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保護協會

RSS feed
已更新: 2 分鐘 32 秒 前

【新聞稿】防油紙包材PFAS驗出率超高,吃喝抹穿都可能暴露於PFAS!環團呼籲全面列管PFAS並禁用於非必要用途

2024, January 24 - 12:55

發稿日期:113年01月24日

  受到廣泛使用、號稱「永久化學品」的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質)對環境生態及人類健康威脅日益劇烈,引起全球高度關注。為此,全球性環保組織「國際污染物消除網絡」(IPEN)在2022年啟動一項針對食品包材PFAS含量的跨國調查計畫,看守台灣協會也參與其中,並於今日(1/24)聯合也高度關注此議題的何美鄉醫師與荒野保護協會、野薑花公民協會召開記者會,說明該計畫調查結果,訴請政府最遲於2025年將PFAS全面列管為毒性化學物質,並禁止使用於食品包材、化妝品、紡織品、消防泡沫等非必要用途。

  IPEN 調查計畫總共檢測17個國家、119個食品包材(包括包裝/容器)的樣本,有64個品項驗出PFAS,測出率高達54%。台灣採樣的包材中有8個品項受驗,7個品項檢測出PFAS,突顯含PFAS的食品包材使用氾濫、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什麼是PFAS?

  看守台灣協會研究員林奕均說明,PFAS(全氟/多氟烷基物質)是成員超過12000種的含氟化學物質大家族,從上世紀起就被廣泛用在各種消費性產品,例如食品包材(裝薯條等油炸物的紙袋與紙盒)、紡織品、化妝品、醫療用品、消防泡沫,還有電子及半導體製程、甚至塑膠製程等工業用途。

  PFAS被稱為「永久化學品」,因為多數的PFAS在自然環境中非常難以分解,幾乎是永生不滅,也因為這個特性,讓PFAS得以在環境和生物體中持續累積;同時大多數PFAS具有一端親水、另一端防水又防油的界面活性特性,因此可隨著水到處跑,進入生物體,干擾荷爾蒙等生理作用,對於我們的水源、土壤、食物和人類健康帶來嚴重污染威脅。尤其PFAS毒性不低,很容易在生物體中累積到足以影響健康、導致生理功能失調甚至引發癌症的程度。

IPEN的跨國調查計畫,發現了什麼?

  IPEN聯合17個國家的環保團體,收集五大類食品包材的樣本,包括防油紙袋、包裝油膩食物的硬紙紙盒、微波爆米花的內裝紙袋、植纖餐盒、不是包裝油膩食物的再生紙包材2,樣本來源以國際或國內知名、產品供應流通量大的連鎖品牌為主。最後總共有119個品項送到實驗室檢測,結果有64個品項(超過半數)驗出PFAS。

  在驗到PFAS的64項食品包材中:

❶ 植纖餐盒測出的PFAS濃度最高,總可萃取有機氟(TEOF)含量平均達6,619ppm(歐盟草案標準50ppm的132倍),最高達27,551ppm。
❷ 微波爆米花的內裝紙袋最有可能測出含有PFAS,28項微波爆米花的紙袋有24項測得PFAS;且有20項超出歐盟草案標準。
❸ 民眾最常接觸的防油紙袋有35項受驗,有43%(15項)測出含PAFS,且有10項超出歐盟草案標準。
❹ 所有測出PFAS的結果中,只有2%是「可以測得是哪一種PFAS」,換言之有高達98%是「知道有PFAS,但是不知道是哪幾種」。
❺ 再生紙包材有12個品項受驗,有4項測出含有PFAS,台灣受驗的2個蛋盒中也有一個測得PFAS。蛋盒其實不需要刻意添加PFAS,卻測到了PFAS,說明PFAS會經由廢紙包材的回收、再製成再生紙及其製品的過程,不停地污染資源循環。

▴ 報告重點摘要

  這份報告也凸顯了國家或是區域性的禁限制政策是有影響力的。舉例來說,丹麥早前禁止了在食品包材上塗佈PFAS,所以同樣是麥當勞的漢堡包裝紙,從丹麥收集的樣本上測不出有刻意塗佈PFAS的濃度,然而在其它國家卻測出較高濃度的PFAS。另外麥當勞的薯條包裝袋也是,在5個國家所測得的PFAS濃度有極大的差異。

台灣的採樣與檢測結果

▴ 台灣受檢項目8項,其中有7項驗出PFAS

  至於看守台灣採樣送至IPEN的品項有17個,最後有8個品項受驗,7個品項測出含有PFAS,5件的TEOF超出用來判斷是否刻意添加PFAS的丹麥標準(20ppm),6件超出較丹麥標準寬鬆的歐盟草案標準(50ppm);PFAS測出率及超標情形都較本國際調查計畫檢測平均結果還嚴重。茲依計畫包材五大分類說明檢測結果如下:

❶ 防油紙袋:摩斯漢堡的紅豆派紙袋、Subway的餅乾紙袋、頂呱呱的薯條紙袋,以上三件都有測出PFAS,且前兩件TOF超出歐盟草案標準。
❷ 硬紙紙盒:從缺。
❸ 微波爆米花的內裝紙袋:7-11賣的Jolly Time微波爆米花、好市多賣的kirkland微波爆米花,以上兩件都有測出PFAS,全超出丹麥TOF標準(20ppm),有一件超出較寬鬆的歐盟TOF標準。
❹ 植纖餐盒:某容器生產商的餐盒,測出PFAS,含量為歐盟草案標準的57倍。
❺ 再生紙包材:由於台灣法規規定與食品直接接觸的食品包材不能使用再生紙,因此這類唯一能收集到的只有不與食品直接接觸的蛋盒,其中有兩個品項有進行檢測,全聯賣的「勤億是好機能蛋」的蛋盒有測出PFAS;主婦聯盟的快樂主婦雞蛋的蛋盒則沒有。

  測出PFAS的7個品項的終端食品業者,看守台灣協會都有寄發公文和Email通知,並請其回應,承諾以後所有產品及其包材不會再含任何PFAS。然而只有一家食品業者有承諾,並協助我們追查上游的容器製造商;另外好市多有回覆詢問PFAS的實驗室檢測方法,此後即無下文;其它食品業者至今尚未做出回應,也毫無任何公開承諾,令人遺憾。

  林奕均認為,目前尚不適宜立即究責今天被點名的這些食品業者,因為他們大多不是包裝/容器的生產商,對PFAS的危害與使用可能不清楚,而使用再生紙的蛋盒含PFAS更是因再生紙受到PFAS污染、而非生產商刻意塗佈;然今日這些商業規模大多十分龐大、食品供應量驚人的食品業者,既已知悉所使用包材含有PFAS,即應基於企業社會責任,拒用含PFAS包材。故再次呼籲這些業者儘速跟上麥當勞腳步,承諾「從2025年之後或者現在開始,所有販售供應的產品、以及產品的包裝材之中不會含任何PFAS類化學物質」3;而作為食品通路的7-11、好市多與全聯,則請制定「含有任何PFAS的產品不得上架販售」的規範,要求其供應鏈遵守,一起還給後世乾淨不受污染的環境。

健康一體 PFAS侵巢下無完卵

  提倡健康一體、因為對塑膠與毒性物質議題高度關注而參與看守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何美鄉醫師指出:PFAS自 1940 年代起就出現並已廣泛用於工業和各類民生物品,是種會干擾內分泌的環境荷爾蒙,至今已出現上萬種PFAS,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卻只有其中少數幾種泛用者有被研究。

  這少數幾種PFAS的流病研究顯示,其會產生多種健康影響,比如: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影響新陳代謝而提高膽固醇;另外也可能造成幼兒對某些疫苗的抗體反應降低,孕婦罹患妊娠高血壓和子癇前症,這些都可能提高人們在極凍天候下的猝死機率以及在新冠病毒侵襲下感染重症的機率。

  另外也會影響胎兒,胎兒暴露於母體中高濃度的PFAS,出生後體重較低,對某些疫苗的反應較差,男胎成年後精子數目減少活動力較差。PFAS其他影響包括導致肝指數異常、腎癌和睪丸癌,女性生殖能力降低。動物實驗亦顯示PFAS具有干擾甲狀腺、誘發肥胖及神經毒性而影響學習與記憶,在在佐證PFAS對健康的不良影響。

  來自全球各地的人體檢驗資料顯示,PFAS遍佈全球。美國全國營養調查(NHANES)的檢體中,99% 12歲及以上的體內都可檢測到一種或多種PFAS;德國人的檢體也是100%陽性。

  從21世紀初期開始,製造商開始自願逐步淘汰排放PFOA 和PFOS的產品及產能(以其他較短鏈的PFAS取代)。歐盟於2008年禁止使用PFOS,也於2020逐步淘汰PFOA。因此,一般人PFOA和PFOS的血清濃度平均值近年來有所下降,但其他PFAS的血清濃度,含PFNA,卻仍在上升,人類仍遠遠無法擺脫PFAS的健康威脅。

