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庫

RSS feed
紀錄、捍衛、行動
已更新: 1 小時 24 分鐘 前

【新聞稿】2024自由路上藝術節開幕 破威權、要自由 中台灣唯一轉型正義藝術節開跑

2024, February 27 - 16:49

文/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

今年為二二八事件77周年、鄭南榕逝世35週年、太陽花運動10週年,好民文化行動協會與台中市新文化協會共同主辦「2024自由路上藝術節」,以「有影_知影」為主題,表達台灣威權時代遺留的殘影至今仍未消除。而不同世代的我們必須合力揭露這些充滿陰影的歷史,成為「知影」的人,進一步將民主、自由思想價值傳遞出去。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鍾瀚樞於現場呼籲:「一起找尋定根我們土地的在地文化,屬於青年世代的一個文化主體,希望能在這個藝術節的過程中,找到我們自己國族文化的根,找到自身的文化主體性,讓我們對臺灣更有自信。」

改造蔣公行動 說出轉型正義決心

「2024自由路上藝術節」今(25)日登場,活動從228和平紀念日之前持續到4月14日(407言論自由日之後),是中台灣唯一訴求轉型正義的藝術節。主辦單位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記者會上發送給每一位貴賓太陽花,象徵太陽花運動後的年輕世代將不忘歷史,持續推動轉型正義工程。

會中更推出蒙眼的蔣介石人型看板,象徵加害者對自己造成台灣人的傷痕視而不見,甚至至今還在銅像、硬幣、路名等進行威權崇拜,於是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鍾瀚樞及新文化協會理事長陳彥斌為蔣介石立牌掛上「走在自由,邁向建國」標語牌,表達過去有說母語掛狗牌的不當政策,現在讓蔣移除威權、走下神壇,見證台灣人追求自由與獨立的決心;接著由史明基金會董事長黃敏紅、寶島聯播網董事長賴靜嫻為其掛上鄭南榕1986年519綠色行動,反對戒嚴示威時號召群眾戴上的綠絲帶;並由台灣中社社長董建宏、南園酒家負責人翁詒君掛上百合花:呼應北美台灣婦女228台灣百合別胸前活動,代表和平、公義、希望、愛。最後則是由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林芳如、志工代表許耘馨掛上太陽花,呼應318運動十周年,及世代傳承。

現場亦由現場貴賓在蔣介石人形立牌身上,貼上「台灣民族獨立建國,才有真正的公平正義」、「請讓這位『世界偉人』可以真正的休息,不用在台灣到處『罰站』」、「從威權到民主的價值轉換,從中國到台灣的國族確認」、「台灣不需要中正廟,校園不需要教官『教官退出校園』」、「走在自由,建一個性別平等的台灣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一年支出三億納稅錢」等話語小卡,說出民間推動轉型正義的決心。

從二二八到白恐 戲劇、電影、音樂共織歷史真相 

開幕講座邀請寶島聯播網董事長賴靜嫻講述「不畏強權的自由之聲」,以其從小生長在被特務監視的家庭為見證,她也於記者會現場邀請在座貴賓,一同聆聽她的爸爸一路以來創辦電台的過程,以及說出追求自由的聲音,希望這些故事能繼續傳承下去。台灣中社董建宏社長亦表示:「其實我們不是出生在自由年代,我們是為了自由而戰,民主自由永遠就不是一個天上掉下來的事情,需要所有的民間力量站出來替我們的政府提出方向。」今年亦適逢鄭南榕逝世35週年,因此閉幕講座由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帶來紀念講座。

此外,藝術節也將有「野番茄」、「幸福路上」等兩部電影包場,都將由該片導演帶來映後座談;另有夾腳拖劇團帶來「綠島人權燈塔繪本」戲劇演出、芊榕 Mimi的「台語繪本親子共讀」、桃園市議員魏筠的真人圖書館「我是受難者,更是運動者」、台灣政治暴力創傷跨專業療遇協會的「認識白色恐怖與政治暴力創傷工作坊」、文學家胡淑雯「無限豐饒的白——檔案、自白、口述,與那個名爲文學的空間」等講座。最終將在4/7(日)於台中市繼光街中山路口至繼光街民族路口封街舉辦「自由路上音樂節」,預計有朱約信、吳志寧、裝咖人等音樂團體,共同「聲援」中台灣唯一最台音樂節,用音樂唱出台灣人的聲音。

青年世代站出來 虛實整合推動轉型正義

好民文化行動協會今年培力30位在地青年共同籌備自由路上藝術節,志工代表許耘馨表示:「在現在的社會裡,表達自我的想法而被逮補聽起來相當的荒唐,但在當時非常稀鬆平常,我想這也不斷警惕我們,要學習歷史的教訓。」隨後許耘馨也向與會貴賓介紹主辦單位這次準備的禮品「228潤糕」。她表示:每年李勳墉博士都請義美製作這個壓製了「二二8」圖案的綠豆潤,透過各地的二二八紀念活動分享給社會大眾。上面的圖案由李博士設計,島嶼的形狀加上橫跨的二二八,不只紀念台灣人的苦難日,橫向延伸的「二」更是台灣人心手相繫的象徵。

除了實體活動外,自由路上藝術節此次更開發三款線上表單互動遊戲,以及三部「民主的滋味」線上影片。主辦單位表示自由路上藝術節透過青年觀點的活動設計,融入轉型正義的價值,期望促成跨世代間對轉型正義的對話。最後,鍾瀚樞理事長亦表示「我們要找到自己的國族,就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

主辦單位: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台中市新文化協會

共同主辦|南園酒家、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台灣大地文  教基金會、大千電台、新台灣和平基金會、台灣中社

合作單位|默契咖啡、回甘書店、台中影迷站出來、哲學星期五@台中、全面罷免
指導單位|內政部

這篇文章 【新聞稿】2024自由路上藝術節開幕 破威權、要自由 中台灣唯一轉型正義藝術節開跑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無法阻絕污染水的失效工程——捉小放大的福島輻射污染水現狀(二)

2024, February 26 - 18:25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前言:日本政府自2023年8月開始,將(處理後的)福島輻射污染水排放入海,同時推出官方說明,企圖平息外界疑慮。

然而即便忽略說明裡的問題,姑且不論海放的污染處理水。核災後持續外洩的、未經處理的污染水,所含有的放射性物質的量,比海放的嚴重得多,官方工程又效果有限。

續前文)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位置,原本是海拔33.5公尺高的一段斷崖絕壁,從當時的資料就可以知道,在地盤很淺的地方有地下水脈。

為了建設核電廠,東京電力把這段斷崖絕壁削土削到海拔十公尺低左右的程度,又為了建安全廠房,從地盤往下挖,以至於地下水面比安全廠房還要高(下圖)。

*圖說:福島第一核電廠在建設前後的地下水位變化。(來源:核電團研

但是這樣的話,安全廠房會因為地下水的浮力而變得不安定,當時東京電力的土木課長說:「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排水。」為此在1~4機周圍挖了57個稱為「Sub-Drain」(下排水)的抽水井。

這種井平均一天可以抽取700公噸的地下水,使用之後,好不容易讓地下水面往下降低。安全廠房在沒有浮力影響後(上圖),核電才得以運轉。總的來說,福島第一核電廠,是蓋在有大量地下水的淺層地盤之上的。

2011年3月福島核災發生後,為了「消除」、「止漏」、「避開」輻射污染水,東京電力採取了種種的對策(下圖)。然而,如果輻射污染水不要一直增加的話,這些對策自然就可以免了。換句話說,因為地下水流進安全廠房而增加的輻射污染水,才是根本的問題。

*圖說:柴崎直明簡報,到目前為止東京電力針對「消除」、「止漏」、「避開」輻射污染水的對策。(來源:これ以上海を汚すな!市民会議

2013年左右,因應輻射污染水問題的嚴重性,東京電力先是採用地下水旁路,又重啟「Sub-Drain」,並興建「凍土壁」等。然而,被視為解決地下水問題的殺手鐧—自2014年使用的地下水旁路,幾乎沒有效果。

東京電力沒有好好地調查地層,特地在水流不易通過的黏土層闢建抽取地下水的工程。之後,重啟核災後停止運轉的汲水井「Sub-Drain」,並因為「凍土壁」完工,在2018年時,確實減少了輻射污染水的水量。

*圖說:柴崎直明簡報,為何地下水旁路沒有效果,以及凍土壁效果有限的理由。縱軸是月平均污染水增加量,從圖片右側可以看出,凍土壁完工後水量徐徐下降之後不久,又有上升趨勢。(來源:これ以上海を汚すな!市民会議

可是之後,輻射污染水每天增加的水量就沒有再下降了,到現在仍繼續增加(上圖),東京電力以儲水槽滿載為理由,決定海放。簡單地說,因為控制不了輻射污染水持續產生,才會排放到海裡。

從「核電團研」(日本地質學團體研究會)這群地質與地下水的專家的角度來看,有必要及早並確實地採取防止地下水流入的對策。只要輻射污染水不再增加,那麼,保管好目前儲存著的輻射污染水就可以了。至於冷卻原則爐所需的水,可以循環使用。

核電團研仔細地檢查過東京電力跟政府公布的地質相關資料發現,到目前為止關於地下水問題的對策仍不充分。

比方說,現在圍繞著1-4號機(安全廠房)建設的凍土壁,其深度只有30公尺,在它最下方最容易透水的地下水層,還是有可能透水的(待續)。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由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獨家授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轉載。

這篇文章 無法阻絕污染水的失效工程——捉小放大的福島輻射污染水現狀(二)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外洩的污染水沒有處理—— 捉小放大的福島輻射污染水現狀(一)

2024, February 26 - 18:19

文/宋瑞文(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特約撰述)

日本政府自2023年8月開始,將福島輻射污染水排放入海。為平息外界疑慮,官方說明著重於(無法過濾的)放射性氚,表示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又拿外國核電廠的氚排放量比較,表示後者排放量還大得多,企圖藉此說服國際社會。

然而,即便不考慮這些說明裡的問題(註),即便處理過後的污染水(ALPS處理污染水)安全無虞,在福島持續外漏的、未經處理的污染水裡,還有相對龐大的放射性物質無法忽視。

根據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的估算,截至2023年5月為止,從福島核電廠地下水旁路、廠區內排水路等,外洩的、未經處理的放射性物質包括:每個月70億~96億貝克的銫137、每個月430億Bq~530億Bq的放射性氚、每個月2,500億Bq~2,900億Bq的全β核種(下圖第三行)。

*圖說:福島核電廠放射性物質放出量一覽表。(來源:日本原子力資料情報室

而處理後的污染水,平均每個月預計會放出:400萬貝克的放射性銫、1.8兆貝克的氚,與28億Bq的全β核種(上圖最底下的第四行)。

對比漏出的污染水,與處理後的污染水,可以發現除了氚之外,漏出的污染水的放射性物質壓倒性地多。以放射性銫為例,漏出的污染水比處理後的污染水高出1,750~2,400倍。

*圖說:原子力資料情報室執行理事松久保肇簡報。據官方文件說明,排水路出去的污染水未經處理即排放(処理せずそのまま放水してよい)。(來源:これ以上海を汚すな!市民会議

負責為福島核災善後的東京電力公司當然也知道,未能掌握、未經處理的污染水外洩問題,因此在災後不久開始進行相關工程,試圖阻止漏出的污染水不持續產生。

然而,據地質學家團體的批評,因為對地質沒有詳細瞭解的緣故,這些工程不是沒有作用就是成效有限,甚至有失效的傾向。

*圖:松久保肇簡報。比對2016年跟2023年的污染水外漏數據,全β核種不降反升(中間底下文字所述)。(來源:これ以上海を汚すな!市民会議

關於福島輻射污染水為何外漏的前因後果、目前處理方法的不足,以及學者們的建議,福島大學共生系統理工學類教授柴崎直明(SHIBASAKI Naoaki),近年來在各種場合民眾做過詳細的介紹

具有地質學與地下水專業的柴崎直明,是日本地質學團體研究會(The Association for the Geological Collaboration in Japan ;簡稱AGCJ )

「福島第一核電廠地質・地下水問題團體研究小組」(簡稱為「核電團研」)」代表,也是福島縣「核電廢爐安全監視協議會」地質學專門委員。

*圖說:柴崎直明的福島核電地下水問題演講。(來源:これ以上海を汚すな!市民会議

首先是污染水問題的現狀。為什麼核災過去十二年了,污染水會繼續增加,一方面是原子爐安全廠房已經相當老舊,天花板腐朽,雨水澆灌滲入(下圖)。

*圖說:福島第一核電廠為何產生輻射污染水示意圖。(來源:核電團研

再者,從阿武隈山地所在的西側的地下水往海側流,地下水流進安全廠房,接觸到溶融的核燃料碎片,而成為輻射污染水(上圖)。儘管東京電力跟政府只想著雨水的問題,但核電團研認為,根本的原因是無法扼止地下水流入(待續)。

*註:參考文章“日學者:福島污染水海放是日本核能存亡的關鍵”

※ 本文相關編譯與轉寫,承蒙上前万由子女士審閱。

※本文由媽媽氣候行動聯盟獨家授權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轉載。

這篇文章 外洩的污染水沒有處理—— 捉小放大的福島輻射污染水現狀(一)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二二八事件七十七週年 共生音樂節開啟傷痕下多聲道的對話

2024, February 26 - 17:00

文/台灣共生青年協會

二二八事件77週年,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將於28日在自由廣場舉辦第12屆「共生音樂節」。本次活動以「傷痕下的多聲道」作為展覽及視覺主題,闡述二二八是怎麼成為一道遺留至今的歷史傷痕,以及台灣社會過往及未來如何在傷痕下思考與討論,並透過音樂表演、人權市集、互動展覽,探討自由、認識人權,以多元途徑紀念二二八事件。

金曲卡司演出  藝人短講小孩也懂的轉型正義

共生音樂節主舞台將由融合本土民俗元素與金屬樂的「恆月三途」,鎔鑄寶島台灣復古與新潮元素的「宝島材料行」,由朱約信、陳淳杰、王信允三位老師組成的「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復刻演出」、入圍四項金曲獎的「A_Root 同根生」、金曲獎台語女歌手得主「鄭宜農」輪番演出。

舞台上亦穿插台灣史學者吳叡人、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Podcast節目「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李毅誠與滅火器主唱楊大正三組短講,分享自己對二二八事件及轉型正義的看法。其中,李毅誠與楊大正兩位短講者,將卸下主持人、音樂人的身份,以自己數年來為人父的心情與經驗,分享該如何與孩子談論二二八事件、思考過去的不正義,讓轉型正義不再是書本上的複雜理論,而是無論老中青幼世代都能體認並參與其中的議題。

