到,選制不公不只在中選會,在立法院的修法也是層層阻礙,去年行政院送進立法院的選罷法修法,其中一條是降低選舉保證金退回門檻,在內政委員會裡很快的被否決。她直問當天審查的國民黨陳玉珍、鄭天財委員,民進黨的張宏陸、王美惠委員:「請問下修選舉保證金退還門檻是哪裡不行?」也向他們喊話:「你們已經比一般民眾擁有更多的資源,你們到底是在害怕什麼?不要繼續躲在制度的保護傘後面,提昇自己的專業與自信吧?!」

記者會後,中選會派代表接下由三個政黨代表所遞交的陳情書,要求中選會應不分政黨大小,均等分配政黨宣傳影片及政黨政見發表會的時間,以維持政黨間公平競爭。

時間:2024年1月8日週一上午9:30
地點:台北市中正區徐州路5號(中選會一樓)
發起單位: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共同主辦: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台灣基進、台灣綠黨
主持人: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秘書長 何語蓉
出席者:
王興煥 台灣基進黨主席
王彥涵 台灣綠黨秘書長
黃婷婷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平等參政權召集人

這篇文章 【新聞稿】首次政黨政見發表會 假平等、真歧視—一級貧黨聯合記者會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三班護病比共識會議聯合聲明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 2024, January 5 - 21:38

文/臺灣護理產業工會

三班護病比早該入法,護理界已有共識,豈能放任醫院管理階層杯葛與拖延!
政府理應站穩堅定立場支持護理人,還給我們合理適當的三班護病比。
#護理團體共識不會退讓
#衛福部應站穩堅定立場

去年(2023)十月陸續召開三場次分層級醫院的護病比共識會議,工會方由本會、臺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及臺灣醫療工會聯合會代表出席,亦有全聯會及學會代表參與,孰料在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層級的共識會議上,醫院代表卻以離席、不參加等方式,想要藉此杯葛會議決議。當時,本會理事長在會中已發言表達,#絕對不可以因為沒有醫院代表出席而讓會議的共識作廢,畢竟不來參加會議表達意見就該視為放棄且同意與會者的決定。

但相信大家有看到年底的新聞,衛福部長薛瑞元親口證實三班護病比試行延後上路,因為「護理團體與醫院代表沒有共識」。原來醫院代表的不出席、不參與、不討論,可以讓工會先前召開的會議都沒有意義,如此 #惡意杯葛 的行為卻要全體護理人買單、繼續承受高護病比的風險,#合理嗎?

為了這些拒絕出席會議的大爺們,衛福部在下周二(1/9)又要再次召開共識會議,但到底憑什麼不遵照會議共識執行!

我們要提出以下兩點聲明:

一、醫院代表拒絕討論就該 #承擔後果,#護理團體已達共識不會退讓。
醫學中心三班護病比分階段推動,今年開始目標 1 比 6、9、11,2026 年入法為 1 比 5、8、10。區域醫院三班護病比分階段推動,今年開始目標 1 比 7、11、13,2026年入法為 1 比 6、10、12。以上兩層級醫院依此共識執行;僅地區醫院層級會議醫院代表有參與,目前三班護病比尚未達成共識,護理團體 1 比 9、11、13,但醫院及醫師代表表示 1 比 13、15、17,需再重新協商取得共識。

二、衛福部 #不該讓醫院隨意翻盤 前揭共識,#堅定立場支持護理人權益。
三班護病比入法為全體護理人的期待,且也獲得跨黨派的立法委員包含陳靜敏、洪申翰、賴惠員、邱臣遠支持,護理執業率僅有約 60%,若能改善護病比將有助於吸引離職護理師回流,增加執業的比率,也能有效降低護理人員的工作負荷,提升照護品質。衛福部不應該有所退讓,踩穩堅定立場支持三班護病比入法進程。

邀請全臺護理人協助分享,讓我們的聲明能被更多人看見。#三班護病比關乎醫療安全,並 #非買菜的討價還價,#工會絕不妥協。要讓醫院知道護理師的意見是不容隨意忽視的,更讓政府知道應該要投注更多心力來投資護理人員,未來才能有不崩壞的護理環境,也才能維持醫療品質。

這篇文章 【聲明】三班護病比共識會議聯合聲明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RSS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