全球有識者與進步政體共識 全面列管PFAS並禁用於非必要用途

  接著荒野保護協會議題專員黃嘉瑩說明全球對PFAS的管制現況。她說,美國主要是各州率先於中央自行立法規範,例如加州從2023年開始,即禁止在所有會接觸食物的表面塗布PFAS,包括食品包裝袋、一次用餐具、吸管等,也禁止兒童用品添加PFAS。到2023年底美國將近有四分之一的州跟上加州腳步。科羅拉多州更進一步嚴格限制於2024年之後,不得販售任何刻意添加PFAS的產品;緬因州決定在2030年跟進。

  丹麥是歐洲國家中第一個非只針對特定PFAS物質,而是對PFAS家族全部成員下逐客令的國家,於2020年禁止任何會接觸食物的包材不得含有PFAS物質。至於歐盟,現正積極討論一項管制上萬種PFAS的提案,幾乎涵蓋了PFAS家族所有成員,號稱地表上最具野心的PFAS限制提案,最快可能在2025~2026年生效。這提案的出現顯示歐盟已將PFAS污染視為非常嚴重的環境危機,並承認要阻止PFAS污染,唯有全面管制PFAS家族所有成員。

  目前我國化學署依《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授權列管了包含PFOA等4+1種PFAS物質,去年新增列管PFHxS。這5種PFAS全都屬於對環境污染危害最嚴重的「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雖被列管但並未禁用。其中多國早就禁用的PFOA還存在半導體製程、勞工用紡織品和車用內裝……等許可用途。台灣的既有化學物質清冊中,登錄的PFAS有800多種,其中年製造或輸入量達100公斤以上、需進行第一階段登錄者有71種。相較列管中的5種,有更多未列管的PFAS物質完全不受限制,在台灣市面上和環境中流通。雖然我們不吝於肯定政府已開始重視PFAS威脅,開始跨部會研商對策,但我們更憂懼政府如果仍像以往拖著笨重腳步,可能會讓我們未來淹沒於PFAS洪流中。

  ⽬前有受到關注的少數PFAS物質,如PFOA與PFOS,已被證明與許多疾病引發的⾵險有關。⽽光是研究並確認這兩種PFAS物質的健康⾵險關聯性,就⾄少得花上數年時間;⽽PFAS家族成員超過⼀萬兩千多種,就算只研究其中已登錄商業⽤途的4700多種物質對健康的⾵險,等到全部研究完,環境早就被PFAS徹底污染!必須及早全⾯列管PFAS,否則PFAS對生物圈的危害將來不及挽救。

▴ PFAS對生物圈的影響

  野薑花公民協會理事長陳雪梨補充:由於PFAS家族成員太多,很難一一去研究其負面作用再一一禁限用,所以歐盟決定採取一個原則:就是如果是「非必要用途」(包括非關健康、安全與社會重大運作的用途,或已有替代品或替代技術的用途),就必須禁用。根據經濟部工業產銷存調查統計,各種紙袋一年內銷量大約6.4億個4,各種紙容器則一年約92億個5,雖無法得知這其中有多少是塗布PFAS的食品包材,但應該也是數以億計。這些塗布PFAS的食品包材,可能隨著廢紙回收,污染再生紙品與水體,進而影響地球上的生命;而目前市場上已有完全不含PFAS且無塑膠淋膜的防油紙盒與紙袋,符合前述「已有替代品」原則,比照歐盟立法精神,含PFAS食品包材就該禁用。

化身萬萬千 PFAS威脅不下氣候變遷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其去年初也曾在媽媽氣候行動聯盟協助下,將未寄送給IPEN、但經油滴試驗發現可能含有PFAS的19個樣本,交給一家私人實驗室檢測其有標準品可以比對的37種PFAS,結果雖有17個樣本能測得PFAS,但含量極微且種類相當有限;然從IPEN同時針對58種PFAS與總有機氟進行檢測並比對的結果顯示:有高達98%總有機氟含量是未知PFAS漏網之魚,顯示這19個樣本的檢測結果極可能並未涵蓋業者主要添加PFAS物種,畢竟台灣市面上流通的PFAS就有800多種,全球有上萬種,而且業界隨時可透過氟和有機物的不同排列組合,再變出更多種。如果漠視這些PFAS都具有共通的物理化學特性,都具有持久不易分解、能干擾生理作用的毒性表現且毒性不低的事實,而未能全部列管,讓業者可以不斷轉移陣地,如此PFAS物質將在不斷生產並釋出到環境中過程中,不斷累積濃縮放大,危害性不斷增強,地球生命也將隨之不斷弱化、病化,而走向滅亡。

  2022年時由斯德哥爾摩韌性中心號召的一群科學家,即鑑於四種PFAS在雨水中濃度已遠超過美國的飲用水終生健康建議值、丹麥飲用水限值、歐盟地表水的環境品質標準,且其由大氣沈降下來的情形已造成全球土壤普遍受到污染並超出荷蘭提出的指引值等事實,判定光是這四種PFAS的污染,就已嚴重撐破涵容化學污染的地球界線,何況還有許多PFAS不在政府與學界眼線下!

▴ 斯德哥爾摩韌性中心2023年更新的九大地球界線被人類社會撐破的情形。
其中PFAS與塑膠等新興物質超出地球安全界線的程度,還高於氣候變遷。

  地球生命面臨PFAS與塑膠等「新興物質」(Novel Entity)的威脅,實不下於氣候變遷,非危言聳聽!PFAS會隨著水與大氣到處跑,早已遍佈全球,出現在南北極等渺無人煙的地方、全球各地的雨水中;國內飲用水也無法倖免。如今IPEN報告更進一步證實業界說法:國內號稱防油防水的食品包材使用PFAS情形相當嚴重。

  這表示我們喝的每一口水,還有吃的東西,都有暴露於PFAS的高度風險。況且,根據台大教授陳保中研究團隊2011年研究論文,其長期追蹤400多名孩童的臍帶血,有高達98.9%驗出PFOS,81.9%驗到PFOA,表示新世代未出母體即開始承受PFAS攻擊。

政府應儘速出手 全面阻止PFAS污染危害

  看守台灣日前聯合其他團體共同發起連署,訴求政府加快腳步、採取行動阻止PFAS污染危害。與會人士也再次呼應連署主張,籲政府應基於預警原則,應以環境生態健康與未來世代為念,儘速將所有PFAS全面公告列管為毒性化學物質,並禁用於食品包材、化妝品、紡織品、消防泡沫等非必要用途;在食品包材方面,衛福部應同步修訂《食品器具容器包裝安全衛生標準》,比照丹麥制定總有機氟含量限值,以免有不明PFAS成為漏網之魚,繼續危害社會。以上考慮行政作業所需時間,希望最遲不應晚於2025年。

 

\✱ 邀請大家一同來連署 → 連署連結

————————————————————————  

附註:
1. 關於PFAS的詳細資訊可參考看守台灣網站
2. 再生紙包材這一類收集的目的,是了解在沒有必要刻意添加PFAS的情形下,再生紙包材受到PFAS污染的程度。
3. 麥當勞在此跨國調查計畫進行前已公開做此聲明。
4. 其統計範圍涵蓋食品用袋、手提紙袋、水泥紙袋、水果套袋等各種紙袋。
5. 其統計範圍涵蓋紙盒、紙杯、紙盤、速食餐盒、利樂包、紙棧板等各種紙容器。

 

【看不見的雨林】系列講座抽獎活動-中獎名單

2024, January 15 - 17:48

荒野台北・十二月【看不見的雨林】系列講座抽獎活動-中獎名單

恭喜以下得獎者抽中《東馬婆羅洲熱帶雨林:崩落的野生物天堂》

姓名/手機後3碼:
陳○旻 606
張○蘭 601
陳○君 662

請將您的寄送地址、郵遞區號、姓名、電話,傳送至black.saveborneo@gmail.com 以便核對個人資訊及寄送獎品,謝謝您!

領角鴞探巢記

2024, January 10 - 11:05
我們正在做的事:  山林河川

圖、文/謝忠良〈人工巢箱監測計畫志工,自然名:土撥鼠〉

2024.01.10

  由台南分會辦理的2023人工巢箱監測計畫,期望透過巢箱安裝達到棲地補償作用。同時增加動物的數量及棲地的多樣性,並進行監測,依照繁殖季與非繁殖季的監測頻率,獲得物種在棲地利用的季節與頻度,並且在該計畫結束後仍能持續監測物種的使用與否。最近,領角鴞「角角」與「領領」入住志工製作的人工巢箱啦!大家一起來看他們的看房故事吧!

  有一天,公領角鴞——角角發現樹上長出一個怪箱子,這個怪箱子裡面還有個樹洞?