展覽結合真人故事  在傷痕下展開多聲道對話

本次主題展覽以「傷痕」、「多聲道」為核心,不只是說明二二八這道「傷痕」如何發生的歷史背景,更嘗試以不同聲音、視角、領域討論二二八事件「多聲道」的討論。展覽包含闡述戒嚴時期的海外二二八紀念活動、迄今的二二八文藝創作,以及各地紀念碑相關的地方記憶。此外,本次展覽也設計三一八特展區,介紹十年前的事件始末、於行政院發生的三二三國家暴力事件,和其後的公民社會行動。藉由呈現二二八與三一八後的「傷痕下的多聲道」,期盼讓參觀者有更多元的討論、想像與記憶這些歷史的方式。

展覽區更舉辦「真人圖書館」,邀請嘉義潘木枝醫師之子潘信行、參與二二八口述訪談的社會學者沈秀華,分享展板文字之外的真實故事,使參與者親身見證何謂國家暴力以及國家如何將暴力施加在一個人、一個家庭身上,深刻理解紀念這段過去的重要性。配合三一八特展,「真人圖書館」也邀請運動的參與者、研究者許恩恩,與參觀者一同思索十年前那場公民運動的原因,以及運動對今日台灣的影響。

互動展覽 繪本朗讀 多元管道親近歷史

延續過往的嘗試,共生音樂節今年也設計更文字、音樂以外的活動,以多樣方式認識二二八與轉型正義。音樂節現場設有「共生之聲」互動展覽,展覽將引導參觀者認識並破除常見的轉型正義迷思,並附有精美的書籤,讓參觀者能夠將份量十足的紀念心意帶著走。現場也結合共生音樂節推出的心理測驗「你是啥物(siánn-mih)茶?」,擺設測驗結果的各類轉型正義相關書籍供參加者翻閱。

除了面向一般參觀者的互動展覽,共生音樂節還準備台語、客語的繪本朗讀活動。由台灣台語路協會秘書長簡曉娟、中央廣播電台客語節目主持人黃脩閔擔任講者,分別帶來《高雄二二八》、《阿嬤的碗公》兩本繪本,讓大小朋友都能以母語和生動的故事貼近陌生的過去。

辦理多年的人權市集則有台灣人權促進會、前衛出版社、陳文成基金會、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以及初次參與的台緬公民協會、臺灣學生聯合會等等36個單位參與;攤位觸及議題包含原住民族群、移工、勞工、性別、環境、教育、在地文史、大學異議性社團等,以及政治暴力創傷療癒此一當今轉型正義重要的課題。

民眾除了可至自由廣場一同紀念二二八事件,關心人權議題,也可藉由進行中的群眾募資,贊助共生音樂節,表達支持青年記憶二二八事件的態度。

彌補傷痕  轉型正義修法腳步不停歇

共生音樂節作為台灣最大同時也是民間舉辦的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不斷追蹤、關注政府的轉型正義工作。在近年民間社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及現今人權及轉型正義處的努力下,台灣已確立轉型正義體制化、政治檔案逐漸開放的重要成果。

但是,距離台灣徹底落實轉型正義,尚缺乏許多法制工程。共生音樂節主辦單位台灣共生青年協會與各界團體於2023年發起連署,向民進黨政府呼籲國會改選前,完成五項修法、立法工作。如今,除「政治檔案條例」部分條文修正外,「促轉條例」全文及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加害者究責專法及不義遺址保存專法設立,在行政、立法兩院皆未有進度。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呼籲,未來執政、在野各黨皆應正視轉型正義工作,不應再以缺乏共識為由推託,抑或是曲解轉型正義維護自由民主的本質,讓島嶼過去的傷痕得以被彌補、使台灣社會迎向真正的和解共生。

第12屆共生音樂節現場資訊

活動地點:自由廣場
展覽時間:15:00至22:00
主舞台活動時間:16:00至22:00

短講者:吳叡人(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鄭竹梅(財團法人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李毅誠(Podcast節目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與楊大正(滅火器樂團主唱)

真人圖書館:潘信行(二二八受難者潘木枝醫師之子,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沈秀華(《查某人的二二八》作者,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許恩恩(三一八運動參與者及研究者、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表演團體:恆月三途、三十鵝麗《楊逵:鵝媽媽出嫁》30周年復刻演出(朱約信、陳淳杰、王信允)、宝島材料行、同根生(入圍第34屆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台語專輯」、「最佳年度專輯」)、鄭宜農(第10屆金音創作獎最佳另類流行單曲、第34屆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獎、最佳台語女歌手獎)

市集參與單位: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法律白話文運動、陳文成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前衛出版社、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文化總會、向生馬鞍藤:社團法人台灣政治暴力創傷跨專業療遇協會、香港邊城青年、行動山棧花、人生百味、暗坑文化工作室、政大野火陣線、台灣大學濁水溪社、臺灣學生聯合會、UBI Taiwan 台灣無條件基本收入協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Lily’s Kitchen 莉莉廚房甜點工作室、台緬公民協會、黑熊學院 KUMA ACADEMY、地球公民基金會、常態分佈、Talo’an no Faloco’ 心的工寮、婦女新知基金會、激進®工作室、醴云 Sake la vie 、青年樂生聯盟 / 樂生保留自救會、台灣勞工陣線、鄭南榕基金會

這篇文章 【新聞稿】二二八事件七十七週年 共生音樂節開啟傷痕下多聲道的對話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8集|《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台灣為何是移工眼中「危險之島」?

2024, February 26 - 07:26

文 / 曾霈榆

2016年至2023年,獨立記者簡永達在臺灣與越南間採訪,長期跨國追蹤臺灣移工議題,以文字鮮活描繪移工赴台工作面臨的困境與危機,也深入制度層面,討論職災補償機制及跨國仲介等議題。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作者簡永達,一同回顧他的採訪歷程,同時分析台灣的移工制度,為何台灣會成為「危險之島」?仲介產業如何收取高仲介費?反觀其他國家,日韓等國又是如何引進移工?

住進第一廣場 成為移工社群的局內人

簡永達回想,最早接觸移工議題是在記者生涯的第一年,被指派至台中第一廣場撰寫移工報導,因此結下深厚緣分,許多移工常向他傾訴來台工作的狀況及挫折,促使他在往後七、八年間,持續撰寫移工相關報導。

簡永達坦言,由於先前沒有跨文化採訪的經驗,使得採訪初期十分艱辛。起初,他每個禮拜從台北搭車至第一廣場,與翻譯隨機在街頭進行採訪,發覺移工對僱主以及台灣生活都給予正面評價,讓他心裡很不踏實,因此他決定直接在當地租個小套房住下。漸漸地,他開始感受到自己成為「局內人」,許多外籍移工開始會主動和他打招呼,甚至邀請他喝茶、參加慶生派對,融入移工社群。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第一廣場 移工假日的重要休閒空間

簡永達表示,第一廣場位處台中重要交通節點,距離火車站僅幾百公尺,且鄰近宮原眼科,曾經是台中市的精華地段。但由於曾發生火災,幽靈船傳說甚囂塵上,加上台中都市發展重心往其他地方遷移,九二一大地震重創當地經濟,導致這棟大樓走向沒落。與此同時,在兩千年初期,台中開始進行許多重大建設,引進大量外籍移工,這棟沒落建築便成為移工週末聚集與消費的好去處。

「第一廣場因為是封閉建築,對很多外籍移工來講有一種安全感。」簡永達表示,大樓內除了有餐廳外,也有超市、美甲店及酒吧等等,擁有完整的商業體系,是許多移工週末從事休閒活動的重要空間。

企業缺工爭取引進 回顧台灣移工政策

台灣自1990年代引進外籍移工至今,已逾三十年,移工人數已超過七十萬,步入高齡化社會的台灣,對外籍移工的需求將越來越高。簡永達卻意識到,台灣人對移工的認識十分不足,極少機會能和他們接觸,宛如生活在平行世界中。

回顧台灣的移工政策,最早可追溯至八零年代,當時台灣經濟起飛,大量勞動人口從工業轉移至服務業,導致台灣人不願從事勞力密集產業,產業界出現缺工潮。簡永達表示,德國在二戰後因急需勞動力,曾從土耳其引進「客工」,意即將工人當作客人,給予特殊簽證,使他們無法以工作簽證歸化,後來卻發現即使取消簽證,仍無法真正將這些客工送回土耳其,衍生許多爭議。當時台灣政府擔心引進移工後,會有類似狀況發生,因此極力反對。

後來,遭逢台灣與美國斷交,外交地位節節敗退,為了鞏固政治權力,政府與許多台籍企業家合作,讓他們掌握話語權,且越來越多工廠選擇西進至中國設廠,政府在遭受多方壓力下,開放移工來台的態度逐漸軟化。1991年《就業服務法》修法後,成為引進外籍移工的基本法條,起初僅特定產業開放引用,第一年開放三千人,而後外籍移工數量加快成長,至今已超過七十萬人。

台灣成危險之島 移工網路社團「買保險

《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跨國勞動在臺灣》書中提及,對許多移工而言,台灣是一座「危險之島」。簡永達表示,當時一位熟識的越南移工給他看了網路社團內同鄉過世及重傷的貼文,並順勢在下方留言,寫下要捐贈的金額,讓他印象深刻。那位移工更向他透漏,在同鄉社團內,一面倒認為台灣是個「危險之島」,有命過來,卻不知有沒有命可以回去,因此會在社團內互助,如若自己有一天不幸身亡,期望能有人在異鄉幫自己處理後事。「它就是一個保險業的概念。」簡永達認為,這種情誼互助的模式,也反映出國家對移工職災保障及勞動環境,存在極大問題。

簡永達從數據分析,二十年以來,外籍移工在台灣因職災失能的比例,是台灣籍藍領勞工的三倍以上,在許多專家眼中,這個數字更是被嚴重低估。由於移工的工作權及居留權綁定在僱主手中,一旦移工失去工作,就必須遣返出境,致使移工遭受不合理要求時不敢申訴,職災的狀況往往遭掩蓋。

剖析移工仲介產業 高利息營利新手段

「很多東南亞國家裡面,他們是一整個家族一起做遷移的決定。」簡永達說,移工的遷移並非像推拉理論那麼簡單。在書中,他描寫一個擁有七位小孩的越南家庭,家中會經由審慎評估,指派最可靠的家庭成員出國工作,將老大留在家中耕田,其他兄弟姊妹則至鄰近省份工作,並共同出資支付出國的中介費用。因此,移工在國外賺的錢並非僅自己獨佔,還需照顧到手足的家庭。

簡永達在2018、2019年間,曾自費至越南採訪移工的仲介產業,訪問將近三十名仲介產業內的各個角色,了解移工如何從越南農村一步步進到台灣。他發現,台灣政府會發給僱主一定配額,接著仲介機構將「工作機會」包裝成商品販賣,在整個產業鏈中,台灣端仲介抽取的仲介費最高,在5000至7000美金的高額仲介費中,有4000美金是台灣仲介索取的回扣,越南端仲介索取的費用反而不多。

近年,許多工人得知自己被收取高仲介費,且兩邊政府及國際勞工組織越來越想介入管理,使得收取高額仲介費變得困難,因此業者轉而利用假資訊或者借貸的方式,變相收取金錢。簡永達表示,業者會按照法律規定只收很低的中介費,但同時要求移工向業者經營的貸款公司借貸,需繳納高達40%的利息,由於借貸契約是在海外簽署,在台灣無法可管。

日韓移工制度大不同 ESG潮流不容忽視

簡永達接著分析日韓的移工制度,韓國與台灣引進外籍移工的時間點相近,起初和台灣相同,仰賴私人仲介,不過因衍生許多弊端,轉變為「國家對國家」的制度,由移工輸出國將移工名單放到網站上,供僱主面試。日本引進移工的時機點則較晚,中介公司為「半官方」性質,規範嚴格,勞檢頻率高,且培訓及仲介費用皆由「僱主」支付。

簡永達指出,企業的ESG將是近年的趨勢,越來越多企業要求海外供應商必須完成「人權盡職調查」,重視移工仲介費的不當收取,美國與歐盟更相繼推出許多人權法案。作為台灣經濟命脈的製造業,在移工人權治理上不容忽視,應更審慎面對。

這篇文章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8集|《移工築起的地下社會》台灣為何是移工眼中「危險之島」?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法院駁回美光追討薪資上訴,請公司勿再濫訴打壓勞工!

2024, February 23 - 15:27

文/桃園市產業總工會、台灣美光晶圓科技(股)公司企業工會

台灣最大外資美光公司於2023年底提告勞工,追討前美光工會工會理事長馮澤源暫時狀態假處分期間薪資共200多萬,日前台灣高等法院已裁定「駁回」公司追討期間薪資之請求,故請美光公司尊重司法判決,勿再挑戰台灣勞動法令,放棄上訴打壓勞動人權!

美光工會馮前理事長106年遭解僱後勞動事件法保全程序,但公司不但不讓他回去工作,遭判決強制執行時更寧願賠罰款也不願讓理事長入廠工作,但卻在判決終審後提告勞工要求返還200萬薪資。經上級工會桃市產總及各友會之支持於1月9日於勞動部召開之記者會中,報載勞動部明確表示「美光公司不讓勞工回去提供勞務,在訴訟定讞後還要追回,這沒有道理」而當時美光公司表示,訴訟已進入司法程序,美光將尊重司法判決。

故本會請美光公司務必「尊重」法院裁定,應勿再持續濫訴欺負台灣勞工!

