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變能源不再是夢想 談資源回收如何深入瑞典民眾的生活

對很多台灣人來說,資源回收及垃圾分類是資源回收場的責任

每個台灣人日常生活中製造出生每日約1.1公斤的生活垃圾量,截至2012年,台灣共有24座垃圾焚化廠進行垃圾焚化的工作,這些垃圾焚化爐每天必需處理24,650噸的垃圾。當我們一袋一袋地把垃圾隨手丟進垃圾桶時,多少人會料想到,對遠在地球另一端的瑞典人來說,垃圾不單單只是一個需要掩埋或焚化的問題,而是賺錢的機會。

瑞典的資源回收及能源政策
根據統計,台灣約有48%左右的垃圾得到了循環利用,但在瑞典,幾近所有垃圾都被回收,其中36%被再利用,即塑膠瓶回到塑膠廠,玻璃瓶回到玻璃廠、14%做成堆肥、49%的垃圾送到焚燒場進行焚燒轉作能源,也就是高達99%的垃圾都被轉化成資源或能源。

瑞典在垃圾回收政策上一直走在世界先端,他們的目標是在2050年徹底停止使用石化類能源。因此除了找到替代能源外別無他法,除了生物燃料,垃圾成了他們重視的另一種資源。在瑞典資源回收執行最好的城市-林雪平 (Linköpings),其垃圾焚燒場就住宅區不遠處,垃圾焚燒後的熱能可以發電,可以供應市區暖氣,還可以作為肥料和建築材料。這些燃燒產生的熱能足以供應81萬個家庭冬天的熱水,產生的電力可以供給25萬個家庭使用,由於他們興建的是封閉式的垃圾焚燒廠,周圍沒有任何氣味,遠遠看過去,僅有潔淨上升的白煙告訴你它內部燃燒著不僅瑞典,甚至來自其他國家運送過來的垃圾。

因為資源回收政策太成功,瑞典竟然面臨自家垃圾不夠用的情況,近年來開始從國外進口垃圾,每年的進口量約為80萬噸,瑞典政府不僅不需要花錢購買這些垃圾,還可受惠於因垃圾焚燒而產生的能源,可以算的上是施及他人,惠澤自身的良好典範。

政府的保障和居民支持
在你的住家附近蓋垃圾焚燒場,相信很多人會問,燃燒垃圾後會不會產生的戴奧辛等有毒物質?製造出的空氣污染怎麼辦?瑞典政府召開無數次的說明會,讓各個社區的居民了解到,林雪平市這套價值一億歐元的垃圾焚化設備,可以讓垃圾在 850度的高溫下,燃燒時間高於兩秒鐘以上,根據歐洲的環境標準,此時大部分的戴奧辛已經被消滅,剩下的一點在後續的處理清潔、水冷卻等過程中被淨化,因此排放到大氣中的是經過充分燃燒的煙氣,所含有的有害物質及空氣污染對環境及人體健康影響微乎其微。

垃圾分類深入生活
在瑞典,進行資源回收和垃圾分類可是一件馬虎不得的大事,因為焚化廠對可燃與非可燃性的垃圾有嚴格的分類要求。以一個瑞典家庭為例、光是回收紙類就區分為報紙、雜誌、牛奶盒、比薩盒等,沾有油血和膠水的食品包裝、信封等則不能放在紙類回收,必須放在可燃的家庭垃圾裡。另外塑膠瓶和其他硬塑膠製品要單放,金屬製品要單放,玻璃瓶要區分有顏色和沒有顏色的。

以上種種的限制和規定,在外人眼裡可能苦不堪言及擾民,但對瑞典人民,垃圾分類是他們從小就培養出的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是一筆小小的省錢招數,像是飲料的保特瓶或玻璃瓶,在購買時已包含了瓶子本身的標價,回收時把瓶子放進超市的回收機器裡,就可以計算出金額並直接抵扣在該超市的消費。

林雪平市社區內的周遭都有資源回收小屋,可應付日常生活的垃圾丟棄需求,但當有廢家俱電器或廢燈管的垃圾時,則必需送到較大型的資源回收站丟棄了。走進露天的資源回收站,不僅沒有難聞的惡臭,整潔的路面上樹立著林林總總的站牌告訴你那種垃圾應該集中在那一處,如果不小心丟錯的話,可是會有警察來開罰單的呢!

垃圾變能源,不但可解決垃圾的污染問題,也提供另一種再生能源的材料,筆者於2012年透過瑞典為期半個月的職業參訪,看見瑞典政府如何提出的亮眼的垃圾回收政策、興建公共設施,教育民眾積極參與社區事務,最終才促成了瑞典國家在垃圾問題上結構性的改變。台灣人從小在學校一直在強調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可惜總是只做到表面工夫,而不願意再多盡一點心力。看著瑞典人在生活中身體力行資源回收當樂趣時,心中不禁感慨,如台灣人在盡地球公民的責任義務同時,電費能少一點或買東西可以便宜一點,那該有多好!

文/張從怡 (低碳建築聯盟執行長)
http://lowestc.blogspot.tw/2013/10/blog-post_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