  他說:「嗯!改天找老婆領領來看看。」

  角角:「領領,妳可以來看看這個樹洞適不適合當作產房,我在上面幫妳把風。如果有喜歡,我來問問土撥鼠多少錢要賣? 」

  土撥鼠:「不用錢,這是荒野保護協會運用公益勸募捐款,由一群熱心的荒野志工蓋的。 」領領:「真的嗎?那我要進去坐看看。勿!勿!勿!(領角鴞的叫聲),我好喜歡!」

 

附加檔案大小 領角鴞探巢記pdf1.12 MB

監測人工巢箱相遇大赤鼯鼠

2024, January 10 - 11:04
我們正在做的事:  棲地工作

圖、文/張景惠〈人工巢箱監測計畫志工,自然名:樹鵲〉

2024.01.10

  驚鴻一瞥,看見大赤鼯鼠從人工巢箱的洞口跳出來。牠跳到桃花心木的低處,緊接著快速繞到人類視線看不見的樹後方,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爬到桃花心木的高處後,再次使用天賦展開皮膜,在桃花心木林中滑翔到20公尺遠的樹低處,直到牠感覺遠離危險。我欣喜若狂,好希望自己也有翅膀,在樹林裡跟著飛躍追尋,直到不見鼯鼠的蹤跡,那一幕的深刻場景銘印在我腦海裡揮之不去。

  彷彿我內心的小孩在森林遇見了精靈一般,既難忘又雀躍不已。所以,每次監測巢箱時,我都充滿期待。哪怕過程中,可能會行走在墳墓上,開心仍然超越了恐懼;哪怕有兇狠無比的吸血蚊子,干擾我的情緒。我依然對每次的監測都充滿熱情,滿心期待,只為了那短暫相遇的時光。

  事後回想起來,其實當我們走進巢箱時,大赤鼯鼠是有本能的發出嘶吼聲音,彷彿警告我們不要過來,這裡有生物存在著。

  生命中再度與大赤鼯鼠相遇,竟然得以跟大赤鼯鼠互動。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決定先敲門,想說牠應該可以再度展膜滑翔,我又可以欣賞那飛翔的身影。沒想到,這次大赤鼯鼠並沒有先發出警戒,一打開巢箱蓋,準備拍照紀錄時,才發出嘶吼、抓人的警示聲,讓我的內心充滿恐懼,害怕被抓傷。儘管內心充斥自我批評與偏見:「我是在干擾巢箱生物生活嗎?」我仍然堅持要拍照紀錄。而大赤鼯鼠堅持著,這是牠的地盤,牠的家。牠彷彿在說:「我大喇喇的躺在家中休息,卻被看成孕婦,還好照片證明我有雄性生殖器。不過,你犯了私闖鼠宅,侵犯隱私權的錯!」

  生命中第三次遇見大赤鼯鼠,給了我監測人工巢箱最好的禮物,是遇見大赤鼯鼠寶寶,我內心澎湃激昂,好想把這份禮物分享給這個世界,讓人看見巢箱內的美好新生命。希望這份美好,得以延續。

附加檔案大小 監測人工巢箱相遇大赤鼯鼠.pdf1.39 MB

荒野一號地探查記

2024, January 10 - 11:02
我們正在做的事:  山林河川

圖、文/顏逸軒〈台中分會推廣講師〉

2024.01.10
 

從人間神明的殿堂出發,
蜻蜓靜止,清清淡淡的顏色,
不是褪色,是還未染色。
那抹淡雅有點純真,
脆弱得讓人捨不得觸碰。

步入山神的領地,
吐納潮濕的空氣,
不遠處,綠色的淺盤托著微笑的樹蛙。
惺忪的睡眼懵懂地看著,
面對鏡頭他憨傻地笑,
孩子的驚呼,與大人的讚嘆,
因牠而起,卻似與牠無關。
 

山裡下起了雨,
越趨狹窄的山徑,
眼前只剩需要專注攀爬的陡坡。
「再一點點,就快到了。」
帶頭的夥伴就像所有登山時會遇到的詐欺犯,
謊言只為了讓你順利到達目的地——「荒野一號地」。
看到這塊矗立的牌子似乎就心滿意足。
知道它在這,與自然共好,
那就夠了。

陡下,
有時顫顫巍巍,
滑動、煞車,蹲低身子卑微前行;
有時手腳並用,摸著山壁,
腳尖探尋著每個看似穩固的點。
我們前進得緩慢,
還老是有些什麼拖累我們的腳步,
一截長滿橘色蕈類的小樹枝,
或是煙嵐四起的美麗山頭。

接著,我們來到了菊花木環繞的小徑,
第一次看到菊花木開花,
秀氣的花襯著嫩紅的葉,
不禁納悶,怎會有一種植物每個部位、每個姿態都那麼可愛?
來到最後一段路,
是潺潺的小溪。
小溪細細碎碎地唱著歌,
在一片綠蔭中,

循著歌聲、沿著溪水而下就回到人間。
腿痠了,身體濕了,但身心舒暢。
沒有什麼比大自然更能撫慰疲憊的身心,
只要自然還在,就還有力氣前進吧!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一號地探查記pdf1.17 MB

荒野28,彼此相伴走更遠

2024, January 10 - 11:01
我們正在做的事:  其他

文/林芳如(宜蘭分會親子團,自然名:樹懶)
圖/年會採編

2024.01.10

  荒野28週年來到了,默默的挑了工作後,我又因為好奇而加入表演節目中。心裡想著;「反正就順便嘛!難得去一趟清水湖,就乾脆留到晚上吧!那既然都留到晚上了,就順便加入活動表演吧!」

  加入親子團一年多一點點,一直用一種以工換工(你幫我顧小孩,我也幫你顧小孩)的心態在參加活動。而對志工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穿著背心,在醫院服務台的志工,或廟裡有活動時,在廚房狂切菜的阿婆。這次以活動參與者間旁觀者的角度參與後發現,原來我做的事情就是一種志工服務呀!

  在年會當天,因為認識的人不多,多半是觀察著來來去去的大家。偶爾遇上親子團的夥伴聊個幾句後,又因為各自肩負的工作而結束話題。活動沒有明確的段落,但大夥總是知道每個段落銜接的時候要去哪裡,時間一到,就有廣播宣傳各教室正在舉辦的活動。

  用餐時間一到就看到夥伴推出一道道如山高的餐點。而不論何時去廁所,總看到夥伴在清理廁所的垃圾桶。其他夥伴們,不管是扛著相機瞬移到各場地拍照,或是在器材室清點物品一下又穿梭到各教室忙碌,整個活動穿插著許多工作夥伴來回的身影。

  許多令人驚艷的細節,相信除了有討論過的東西以外,就是由參與的志工、專職們共同付出成就了最美好的時刻

  有些改變很細微,可是一旦開始了,就會一直不斷的持續下去。很榮幸跟著這一群不管認識或不認識的夥伴,成為走在荒野路上的好旅伴。

 

附加檔案大小 荒野28,彼此相伴走更遠pdf1.21 MB

從生活出發的川廢快篩

2024, January 10 - 11:01

文/黃婕茹〈企劃部專員,自然名:黃喉貂〉
圖/陳德諠〈企劃部專員,自然名:灰喜鵲〉

2024.01.10

  荒野從2020年開始了河川廢棄物快篩調查計畫,為了減少流入海中的垃圾量,透過人力調查臺灣多條河川廢棄物的位置、數量、種類,並藉由數據的分析,找出垃圾熱點,希望能作為公部門優化河川治理及資源配置的參考。

  2023年,川廢計畫也前進高雄,完成了第一次的後勁溪川廢快篩調查。高雄的河川廢棄物調查流域範圍包含後勁溪、獅龍溪、典寶溪以及近援中港濕地西側出海口的兩側海岸。所以在12月中旬,我們前進到了典寶溪,來實地了解志工們是如何進行川廢快篩。

  騎著Youbike抵達典寶溪,富邦人壽、高雄科技大學、荒野的夥伴也都陸續抵達。在暖陽下,夥伴們群聚討論川廢快篩的執行,也讓我們這些新夥伴對川廢有了初步的認識。

  富邦的夥伴們是我第一次接觸的「企業志工」。他們風趣健談,分享了從對環保沒有概念,到實際參與川廢快篩後,在生活中的改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所舉的案例:

  「以前不知道菸蒂丟水溝裡面會流到河川、海洋,以為這樣就算沒有亂丟了。現在都會抽完收到口袋裡。」

  「以前喝飲料都直接拿一堆吸管,現在我是公司裡的糾察隊。看到別人訂飲料都會檢查他們有沒有自備環保吸管,他們怕被我抓到,現在公司大家都自備環保吸管了。」

  「以前有些垃圾在開車騎車時飛走,都覺得沒關係。現在自己實際參與川廢調查,統計這麼多垃圾,再也不想讓垃圾不小心掉到環境裡了。」

  除了富邦的夥伴分享以上參與行動對生活的影響外,其他志工也陸續分享。荒野的夥伴闡述了在紀錄上的困難,因志工號召不易,河段許多地方也難以抵達。因此在執行上有許多需克服的地方;也分享了川廢種類在不同地區,也會根據該地區的產業有所影響。讓我們長了不少知識;而高科大的學生則分享他們執行時的流浪犬問題,許多犬隻會在調查河段遊蕩,甚至追逐,造成紀錄的困難。期望這些執行計畫時發現的環境問題,將來也能有所改變。

  在分享結束後,我們用肉眼調查河川的廢棄物,同時記錄估算的垃圾量、 廢棄物種類、 體積,並用照片將現場狀況記錄下來。結束後,大家沐浴在典寶溪畔的金黃夕陽踏上歸途。夕陽下,還有一份對川廢計畫投入的堅定與期望。