這篇文章 【聲明】法院駁回美光追討薪資上訴,請公司勿再濫訴打壓勞工!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事發對年 豐中霸凌案調查成立 臺中市終於接受本會主張:不可用管教掩護霸凌行為

2024, February 22 - 19:20

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臺中市豐原高中於去年(2023)2月發生學生輕生事件,家屬終於在日前(2月20日)收到霸凌調查報告,決議前學務主任、主任教官和學務創新人員(校安)等3人對該生生前之不當對待為校園霸凌。

因霸凌事件成立,據學校表示:前學務主任,經學校教評會決議懲處停聘一年,將待前次不當管教事件懲處停聘一年結束後接續處分,合併為停聘兩年;主任教官則由臺中市教育局決議予以撤職處分,並一年內不得介派為軍訓教官;校安人員離職後不再錄用。

本會見解終獲採用

本會在本案曝光以來,多次在新聞稿、記者會、乃至於霸凌報告的申復書中均特別強調:教師行為即便有管教之目的存在,亦能同時兼有貶抑、排擠、欺負、騷擾或戲弄之目的,此觀點也獲本次霸凌調查委員認同,同時本會也一再疾呼不能把案件拆分後分別輕判。

1. 管教不是施加霸凌的藉口

調查報告中指出:「不當管教與霸凌未必可簡單二分,嚴重之不當管教也有可能成立霸凌,端視不當管教之頻率及有無造成學生身心傷害,主因師生間之權力不對等的地位,不當的管教手段學生也不得不服從,足以造成壓迫、畏懼、身心痛苦,若不當管教符合持續性之要件,對學生身、心、學習上,造成侵害或不利影響,即成立教師霸凌。」

2. 不能把不當管教就拆分處理,要綜合判斷:

以往調查常將師對生霸凌拆解成個別獨立行為判斷,致使最終教師每一不當行為僅僅被當作單獨的不當管教行為,而非具有「持續性」的霸凌。而本案調查的一大突破在於證實重複的不當管教也可能構成霸凌,尤其針對性的刻意行為。

3. 不能用立意良善當成欺負的藉口:

如調查報告中指出:「關心某個學生,不能以貶低其他學生的方式為之」,教師即便有管教意圖,若以言語影響班級與社群,進行貶抑、排擠、戲弄特定學生,造成其所在學習環境之不友善,即構成校園霸凌。

部分關鍵真相仍待釐清

1. 學務人員是否利用針對性的記過,使甲生被孤立:

調查報告認定「學校對甲生的各項偏差懲處無差別待遇,且被記過的規定於法有據,因為同樣行為被記過的學生也受同樣程度處罰。」然而甲生遭大量記過已遭先前校事會議認定有七成屬於違法記過應撤銷,而今卻又說懲處「於法有據」,顯然前後矛盾;另外,究竟學校對甲生與其他學生的懲處方式有無差別待遇?有多位學生受訪時透露:「誰跟甲生在一起都會被針對」、「教官他們就覺得做壞事,這次可能一定也有甲生」、「常跟甲生在一起的那一群,因為違規事情比較多,所以容易被主任教官認定說只要有違規就是他們」,這些說法卻在霸凌調查中被忽略。

2. 前學務主任有無直接傷害甲生:

前學務主任曾為處理甲生被誣陷偷錢一事而約談家長與甲生,在會議中拿出休學申請書,此舉僅被調查委員認定是「順應現場思維脈絡下之舉措」。然而,甲生當時見到休學申請書便立即離開現場,燒毀申請書並錄下「我死都不會休學」的陳述,此後發生輕生憾事,難道前學務主任的行為沒有直接對甲生造成身心靈傷害嗎?我們必須嚴重質疑前學務主任該行為的必要性。

3. 班導師有無直接傷害甲生:

電子菸事件調查中指出:「導師未進一步釐清,即認定甲生吸菸,於當日晚上傳訊息給甲父告知甲生吸菸並表示已依相關流程處理……導師確實未以相同標準通知吸菸學生之家長,不免讓人感覺只針對甲生。」然而:

a. 甲生非教官抓到的四位抽菸學生之一,僅有學生指稱菸是甲生的。

b. 班導師未聯繫這四位學生的家長,反而只通知甲生的家長。

c. 隔週,班導師理解誤會甲生後,竟也未向甲生或家長澄清。

連調查委員也認為班導師的輔導管教作為有欠周延,並且違反輔導有管教學生辦法第11和14點,依法應對學生不得差別待遇、應以輔導與正向管教措施輔導學生,但是最終判定卻稱難認定導師有故意傷害甲生之犯意與行為,所以不構成霸凌。導師身為輔導工作的一級預防,卻配合教官對甲生未審先判,違法事由明確。霸凌調查委員雖無法越權介定班導師是否涉不當管教,但調查報告中並未要求學校函轉校事會議調查,對班導師的責任輕輕帶過。

未依法規懲處 難以肅正教育現場

前學務主任之重大不當管教和霸凌等兩事件皆判定成立,懲處卻分別只有各一年停聘;而主任教官也是重大不當管教和霸凌兩事件皆成立,其涉性平事件仍在調查,更遑論曾遭監察院糾正過。在本次霸凌調查報告末,委員建議至少對主任教官應懲處撤職並兩年內不得介派為軍訓教官,為何最終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減輕懲處至撤職並一年內不得介派?

依據《教師法》和《高級中等學校軍訓教官編制員額資格遴選辦法》,前學務主任應解聘,多案在身的主任教官應撤職並終身不得介派為軍訓教官,為什麼學校和教育局卻仍然輕輕放過?我們仍看見學校和教育局將行為人的行為分割看待並輕懲,未能綜合評估全案相關行為再進行適任與否之判斷。至於因為長期以來輕縱與漠視暴行、案發後沒多久即遭拔官的前豐原高中羅校長,被移送考績會後懲處為何?是否又能回鍋教育局當地方督學?亦仍未可知。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有待回應,臺中市政府有責任檢討疏失,改善體制,向公眾報告並提出具體的處置與未來改善策進的方式,而非在該生過世滿一年之際將懲處拋出,營造市府積極作為之浮濫假象。

這篇文章  【新聞稿】事發對年 豐中霸凌案調查成立 臺中市終於接受本會主張:不可用管教掩護霸凌行為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法草案團體聯合聲明

2024, February 22 - 13:36

文/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會、台灣書記官工會、台灣鐵路產業工會

•聲明團體:台灣公務革新力量聯盟、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台灣警察工作權益推動會、台灣書記官工會、台灣鐵路產業工會

•團體聯合聲明如下:

1.廢除無意義比例制,回歸核實考核:
過去現行考績分級制度在實務上以75%甲等25%乙等作為潛規則,多為基層詬病有「輪考績甲乙」荒謬情形,早已脫離考績法考核體現公務員能力本意,而銓敘部修正草案雖對分級有所調整,但並未揚棄比例制打考績的方式,只是分了更多級,但比例制依然存在,終究會有考績輪流的問題,因此團體主張應徹底廢除比例制,可參考《檢察官職務評定辦法》、《法官職務評定辦法》以良好或未達良好進行區分,或是以核實考核精神進行分級制度設計之依據。

2.將「紀律」與「績效」概念應明確區分:
不論是現行或是草案內容,依然將考核公務員能力的能力與紀律問題掛鉤混用,將「績效考核」與「懲處懲戒」混為一談,例如誣控濫告者給予丁等考績免職,團體主張不應將違法的紀律問題成為績效考核要件依據,併同檢討現行懲處懲戒內涵,讓內含懲戒懲處回歸《公務員懲戒法》與《公務員服務法》依法處置,讓考績制度回歸考核能力為主,也防止服務機關在未經法院審理下,以紀律問題作成免職考績,影響工作權。

3.建立雙向考評機制,汰除不適任管理職:
過去考績考核項目均為上對下的單向考核,卻無法從中考核出管理職最重要的管理能力,基層也無法透過日常考績考核反應主管能力,只能陷入漫長的救濟當中,團體主張應建立雙向考評機制,透過基層與主管的雙向評核機制,使得服務機關於日常考核中發現或汰除不適任管理職。

4.打破考績考核黑箱,其結果及相關資料應透明化予受考人:
過往考績救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即是服務機關考績考核結果與相關資料並不會提供予受考人,亦不會檢附理由,使得受考人無法依照考績考核內容進行辯駁,或從考績當中得知需改善的地方,不符合憲法保障救濟權利,亦無從以考績改善公務員能力的效益,黑箱考績的結果是打擊同仁士氣,因此團體主張,應將考績考核結果及相關資料透明化提供受考人。

5.考核標準應與基層公務員團體研商,並於前一年度應公布次一年度之考核標準:
如同目前黑箱考績考核結果,歷年來考核標準沒有公開,基層連努力的方向都不知道,要取得好的考績只能盲目努力或揣摩上意,給予基層明確的考核目標是基本,也是考績考核透明化的第一步,團體主張,考核標準應與基層公務員團體研商,並於前一年度應公布次一年度之考核標準。

6.改革不應政府說了算,應與基層討論:
團體主張,由於考績法修法涉及考績獎金給與機制,影響廣大公務人員權益,考試院與行政院應與基層公務員團體開會研議,拒絕挖東牆補西牆,對權益影響問題做具體討論。

最後,團體要呼籲考試院、行政院,考績法需明確定位究竟是考核公務員生產效能或是公共服務能力,且早已有許多民間公司及先進民主國家在考績制度上有所變革,揚棄舊制建立雙向考評或考核透明,作為民主國家更應從本次修法當中跟進,從考績制度中體現民主精神。

這篇文章 【聲明】《公務人員考績法》修法草案團體聯合聲明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移樹、生態保育、淹水未釐清 台南綠能園區 環評初審建議不應開發

2024, February 21 - 20:07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台南市政府在仁德區港墘農場預定地規劃開發「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今(21)天在環境部進行環評專案小組第4次初審會議,有環委強調本範圍是低海拔區域珍貴的森林生態系,且本區將移植樹木1萬8千棵樹木,開發後將加重鄰近區域淹水潛勢,最後建議認定本案不應開發。

環境部提醒開發單位依法可另提替代方案送審,最後本案將再送環評大會審查。

反對本開發案的當地有機青農及環團在會議前召開記者會,訴求南市府應變更選址,評估其他替代選址,迴避森林、有機農地及保育類棲地,樹木不移植、不砍除,必須修正環說書、簡報及會議紀錄造假內容。

當地有機農民聽聞會議結論後高喊:「台南市政府不要再砍樹、不要再提案了啦!」

台南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蕭富仁表示,將再根據環委意見修正環說書後,爭取通過環評審查。


恐破壞森林生態系、野生動物棲地 南市府未能提出更好因應對策

台南市政府前三次專案小組審議時,對於民眾及環委提出開發範圍鄰近其他有機農場、該區將移植近萬顆棵樹木,生態保育、淹水及空污控管等疑慮未釐清也未排除,皆被環委要求補件再審。

「台南市綠能產業園區」開發面積64.64公頃,範圍鄰近台86快速道路及國道1號,距高鐵站約3分鐘車程,園區用地範圍內約有2萬9千多棵樹木。打算結合沙崙科學城,引進塑膠、金屬製品、機械及電子零件等相關產業,形成產業聚落,規劃預計可帶來約4400個工作機會。

高雄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表示,本區森林的完整生態系是無法移植的,這裡有有草鴞、環頸雉等珍貴稀有動物,若低度開發作為森林園區是不衝突的。莊說樹木移植後的慘況,在開發仁武產業園區的時候就發生了不當斷頭移植,幾乎死光,「哪裡有生態?」他舉出市府環評書資訊多項造假,明明本區是綠美化景觀林,具有空氣品質淨化的功能,卻被開發單位標示為經濟造林 。

台南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蕭富仁則表示,台糖經濟造林有20年期限,兩年後即將期滿,期滿後台糖不接受補助,後續是否能夠持續維護生態並不清楚。由於種植密度較為密集,也會影響樹木生長,透過部分原地保留及區內外移植的方式能提供樹木更好的成長環境,期望藉此讓綠能產業園區與樹木生態持續成長茁壯。

有環委認為市府的野生動物保育對策不足,在這麼完整的平原地區森林生態系中僅規劃2公頃保育區,「又不是動物園關動物,劃了保育區難道動物就會住在哪裡?那就不叫野生動物了!」環委說市府要開發有保育類動物的區域,不該只有如此的規劃。

高雄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表示,本區森林的完整生態系是無法移植的,這裡有有草鴞、環頸雉等珍貴稀有動物。樹木移植後的慘況,在開發仁武產業園區的時候就發生了不當斷頭移植,幾乎死光,「哪裡有生態?」

黃建雄承租部分台糖平地森林,養殖獨居蜂,並命為「蜜靜森林」,他向環委說明當地不只森林生態,更有強勢的蕨類地被,是難得的熱帶森林。

甜心有機牧場負責人徐紫珊痛批南市府選址不當,認為開發選址在垃圾山旁邊,南市府應蓋在垃圾山上,而不是毀掉森林、上萬棵樹進行開發,還放著垃圾山當綠能產業園區的門面。另外環團也提出中洲下游區域有塊沒森林的台糖農地,更不用開路、填土,免於浪費公帑,更適合開發為工業區。

台南市經濟發展局副局長蕭富仁回應,目前環保局還在使用垃圾場基地,而垃圾場也不適宜作為建築使用;市府雖曾考量中洲台糖農地,但是在先前國土計畫時就化為「農一區」,兩處在市府評估過後認為不適合做為替代方案。

對於環評專案小組初審建議不應開發的結論,蕭富仁表示市府會依法在3天內答覆環境部,30天內補正,繼續爭取環評通過審查。對於民眾意見及替代方案,蕭認為原則上市府已評估過,基地還是會選址在此,將針對環委建議進行計畫改善。

甜心有機牧場負責人徐紫珊痛批南市府選址不當,認為開發選址在垃圾山旁邊,南市府應蓋在垃圾山上,而不是毀掉森林、上萬棵樹進行開發,還放著垃圾山當綠能產業園區的門面。

這篇文章 移樹、生態保育、淹水未釐清 台南綠能園區 環評初審建議不應開發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二二八77週年紀念遊行將登場 民間呼籲新國會加速轉型正義修法

2024, February 21 - 12:17

文/公庫記者楊鵑如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7週年,鄭南榕基金會、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及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將在本週六2月24日下午舉辦二二八紀念遊行,主辦單位2月20日時在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召開行前記者會,提出三項訴求,要求新國會應落實轉型正義工作,持續推展「轉型正義5法案」修法,並實質公開政治秘密檔案。

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劉璐娜表示,主辦單位從2017年開始每年舉辦二二八紀念遊行,是效法1987年時「二二八和平促進會」會長陳永興、秘書長李勝雄及鄭南榕,在台南發起第一場「二二八事件平反大遊行」,當時是二二八40週年,訴求追查真相、平反冤屈、公布原兇。主辦單位呼籲唯有使台灣人民誠實面對歷史,才能有健康的社會與國家,因此號召人民一起走上街頭,莊嚴的面對歷史的真相。

去年通過的《政治檔案條例》及《國家機密保護法》修正案將在今年二二八實施,修法後國家機密檔案不再永久保密檔案,逾期30年檔案應解密,原先被列為永久保密的4500餘件政治檔案,預計今年解禁半數,然而民團認為《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全文修正案》、《加害者究責專法》、《不義遺址保存專法》、《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修正案》等「轉型正義5法修法」的修法期程仍遙遙無期。

主辦單位行動宣言指出,過去8年民進黨完全執政 ,但是在轉型正義立法工程上不如預期,要求今年再度執政的民進黨政府、總統賴清德應持續進行轉型正義工作,行政院及國會應提出轉型正義法案具體時程。針對國民黨,宣言中訴求國民黨委員們應誠實面對過往歷史錯誤,繳回不當黨產,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等作為。同時也呼籲民眾黨,應發揮關鍵少數的力量,支持推動轉型正義法案。

紀念日不應歡慶 各界追思無聲的二二八受害者

「身在民主、享受自由的世代,沒有感受過威權,台灣人仍面對獨裁者的威脅,我們要從勇敢的歷史裡面獲得勇氣。」台中好民行動協會理事林芳如表示,台中好民行動協會今年舉辦第六屆的「自由路上藝術節」,是中部唯一推廣轉型正義的藝術節,舉辦時間更從2/28和平紀念日延伸至4/7言論自由日,以將近兩個月的時間,打造轉型正義的議題性系列藝文活動。籌劃活動過程中,讓大家了解到二二八事件不是只發生幾天、不只發生在台北天馬茶房的事情,而是延續長達近半世紀、同時也發生在中南部。

林芳如提到,像「二二八台中二七部隊」在1947年3月3日成功打敗國民黨軍隊在台中的戰役,也是二二八事件中少數打贏國民黨的一戰。當事者黃金島先生在回憶錄中談到,當時的台中人團結組織民兵,各學校學生也成立武裝自衛隊伍,維持台中各地治安。

林芳如說到二二八的影響深遠,戒嚴時期的1980年甚至發生了第二次二二八事件「林宅血案」。解嚴前夕1987年,鄭南榕等人為了紀念二二八事件40週年,在台南、嘉義及彰化舉辦三次二二八紀念遊行,然而這樣的非暴力抗爭卻遭遇警方暴力對待,當時台南遊行以打游擊方式躲避警方驅離,在嘉義遊行時遭到二千名鎮暴部隊的強力圍堵與鎮壓,最後在彰化遊行時變成「史上最暴力的遊行」,手持鮮花標語的民眾被突襲的鎮暴、便衣警察以警棍毆打,是台灣史上為平反二二八的多場遊行中,群眾被打得最慘的一次。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林偉聯提到,翻開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名單,當時超過8成的30歲以下年輕人被國民黨軍隊掃射鎮壓、失去性命,直至今日紀念二二八活動,是台灣人民需要共同紀念國家哀傷的日子,而不是一個歡樂慶祝的節日。他認為應持續追思沒有發言權的受難者,從他們無聲的犧牲中記取教訓,以因應台灣未來倘若遭受外族侵略,威權政治統治對於人民自由尊嚴的傷害,將再度發生在台灣,國人們有責任、義務沈重嚴肅看待二二八案件。

台灣人權促進會資深研究員施逸翔則提醒,台灣人民一直在威權邁向民主的坎坷道路上,雖見證過《促轉條例》立法、 促轉會運作後解散到行政院持續相關工作會報,但仍有保守反動的勢力試圖對人民蒙蔽歷史真相,目的是讓大家無法追究加害者,使得轉型正義相關工程在體制內改革被推遲。

施認為目前選出當前的新國會樣態,讓部分親中、貪腐、投機政客進入國會,令人擔憂。雖上屆立院通過兩個轉型正義相關法案,但其餘相關法案如何在當前的行政官僚的保守反動及高度政治鬥爭的立院的雙重夾殺中突圍,是一大課題。



這篇文章 二二八77週年紀念遊行將登場 民間呼籲新國會加速轉型正義修法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烏俄戰爭兩周年」民間呼籲俄羅斯終止侵略,台灣應重視難民人權

2024, February 20 - 17:21

文/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在烏俄戰爭兩周年前夕,至莫斯科台北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台北代表處前召開「烏俄戰爭兩周年」記者會,與在台烏克蘭人 Alex Khomenko(何曼柯)及台灣公民團體共同呼籲俄羅斯立即終止侵略、保護烏克蘭平民、立即釋放因反戰而遭捕與起訴的人民;同時,也呼籲台灣政府重視難民及尋求庇護者人權。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表示:「俄羅斯政府對內加大管制和鎮壓示威者、異議人士並以立法手段箝制言論、集會與新聞自由。當局違反國際人權法的手段包含利用騷擾、恐嚇或任意解雇的手段壓制批評聲音。反戰者被控『抹黑』武裝部隊、誹謗、詐欺或支持『恐怖主義』。」

提及俄羅斯當局用不同手段報復俄羅斯的反戰社運人士,邱伊翎指出:「亞莉珊卓・史科奇連科(Aleksandra Skochilenko)因為將聖彼得堡超市的價格標籤換成寫了反戰訊息的紙條,被判『向大眾傳播關於俄羅斯聯邦武裝部隊相關的假訊息』罪,並處以7年有期徒刑。」

「上週五,反對當今莫斯科政權的阿列克謝.納瓦尼(Alexei Navalny)在獄中身亡,他入獄前曾被下毒,並在遭強迫失蹤37個月後被發現已經被俄羅斯當局移轉到靠近北極圈、遙遠、嚴酷的監獄,並持續受到酷刑。這些案例一再顯示了莫斯科政權對反對者的高壓手段,也突顯出所有關心基本人權與自由的我們,更應該站在一起守護勇於挺身而出的人權捍衛者。」

提到尚未通過的難民法草案,邱伊翎表示:「我們同時也要對台灣政府呼籲:重視在台灣的尋求庇護者與難民的人權、盡速建立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難民庇護制度。最後,國際社會也必須進行調查,追究俄羅斯違反國際人道法的行為。」

在台烏克蘭人/台灣烏克蘭陣線共同發起人何曼柯(Alex  Khomenko)回顧2022年起的全面戰爭及對家鄉的影響時說:「這場戰爭奪走無數烏克蘭人性命,並摧毀我們美麗國家的許多地區。 烏克蘭各地許多城市,包括我的家鄉哈爾科夫,每晚仍持續遭受攻擊,造成無辜的成人和兒童死亡,並使建築物與基礎設施遭到破壞。」

何曼柯呼籲台灣應繼續支持烏克蘭,也強調:「(台灣)政府已投入大量資源直接幫助烏克蘭,並參與對俄羅斯的貿易制裁。民間和商界領袖籌措資金,捐贈醫療和人道主義物資,修理並派遣救護車和消防車,並以許多其他方式提供幫助。這些來自一個遙遠國家的幫助意義重大,而我們希望烏克蘭和台灣之間將建立更深入、更廣闊的連結。」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譴責俄羅斯多次以核電廠的安全及使用核武來威脅,將核電廠「武器化」。她提到:「俄羅斯對烏克蘭能源系統展開攻勢,使用飛彈和無人機瞄準全國各地的能源設施,烏克蘭超過50%的電力基礎設施遭到破壞,有些地區每天只能用上幾個小時的電力、暖氣和網路,醫院、企業和家庭不得不轉向昂貴的柴油發電機作為備用。此外,札波羅熱核電廠及其周圍的持續攻擊威脅著整個歐洲大陸的環境和安全。」

尤其是最近受到多次戰火波及而引發高度關注的札波羅熱核電廠,崔愫欣表示:「戰爭造成的環境破壞的恢復和修復將需要數十年的時間。戰爭中能源設施常被當成軍事攻擊目標,但核電廠無論是意外或是蓄意攻擊,都可能引發各種不可控的意外與毀滅性災難。」

台灣人權促進會難民議題專員賴彥蓉解釋烏克蘭難民在台的困境時說到:「當戰爭、內亂的時間一拉長,這樣的暴力成為常態,大眾關注的能量總是漸漸的消退,民眾自發性的捐助以及國際援助也在無可避免的減少時,一個完整的庇護制度與法制是確保那些還在持續受苦的人被妥善照顧的必要措施。」

她提到一個尋求幫助的烏克蘭學生的案例,並說明在戰爭爆發後移民署和外交部仍拒絕給予長期簽證「僅能用每三十天就需更新一次,且不具工作與加入健保社會保險權利的暫緩出境簽證停留台灣,導致他即使留在台灣也幾乎無法生存,原本有意願給予他工作機會的公司,因對他的簽證有疑慮,最終沒有給予他工作機會,他當時連租屋都因會被質疑合法身分都有困難,最終只能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離台。」

賴彥蓉說:「在每個階段,不管在專案難民申請、身分審查、身分核定、核定之後的生活照護與救濟程序上,都有許多問題需要改善。例如缺少相關通譯人才以及對於相關人員的培訓,審查時程過長,以及在審查期間,無法提供進入專案的個案暫時性的身分或任何證明等等許多問題,都一直無法獲得改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林偉聯牧師提到在戰爭中仍受到波及的醫療與人道救援人士,並說明許多教會的夥伴在運送人道物資時仍受到俄羅斯砲彈的誤擊。他表示台灣的確也募集到很多的物資給烏克蘭人民:「今日第三批九十多輛台灣消防單位退役救護車及消防車已抵達波蘭格但斯克港口。當地政府與民間都有急迫的需要,我們發現在戰爭爆發之後烏克蘭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被調往前線,後方完全無醫生護士。」

林偉聯說:「戰爭之後人民遭受生存極大挑戰。我們大大譴責普丁為了個人私慾,發動侵略戰爭,有多少生靈因此塗炭。」並表示:「獨裁的恣意妄為用侵略手段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當戰爭爆發時,平民百姓有非常大的恐懼,如果沒有準備好或是適當安排將會造成莫大災難;我們持續關注烏克蘭時,台灣民眾也應有所準備。整個公民團體間的良好聯繫,將使我們對抗外來侵略時有足夠韌性支撐苦難日子。希望大家共同關心烏克蘭平民百姓所面對的問題,以及我們可以持續給予支持。」

過去參與《為烏克蘭祈福—Solidarity With Ukraine慈善音樂會》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演奏家柯昭銘,也在現場演出烏克蘭作曲家瓦倫丁.西爾維斯特羅夫(Valentin Silvestrov)創作的 Prayer for Ukraine(為烏克蘭祝禱),為「烏俄戰爭兩周年」的記者會畫下尾聲。

背景資訊

國際特赦組織持續記錄在烏克蘭發生的戰爭罪 。從 2022 年 2 月 24 日起,俄羅斯侵略烏克蘭至今,戰爭行為使烏國平民面臨災難性的人權危機。國際特赦組織報告指出,俄羅斯的全面入侵使得烏克蘭的女性面臨嚴重風險,性暴力與性別有關的暴力的案件也向上攀升;在被俄羅斯佔領的烏克蘭卡科夫卡(Kakhovka)水壩遭到破壞,造成數千人面臨人道災難;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際,年長者遭遇孤獨與收容問題,被迫「活在黑暗之中」。

俄羅斯境內以及俄羅斯控制的軍事占領區,許多人也深受戰火的影響。國際特赦組織發現,去年9月俄羅斯出版的歷史教科書企圖合理化對烏侵略,這樣的錯誤訊息不僅剝奪俄羅斯兒童和被軍事占領的烏克蘭兒童接受優質教育的權利,更危害烏克蘭人的文化遺產權和身分權;在軍事占領區約有500多所烏克蘭學校,烏克蘭學童被迫接受俄羅斯教育並學唱俄羅斯國歌,反抗者面臨暴力、任意拘留和虐待的風險。

有關俄羅斯對烏克蘭戰俘的人權危害,國際特赦組織也譴責烏克蘭人權捍衛者馬克西姆 .布特克維奇(Maksym Butkevych)被判處在俄羅斯的監牢裡受13年徒刑。馬克西姆 .布特克維奇 在2014年被俄羅斯所支持的盧甘斯克軍隊擄獲,在2022年6月被移轉給俄羅斯軍方;同時,俄羅斯也不斷地透過媒體與社群網站散布有關他的不實指控。

這篇文章 【新聞稿】「烏俄戰爭兩周年」民間呼籲俄羅斯終止侵略,台灣應重視難民人權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連署】「還我!啤酒文化園區」建國啤酒廠保存行動連署

2024, February 19 - 19:28

文/臺北啤酒工場產業工會、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請還給社會大眾一個「啤酒文化園區」,持續讓建國啤酒廠「好好活著」

請行政院不要殺了建國啤酒廠
懇請各界支持我們的訴求

發起人:臺北啤酒工場產業工會、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

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7月7日參加北科大菁英聯誼餐會時,口頭提出擬將建國啤酒廠「一部份變更為大專用地,直接由國產署撥用給北科大,將來保留出入口在八德路,做為新校區的出入口。」如此「先斬後奏」黑箱手法無法又無理,更踐踏了產業文化資產保存價值。由鄭副院長做出如此輕率的口頭承諾,逕直摧毀在地居民對開放廣場及綠地公園的期待。本會對鄭副院長的發言感到非常失望。

八德路大門及廣場自1919年起就是整個建國啤酒廠的門面。過去由員工共同捐獻豎立的孫中山銅像、親手種植的植栽,也都是勞工集體回憶象徵。未來若任意變成北科大的「新校區入口」或教學大樓用地,無疑是直接違反《文資法》第34條規定,嚴重影響古蹟觀覽及原有產業遺產基地的完整性。依照已經審議通過但被北市府擱置未公告實施的原都市計畫變更方案,原規劃為市民公園及廣場用地的「回饋用地」是屬於臺北市所有,故中央沒有權利插手犧牲臺北市民的權益。

此外,分隔了建啤核心區域,切斷目前仍正常運作的生產線,更是直接「殺死」了這座持續生產超過百年的啤酒廠。如此一來,1999年行政院「文化資產保存維護推動小組」與時任民意代表、專家學者討論並通過的「產業活保存,生產不中斷」決議,將就此成為泡影。

本會自1995年起,始終與建啤工會站在一起,關心並推動建國啤酒廠的活保存。
面對此次危機,我們共同提出以下三點訴求:

【一、 古蹟區保持完整。立即中止建國啤酒廠土地建物分割及減資繳庫作業】

維持古蹟生產線保存完整避免因管理權責不清,無法落實產業活保存。遵照古蹟指定保存條文明定「範圍內與生產線有關之機具設備」。整體考量基地內景觀,避免未來入口廣場遭新建大樓遮蔽古蹟觀覽。

【二、 文化資產活保存、生產不中斷】

以文化保存為前題考量,落實審議通過之修復及再利用計畫。1970年代生產線動態保存;1990年代經典生產線恢復運作;2018年精釀啤酒持續運作推出。

【三、 大眾權益不受影響】

臺北值得有一座百年啤酒廠。相關單位應公開討論規劃方案,勿私相決定工廠未來。社會大眾及當地居民期待已久的文化園區及綠地開放空間,盡早規劃及開闢。不受土地分配而使大眾期待的啤酒文化保存權益受損。