 

附加檔案大小 從生活出發的川廢快篩.pdf1.51 MB

跨足國際的環境行動論壇

2024, January 10 - 07: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志工培訓

文/柯典一〈國際事務委員會召集人,自然名:浮游生物〉
圖/蔡美鳳〈環境行動論壇專案,自然名:含羞草〉

2024.01.10

  環境行動論壇最初是九年前,在宜蘭武荖坑的親子團大露營時所舉辦。任何環境行動並非坐而言可以達成,而必須起而行,唯有行動,才有改變。我們有所體悟,所以由親子團的奔鹿與翔鷹(國中與高中生團隊)自組團隊,發掘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執行後修正、再執行、進而做出結果,並發表過程與結論。透過這樣的訓練,所有參與者必須找指導老師,學著去進行分析、溝通、分工、合作、整合,等一系列工作,並在最後,上台面對同組其他小隊,發表行動方案的執行過程與結果,而不是發表一個仍在想像中的計畫,現場有三位評審提問以釐清計畫內容並評比,並選出最優的三個方案。


▲ 2015年在宜蘭武荖坑露營區舉辦的行動論壇

  到第四屆,我們邀請宜蘭人文中小學曾赴國外參選的團隊來觀摩並以英文發表,帶給本論壇新的刺激。並於次年在原本的少年組與青少年組之外,再增設英語發表組,並加發助持金給前三名的隊伍。我們於荒野保護協會官網公開徵選訊息,期提高外界對本活動的支持與參與。次年,再增加成年人組以擴大參與度。基於本論壇的性質重於分享,在兩天一夜的活動中安排環節「小隊分享」,讓所有參與小隊設立攤位,由其他組的小隊輪流觀摩,透過分享使得各小隊獲得更多寶貴經驗。


▲ 跨區分想的小隊交流

  最開始的活動場域是親子團露營區,之後因為參加隊伍數過多,就先在北中南分三區辦理初選,各區的各組(少年/青少年/英語發表/成年人組)取前三名隊伍參加決選,初選制度使得本活動更臻完善。2017年起於雲林科技大學辦理,2019年再移師台中東海大學,2020年與2021年疫情嚴重期間,透過網路科技的軟體,在政府防疫指引規範內,仍堅持辦理初選與決選,並順利完成。2022年疫情趨緩,才再度回到美麗的東海大學。

  環境行動論壇提供個舞台讓所有參與者有機會上台在短時間內把一件複雜的方案說清楚,並接受評審提問,這對於孩子是一件及大的挑戰。所有願意為此論壇持續付出協助辦理的志工夥伴,也正是因為看到孩子們的改變,深覺此活動的意義可提升參與者的能力。 


▲ 英文組決選

  所以,除了報名參選隊伍之外,也可以報名各類志工,從中學習到很多學校教育之外的能力。我曾受邀給親子團翔鷹的家長們上課提到為什麼希望鼓勵孩子參加本論壇,當然,除了保護環境等的行動之外,我問家長們在職場上是有什麼樣能力的員工才會被看到?答案是具有在眾人面前把事情簡單表達清楚的能力,而這必須被訓練,也唯有站在眾人面前才能真正表現出來。表達能力對孩子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無論是在學校發表報告或在公司主持會議,行動論壇恰好提供此難得的學習機會,你只要肯去執行一個行動方案,就有機會在台上對同組參選者把方案闡述清楚。試想一下,在什麼場合才能有近百人聆聽你講話?就算表現不好,也沒關係,因為孩子的年輕本錢,允許他們持續吸取經驗且進步。此外,組織團隊、確定方案、討論方向、執行修正、分析總結、都是團隊合作的成果,過程中都有大量的學習機會。


▲ 發表者要接受評審的提問

  每屆活動辦理期間,主辦單位招募大量國高中生當初選與決選志工,除了事務性的工作如報名、計時、錄影、直播外,對於各類主持人則有更高的要求。例如: 決選主持人是一項責任重大,壓力大,學習量大,難得的成長機會,這非常適合能力不錯又想挑戰自我臨場反應的孩子,因為,你必須依各小隊計畫書內容撰寫講稿、往復修訂後、再背稿子、與搭配夥伴順稿、並公開模擬、以期完成主持工作。


▲ 決選主持人要依小隊計畫內容撰寫引言,掌控發表節奏

  除了親子團志工,我們也需要個其他群組志工投入。因為,你將看到孩子們在這過程中快速成長所帶來的喜悅,也結交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若電腦網路,廣播設備或攝影是你的專長,你,就一定是我們在找的夥伴。誠摯邀請大家報名參加行動論壇這特殊的舞台。

  最後,感謝歷屆行動論壇有非常多的志工與專職夥伴鼎力協助,才能順利辦成初選與決選。另外,東海大學學務處多年對本論壇的支持,提供好的場域,也在此致上感謝。

 

附加檔案大小 跨足國際的環境行動論壇pdf4.78 MB

兒教接軌美國地球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活動

2024, January 10 - 07: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圖、文/郭銘蘭〈台北分會兒童教育志工,自然名:銘月〉

2024.01.10

引進緣由

  荒野保護協會自成立以來即十分重視兒童自然教育,其中,兒童環境教育組(以下簡稱兒教)自2013年開始推動校園兒童環境教育,兒教夥伴除了持續不斷研發環境教案,也接軌國外發展已較為成熟的環境教育組織,尋求能滿足更多不同需求的優良環境教育課程,讓更多孩子了解大自然及環境教育議題。

  2016年,兒教召集人童瑞華(自然名:台北樹蛙)在中國參加自然教育論壇時,結識美國地球教育協會(The Institute for Earth Education,簡稱IEE)創辦人Steve Van Matre教授,發現兒教設計校園環境教育課程的理念非常貼近IEE於四十年前就開始推動的理念,之後她數度前往美國學習,並於2018年邀請IEE另一位課程設計者——Bruce教授來台為兒教夥伴舉辦工作坊,分享IEE的地球教育課程。


▲ 2018年邀請IEE另一位課程設計者Bruce Johnson教授
(美國亞歷桑納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所長)來台分享地球教育課程。

沉浸式體驗的地球教育營隊

  環境問題,終究是人類的問題,我們需要做些什麼? 或是改變些什麼? 越來越多人關注環境問題、注重自然教育,當人類的認知被喚醒,我們才能更健康、更快樂地生活在地球這個生命之舟。

  為了和解、恢復、重組與地球的關係,IEE針對不同年齡層的孩子,開發設計了一系列教育課程,採用沉浸式的體驗學習,以情境引導方式,傳遞生態系統知識,並納入改變習慣的具體任務與承諾。

  有感於IEE地球教育系列課程具系統完整性與成熟發展,且沉浸式體驗的教學效果比傳統教育模式更具啟發性,能讓孩子與生活環境產生連結,進而更願意改變生活方式並建立良好環境習慣,於是荒野保護協會著手引進合法授權教案,並在2021年成為IEE在台灣的合作夥伴,兒教也獲得IEE合法授權,引進地球教育系列活動中「地球守護者營隊(EarthKeepers, EK)」及「太陽船三號營隊(SunshipⅢ)」提供10-14歲年齡的青少年豐富而深入的體驗式環境教育活動。

  「地球守護者營隊(EarthKeepers, EK)」是針對10-12歲的孩子,讓孩子親身體驗環境的變化以及了解地球面臨的問題,並將營隊中所學習的知識和體驗,和他人分享,讓更多人理解並共同守護自然環境。

  營隊從一個神祕守護者的實驗室開始,透過營造魔法與神祕氛圍,讓參與者彷彿親身經歷一場神祕冒險,包括感受食物鏈與能量傳遞、跟著物質微粒一起旅行、尋找時光寶盒,找一個屬於自己的魔法之地獨處。



▲ 2022年舉辦地球守護者(EarthKeepers, EK)營隊

  營隊活動中,幫助學童更清楚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也深刻感受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及角色,進而做出行為的改變,營隊活動結束後,參與的學童後續也確實持續執行在營隊中對於環境的承諾及守護行為,並願意持續守護環境與分享給朋友同儕。

  不同於EK營隊是以四、五年級孩子為主,「太陽船三號營隊(Sunship III) 」是針對即將脫離孩提時期邁入成人階段的13-14歲的青少年。太陽船三號營隊課程與國內其他國中生環境教育課程完全不同,透過一連串觀念、感受、行動等活動設計,引導青少年在大自然氛圍中觀察感受理解自然,過程中提供他們思考、討論、思辨生態與人類的關係,有效建立青少年的科學探究和批判思考的能力,並佐以人文素養,期望提升參加者整體環境素養,以及儲備當下及未來守護地球的行動力。



▲ 2023年舉辦太陽船三號(SunshipⅢ)青少年營隊

 