=================連署單位(24個單位):

臺北啤酒工場產業工會、社團法人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台北企業總工會、桃園印刷廠工會、臺北市財團法人臺灣敦睦聯誼會所屬作業組織圓山大飯店工會、內埔菸廠工會、朱園里辦公處、一橋映像、百辰創新股份有限公司、集順生活科技、港都文史百景、雙城記事、台N線計劃聯盟、林碧雲建築師事務所、遊境感知所、彰化縣鐵路村文化再生協會、蘆荻社區文化中心、東吳大學難容社、台灣樹人會、 桃園護樹行動聯盟、啟扉文禾、Super346livehouse、宏岳國際有限公司、馬祖藝文協會

連署名單(794人):

【國際支持】
西村幸夫│國學院大學観光まちづくり学部 學部長兼教授、前日本ICOMOS副委員長
八木雅夫│独立行政法人 国立高等専門学校機構 有明工業高等専門學校校長、日本歷史聚落建築研究
中一夫│小樽運河新世紀フォーラム代表人
三文字昌也│東京大學都市設計學院博士
澤田康之│名古屋大學工學研究科準教授
熱田敬子│早稻田大學 研究員
田丸真美

【國內支持】
王彥翔│台灣交通文化資產保存學會常務理事
王新衡│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
王裕文│台北企業總工會/理事長
丘如華│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
丘延亮│社會學者
伍開勳│欣欣客運企業工會理事長
江奕翰│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工會總幹事
江選才│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埔里酒廠工會前理事長、聯合會職安召集人
何黛雯│一元創合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建築師
吳育仁│國立中正大學勞工關係學系教授
吳思儒│景澤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
吳柏瑋│暗坑文化工作室執行長
吳國良│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啤酒工場工會理事長
李林耀│朱園里里長
李惠貞│小島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周欣宜│花蓮縣文化局秘書
林文江│全國勞工聯合總工會,組訓處長
林宜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林昭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林書豪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林碧雲│林碧雲建築師事務所、中原大學地景兼任教師
林曉薇│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邱翊│島內散步執行長
金崇慧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營運長
侯志仁│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教授
侯耀荏│港都文史百景主編輯
施登騰│中國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副教授
紀家琳│文化大學戲劇系/副教授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婁序平│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秘書長
張登堯│江山藝改所所長
許伯元│許伯元建築師事務所
許經緯│梓辰文化創造執行總監
郭美美│致理科技大學 兼任教師
陳文輝│銘傳大學資管系副教授
陳彥良│臺灣新鄉村協會理事長
陳盈潔│社團法人台灣永續旅行協會 理事長
陳朝榮│臺北市延慶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游景泉│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竹南啤酒廠工會理事長
賀廣義 │ 馬祖藝文協會
馮佳福│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助理
黃麗玲│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葉益青 │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副執行長
榮芳杰│清華大學環境與文化資源學系副教授
趙銘圓│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建國啤酒廠工會榮譽理事長
潘翰疆│台灣樹人會 秘書長
蔡辰計│第一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工會監事
蔡青彤│雙城記事
蔡速培│台北菸廠工會副理事長
鄭人豪│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助理教授
鄭滿祝│台北第一女子高級中學地理科退休老師
蕭文杰│台北教育大學社會與區域發展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謝麗紅│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桃園印刷廠工會
龎立文│台北市園藝花卉業職業工會/總幹事
蘇丁祥│內埔菸廠工會理事長
龔紋莎│為為設計負責人

【建國啤酒廠退休夥伴】

蘇淑真│前建國啤酒廠試驗室主任
江火田│前建國啤酒廠工會幹事
吳樹榮│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啤酒工場工前副理事長
曾晴雲、蔡煥懷、翁昭民、陳錫興、高義德、李桂玟、賴克勝、李昇、范國亮、詹文森
王子誠、王自來、王延仁、王于真、王翠茹、王聰杰、王祥緯、王維潔、王昭月、王愛琳、王勳和、王冠仁、王培仲
古新德、于櫻銘、田廣潤、伍開勳
田廣潤、田健智、何黛蘭、何黛薇、何姵儒、何宛蓁、何詩涵
江選才、江敏瑞、江懿靖、江俊緯
余至真、余家萱
吳強、吳育仁、吳宗德、吳志華、吳沛穎、吳金容、吳建和、吳炎法、吳銘崧、吳孟杰、吳俊昇、吳仁宗、吳明德、吳諺松、吳凱琳、吳孟璞、吳羽桐、吳青穗、吳明蒓、吳承霖、 吳宗霈、 吳盈蒂
呂翰廷、呂柏勳、呂蓉婷、呂淑雯
宋連興、巫坤炳
李文清、李桂玟、李鎮邦、李宗元、李柏漢、李孟霓、李惠真、李光宇、李炳勳、李智慧、李智然、李思薇、李佳龍、李建華、李梓煌、李昱蓉、李容渝、李亞鑫、 李振豪
沈沛君、沈靖晏、沈瑞文、沈靖晏、沈詩婕
朱肇群、阮俊德、阮俊龍
初玲玲、卓厚臺、周于萱、周千琳、周永志、周汝婷、周冠宇
林梅芬、林天逸、林文俊、林呈斌、林希竹、林威志、林淑美、林小娟、林錦燁、林怡馨、林憶芳、林鑑彬、林建宏、林麗貞、林沐萱、林羣堉、林凱文、林麗貞、林尚駒、林文傑、林文江、林佩貞、林依潔、林鼎均、林怡雯、林育維、林美辰、林立潔、林承緯、林宗賢
祁莉菁、邱文榜、邱創彥、邱佳妮、邱立崴、邱立涓
金天裕、金德欣
施韋州、施淑敏、施建邦、施詠萱
洪瑞鐘、洪國恩、洪坤霖、洪志遠、洪澍顯、洪志維
胡珮淳、范明惠、范立達
徐穎婕、徐馥渝、徐國淋、晁岱凡
祝可馨、翁意軒、荊國軒
高麗雲、婁序平、康健民、康雅鳳
張文武、張文傑、張仁豪、張仕昕、張洪銘、張言群、張若瑜、陳麗娟、張嘉娟、張舉成、張靖雯、張麗雲、張淑鍬、張潁卉、張瑞麟、張舒婷、張懿文、張登堯、張世杰、張富雄、張哲維、張承恩、張怡菁、張郁、張雅玲、張清雲、 張傑桓
曹維清、曹蕙雯、梁子濬、梁青山、梁莉姿
許佩樺、許婷斐、許家斌、許新宜、許經緯、許庭碩、許榕珮、許彥俐、許金蓮、許英瑜
連美美、郭志江、郭玉琇、郭倩如、郭曜軒、郭溥
陳文輝、陳映禎、陳光華、陳中一、陳中洲、陳宏洋、陳冠州、陳毓文、陳維屏、陳錫興、陳麗娟、陳麗安、陳玉娟、陳玉愛、陳玉梅、陳藝云、陳小菁、陳文彬、陳宣宏、陳鉅元、陳肇廷、陳秀君、陳秀香、陳贊文、陳岱鈺、陳凝恩、陳建凱、陳正義、陳彩良、陳思璇、陳茗莉、陳漢鼎、陳惠湄、陳龍弘、陳宗曔、陳星銓、陳映岑、陳奐宇、陳昱全、陳歆怡、陳珂磊、陳光華、陳柏宇、 陳靜如
陶培偉、彭家澍、彭秀莉、彭竹慈
曾晴雲、曾芳貞、曾秋蓉、曾靖雯、曾智豪、曾亞婕
温冠瑩、游秀如、游雅評、湛詠傑、馮牧潔
黃于芬、黃弘文、黃俊達、黃偲哲、黃偲傑、黃崇桄、黃侑羚、黃玲珠、黃莉貞、黃語綺、黃種德、黃凱文、黃靜華、黃柏元、黃自君、黃月明、黃貴宏、黃冠智、黃怡根、黃能鳳、黃金萬、黃金龍、黃梓瑩、黃勝義、黃瑞彬、黃冠喬、黃寶林、黃冠喬、黃榆晴、黃建中、黃博鈞、黃昱翔、黃偉傑、黃偉豪、黃昱翔、 黃瀞瑾
楊大寬、楊子靚、楊睿宜、楊招治、楊淑雯、楊志賢、楊逸群、楊琮亦、楊凱茹、楊哲銘、楊英南、楊順欽
葉俞君、葉淑宜、董暐弘、詹正煌
廖艾珍、趙禹翔、趙伯倫
劉宸瑄、劉世惟、劉國安、劉慧萍、劉慶福、劉友傑、劉淑貞
潘怡芳、蔡金龍、蔡清為、蔡韋漢、蔡世垚、蔡采凌
鄧銘棋、鄭宗益、鄭芳銘、鄭敏玲、鄭信德、鄭麗貞
盧宥辰、盧芸薇、盧立仁
蕭伊利、蕭守毅、蕭宇泰、蕭勤建
賴文祺、賴淑華、賴韋蓁、應孟儒
謝惠伃、謝俊龍、鍾鏞、鍾佩真、鍾王敏好、鍾長輝
簡呈宇、藍世昌、顏宏穎、羅志誠、羅毓翔、羅玉雯
魏晟祐、蘇志誠、蘇承傑、蘇文彥、蘇伯昇、蘇莉琪、蘇庭獻
龔哲民

【相關文章】

粉絲專頁:Beer Taipei @建國啤酒廠產業活保存

自高砂麥酒生產場域保存完整

留存不同時代生產機具及生產空間


這篇文章 【連署】「還我!啤酒文化園區」建國啤酒廠保存行動連署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7集|無所得卻被假設有所得 《社會救助法》為何救不了貧窮者?

2024, February 19 - 07:40

文/童建儒

台灣貧窮率逐年下降,據衛福部統計,2013年低收入戶人數仍有36萬人,至2022年卻僅剩28萬人。連年下降的貧窮率,看似台灣社會逐步上坡的象徵,但在2023年,數個關注貧窮議題的非營利組織組成台灣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下稱社救盟),向政府提出《社會救助法》修法倡議,期待能廢除與修正不合時宜的申請門檻。

本集《燦爛時光會客室》邀請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下稱芒草心)倡議專員王今暐拆解台灣均富表象下盤根錯節的闕漏,打破近年台灣貧窮率下降、貧窮人口逐漸減少的美好幻想,一起聊聊社會救助法是什麼?貧窮者又如何從層層社會安全網中一路掉落?

僵化體制阻礙濟貧 盼修法改善貧窮現況

當貧窮者需要政府救濟時,政府應發揮功效,協助濟貧。但實際上,作為救命稻草的《社會救助法》卻成為貧窮者看得到卻摸不到的虛幻想像。《社會救助法》的設立主要用於貧窮扶助,協助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或生存困難者自立生活。但王今暐指出,《社會救助法》自上世紀沿襲至今已超過十年未曾進行大幅度修改,導致最需要補助的貧窮者被排除於《社會救助法》外,無法申請救濟。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社救盟與芒草心於2023年開始倡議行動,王今暐提到,燃起倡議大火的火種源自2017年的兩公約國際審查報告,該報告明確指出台灣應制定無家者專法及資料庫,以反映貧窮者現況。但後續衛生福利部卻僅委託一份研究案,且並無下文;在2022年審查中,也未再主動向國際專家報告近期改善狀況。因此芒草心決定發起倡議行動,串連不同的弱勢團體組成社救盟。

政府忽略貧窮事實 弱勢難以通過審查

王今暐質疑政府並未看見貧困者,他指出目前政府並未每年例行公告實際貧窮率數據,僅是把已經通過低收、中低收人口或家戶數加總起來,得出約58萬人。然而在社救盟推估下,卻發現全國約有280萬人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與政府發布的數據相比,兩者相差10%,也就是約有220萬人被排除在社會體系之外。

台灣以「全家家庭總收入平均除以家庭人數後,每人每月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定義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而最低生活費計算則依照當地區域每人可支配所得的60%計算,並由六都自行公告標準,其餘縣市則根據臺灣省及福建省規定,全台竟有8種對貧窮線的金額定義。

「他們已經連住處費用都支付不起了,但卻有九成五是沒有資格的。」王今暐指出,《社會救助法》將95%的無家者排除於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他提到,台灣在貧窮門檻定義上,與歐盟同樣採用中位數的60%,然而,卻比各國多上許多附帶條件,阻擋貧窮者通過低收、中低收入戶審查,真正可進到社會救助系統取得資格的只有58萬人。

沿襲戒嚴法規至今 虛擬所得傷害人權

王今暐點出《社會救助法》第5條第1項中的「虛擬所得」,他直言政府為了行政方便,在無法查清個人薪資證明及財稅資料時,便會預設民眾若在工作年齡沒有特殊情況下,就一定會有2萬7千元的收入。他提到該法源自1963年《臺灣省社會救助調查辦法》,戒嚴時代下,政府對人民不信任,認為在勞動人口年齡卻無收入者即為好吃懶做之徒,因此設立「虛擬所得」。而在1980年《社會救助法》立法時,為了讓家庭總收入計算有依據,政府便將「虛擬所得」納入行政附則中沿用。

「政府可能會預設有一些錢是藏起來的,或者你應該要賺到更多錢。」王今暐分享,曾有民眾收入僅1萬多塊,卻被地方政府預設虛擬所得,變為2萬6千塊。民眾不服提告,而行政法院雖判決地方政府於法有所不合,但卻被具有裁量權的地方政府認為,在大眾皆被設立虛擬所得之下,將該民眾排除於虛擬所得之外,會對大眾不公平。王今暐質疑這樣的作法如同「因為其他人被歧視,所以你也應該被歧視」,為求行政便利而忽視人民權利。

社會救助暗藏弊端 破碎安全網難見效

此外在《社會救助法》中,申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限制申請者必須居住在戶籍地,且出生地與戶籍地必須一致。王今暐認為,台灣不乏許多外縣市租屋族、無家者、在台有家庭的新住民,要求申請者一定要住在戶籍地才可跟戶籍地政府申請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的作法相當不合時宜。他指出,其他國家並未嚴格限制「綁戶籍」,且台灣仍有其他法規承認實居地。他擔憂,在「綁戶籍」的規範下,若貧窮者未在戶籍地工作、生活,最終將被社會體系排除。

王今暐提及,社會救助法以家戶為單位,家庭為中心來申請,其預設一等親或同戶籍直系親屬,即使實際上失聯多年,仍具有100%的互相扶助義務。他分享過去服務對象中,大部分無家者早已與家人失聯,都是靠自己打零工的收入來支撐生活費,但賺到的錢除支付自己的生活費外,已無餘力租屋,才會流落街頭。王今暐認為,《社會救助法》認定每個家庭都和諧,資產百分百會和家人相互平分的假設,在當今已顯得過於理想化。