艱辛的籌備過程

  然而在引進地球教育營隊教案之初,由於受到全球COVID_19疫情影響,讓籌備過程增添不少難度,但兒教夥伴不忘初衷,一步一腳印彼此攜手前進。



▲ 受到疫情影響,團隊透過線上及線下會議不斷調整教案細節。

  其中,太陽船三號(SunshipⅢ)更是由兒教志工們歷時一年多辛苦籌備,多次線上線下會議討論教具製作細節、活動帶領步驟,進行書籍及教案中文翻譯,並依據地球教育協會提供之書面規格,製作與設計出完整的270項大小型活動道具。連受邀來台進行營隊講師培訓的Sue Brown老師,都表示非常驚艷兒教夥伴製作教具的精細與準確度。


▲ 兒教志工製作SunshipⅢ的教具

  為了營造沉浸式的環境教育場域,兒教夥伴積極尋找擁有多間教室及戶外遼闊自然場域的營隊場地,目前已完成宜蘭清水湖環教中心基地建置,未來,我們也將在荒野南區,水雲自然中心建置第二個基地,開展地球教育營隊。

  此外,兒教也在今年特別邀請T.R.E.E(Teaching Responsible Earth Education)機構負責人Sue Brown來台帶領訓練課程,於二月底完成太陽船三號(SunshipⅢ)與地球守護者(EK)營隊師資培訓共2場,為未來荒野清水湖及水雲舉辦營隊儲備基本講師人力。


▲ 2023年2月完成太陽船三號(SunshipⅢ)師資培訓

  2023年暑假,台北兒教將於宜蘭清水湖舉辦兩梯三天兩夜的暑期社福兒童EK營隊。期望透過地球教育營隊活動,帶領更多孩子去學習如何與地球和諧相處,創造永續的地球生活模式。

未來展望

  兒教推動兒童校園環境教育課程已邁入十年,目前包含台北、宜蘭 花蓮、台東、台中及台南等分會,接受各地國小邀約進校上課,十年來,累計進班次數達2400場,服務約六萬名師生,由於學校申請進班需求每年呈現增加趨勢,因此我們也期待有更多夥伴加入,一起推動兒童環境教育。

  未來,我們也將以推動全民環境教育為使命,除了既有的兒童校園環境教育課程,結合地球教育營隊,帶領更多小學及國中階段的學生,學會與地球和諧相處的生活方式、更去關愛我們的地球,最終能帶領人類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附加檔案大小 兒教接軌美國地球教育中心環境教育活動.pdf4.25 MB

兒教,一場最美麗的相遇

2024, January 10 - 07: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圖、文/李冠儀〈台北分會兒童環境教育組志工,自然名:梅花鹿〉

2024.01.10

  走進陽光灑落的巷弄間,不遠處,嗅聞到熟悉的建築的氣息——學校,
  我邁開自信的步伐向前抵達:「您好,我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講師,今天要到四年三班講課」。兒教人進班的一天,就此展開。

  到校園裡撒下環境教育的種子,是我們完成培訓課程之後,最重要的事。我們帶著精心設計的教案而來,內容深入淺出,結合了案例與實作,常能引發孩子學習的熱忱與動機。例如,我們會使用一公升的水瓶來代表地球上所有的水,然後請同學倒出淡水的量,以及真正方便取用的量,親眼見到這樣巨大的對比,雖然讓人吃驚,卻更容易銘記水資源的稀缺。

  另有緊扣著主題的體驗活動,例如,食物鏈金字塔疊杯中,處於頂端的人類被移走,對生態系的影響微乎其微,但當下方任一角色被抽離,則全體系轟然崩壞,場面震懾人心,更有警醒的效果。


 引導孩子提出方案,解決日益嚴重的海洋污染問題

  與課綱相關的教案內容,也時有所見,例如減塑主題中的淨灘廢棄物排名,同學們甚至會翻閱課本,一起大聲朗誦,因為與所學課程有對應,他們便會全神貫注地聆聽,深怕錯過了可以擴充背景知識的機會,無形之中,更強化了我們要傳達的概念。

  當生活中有與課程中提到的類似經驗,或者行動的靈感。下課時,同學們也會爭相分享:

「老師,我們學校也有這種葉子,我等下去撿給妳看。」

「我們家都會帶環保餐具出門喔!」

「我以後會把水開的小小的,就可以節省很多水。」

  不知不覺中,我們與孩子連結,孩子也與自然環境連結了。設計精良的教案,需要透過清晰而生動的傳授,才能達到一定的影響力,事前的備課,便是我們著墨最深的部分。


實際體驗生態系建立的過程,以及建造的不易

  然而,每次的進班,就像一場就算有著完整計畫,卻也很難照著計畫走的旅行,再怎麼熟悉教案、再怎麼估量每一個段落的時間,到了班級現場,都還是在孩子此起彼落的發言和笑聲中「暈船」。

  初時,這樣的暈,足以斷開每張投影片之間的鏈條,急急抓回後,雖然主架構還在,但拉扯調整非常費勁,一節課下來,往往是大汗淋漓,感到困窘與不甘。積攢了無數次的見習、演練,及模擬情境的過程後,教學的內容與節奏逐漸取得平衡,更加靈活、張持有度,如同樂曲中,每個段落的拍子雖不盡然工整,但掌握了調性和技巧後,我們每個人,都能譜出屬於自己的悠揚的課堂樂章。

  身為兒教組的講師,常被問道「這份工作有任何報酬嗎?」我的回答是:「有,當然有。」因為孩子的笑容,讓我午夜夢迴想起時,仍多巴胺分泌爆表;因為教會自己和孩子如何親近自然,感受這個世界的細緻與美好,時常感受到自己置身雲端,幸福縈繞;因為不斷有機會藉由課堂上的狀況,以及孩子的反應,調整授課的方式,而讓我一次次感受到自己的進步,並逐步積累了成就感。進班的經驗,無時不刻滋養我的性靈,豐滿我的創意,也充實我的生命歷程,這些,便是超乎物質的報酬。

  而從進班授課,到孩子喜愛、報以笑容,進而內化環境保育的觀念,再到持續申請課程,這樣的動態平衡,則完全的引發了我繼續這份志業的內在動機。


與志同道合的兒教夥伴們,一路學習,一同成長

  如果說細雨可以潤澤大地,那麼兒教一定是那涓涓滴滴,卻滲透人心的力量。如同滲入地底的逕流,蘊藏著無限的智慧與生機,越是理解,越是感念那一路的流淌、翻騰,乘載了無數的愛與希望,堅定地前行,而我,正被兒教的精神引領著,並持續地擴及影響孩子們。

  出了校門,並非進班講課的終點,八十分鐘帶給孩子的,可能是一點殘存的記憶,是一個等待萌芽的契機,也可能是一股奮起的力量。每當下課鐘響,伴隨著「老師,你什麼時候還會再來?」的聲音響起,那絕對是對所有兒教人而言最甜蜜的召喚,因為,我們不只會再來,還會帶著因你們的渴求,而蓄滿的精力及熱忱前來。

台北分會 第十一期【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講師培訓班】第二場說明會報名

 

附加檔案大小 兒教,一場最美麗的相遇.pdf2.16 MB

【聯合聲明】 反對碳費徵收對象有2.5萬公噸CO2e免徵額度

2024, January 4 - 13:06

發稿日期:113年1月4日

  環境部於一月三日召開「碳費徵收子法推動進度交流座談會」,突然公布每一個排放廠(場)每年都有2.5萬噸免徵碳費額度。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表示,有此免費額規劃,是基於行政管理的方便,同時盼藉由新公式,讓略高於收費標準的業者能加速節能省電,減碳至2.5萬公噸以下。很明顯地,這是環境部再一次屈服於工總的壓力。我們強烈譴責環境部已經違背了環境部設置的宗旨:保護環境品質,環境部已經成為經濟部的環境署。

  首先,氣候變遷因應法第28條第一項明白指出「依其排放量,向排放源之所有人徵收」,其中並沒有任何可減免的空間,環境部此舉無疑是違反母法。

  其次,碳費徵收子法針對收費對象明訂為全廠(場)之直接排放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排放產生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值達2.5萬公噸CO2e者 。以此計算,將約有150Mt CO2e的排放量被徵收碳費,佔整體排放量約五成。但若每廠(場)真有2.5萬公噸CO2e的免費額度,其實是讓排放源有錯誤的認知:他們有免費排放2.5萬公噸CO2e的權利,也使得被徵收的總排放量降到五成以下,無疑是大開倒車,環境部別想要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了。

  再者,工商團體雖然一月三日並沒有受邀參與座談會,卻於第一時間即表示碳費徵收將降低產業競爭力,石化業者並強調,目前主要競爭國家皆未針對石化產品徵收碳費。但以日本為例,日本自1970年代即有多種能源稅,並自2012年開始徵收碳稅,使得其能源價格遠高於台灣,在此高能源價格的壓力下,日本產業必須努力研發與經營,結果是日本的產業競爭力遠高於台灣。同時根據國發會「低碳轉型衝擊評估及因應策略」報告指出,將減碳的挑戰,化為產業投資、創造就業的新機會,將可促進經濟永續成長,達成兼顧經濟成長與淨零排放的目標。