為什麼《社會救助法》漏洞百出卻又未見修正?王今暐認為對於行政機關而言,《社會救助法》是已操作多年的法規,舊有的規定早已成為行政機關的慣例,將這些規定放入法律僅是作為法律依據而已,並非以貧窮者、使用者為主體的思考模式。王今暐坦言,民間團體20年來持續跟政府溝通,不過政府相當抗拒改變。他擔憂隨基本工資提高,《社會救助法》也將排除更多的窮人。

台灣長久以來密密織起的救助網絡中,《社會救助法》成了複雜網絡的中心點,牽一髮而動全身。王今暐指出,只有社會救助法中定義的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才屬經濟弱勢者,而《住宅法》等多項法令皆參採《社會救助法》對經濟弱勢者的認定標準。他以無家者為例,指出無家者不僅無法被歸納在經濟弱勢者,甚至在政府300億的租金補貼專案計畫內,因不屬於經濟弱勢者而無法獲得經濟弱勢者的加碼倍數。王今暐分析,當無家者試圖租屋時,將會先被《社會救助法》排除第一次,再被《住宅法》排除第二次,他指出,會使貧窮者跌落層層社會安全網中的肇因,其根源便是《社會救助法》。

擺脫現有僵化制度 盼政府正視貧窮議題

王今暐以日本法規為例,指出就算是強調親屬間互助責任的日本,審核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資格上,也僅看申請者的真正同居共財者,作為事實上的經濟共同體。此外,日本還設有針對無家者與貧窮者的《自立支援法》,作為介於勞保、健保及底層生活保護網之間的第二安全網。王今暐直言台灣並無第二安全網,他認為當貧窮者未被第一安全網接住,便會直接掉到名為《社會救助法》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這樣的社會安全網破洞百出,根本無法接住大多數的貧窮者。

「台灣從上世紀到現在國家一直把扶助貧窮的責任丟給家庭承擔,這個態度到現在也未改變。」對於台灣貧窮者的未來福祉建立,王今暐認為,政府承認貧窮者的存在並負起扶助貧窮的責任是改善現況的第一步。透過每年例行的統計、公佈,將需救助人口比例貼近實際比例。接著,擺脫上世紀不合時宜的假設,包括虛擬所得、強大的家庭支柱。並鬆綁「綁戶籍」規定,使貧窮者可向時居地政府申請救助。他補充,除修改現有法規外,更應加入無家者專章,打破過去台灣過於以正規家戶為中心的社會救助體系,把無家者接回社會救助中。王今暐重申,在21世紀,國家不再只是附帶性的從旁協助,而是應將扶助濟貧的責任作為國家的主要責任。

這篇文章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7集|無所得卻被假設有所得 《社會救助法》為何救不了貧窮者?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6集|三十年來無黨立委最高票! 王醒之如何穿透藍綠?

2024, February 13 - 10:12

文 / 黃馨慧

2024總統大選,台灣政治版圖出現新樣貌,藍綠白三雄鼎立,小黨卻在這次選舉中全軍覆沒,得票率皆未超過5%。《燦爛時光會客室》在選後規劃了「2024落選者系列專訪」,邀請到四組落選的小黨或獨立參選人分享自己的政治主張、參選的心路歷程、敗選後的策略和以後的突圍之道。

本集節目邀請長期投身社會運動、曾任基隆市議員的王醒之。雖然這次以無黨籍身份競選基隆市立法委員未能當選,但他認為,對於每一個有心要投入政治工作或參選的社運工作者來說,當選並不是勝選的唯一標準,而是在整個競選過程中是否有所累積、能否捲動更多人民投入政治參與。

從藍綠政治到議題政治 王醒之團隊如何突圍,把社運精神帶入主流?

王醒之曾在參選的記者會上表示,相信自己這一次的參選,會是將基隆從從藍綠政治推向議題政治的重要時機。在台灣許多地方,尤其是非都會地區,藍綠政治不僅是兩大黨的抗衡,更是地方派系的角力。王醒之分析,國民黨的地方系統長期以來都與基隆市的家族政治盤根錯結;而民進黨在基隆的政治力量,則展現在地方派系的深耕,透過行政資源和政治權力 的掌握,發展出一定程度的政商關係。王醒之的團隊就像是從巨石夾縫中頑劣生長的樹苗,透過各種社區經營以及參政方法的研發創新,試圖從社運的角度來進入主流政治。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社運出身的王醒之,希望能夠把過去在社會運動由下而上的變革精神帶進主流政治之中,為此,他們團隊進行了許多不同的嘗試,例如舉行「預算共讀會」,邀請基隆市不同群體,以及任何有興趣的公民一起來研讀基隆市議員需要審查的預算書,這個過程使民眾有機會發展出一種可以介入政治的橋樑,甚至慢慢形成可以共同前進的盟友。例如,邀請公車司機一起看基隆市的公車預算、跟消防員一起看消防局的預算、跟教師工會一起看教育處的預算等等。王醒之團隊的另一項嘗試,是「大家來提案」。王醒之表示,議員雖然握有提案權,但每一名議員能接觸到的層面各有所限,因此,提出符合基層需求的提案就有賴各方民眾的集思廣益,民眾可以提出個別的陳情,團隊再嘗試把這些個別的需求,擴大成具有公共利益和政治性的提案,最後帶進議會裡,替人民發言。

主持人管中祥回應,王醒之團隊的兩項嘗試,除了讓民眾能親自了解預算長什麼樣子,也是一個公民參政的重要歷程,民眾在提案的過程,能認知到自己有能力、可以有意見和主張,更具有公民行動的力量。

不滿黑箱環評 決定競選立委讓更多人看見四接問題

王醒之曾擔任基隆市議員,在本次大選中卻放棄連任,改由他的助理陳冠羽披掛上陣。陳冠羽是王醒之在輔仁大學的學生,師徒兩人也是一起參與社區工作的好夥伴。王醒之表示,自己並不戀權,也想給身邊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機會,因此才選擇交棒,自己轉戰立委。從事社區工作時,他們向來都是團隊工作,陳冠羽當選其實也象徵著同一個團隊的連任,並且團隊獲得地方的認可。

隨著協和電廠四接案一連串的續審爭議、環評委員密室會商,使王醒之發現,目前沒有一個立法委員能好好的為基隆市發生以及真正的理解四接議題,遂下定決心要競選立委,希望在競選過程中,讓更多基隆人看見四接的問題。

七成預算集中六都,其餘縣市難發展完整基礎建設

除了四接議題,在這次立委選舉中,王醒之還提出「基隆五正義」:財政正義、路權正義、通勤正義、居住正義與老宅正義,其中,他特別強調《財政收支劃分法》要修法的必要性,才能擴大基隆的基本的財政收入,還給基隆公平正義的財政分配。

全台灣的各項國稅與地方稅收都會先集中到中央,再由中央分配給各個縣市,而每個縣市應該分配到多少預算的計算公式,即是根據《財政收支劃分法》來決定。透過資料可以發現,全國22縣市當中,有七成的預算集中在六都,剩下的預算才分配給其他16個縣市。王醒之指出,《財政收支劃分法》二十多年來從未修法,台灣的直轄市卻從兩個增加到六個,在財政分配模式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各縣市只好想盡辦法成為直轄市以爭取更多預算。

在《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分配模式下,非直轄市的基隆會受到什麼影響?王醒之解釋,基隆市每年的總歲出約莫是190億,其中基隆市自投加上中央統籌分配,大約只能填補50%的支出,剩下的部分全都要靠中央補貼或補助,每當需要道路檢修,地方政府就必須針對某一條道路寫計畫提到中央的營建署或公路局要經費,這種階段性的補助措施使得基隆市的基礎建設長期以來都沒辦法有完整性的規劃。

「全台灣最有名的爛路王就在基隆,天候不好或許是事實、工程品質不好也可能是事實,但真正的關鍵是——基隆的路只要一爛掉,沒有辦法立刻就修好!」王醒之直指現行《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弊端,當基隆市這種規模的省轄市,沒有足夠的經費可以對基礎建設做完整性的規劃時,問題將會層出不窮。舉例來說,基隆作為雙北之外全台公共運輸使用率最高的城市,卻礙於預算,只能採購別的縣市淘汰的二手車。王醒之表示,這不單只是經費不足的問題,更涉及到一個城市到底應該提供什麼樣的基礎公共服務給市民。「如果整個城市的公共服務水準沒辦法因為整體規劃而提高,地方政府做再多的亮點計畫,其實基隆市市民的感受,還是會覺得次於雙北。」

左派政黨在當代的生存之道 創新與建立信任最為關鍵

管中祥指出,國民黨、民進黨,甚至是近年崛起的民眾黨,常被外界視為右派政黨,政治立場上偏向保守或傾向財團,與民眾的互動模式,也都偏向英雄主義式的情緒動員,他好奇,目前的台灣,還有左派政黨或是社運政黨存在嗎?

對此,王醒之認為,左派政黨仍然存在,但是生存空間愈來愈小。很多社運團體參政後,如果沒選上,大部分的結局都是無疾而終,默默消失離開,在他看來,早期的社運參政模式,顯然已不適用於目前的時空背景。他也點出現在左派政黨最關鍵的生存守則,就是必須深入社區和常民生活中,被民眾視為一個穩定的存在。王醒之也表示,當今社會的壓迫以更多元的形式出現,對抗壓迫的方法也需要不斷變化,因此,如何在社區蹲點的過程裡和居民建立信任關係,又如何找出其他創新又可被落實的參政方法,這兩件事情尤為重要。

落選,但是勝選 無黨籍候選人之中的歷史最高票

本次選舉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的王醒之,最後得到37260票,是基隆市過去三十年來無黨籍或小黨身份候選人從未達到的最高票數,也是本節目「2024落選者系列專訪」當中唯一可以領回保證金的受訪者。王醒之在暖暖區超越藍綠獲得第一高票,雖然在其他行政區並未突破藍綠重圍,但他保持樂估態度,如果將過去幾年在暖暖區的作法和實踐路線運用到其他行政區,或許能在下一次大選中贏得勝利。

王醒之透露,這次選舉大約花費560萬,雖然將所有政治獻金和領回的選舉保證金都拿來填補支出,尚須自行負擔二十萬,但這次選舉,王醒之認為已交出一張足夠正面的成績單,得到無黨籍或小黨候選人當中的歷史最高票,他希望告訴全台灣還想要從社運來參政的夥伴們:「透過群眾的支持,我們真的可以突破財政上的門檻。」

這篇文章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6集|三十年來無黨立委最高票! 王醒之如何穿透藍綠?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桃園市首次大年初四提前清運、各區清潔隊驚傳違法濫權情事

2024, February 7 - 15:58

文/桃園市清潔隊員權益促進會

去年2月15日,桃園市長張善政在未與基層清潔隊員溝通的情況下,宣布桃園市清潔隊員將提前一日於大年初四清運,迫使桃園市清潔隊員唯一連假將從4天縮短為3天,片面變更十幾年來桃園市清潔隊員春節休假4天的慣例,甚至有隊員「看電視才知道」,即便當時提出加一補一並加發1000元禮卷作為補償措施,卻仍引起基層隊員不小反彈,為此,桃市產總及清促會當時就發表聯合聲明,建議市長張善政應該先和12區清潔隊員溝通、聆聽基層聲音。

桃園環保局為消弭爭議,對外宣布將在9月底會與三工會協商並達成共識,然至今年1月初卻無消無息,隨新北市(12/14)、台北市(12/28)都陸續公布清運時程表,桃園市環保局終於在1月15日對外宣布桃園市春節垃圾清運期程表(圖1),赫然發現,春節期間清運不只是大年初四,連大年初五休息日也要清運,而基層隊員最關心的排班相關規定及權益,卻到1月26日才在內部公布(圖2),讓區隊跟桃園基層隊員傻眼!

為達成大年初四、大年初五連續清運的政策,桃園市環保局不僅取消春節國定假日遇休息(例假)日時,將補假一天直接補在大年初四的慣例,更未經隊員同意,片面挪移上千名隊員休息日,將原先休息日挪移到大年初三國定假日,讓休息日加班改為補假一天,而這是桃園市清潔隊員第一次被挪移休息日(圖3),桃園環保局未事先與基層溝通且複雜的挪移方式,讓基層隊員完全搞不清楚狀況,甚至基層還傳出大年初四、初五出勤有加一補二的錯誤消息,而桃園環保局,直接挪移班表上的休息日,對此,勞動部早已表示,休息日挪移須經勞方同意,而非雇主單方面變更(圖4),桃園環保局片面挪移隊員休息日顯有違法之虞,而轄下區隊,為配合大年初四、初五連續清運政策,竟發生因人設事、違法濫權的狀況。

近期清促會就接獲兩起清潔隊違法濫權的情況。首先新屋區清潔隊張貼通告,明確告知清潔隊隊員,如不配合過年期間調移成日班班表,市長所承諾的福利事項,環境管理處將不予認定(圖5)。同樣跟隊員都休三、日的外勤人員,一樣為桃園市民服務的清潔隊員,為何刻意要將部分人員,在春節清運期間調整成日班班表,然後不給予市長所承諾的福利措施,這就是因人設事。

清促會理解張善政市長加強春節清運、服務市民的苦心,但新屋區隊卻反其道而行,變更部分人員班表,減少人員出勤,不禁試問,難道新屋區中隊認為,桃園春節期間垃圾量不夠多,所以不需要足夠的隊員出勤嗎?難道因人設事是張善政市長的本意?還是張善政市長要告訴基層,去年的承諾已經確定跳票了?