  環境部的作法,僅是為收碳費而收碳費,以碳費公式有免費額度的設計來看,可以知道環境部針對碳費子法的立法已經違背了氣候變遷因應法及徵收碳費之「降低與管理溫室氣體排放,...,善盡共同保護地球環境之責任」的立法目的,只是想著如何讓廠商買單碳費,以及期望給予小惠讓廠商加速減碳的錯誤期待,把2050淨零排放目標完全忘掉了。

 

✱ 聯合聲明團體(依筆畫排序):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樹人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青年綠人協會、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看守台灣協會、桃園海岸生態保育協會、荒野保護協會、綠色和平基金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

 

 

【新聞稿】共創氣候韌性! 荒野保護協會攜手永福社區搭建『生態綠能水循環』系統

2023, December 12 - 09:05

發稿日期:112年12月12日

  近年來,氣候變遷的威脅加劇,對農業和生態系統帶來重大影響,南投縣中寮鄉永福社區積極參與氣候變遷調適計畫,透過社區參與、友善農業、生態保育,結合綠能運用的創新方式,成功改善水資源狀況,提升友善農業韌性與棲地生態。

  永福社區擁有豐富自然生態環境,居民多以種植香蕉、龍眼等農作物,以生態農業為主,亦是友善石虎生態的合作社區。荒野保護協會今年(2023)透過7-ELEVEN把愛找回來公益勸募平台媒合暨民眾捐款支持,推動「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變遷調適計畫」,邀請永福社區民眾透過社區資源盤點、實地踏查找出社區目前或未來遇到氣候風險時,提出解決方案,以增強社區的韌性。

▴ 因氣候異常導致山澗無水狀況日益嚴重,導致動物為了汲水必須冒險下山

  在計畫中,農民指出近年因氣候異常,山區水源匱乏的現象,導致山溝乾枯,不僅影響農業灌溉,同時也造成動物因為水源不足必須往山下取水,間接造成路殺風險增加。由於中寮鄉為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原特生中心)合作試辦「友善石虎生態服務給付方案」社區,居民對於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極為重視。為解決此一問題,社區透過計畫資源聘請專業技師、採購相關設備,帶領社區民眾共同施作,建立水資源循環系統。這個系統於山下收集匯集的蓄積水源,再以抽水馬達將水抽回上游生態池,透過自然溢流的方式,讓水流先流經鄰近的生態熱區後,再流到下游水流蓄積處,讓山澗維持長年有水的狀態,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讓動物可以就近取水飲用、自在徜徉在友善耕作田區。而抽水馬達所需的動力,則感謝社區協力單位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及工研院提供10片太陽能板及相關技術資源協助,利用低碳能源,建構出「生態綠能水循環」場域。

▴ 透過太陽能板發電作為抽水馬達的動力來源

▴ 由馬達抽取山下山澗匯集水蓄積水桶後,再送往山上生態池

  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專案主持人劉峻儒表示,這項計畫自四月份展開,透過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變遷調適計畫,帶領永福社區民眾認識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及影響,共同探討社區所面臨的挑戰。最終在大家共同提案過程中,發想出結合友善農業耕作、生物棲地營造及低碳綠能應用的具體因應對策,成為以社區為本的氣候變遷調適成功案例。

▴ 透過太陽能發電驅動抽水馬達,將山下匯集的水抽到山上蓄水池,
放流到生態池溢流過生態熱區,水再流到山下匯集處,創造「生態綠能水循環」系統

展讀特工,望向心未來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圖、文/蔡敏玲〈台北分會特導員,自然名:木棉〉

2023.12.10

  致力環境議題的協會志工群中,特殊教育小組是個特立獨行以「人」為議題的志工群組。因應身心障礙者多元各別需求,出勤形態始終保持以團隊合作、五感體驗遊戲為基調,有別於解說組志工各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經常一夫當關、整場帶領的導覽解說模式。特工坊每次出勤號召到的志工人數往往可以達成與案主人數1:2甚至經常有1:1的結果。而我們更引以為傲,並且樂在其中的群組氛圍,莫過於活動當中夥伴們總能隨時保持機警相互補位,合作無間的優良傳統。服務,同時達到志工身心自我療癒,提升內在力量的效果。雖然我們一旦出勤總是人數眾多、擅長團體戰,但由於成員性格特質大多温和低調,只有在服勤時才會蜂湧而出,平時則各自安守本位鮮少探出頭,加上群組名稱讓人摸不著頭緒,難解其義,乃至成立超過十年後各地分會志工仍然對特工坊十分陌生。實為可惜!

  回顧2004年台北總會發起成立「特殊教育委員會」,簡稱「特工坊」。專司提供身心障礙團體預約,申請單日自然體驗導引、長陪專案。每年夏天固定承接3梯特教兒童營、舉辦為期2個月志工培訓以擴增新血。疫情前幾年,協會以各地分會並未普遍成立相同屬性志工群組為由,予以重新劃定歸屬於分會管轄,改稱「特殊教育小組」。去年,曲全立導演為荒野拍攝記錄片介紹並記錄台北分會特殊教育小組在台中湧泉公園的服務活動。新竹分會則接續成立特殊教育小組。未來各分會是否陸續響應成立特工群組而得以回歸總會「委員會」編制,則有待「特工坊」的理念作用於「環保意識」的價值,是否在協會偏重環境議題的氛圍中能被廣泛認識、接納而後實踐與彰顯了。

  參加特工坊服務身心障礙者,藉由帶領他們親近自然而開啟認識「愛」這個人世間最大主題。每年夏天培訓新進志工前因準備課程必要的反思整理,幫助我逐年提升對「愛」的理解、拿揑好給愛的方法與力度能夠趨近準確。記得承辦第八期志工訓練時,我在宣傳文中寫道:「特工群組帶領身心障礙朋友,在安全、包容的氛圍之中擁抱大自然,從中獲得身心洗滌與撫慰,找到平和的心靈角落。我們致力從最根本處「心」提倡環保。因為我們深信,唯有懂得愛,才能獻出適當的愛;唯有適當的愛,心靈才得祥和;人人心靈祥和,大地才能免於人類的踐踏毀壞。」

  這段話除了說明特工坊的核心價值,也是我對環保行動的信念所在、也正是特工坊得以特異之姿,存在以環境議題為導向的協會中,並且一支獨秀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它也是環保行動中不可偏廢且一勞永逸的根本法門。

  我們喜歡自然、珍愛土地,竭盡所能保護環境,對土地付出愛。然而,保護行動並非全然都被土地擁有者接納,經常必需與企業對峙抗爭。除了環保,我們也經常在各式各樣關於的行動中傷痕纍纍,概因有時用錯方法,經常給錯份量所致。身心障礙朋友以他們身體缺陷的高度個別差異,使我們輕易明瞭「愛」不是一招闖天下,而是高度客製化。一切行動以對方需求和接收能力為出發,才能夠讓愛與被愛雙方,得到最舒適有益的溝通,與有效傳達,進而相互尊重。環保行動亦然。

  守護環境,必先守護人心。志工培訓則是群組能量再次凝聚整合、技術再進化更新的重要時刻。疫情曾經中斷一切,現在是重啟培訓,將散落量能找回的時候了。積極點還能作兩件事:
一、思考如何藉助推師推廣從「心」作環保的概念
二、研發新定點新教案,定期分別不同障別接受個人報名活動。

  自從參加第一期特導員培訓後,成為特工坊最資深志工,至今已18年。荒野志工跨組服務是很平常的事,像我這樣執守特工坊的堪稱少數異類。也正因如此,才疏學淺如我,才有機會原汁原味的在這裏談論「特工坊」曾經走過的歷史、群組特色理念,足以留住志工從一而終的內在價值。也期待著有更多人從特工的內在價值裏受益,進而堅守心志成為自然環境的終生守護者。

附加檔案大小 展讀特工,望向心未來2.69 MB

新竹特導天氣晴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圖、文/林淑英〈新竹分會特導員,自然名:蚵仔煎〉

2023.12.10

  2015年,在新豐紅樹林的校園解說中看到了一個多重障礙的孩子,讓解說員們有了一些啟發,特殊的少數群在哪裡?他(她)們有被看見嗎?於是乎,我們開始去思考一個新的服務對象,以及可能不一樣的解說取向,2016年,新竹地區的特殊自然導引工作坊(以下簡稱特導坊)宣告成立。


▲認真地做起自然手札,這可是要用上一整年的哩

油羅田的陽光與孩子
  大山背油羅田是荒野環境教育基地,當陽光暖暖的灑落油羅老屋,屋內有隻叫三花的可愛貓咪,門外五色鳥停佇在芭蕉樹上,這裡有菜菜子種菜班和農事體驗課程,也有獨居蜂的生態觀察。特導坊邀請過各類朋友來到這裡,每次的活動元素因對象差異而會有不同設計,野菜的辨識採摘、野菜飯糰、五彩湯圓、野薑花煎餅繽紛大地餐桌,一群人,在這裡真的很好玩。