無獨有偶,蘆竹區隊為配合觀音生質能中心垃圾需求量,不惜捨棄距離區隊10公里的中壢欣榮焚化爐,而刻意繞道距離區隊31公里的觀音生質能中心去傾倒垃圾,導致蘆竹區隊夜班隊員常有工作超過10點的加班狀況,長途車程更會增添交通意外的可能,而蘆竹區為配合大年初四、初五連續清運政策,避免加班時數超過法定上限,將夜班隊員出勤時間從原定14:00~22:00,竟直接宣布春節期間夜班隊員出勤時間往後挪1個小時,將工作時間改成15:00~23:00,意圖讓隊員工作到晚上11點都沒有加班費(圖6),同時降低加班時數,不惜涉嫌偽造蘆竹區隊員同意挪移工作時間的公告(圖7),最後在蘆竹區隊員強烈反彈下撤下此公告(圖8),也再次反映出桃園倉促上路、毫無配套的春節清運政策。

桃園市環保局為力推大年初四、初五清運政策,不惜單方面挪移清潔隊員的班表上的休息日,而各區隊也上行下效,因人設事、片面挪移工作時間,導致基層春節排班亂象叢生。

善待基層清潔隊員,本就是桃園市政府的責任,桃市府願意提升桃園清潔隊員福利待遇,清促會絕對樂見其成,勞雇本是平等關係,而非上下關係,更希望桃園市政府能夠真正蹲下來傾聽基層隊員的心聲,並持續的溝通,沒有真正聆聽基層的聲音,再好的福利措施,始終無法符合基層需求,更無法掩蓋片面變動基層隊員勞動條件的傲慢及違法的問題,呼籲桃園市政府,應立即終止各區隊違法濫權之亂象,讓有意服務市民的隊員出勤並給予補償,讓想跟家人朋友相聚的隊員休息,讓春節清運回歸正常運作,讓桃園市政府、清潔隊員、桃園市民都能開心過年,共創三贏局面。

這篇文章 【聲明】桃園市首次大年初四提前清運、各區清潔隊驚傳違法濫權情事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小孩難教,還是公部門難教?孩童進投票所遭拒!

2024, February 6 - 15:36

文/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

原標題:小孩難教,還是公部門難教?孩童進投票所遭拒!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揭露17起案例,痛批中選會兒權、性平概念通通不及格!

年節將至,許多親子家庭即將返鄉與親友圍爐團聚。從兒童人權、育兒友善、性別平權等議題起家的「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創黨5年來一路辛苦耕耘,終於在今年大選後成為全台第5大黨。今日記者會,小歐盟和大家拜早年的同時,也公布出2024大選投票所拒絕讓六歲以下孩童陪同投票之事件,全台各地共有17起案例,不少民眾在投票過程裡,遭警察與選務人員連番拒絕攜帶兒童入內。其中,經說明後允許孩童入內共13名,但入內後仍有4名孩童被要求僅能在一旁椅子等待。另有4名民眾與選務人員說明,孩童仍被拒絕進入,更有1位民眾因此放棄行使投票權力。

社團法人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黃怡翎執行長對此表示:「為打造性別友善之投開票所環境,立法機關早已於2020年5月6日修正公布《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53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57條,開放選舉人照顧之6歲以下兒童得進入投票所。相關法規修法施行至今已將近四年,更經過了10次的選舉罷免投票,卻仍然未能有效落實。於今年初甫結束的總統、立委選舉中,竟有至少17位的家長反應,欲帶6歲以下兒童投票遭拒的情況發生,中選會不僅公然違法,更凸顯其在相關業務上的漠視與教育訓練嚴重不足。」

小歐盟副秘書長沈佩玲對此修法提出正面肯定,但也舉出應當改進的地方:「就搜集到的資訊而言,顯示有兩大問題。一個是選務人員對於這個規定的認知不一,另一個是派駐投票所的員警,對於這個措施的相關訓練和宣導,明顯和選委會提供的是不同步的。這項措施對民眾而言確時減少了親子家庭出門投票的困擾,並且對兒童來說,見識到民主社會運作的每個環結,對他們建立社會觀有很大的影響。另外,我們也了解中選會其實有製作了彩色、清晰的圖卡、閱讀對象顯然是面對兒童的文件。所以我們能夠推測,整體社會對於這樣的便民措施反應是好的。正因為如此,我們認為各地選委會在徹底施行上,需要跟上中選會的調整以及社會觀念的轉變。」

也因為選舉當日發生幼童撕毀選票的事件,沈佩玲更是提醒:「開放六歲以下兒童進入投票所後,我們也預見未來會有更多類似的狀況。選務人員可能也要理解到,自此他們服務的對象,從成年的選舉人外,又再涵蓋了六歲以下的兒童。站在民主教育從小扎根的立場,我們建議中選會要能夠主動了解各地選務人員的培訓效能、派駐員警的相關訓練。中選會要能確定選委會主要幹部有兒童人權的意識,協助兒童理解投票在民主社會中,是一件慎重的事,投票所內的種種規定,有為選舉結果保持公平性的考量,以此協助親子家庭理解相關規範,埋下更多民主意識的種子。」

立法委員陳培瑜也對此表達看法:「允許家長帶六歲以下孩童進入投開票所,本來就是中選會訂立的政策,這次發生許多家長帶孩童投票被阻的事情,顯見中選會對於選務人員或駐警的教育訓練有所不足,期盼中選會未來能夠持續舉辦選務人員教育訓練並進行社會宣導。」

小歐盟相信,這樣的數字只是少數,有更多的案例未被蒐集。我們期盼,公部門能做的不只是鬆綁規定,中選會更不該僅止於法條的修改,應當妥善落實各區選委會、選務人員教育訓練,帶頭做起兒童友善環境以及照顧到親子家庭的權利。

此外,選委會無法落實中選會的友善政策已不是第一次發生。在選前2023年11月候選人登記日時,小歐盟板橋東區立法委員參選人劉書婷就因攜幼子前往登記參選被拒絕入內,更遭新北選委會人員回應「有心參選,先把家務事處理好」。事後雙方會談時,新北選委會雖承諾會修正其12歲以下孩子不得入內之規定,但不願承認此舉有歧視婦幼之意涵。小歐盟於今日記者會中也公開中選會回函,痛批中選會絲毫沒有省思,沈佩玲表示:「中選會僅重複描述整件事情的經過,沒有對轄屬單位的指導。就組織架構而言,中選會這個層級,設有性平小組、聘集性平委員給予相關意見。但是中選會不但未能利用這樣的諮詢資源,也未指出轄屬單位的缺失,我們不禁大呼,中選會比小孩還難教。大家可能常聽說新課綱著重的素養教育,同時看重知識、能力與態度。上至中選會、下至選委會,都未展現合格的學習態度,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持續追蹤、監督,直到中選會正視自身的怠忽為止。」

黃怡翎更指出:「中選會近年來所制定的性別平等推動計畫中,皆將打造性別友善投開票所環境列入重要性別目標、並訂定相關績效指標及策略做法,但卻連最基本的遵守法令規定都無法做到。事實上,在行政院辦理每兩年的性別平等業務輔導考核中,中選會已連續多次性平考核未能達到列等成績(未達70分),為行政院所屬機關中敬陪末座之機關,顯示其推動性別平等業務仍待加強努力。」

不論是孩童陪同進投票所遭拒案例、或是候選人攜幼子登記參選被拒,都再再顯示出公部門在兒童權利的落實上尚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甚至連性別平權的觀念都稍嫌不足。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的小,代表小民、也代表小孩,更意味著多元族群有權力爭取平權。此記者會將呼籲中選會勿輕怠此議題,小歐盟也將持續監督公部門,為兒童與婦幼權發聲。

選在年前拜早年並同時揭露中選會在選舉過程中,兒權與性平意識的不及格,小歐盟想藉由此事件呼籲大眾,兒童是一個人,有想法、也有身體自主權,即便是家人間表達關愛的觸碰,也別忘記尊重孩子的意願。讓我們每個人從家內、公部門從家外共同守護兒童權利。

這篇文章 【新聞稿】小孩難教,還是公部門難教?孩童進投票所遭拒!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新聞稿】校事會議調查員培訓要求做罪刑認定 陷其不義?

2024, February 6 - 15:22

文/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

原標題:校事會議調查員培訓要求做罪刑認定 陷其不義?全教總要求教育部明確回應,以正視聽

依據教師法制定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及資遣辦法」,明定對於涉及教師法特定解聘事項之教師,應組成調查小組對事實做認定,至於調查員培訓則由教育部負責。然而,此一項屬於對教師職場行為的「行政調查」培訓,研習者卻被要求要在調查報告中撰寫教師犯了刑法上的罪名,例如:傷害罪、強制罪、公然侮辱罪,彷彿把調查員培訓當成法官訓練所,要求對教師職場行為做罪犯認定,這不僅造成調查員對培訓內容感到困惑,基層教師獲知後也產生恐慌,本會請教育部應說清楚講明白,行政調查報告為何會成了犯罪報告?

要求調查報告寫出犯罪認定 是嚴重及不恰當的

近期全教總接獲許多參加校事會議調查員培訓的學員告知,在培訓過程中,部分講師引導學員應該要對涉及不當管教、體罰、霸凌的教師做犯罪的認定,例如:構成傷害罪、公然侮辱罪、強制罪等,並且案例範例所提示也如此。全教總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嚴重之事,等於把「疑似工作不適任教師」當罪犯來調查,是嚴重且不恰當的,有誤導調查員錯誤認定,更陷其不義。

全教總認為講師若僅是教導學員認識刑法上的構成要件,以作為案件重、輕的判斷基準,本無可厚非,但是要於調查報告上敘明構成何種犯罪,可能有違行政調查之分際,因校事會議的調查報告是行政調查,不是刑事偵查,更不是法院判決,行政法院的法官也不會在沒有經確定判決的情況下,直接認定教師是否犯罪。因此,在調查報告直接認定被調查者為刑事犯罪,不僅沒有必要也不應該,更會引起極大的紛爭。

全教總支持對「校園不適任教師」積極處理,但必須嚴正指出,校事會議調查員培訓涉及教師工作權,倘若僅強調學生和公眾利益,或僅誇大某些調查細節而造成調查員培訓誤解,或是完全不顧教師有工作權的法律保障,這是製造問題,而非解決問題。

全教總呼籲教育部應嚴肅面對調查員培訓的錯誤引導,並應提出完整說明與澄清,才不會造成現場二十萬名教師的恐慌。

 

這篇文章 【新聞稿】校事會議調查員培訓要求做罪刑認定 陷其不義?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別讓空污壞了觀光效益,地球公民籲賞鴨停看聽

2024, February 6 - 15:14

圖片:高雄空氣品質不良亮橘、紅燈,黃色小鴨與看展民眾被壟罩在霧霾中(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

近年來高雄的城市發展全民有目共睹,無論是捷運建置、輕軌成圓等大眾運輸設施的進步,水岸的打開及整個城市的多元策展等都讓全民更願意到訪高雄,許多基礎建設及規劃也促使多位國際巨星、天團相繼來到高雄演出,為高雄的觀光加分。然而高雄過去長期發展重工業,如石化及鋼鐵等產業尚未轉型,所累積的問題與造成的污染,可能讓這些成果扣分。

睽違十年黃色小鴨再次游進高雄,據高雄市政府觀光局指出至2月5日參觀遊客已經突破200萬人次。無論平日或假日愛河灣都聚集了人潮,為城市挹注了活力,也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不過,展出期間屢屢出現空氣品質不良的狀況,讓參觀的民眾承擔健康風險。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賞鴨停、看、聽」,別讓民眾「霾裏看鴨」。

暫「停」高污染製程,落實降載減排

依《空氣品質嚴重惡化警告發布及緊急防制辦法》,各縣市政府依據環境部的空氣品質預報資料發布預警資料,並依嚴重程度來進行各項管制措施。

黃色小鴨自1月27日開展後的10天間,高雄的空品狀況不佳(請參見表一),依高雄市環境保護局及環境部大氣司的資料,這10天中就有8天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AQI)達橘色提醒(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甚至部分時段的部分測站達到紅色警示(對所有族群不健康),以左營站為例,週日上午10點,pm2.5小時值曾經高達72微克/立方公尺。依據高雄市環保局的資料,對應空污有實施管制措施包括通知大型工廠如中鋼等大型工廠提前啟動應變、減少污染排放等,但卻未公開到底降載多少,能否具體落實污染的減少,難以檢驗。因此,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市府相關管制資訊應該更為透明,讓全民共同監督。

表一、黃色小鴨展出期間高屏空品區之空氣品質預報

日期 AQI*  空氣品質預警** 提前實施降載減排** 1/27(六) 橘色提醒 初級預警 林園先進、協勝發等 1/28(日) 橘色提醒 初級預警 裕鐵、中聯等 1/29(一) 橘色提醒 初級預警 中石化、海光等 1/30(二) 橘色提醒 中級預警 中鋼、燁輝等 1/31(三) 橘色提醒 中級預警 中鋼、中聯等 2/1(四) 橘色提醒 初級預警 長春、和桐等 2/2(五) 橘色提醒 初級預警 大連、中鋁等 2/3(六) 普通 初級預警 信昌、協勝發等 2/4(日) 橘色提醒 初級預警 中油、燁聯等 2/5(一) 普通 初級預警 中鋼、中油等

說明:表列的AQI及預警資料,性質類似氣象預報,將因動態的大氣狀態、時段的不同或是預報發布的時間而有所變化。上述表格非代表全天的空氣品質,僅是主管機關發布相關資料時當下的狀態。

資料來源:*環境部空氣品質改善維護資訊網-每日應變作為概況:http://tinyurl.com/mv77dk4h

                 **高雄市環保局臉書粉絲專頁:http://tinyurl.com/5bkckfuk

先「看」空品預報,做好防護賞鴨不傷身

黃色小鴨展出期間,平日可見幼兒園的集體參觀,假日有許多家庭帶著小小孩、銀髮族出遊。在戶外長時間的活動如果欠缺防護,令人不禁擔心會造成呼吸道敏感族群的傷害。除了周邊市集、遊玩設施、表演外,許多人也會參加愛河灣邊的水上活動,原本想要增進健康的戶外活動,卻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建議民眾出遊前,先看看當日的空品預報,依照自身的狀況配戴口罩,也建議市府應該積極維護市民健康,於會場提醒即時空品狀況,以做好健康防護引導措施。

「聽」見南部民眾心聲,加嚴空氣品質標準

追求更好的空氣品質是全民的期望,更是宜居城市的重要指標之一。去年底環境部公布了2023年空氣品質監測結果,說明近8年各污染物濃度呈現下降趨勢,紅害站日數下降,但PM2.5及臭氧的年平均濃度都較前一年度提升。

環境部日前發布的「第二期空氣污染防制方案」,將作為各縣市政府後續規劃2024年到2027年管制空氣污染政策的依據,然而目標訂定過於保守,將2027年全國細懸浮微粒年平均濃度  13 微克/立方公尺訂為目標,另中南部區域達到 15 微克/立方公尺。然而15微克/立方公尺的空品標準早在2012年就訂定,如今卻須拖延到2027年才能達標。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政府應積極進行高碳排、高污染產業轉型,環境部也應儘速進行空氣品質標準修正,加嚴空品標準。

推動產業減排,高雄市鋼鐵業加嚴管制別再卡關

鋼鐵業在高雄空氣污染及碳排量驚人,依環境部2022年公告之溫室氣體盤查登錄資訊(512家納管事業),高雄市基本金屬製造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僅次於電力及燃氣供應業,而中鋼是高雄的排放冠軍,直接加間接年排放量近2000萬公噸CO2e,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台中發電廠。此外,空氣污染排放量非常高,依2022年高雄市統計資料,鋼鐵設施排放占全高雄市固定污染源排放量,分別為粒狀物42%、硫氧化物30%及氮氧化物20%(請參見表二)。

表二:2022年高雄市鋼鐵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 粒狀物(公噸) 硫氧化物(公噸) 氮氧化物(公噸) 全市固定源排放量(2022年) 3,913 9,891 20,963 鋼鐵設施排放量 1,654 2,993 4,203 鋼鐵設施排放佔比(%) 42 30 20

資料來源: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第四次研商公聽會簡報

地球公民關注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久,經高雄市環保局統計,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一旦通過,加嚴標準帶來每年減污效益約1,379公噸的空氣污染物(包括粒狀物、氮氧化物及硫氧化物)。不過,歷經2020年6月1日、2021年4月19日、2021年11月24日、2023年5月30日及2023年11月7日共計五次研商公聽會,近4年來高雄市無法完成修法,導致現行的排放標準遲遲未能加嚴。

2023年高雄市環保局召開「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研商公聽會中,以中鋼公司為例,多以廠區空間不足及設備老舊為由,表示難以符合加嚴後的標準。雖然草案明定可以讓不合規定的廠商提出改善計畫,但「高雄市鋼鐵業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草案」卻未明訂改善之落日期限。地球公民基金會要求煉鋼廠設備若無法符合新訂排放標準應停止生產,高雄市政府應展現決心,就高雄整體減污、減碳的目標,劃定合理的改善期限,儘速完成標準訂定。

別讓空污使高雄觀光失色

地球公民基金會認為,可以預見未來高雄類似的大型展演將越來越多,也會有更多國內外的旅客相繼來到高雄。這些觀光帶來的效益都有可能會被持續的重工業污染抵銷。產業污染不僅排擠觀光發展,更影響民眾健康,政府應以更積極的上位政策來引導地方治理,省思鋼鐵業及石化產業污染狀況,並面對長期以來未被內部化的環境成本。黃色小鴨展期到2月底止,期待政府再強化空污治理措施及對民眾的健康防護,讓來高雄的旅客玩得健康安心。

2月4日上午黃色小鴨附近空品質測站11:43橘色提醒、12:54紅色警示,空氣品質不良,對所有族群不健康。(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高雄空氣品質不佳,黃色小鴨與看展民眾被霧霾包圍(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這篇文章 【聲明】別讓空污壞了觀光效益,地球公民籲賞鴨停看聽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5集|如何看待小黨挫敗?時力立委敗選後何去何從?

2024, February 5 - 19:54

文/童建儒

2024年總統大選甫結束,國會新任立委也已上任,然而,在勝選者獲得媒體大量關注下,《燦爛時光會客室》透過「2024落選人系列專訪」剖析本次選戰中,籠罩大黨緊密的在地組織下小黨所面臨的困境,並爬梳小黨在台灣選制下面臨的阻礙,透過落選者的角度觀察台灣選制現況。

2014年太陽花學運爆發,包括時代力量在內的多個新興政黨應運而生。時代力量在2016年參選,以6.11%的得票率,取得5席不分區立委,但在近年立法委員選舉中,席次卻逐漸減少,甚至2024年國會選舉中僅有2.5%得票率,立委席次全軍覆沒。

本集節目邀請時代力量新竹市區域立委候選人邱顯智,分享身為人權律師與社會運動工作者,代表小黨參選時走入政治後面對的挑戰,以及時代力量身處國民黨、民進黨兩大黨夾擊下,如何以小黨角度看待選制上的不足?

 歡迎訂閱燦爛時光會客室 podcast頻道 Youtube頻道

跟隨時代應運而生 試圖打破藍綠二元

2014年3月,《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未符合民主程序下通過審查,引發太陽花學運,學生、非營利團體、學者紛紛加入抗議。學運過後,時代力量成為打破台灣國民黨、民進黨兩大黨的第三勢力,在2016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時代力量獲得5席,成為立法院第三大政黨。

時代力量初期參與者有多位人權律師與社會運動工作者。邱顯智分享時代力量的成立是為了讓非營利團體、社會運動工作者的聲音在國會內被聽見,因此成立時代力量作為他們在立法院內的代言人。

2011年邱顯智從德國海德堡返台,開始以人權律師身份協助冤假錯案,並投入社會運動。邱顯智說,洪仲丘事件是他參政的原因之一。2013年,陸軍下士洪仲丘於軍中遭不當懲處而身亡,引發公民上街抗議。案件發生時,邱顯智也是案件義務律師之一。「洪仲丘事件」讓25萬人上街參與「萬人白T凱道送仲丘」晚會,最終使《軍事審判法》成功修法。邱顯智分享,當年洪仲丘案對台灣帶來的重大改變使他受到鼓舞,相信只要堅持自己的信念,終究會獲得成功。洪案的影響,加上2015年時代力量需要候選人投入立法委員選舉,種種因素使律師身份的邱顯智參加2016年的立法委員選舉。

理想與務實的選擇 走入實務而學習妥協

自社會運動工作者角色走入立法院,理想與實務成為天秤的兩端,妥協與折衷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這些擔子落在了邱顯智身上。2020年,邱顯智首次當選不分區立委。他指出,以社會運動工作者角色進入立法院,與非營利組織保持密切聯繫相當重要,他擔任立法委員期間,經常和都市改革組織(OURs)、台灣人權促進會、司法改革基金會等團體共同討論行動目標。邱顯智分享,在溝通過程中,他會告知非營利組織自己在立法院中面臨的困境,與非營利組織相互溝通理解,並討論現況下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在立法委員與社會運動者的角色之間,邱顯智經常面臨掙扎與妥協。他以《刑事補償法》為例,身為人權律師,他期望在會期中將《刑事補償法》向前推進,同時又希望為遭判刑而未入獄者伸張權益,但卻可能遭主管機關反對。幾番掙扎後,邱顯智選定答案,決定僅推動《刑事補償法》。他認為,雖然理想上必須將兩項議題都往前推動,但仍須先求有再求好。邱顯智坦言,這樣的掙扎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經常發生,他認為,有建設性地達成目標非常重要,即使在推動過程中可能會有所折衷,但只要多數法案皆有順利通過,達成階段性目標、慢慢推動,也是達成目標的方式之一。

大黨資源有利扎根 使小黨難以經營發展

回顧參政歷程,邱顯智提到在地紮根的重要,他認同跑紅白帖、參與廟會等活動是經營基層,並讓選民對候選人產生好感的重要因素。不過邱顯智以自身經驗為例,在新竹市112個里中,大黨多半為綿密細緻的組織,不但工作分配詳細,人手資源也相當豐富。而這樣的大黨結構,讓小黨扎根地方時,面臨組織資源與人員不足的問題,導致發展地方人脈受阻。

邱顯智坦言,自己也努力走入基層經營選區,然而在遇到當地連任多年的議員時,便會發現自己與民眾間的親密度遠不及深耕多年的資深議員。在2020年擔任不分區立委時,邱顯智在小黨資源、人力皆不足的情況下,需同時處理議會質詢的各項議題、黨團內的協商、地方曝光、基層服務。當一人須處理多樣業務時,便無法撥出大量時間做好地方扎根。

台灣選制不利小黨 選民面臨不平等對待

除大黨與小黨間資源不平等的阻礙外,小黨在台灣參政須面對層層阻礙,被壓縮極大的生存空間。台灣現行選舉制度不利小黨生存,卻滋養現存的藍綠兩大黨不斷壯大、穩固。2024年立法委員選舉中,藍、綠、白三大黨瓜分所有席次,小黨失去所有在國會中的一席之地。針對此現象,邱顯智指出,目前台灣選制採用單一選區兩票並立制,使小黨生存嚴峻,該選制將選區選出的席次與政黨得票比例所獲得的席次分開計算,有利大黨而不利小黨,即便小黨在不分區政黨票獲得5%到10%,但實際分配到的席次仍然非常少,也就間接影響該政黨的未來發展。

而單一選區除造成小黨不利獲得席次外,也間接使民眾面臨不平等的對待。邱顯智以嘉義山區為例,他分享自己曾接到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民眾陳情,期望可將從2009年八八風災後就斷訊的網路線重新接回豐山村,提供學校學童使用。他以此反映單一選區兩票制所導致的席次問題,指出特定地區可能因選民、選票少而受到當地立法委員忽視。邱顯智認為,若可將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聯立制,以各政黨票比例分配席次,可使小黨透過政黨票提高獲得席次機會,彌補選制上的不足,讓小黨幫助社會上及地理上真正的弱勢者,與大黨共同解決民眾需求與問題。

此外,邱顯智強調目前選立法委員所需繳交的20萬保證金相當不合理,台灣為避免無民意基礎者任意參政使選舉成本提升,因而設立的保證金制度,卻使小黨在尚未參政前就須先面對一道嚴苛門檻。選舉前一年,中選會召開公聽會討論下一屆立委保證金金額,邱顯智質疑,在多數學者皆不贊成繳交20萬保證金的情況下,中選會卻連年將立法委員選舉保證金定為20萬相當不合理,也使小黨參政面臨阻礙。

針對超過5%政黨票才可獲得席次的門檻,邱顯智認為並不適合台灣選舉狀況。他以德國為例,指出台灣設立的5%政黨門檻源自德國,而該規範原是為避免小黨過多不利阻隔而造成倒閣狀況發生。然而,沿用至台灣,卻因台灣政黨過於穩定,使小黨參政還須先跨越5%門檻,才可擁有席次,有違原先的設計理念。

台灣環境孕育機會 左派參政仍有空間

在2024年立法委員選舉後,部分聲音認為小黨消失,台灣國會只剩三個右派政黨,台灣還有左派政黨的空間?邱顯智樂觀地表示,台灣未來仍有機會出現左派政黨,社會性與社會民主性質政黨的參政空間必然存在,邱顯智指出台灣的貧富差距、城鄉差距,與分配不平等的社會背景使左派的參政機會浮出,相比右派政黨,他認為左派候選人對社會及弱勢的關懷是一大利器,當左派候選人在成為政治行動者後,也會走入當地,實際暸解社會各面向的需求。

取得成功過於快速 缺乏深入紮根

「回過頭來講現在的狀況,我覺得是我們把政治這件事想得太容易了。」2016年,首次參選的時代力量立即取得國會第三大政黨的位置,打破藍綠二元結構。反思時代力量近年的表現,邱顯智認為,時代力量身為小黨,對政治環境過於樂觀看待。邱顯智針對近年時代力量的選情提出見解,他認為時代力量輕視選戰難度,在獲得選票後,並未對未來如何掌握選票有所規劃。邱顯智坦言,時代力量在首次參選時太快取得成功,卻忘了回頭佈局有所斬獲的地區,也沒有好好檢視,認清自己身處小黨位置,建立與大黨不同的差異性與進步性,導致時代力量在近年選舉中,逐漸失去立委席次。

在2024年落選後,邱顯智仍積極參與新竹市當地活動,他認為,只有實際的與選民接觸,才能真正的瞭解選民想的是什麼,也可藉此交換彼此意見。對於未來有什麼規劃?邱顯智說,他計畫將重心回到律師工作,不過他也說,無論是擔任律師或民意代表,都是代言人的角色,持續為社會及弱勢發聲。

這篇文章 【燦爛時光會客室】第455集|如何看待小黨挫敗?時力立委敗選後何去何從?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聲明】屋頂光電變日常,90坪起優先裝–讓新建物成為都市的發電站!

2024, February 5 - 16:59

圖片:台北信義新城社區共10棟,總裝置容量147KW每年約可帶來近100萬電費收入。屋頂防漏、遮陽、降溫、省電還能分紅喔-梁家瑋攝,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文/地球公民基金會

內政部國土署建築管理組於本日(2月5日) 召開「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具體措施第6次研商會議,會中預計1000平方公尺(300坪)以上新、增、改建建物,不分建物種類,每20平方公尺強制裝設1KW的太陽能板。對此,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台灣地狹人稠,屋頂光電是能源普及、教育示範的最佳場所,也能減緩地面光電對於農漁村的光電裝設壓力,更是用電責任妥善分配的關鍵!因此,本會提出以下三大訴求,期待草案擬定機關內政部國土署從善如流,察納民間建言:

一、90坪起優先裝,都市的電都市發

本法案規範之建物面積,應下修為300平方公尺(約90坪),讓都市的電都市發,減少地面型光電建置的壓力。

根據本會統計,90坪以上新、增、改建物,僅佔全台使用執照數量20%,卻佔全台建物屋頂總面積的80%!若以建物面積的二分之一裝設光電,約可生產0.22GW的電力,每年可供6.2萬家戶用電,減少220公頃地面型光電之土地使用(約22座大巨蛋)。

前段時間,經濟部能源署更基於「能源教育、示範推廣」等理由,預告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將太陽光電案場拆分出10KW以下級距,並維持較高費率,就是期待能吸引更多屋頂面積較小的一般民眾參與。建物、人口稠密的六都的用電量占全台60%,政府更應積極將建物納入再生能源發電的行列!

二、用電責任要分配,提高社會接受度

我們認為,應依據各類建物用電強度,設定不同裝設標準:A(公共類)、B(商業類)、C(工業類)、F(衛生福利類)    及G(辦公)類等耗電量較高、具公共使用性質等建物類組,每15平方公尺裝設1KW。

由於多數住宅的建物面積,都落在90坪以下,因此,此舉不僅能讓用電需求較大的場所優先負擔自己的能源責任,更能讓一般家戶(H類建物)接受合理的能源負擔,搭配10KW以下小案場優惠的躉購費率,提高再生能源覆蓋率,進而讓人民更信任政府推動再生能源的政策,提高社會接受度!

三、定期檢討更彈性,淨零建築更可行

內政部應於本辦法生效後,每二年定期檢討,以彈性因應淨零排放各階段時程規劃,如內政部主管之淨零建築的路徑,即需要建築節能與再生能源建置共同協作,才能讓建築部門的淨零執行更具可行性。

相關規定,可比照如「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母法: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第12條第4項)、「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母法:職業安全衛生法第10條第3項)等皆明訂定期檢討條款,藉此完備母法立法原初意旨,因循社會環境變化滾動修正,以調適淨零建築發展需求。

高雄左營的建築屋頂設置的光電系統。(地球公民基金會提供)

這篇文章 【聲明】屋頂光電變日常,90坪起優先裝–讓新建物成為都市的發電站! 最早出現於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