  少年之家專收未成年少女,多半是性剝削條例下被送進來的孩子,少部份是短期安置和家暴保護,複雜的生命議題在這些孩子身上發酵,她們能夠承受嗎?我們無從得知,更不願去挖掘,所感受的是她們自在的眼神,我們真心地接納每一個孩子,沒有差別的對待。目睹兒是一個值得關懷的族群,據統計每天有194個家庭暴力事件,每年有近80,000個孩子目睹暴力兒少,勵馨與善牧基金會是專業機構,特導參訪後陸續展開合作;也曾提供善牧信心家園婦女的綠療育課程;在勵馨一日營,我們規劃了下田找菜,手作植物染,夥伴們熟稔的牽起孩子的小手綁紮布巾,看著孩子們身體晃動著拌攪染液,一條條暖黃色洋蔥小染巾在索繩上,鄉間自然的風吹拂搖曳,這樣的畫面真的很美。


▲少家少女們玩起樹葉接水超一整個嗨到不行

 

助人與受助的特導員
  香山濕地是北部最大的潮間帶,在這裡可以看到不同形狀和顏色的螃蟹大軍,也能觀察到植物在太陽下如何擁有延續生命的本領,更能了解到牡蠣是靠著海水供養才能長得又肥又大,這是新竹海濱組的解說場域。當新住民婦女、成年智障者、資源班孩子陸續走進濕地,賞蟹、賞鳥、賞海景,大自然是最神奇的維他命,在潮汐吐納之間,承載了人類生存的重量。當面向大海時,受服務者成一縱列,背向著城市舉起右手往天一指,在朗朗晴空下,人也跟著清清如海風。

  變老是一個過程,宛如不斷進入深井,而服務長輩的和善樂觀與專注,令人印象深刻,「服務要及時」,在互動過程中看見未來的自己,這是特導員最大的感謝。在身心障礙方面則有華光與愛恆二個福利機構的一年各六次陪伴服務;之後也進到校園資源班,短短二節課的時間,要讓活動達到煙火燦爛、光芒四射的程度,法門無他,就是要把每個細節都做好;2023進行了三個學校一整年的氣候變遷專案,這是一段聚焦在團體,以及練習溝通聯繫的過程,群組裡18位伙伴分別認領一場擔任召集人,六項主題各有一個3人小組進行教案的討論修正,由資深者擔任小組長,助人者同時也是受益者,這世界確實是充滿愛的。


▲來到美麗的軟橋,大地茶席讓長輩們一開始就感受到濃濃的詩意

  當生活愈接近大自然,會有著更多對於雲朵與藍天的想像,五感體驗之後會發現身體與心靈的天線被打開了,沉靜卻又隱隱擾動。「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至今特導來到第八個年頭,一期「看見」、二期「耕耘」、三期「展望」,各期的培訓有著各自的代表聖物,分別是熱血沸騰的血藤、鐵定有心的蘇鐵、實力展現的石栗。特導員們與微光同行,讓服務花朵慢慢地綻放,哪裡有需要,特導就往哪裡去。

 

特導目標

1.「陪伴」少數族群為出發點。

2.設計適性的方案「引導」發揮自然的奇幻力量。

3.讓照顧者有「喘息」的機會。

服務軌跡

**第一、二、三期特導坊特導員培訓。

*長者-秋霖園老人日照中心。榮民之家。

*成年身心障礙-智障青年。關西華光智能發展中心。新竹愛恆樂活園。

*資源生-民富國小/培英國中/關西坪林/新埔照門/水源國小一年六次

       -各國小一次性。

*新住民-新竹縣、市新住民服務中心。

*青少年-藍天家園。邊緣青少年中心。少年之家。

*家庭-善牧基金會。勵馨基金會。

 

 

 

附加檔案大小 新竹特導天氣晴2.35 MB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荒野特工是什麼 ?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文/宋慧芹〈台北分會特導員,自然名:舞菇〉
圖/林玉貞〈台北分會特導員,自然名:山嵐〉

2023.12.10

  什麼?荒野有特工?
  荒野保護協會有個神祕的志工小組——特殊教育工作小組,主要服務的對象是身心障礙與罹患罕見疾病的大、小朋友們,引導他們在安全、包容的氛圍之中擁抱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同時透過現場的導引示範,讓陪伴者(包括身心障礙者的家長、配偶、老師、社工人員……等,)也能放鬆心情、汲取與大自然互動後所帶來的療育能量。


▲在永春埤濕地公園,與聽障的小朋友賞鳥,並藉由「達爾文的鳥嘴」操作遊戲,認識鳥喙形狀與食性之間的關係

  特殊教育小組從2005年正式運作以來,服務過的對象幾乎已涵蓋所有障礙類型,包括肢障、視障、聽障、心智障礙、精神障礙、失智老人、多重障礙……等,因為障別繁多,每次服務必須因地制宜、針對當次參與者的障別種類設計教案,因此目前僅接受團體申請服務,申請團體也需要先行提供障別與障礙等級分類。
  還有很特別的一個現象會發生,由於服務的對象較為特殊,必須有家長、老師或社工人員在旁陪伴,因此常可見到學員與服務夥伴的人數比為1:1甚至是1:2以上。
  特工的導引員與隊輔志工成員,其中具備有身心障礙領域的專業背景者,包括了特殊教育、社會工作、職能治療……等領域,以及來自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來到這裡都必須重新接受培訓,學習如何正確且安全的帶領身心障礙朋友,投入大自然的懷抱中。


▲在桃園風禾公園家長陪伴腦性麻痺的孩子觸摸樹幹、擁抱大樹 

  對於沒有特教工作經驗的資深志工而言,可能要屏除過去服務的經驗值,設身處地從身心障礙者的障別評估,使用非既定的引導模式執行教案;對於原本從事相關專業領域的夥伴來說,則要學會看懂、聽懂大自然之美、了解如何善待並尊重大自然。特工坊辦理的志工培訓,正是特教領域與自然領域融合學習的大教室。參加特工坊的志工服務工作,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醫護者;服務特別的學員,最後治癒的,還包括了自己。」

 

附加檔案大小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荒野特工是什麼 ?1.29 MB

歡樂當個傻瓜——許諾一輩子的木藝傳承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永續山林

圖、文/余躍鏱〈荒野台中分會木工班講師〉

2023.12.10

  「樂活的價值觀就是快快樂樂,用心生活,身體力行去做對健康與環境友善的事。木頭溫潤的質感,與簡單生活的幸福,結合出樂活的新生活態度。」

  文明的進步,需要耗用大量自然資源,人的習慣又往往是由奢入儉難,從以前廚房只有冰箱與大同電鍋,到現在廚房內最少10個電器,客廳內一桌5椅加幾張凳子,現在桌子、椅子、凳子、架子、櫃子、箱子……等,最少10件。偏偏這些又是一般百姓的基本配備,也因為商業操作,大部分物品使用壽命越來越短,在文明無法退步的前提下,只能思考各種方法,來達到文明進步與維護自然的平衡。


▲ 傳家寶木馬

  18年前的一個機緣,我開始了木工技術教學,推廣使用快速生長的松木,解決一般裝潢板材容易受潮的缺點,搭配傳統木工藝,完成壽命超長的家具。

  跟以前不同的是,傳統工藝界的3年4個月出師制度,在這個速食的年代,很難達到引人學習的目的,唯有將門檻降到最低,讓任何沒經驗的人,都可以輕鬆開始學習。而且現在太多的雙薪小家庭,實在負擔不起長距離的學習路程,以及高單價的學費。所以我走的教學路線,是低門檻與常態學習,有別於一般專業木工教室的高學費;並且,對教授出去的技術,永久保固。不管過了多少年,都可以透過電子信件提問(我的信箱與電話,已經10多年沒換了,避免同學找不到老師)。


▲ 忙碌的學員,沒空理老師

  在資源有限的現代,錢花在刀口上,果然是至理名言,有鑑於此,我應該是頭一位亂亂玩木工教學的人,採用不限學員製作作品種類與數量,讓同學把本來要去買家具的錢,拿來買木料,製作自己心目中所想的家具。兼具需要的多種功能、剛好的尺寸、完整的收納、想要的顏色、耐用的結構,陸續完成的作品,沒有一件是相同的,現在都正在學員的家裡好好的服勤中。


▲ 使用簡單工具

  在無法完全不買家具的情形下,如何降低森林的砍伐速度,自製一件耐用、合用、愛用的多功能家具,是亡羊補牢的一種好方法;手作的療癒感受,可以適當緩解成年人的工作壓力,手作的計算與思考,可以減緩退休人士的身心退化,這麼多好處的木工課,不趕快來一起玩,人生會有遺憾喔!

  未來,為了在自己有限的後半人生中,讓更多人一起玩木頭,線上授課是必然的趨勢,努力中,期望大家好康要相揪喔!

 

\ 關注荒野台中,鎖定將來木工班招生資訊!/

 

 

附加檔案大小 歡樂當個傻瓜——許諾一輩子的木藝傳承.pdf1.21 MB

在自然與兒教共舞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志工培訓

文/許麗雪〈台北分會兒童環境教育組志工,自然名:小蜜蜂〉
圖/李冠儀〈台北分會兒童環境教育組志工,自然名:梅花鹿〉

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講師 培訓心得

2023.12.10

  小時候的我是大自然的孩子,徜徉大自然裡,「拈花惹草」,玩得不亦樂乎!大自然給了我大操場跑道,讓我與玩伴奔馳在稻田間;它更給了我零用錢,也給了我希望,撿拾田螺,攢聚學費受教育。大自然是一座寶庫,滋養了我的生命。會來兒教受訓,應該是我內在心靈的呼喚,讓我再一次「回歸童年」,充滿好奇心,一探究竟;更想把大自然界的好散佈出去,讓學子也能親近大自然界的美好,並興起保護它的具體行動。


▲ 走進自然,開啟五感探索

  參加培訓起,每周二我便充滿期待,就算路途遙遠(首先走路到桃園高鐵站,搭高鐵到台北,再轉捷運到中正紀念堂,接著走路到荒野保護協會),都沒澆熄我的熱情。課程的暖身活動,更是常讓我驚喜,感嘆著:「哇!好多才多藝的學長姐們!」至於主題活動,更是知識脈絡清楚分明,再加上多元的體驗活動,以及各個講師身懷絕技,唱作俱佳,緊緊抓住我們這些學員的目光。我聚精會神,深怕一個閃神,錯失了學習機會,連瞌睡蟲都不敢來惹我喔!課後小組討論時間,讓陌生的彼此,一週一週心的距離彼此靠近、靠緊。隊輔總在我們討論發散時,一個提點讓我們重新聚焦,因而讓我們衝破層層難關,完成一項項的艱難作業。


▲ 隊員間合作無間,彼此扶持

  我們水鹿隊的成員,因緣相聚,彼此扶持,不計較,所以在為環境做一件事的成果發表,貢獻己力。一點也不藏私,哪個角色適合誰,誰就大方承攬責任。成效如何任由他人說,但我們每個成員充分融入過程中,這樣的感覺真棒!

  見習、試講和實習,對學員來說又是一道道關卡,但輔導的學長、學姊們總是和顏悅色撫慰我不安的心,也不吝於肯定我表現好的地方,更厲害的是,他們一點也不濫情,指教總是正中我的要害,但我一點也沒受傷害,而是充滿感激,因為那些指教都是他日入班的營養劑。


▲ 一群人可以走更遠

  有人說過:「你不來,再美好的光陰皆成蹉跎。」因為這句話,我加入兒教培訓,認識你們,讓我生命更美好,接下來與兒教同行,更豐富我的生命故事!我很感激與你們的相遇,也感謝自己。我來了!

 

歡迎加入兒童環境教育組, 校園進班授課、兒童營隊、 志工培訓與增能, 豐盈第二人生!
台北分會 第十一期【兒童環境教育引導講師培訓班】暨說明會報名
 

 

附加檔案大小 在自然與兒教共舞.pdf2.88 MB

五十二甲賞鳥全紀錄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文/林雅倩〈台北分會解說志工,自然名:水鴨腳〉
圖/莊燿鴻〈台北分會親子團志工,自然名:獵戶座〉

2023.12.10

  熱鬧的年會隔日,早晨天氣涼爽,來參加年會系列的五十二甲賞鳥活動,集合點是位於利澤簡的利生醫院。抵達時,五十二甲環教基地的牌子,專職夥伴星星熱情招呼夥伴,並讓大家試用望遠鏡、介紹帶領大家賞鳥的分會長正元、也用照片簡述五十二甲溼地的環境與歷史,讓大家認識這處國家級的重要濕地。

  驅車開始本日的賞鳥行,不一會兒,印入眼簾的是大片的水田、溼地與圳道,不時有鷺鷥與雁鴨飛過,停在一處佈滿布袋蓮的水池,老師說遠處有紅冠水雞、水雉及花嘴鴨,大夥興奮地舉起望遠鏡搜尋,不久就有夥伴說遠處水草上看到水雉,有人突然指著天空說有魚鷹,一隻、二隻、陸續有多隻魚鷹飛過,原來不只雁鴨等鷸鴴科鳥類來此渡冬,此處也是猛禽們的好棲所;看到有人在水中將布袋蓮、大萍等植物撈起放置岸邊,這些外來植物生長快速,造成水面被覆蓋,也影響其他植物的生長與鳥類的棲息,因此需不時清理。

  在此也看到堤邊種著在地代表性的風箱樹與穗花棋盤腳,可惜花期已過,未能見到粉紅花朵布滿地的浪漫景致,續行來到一處更廣闊的濕地,此區有著不同的水位,淺水的田中看到許多人稱鳥界志玲姊姊的高蹺鴴在水中覓食、追逐,還有的成群空中飛翔,高超的飛行技巧時高、時低、左轉、右彎,像是表演分列式般讓同行的大小朋友們人驚喜連連;較遠水深地區透過單筒望遠鏡可看見小鷿鷈、花嘴鴨,還有大中小白鷺、夜鷺、蒼鷺等,不同的水域環境中有著不同的鳥類自在悠遊著。

  最後來到企業認養的一片蓮花田,聽正元分會長及星星說著荒野如何一步一步、一塊田一塊田地努力讓五十二甲的農友轉變,透過契作、企業認養、工作假期、鴨母船等與在地合作的體驗行程,讓農友認同荒野的努力,讓重要的濕地維持著農作的多樣性。想著飛越大片海洋疲憊的鳥兒們,在經過宜蘭五十二甲上空看著大片的溼地可以停留歇息的舒坦,自然的農地不只是種植糧食,也是重要的生物棲地。期待下一次再訪五十二甲,也感謝宜蘭夥伴給我們二天愉快的年會慶活動!

 

附加檔案大小 五十二甲賞鳥全紀錄pdf1.7 MB

遠的要命「清水湖教育基地」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文/陳怡慈〈宜蘭副分會長暨年會總策劃,自然名:母老虎〉
圖/年會採編

2023.12.10

承辦:人力少不隆咚的宜蘭分會
名產:見紅必塞的國五
主題:「勁好客」

 

  因為專職鼓勵大家投稿荒野快報,所以我試著整理這3到4個月來籌備年會的發想過程,回想時,腦袋不斷跳出的畫面,有一半都是不同的夥伴不斷詢問:「有什麼可以幫忙的嗎?」。再縝密的籌劃,如果少了人的主動和熱情,大概就只是執行精準的活動罷了!


▲ 宜蘭特產創意點心

  宜蘭分會動員了100多人次的志工,協助年會的各項活動,許多夥伴為了設計活動、載運物資,行前踏訪清水湖不下10次,有小蟻跟著媽媽護送林鐵溯源的夥伴、提供補給;有小蜂跟著爸爸在雨中指揮交通;有更多夥伴在廚房、在講堂、在不同場域、時間忙著。大家以行動體現出宜蘭人樸實無華「勁好客」的熱情。默默就扛起任務,默默的退場,沒有任何的畫面,也沒有想要掌聲,就只是「人客來」,盡心招待的簡單心意。


▲ 圍爐夜話旺旺旺

  微雨的天候,恰如其分的點綴這平原的生命力,正巧說明了蘭陽平原的生態與棲地的多元。2023/10/21到10/22,荒野年會,我們用心意讓笑聲在夥伴之間流轉。與會者自在的表情,讓活動的氛圍閃耀極了!

  因為有你,基地不再只是地點,年會不再只是活動。大家的參與,讓這些名詞轉化為持續成長的未完待續。

 

 

附加檔案大小 遠的要命「清水湖教育基地」.pdf1.82 MB

在好客居講座認識宜蘭

2023, December 10 - 06:00
我們正在做的事:  教育推廣

圖、文/林芳如〈宜一親子團志工,自然名:樹懶〉

2023.12.10

  認識建志老師是從「葉行,多樣性標本巡迴展」開始的,一直以來,都很喜歡老師用說故事的方式來講述、介紹植物,荒野28年會在宜蘭清水湖環教基地舉辦,其中的一場講座,便邀請老師來談一談宜蘭的自然環境!

  蘭陽平原形成見證了滄海變桑田的歷史,但與西部地區的平原不同的是,這裡的山離平原很近。宜蘭的海岸有岩岸、有砂岸也有礫灘。每種海岸都有其形成的原因,一百多公里的海岸,變化萬千,一樣也離我們很近。

  宜蘭的氣候多雨且潮濕,不論是植物或是人類的活動型態,都因為這多雨的環境而變得與眾不同!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很近。

  一個半小時的講座,我知道了為什麼宜蘭的沙灘總是黑黑的細沙,那是因為來自上游的石頭是黑色的頁岩;也從圖片中看到了超筆直,直到誇張的蘭陽溪與會轉彎成90度的冬山河,我還看到了抹茶山的山稜線上同時在左右兩邊,出現兩種不同的天氣。

  在大自然的作用下,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有著各式各樣的變化,也許每日的天氣都不相同,但將這些天氣紀錄拉長來看後,更能看到自然景觀形成的原因,遠到山上海邊的動植物,近到每日的天氣與路邊的小草與野花,有時雖然因為忙碌的生活,而忘記了自己其實與自然很靠近,但我們都應該隨時隨地提醒自己,荒野就在你我身邊!

 

附加檔案大小 在好客居講座認識宜蘭.pdf1.24 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